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启飞
摘要:中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要。实验是一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的课程,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实验参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 实验 教学 能力
生物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自然科学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生物学的主要方式。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的活动,其中就有很多科学探究实验,生物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实验教学可以说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生物学的主要方式。中学生物课要求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到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調从提出问题到作出预测或假设,然后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得出结论,并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一、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操作参与能力的看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实验的兴趣是首要的。可以巧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所以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巧设形象直观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兴趣。
其次,教师该引导学生整理出与本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来猜测、假设,并进行研究、验证。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心里有数,知道哪些是演示实验,哪些是分组实验,哪些需要教师指导,也就是有目的地安排实验。
再次,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猜测、假设,让学生明白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即是为了验证什么问题而做,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操作实验会更准确等问题。经过这番讨论研究,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在探究过程中要细心、认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动手操作。学生获得更准确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时,教师要给学生明确分工,让学生在操作验证的过程中记录下出现的问题、操作步骤以及验证的结果,形成操作实验的完整过程,即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其他结果,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找出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这样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态度的培养,让他们从心里重视科学探究,积极探究的兴趣会更浓。
最后,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从而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史。
二、探究能力培养包括两个方面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其探究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
生物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认识自然总要从观察开始,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资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记忆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观察是获得物理知识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人首先通过眼睛观察,把感知的事物外在部分传递给大脑,然后大脑进行整合,接着感知与整合相互渗透、密切联络,整个过程大脑是积极的,实验观察也是如此。我们利用这一积极过程正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概括出物质变化的实质,找出规律,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有了探究兴趣,学生便会自觉主动地动脑动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例如,在《鸟卵的结构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鸡蛋、像鸟卵、蜂鸟卵、鸵鸟卵等多种鸟卵,观察这些鸟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当学生们观察到这些鸟卵大小不同时,引导学生探究除了大小不同外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点,从而使学生明白思考在实验时应从哪些方面去思考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出它们的形状是相似的。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探究兴趣,由探究兴趣走向探讨研究,这样既能运用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有了实验目的之后,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必须深知和熟悉实验方法,它是实验操作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着手从实验方法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首先,在实验材料选取方面进行培养。比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时,就必须要考虑应该选取哪种植物做材料,这就要需要学生思考选取材料是否方便获得、选取的材料是否易于观察、选取的材料制作是否好操作。从以上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后,还要耐心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我将实验所用材料、仪器等全部分类摆放在公用台、公用柜上,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按需取用。这种从实验方法入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操作能力,为学生动手准备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实验操作步骤方面,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时需要遵循什么操作原则?探究有哪些实验操作步骤?探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步骤顺序?如果把其步骤调换会有何影响?
再次,在实验注意事项方面,引导学生对注意事项进行思考探究,这是培养和完善其探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收尾的一步。在每一个实验操作步骤中,都要探究应该注意的问题,哪些一定不能做,以及不能做的原因。
最后,在实验安全措施方面,引导学生评估实验的安全性,做好防范措施,指导其制订安全可行的方案。这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一步,能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性。
综上所述,对中学生生物实验教学参与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我相信只要按照上述的方法一定能让学生们在实验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实验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