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彬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这启示我们,中考的复习课除了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成果,还应该鼓励学生立足现有学习成果提炼学习方法、构建知识框架。秉持这样的理念,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效果不错的办法。
一、让学生“用心”学习,改课堂笔记为课后笔记
梳理知识点的常见复习模式是教师逐条罗列知识点,学生奋笔记录。这样的模式存在一个很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学生复习成本高。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全神贯注地记录,很难有精力让知识点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在课后额外花时间记忆知识点,这其实让宝贵的课堂时间以较低的效率白白流失。
这种复习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笔者尝试让学生们一起讨论梳理知识点。以光学的复习为例,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将光学的内容分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大板块,然后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和讨论三大板块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教师总结本堂课的讨论成果,并补充讨论中遗漏的知识点。由于这些知识点基本都是学生开动脑筋梳理出来的,因此他们对此印象深刻,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后整理该堂课的复习笔记。这既是让学生巩固知识点,也便于教师再次检查学生们遗漏了哪些知识点。
二、让学生换位学习,改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
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就必须优化复习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复习课上,笔者很少让学生上黑板做题,而是精心编写一些比较基础的例题让学生讲解,让他们当“小老师”,其余学生当“裁判”,指出“小老师”解法的优缺点,教师只需在旁适时地稍加评点。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小老师”的解题方法,开拓自己的思路,掌握不同的解法;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向“小老师”质疑或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比如:一灯泡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6V,电阻是10Ω,要使小灯泡接在9 V的电源上时能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台上“小老师”在讲题的时候,台下学生的思维会处于一种很活躍的状态。这时,及时鼓励学生轮流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会产生不同的解法。针对学生的不同解法,我就及时复习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电压比等于电阻比、有分压作用等。这样,通过一个习题就轻松地把“串联电路”的知识点复习了。
三、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改“笔试”为“口试”
复习期间,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非常必要的,中考临近,学生肯定还会有还解答不了的问题,笔者通常事先从学生的课后笔记和平时作业中找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采用抽签的形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被提问的可能,而答对的学生可以为下面被提问的学生选题。对答题出错的学生,笔者先对正确的部分给以充分肯定,以保护其勇气和积极性,再请同学帮他们分析纠正不足之处。这样的复习课,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纠正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知识误区,使复习课的效率得到了最大地提高。
四、让学生内化学习,重视学法指导
让学生内化学习,重视学法指导,我们的原则应该是做一题会一类题。
例如,“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实验非常重要,历年中考也经常考到。所以在复习前笔者阅读了大量的试卷,归类整理了许多有关题目,总结出一套解题思路——在复习中通过几个不同的例题,让学生体会这类题目的解法,最后让学生比较不同例题,找出其解题过程的类似之处。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这类题目的共同点是“三个要素”和“两个状态”。“三个要素”指电源电压、小灯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两个状态”指初始状态和正常发光状态。找到了规律后再加以引伸和拓展,提出诸如“三要素中缺电源电压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自编题目研究解法。课后,老师只需要布置几个不同类型的练习加以巩固就能使学生掌握这类题的解法。这样,不用大量练习,学生掌握快,效率高,学起来也比较轻松了。
五、让学生愉快学习,改单调讲授为寓教于乐
有的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没有新课那样浓厚,这就要求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比如,在复习反射定律时,为了说明“反射角=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反射角”,笔者就故意问学生:“你父亲像你吗?”学生会发现我的话有悖逻辑,全班哄堂大笑,这时再讲清为什么不能反着说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再如,在复习机械运动时,笔者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概念;用“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静止是相对的概念;用陶渊明的“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可以复习相对运动等。总之,发挥想象,多方运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讲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复习是在学生对学过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不能像上新课那样详细讲解和分析,复习不仅是旧知识的重现和再认识,也是综合训练和素质教育。所以,在中考复习中,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法,在备课上狠下功夫,精心安排授课环节,设计精当的作业,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同时,复习课教学不仅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而且还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