☉盛晨霞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的深入落实,如何有效推进学科作业的设计,成为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且当前已经进行了较多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中,任课教师需落实“双减”下“提质增效”的要求,有效丰富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与内容,立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型、故事型等作业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升其作业质量和学习效率,为促进学生全面化、个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双减”政策中明确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眼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从多个维度去考量,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遵循教育规律,以落实“五育并举”为目标,设计多元化作业形式。同时在设计作业时,须严格遵循一些基础设计原则,包括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应用性等原则,以调动学生作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丰富体验,增强学习感悟,实现全面发展。
第一,在趣味性原则中,教师要确保所设计的数学作业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很自然地便参与到做作业中。在贯彻落实趣味性原则时,教师应该重点挖掘小学数学中的生活元素、游戏元素,尝试有效将游戏、谜语、绘画、故事融入作业中,在此基础上设计高质量的数学作业。
第二,在开放性原则中,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和模式,尤其是要突破以写为主的作业设计形式,更不能根据“题海战术”设计作业。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师既要设计以写为主的作业,也要更多设计实践、演示、整理、操作、收集这些形式的数学作业,强调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动起来”。通过贯彻开放性原则,数学作业的形式可以得到丰富,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
第三,在层次性原则中,教师要有一点清晰的认知,即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若是让所有的学生做相同的作业,很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此,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教师要坚决贯彻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层次性的数学作业。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而后结合他们的课堂学习情况和做作业能力设计针对性的作业。[1]应该说,遵循层次性原则所设计出的数学作业,目标导向会非常强,可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和开拓知识视野的效果。更重要的一点,由于是针对性的数学作业,所以学生通过努力便可以完成,在此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做数学作业的成功与喜悦,收获学习信心,更愿意做数学作业。
第四,在应用性原则中,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必须让他们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中还能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观察、分析等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的较多教育思想至今还影响着教育教学事业,其中之一便是“生活即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要将生活和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再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2]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以“生活即教育”思想为指引,将数学作业设计与生活相连,设计生活化作业。借助生活化作业,可以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做作业的兴趣也可以更为浓厚。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这一课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作业。有一点需要重点明确,“双减”政策指出小学一年级原则上是不留家庭作业的,不过可以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生活化作业具备活动性,且趣味性十足,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性做生活化作业。在课堂上学生已经认识了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常见图形的物品,教师便可以设计“找一找”的生活化作业。具体作业设计如下:要找出自己家庭中的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品,并记录这些物品的名称。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合作,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生活化作业任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常见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既能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有助于营造亲子学习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再以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这一节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一日生活,确定出自己“起床”“吃早饭”“上学”“吃午饭”“下课回家”“吃晚饭”“做游戏”“上床睡觉”的具体时间,而后绘制时间表。设计这样的生活化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锻炼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帮他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珍惜时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非常喜欢做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愉悦的心情和快乐的体验,还能促进激活其创造性思维,使其获得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重视挖掘游戏元素,将学生所喜欢的游戏融入数学作业中,设计出游戏化作业。目前来看,小学数学的游戏化作业设计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教师所设计的游戏化作业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和“玩中练”,[3]学生能通过游戏化作业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完成作业时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作业也会更加喜欢。所以,将小学数学作业与游戏相联系,并设计出游戏化作业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足够重视。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相关知识后,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游戏化作业,也可以设计课后的游戏化作业。以课堂上的游戏化作业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化作业,一是在同桌之间做游戏作业,由一位同学说算式,另一位同学说结果,然后互换游戏角色;二是在课堂上设计竞赛游戏,可以小组互相比赛,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即为获胜。通过在游戏化作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让学生处于“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中,对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可以更为深刻。
再以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这一节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将活动、游戏和作业设计联系起来,设计“称一称”的游戏化作业。在“称一称”的游戏化作业中,要求学生在家庭中找到适合称重的物品,例如苹果、橘子、纸箱、洗衣液桶。在称量物品前,先掂一掂,估算物品的重量,而后使用弹簧秤进行称重。在这一游戏化作业中,可以由家长负责拍照,制作视频,上传至学习群中,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此外,为确保“称一称”的游戏化作业完成质量,教师应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报告,如表1 是本次的作业报告模板。
表1 “称一称”的游戏化作业报告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中,应适当控制或减少书面作业,让学生多做活动型作业,便于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变得“活起来”和“动起来”。[4]在设计小学数学的活动型作业时,教师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设计实践活动型的作业,二是设计绘画活动型的作业,三是设计动手活动型的作业。
第一,在设计实践活动型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坚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数学作业,便于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这一节知识后,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考虑实践活动型的作业。详细言之,教师可以让学生周末进行调查和走访,确定自己家周围的建筑物、公路、公园,而后绘制“认识方向”的地形图。在绘制地形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记忆能力和思考能力均可以得到训练,作业的实践性非常强,有效摆脱了书面作业的束缚。
第二,在设计绘画活动型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将数学和美术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设计跨学科的数学作业,同步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绘画能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这一节知识后,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日历,日历的形式可以不做严格要求,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绘制日历即可,相信绘制日历时学生可以有很多的独特想法。在完成绘制日历的绘画活动型作业后,学生不仅可以对年份、月份和日期有深刻的理解,而且绘画能力也可以提高。
第三,在设计动手活动型的作业时,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作业,在动手中体验和认知,获得学习数学的良好体验。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一节知识后,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物体,明确平行四边形物体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用纸和剪刀制作平行四边形物体的模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阅读故事时,学生将会不自觉地进入到故事情境中,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考虑将学生所喜欢的小故事融入其中,设计带有故事情节的数学作业。以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为例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喜欢看动画片和听小故事,也积累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故事,甚至可以自己编故事。基于他们喜欢故事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平日的沟通交流中掌握学生所喜欢的故事元素,而后融入作业设计中,以求让数学作业与故事相伴,确保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数学作业。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这一节知识后,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向学生布置了这样的故事型作业:写出关于重量的小故事,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也可以收集整理重量单位的小知识。一些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进行了奇思妙想,写出了一个个有趣的作业。例如其中一名同学的作业是这样呈现的:“早晨7 点,我从2 米长的床上起来,花费了10 分钟时间穿衣服和刷牙,然后吃了150 克的面包和225 毫升的牛奶。而后我背上3 千克的书包去上学。爸爸的身高是182 厘米,体重是65 千克,坐在他骑的自行车后面,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冷。”这样的作业不仅简单趣味,还融合了语文写作的元素,可让学生将已学的数学语文知识融合运用,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应该说,故事型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趣的,他们对故事型数学作业有极大的兴趣,促使数学作业设计变得更加有活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中,尤其是低年段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都应该重视故事型作业的设计。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更进一步凸显出作业设计的重要地位,将作业的设计优化作为重点教学任务。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结合“双减”政策内涵和要求,不断丰富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教师也要清楚意识到一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做作业能力均不强,作业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减负”也要“提质”,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做好数学作业,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