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何烽枫
高中教师在世界史教学中,尤其是近现代史,往往站在外国的视角,忽视中国与世界发展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世界史与中国史在很多方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有的历史”[1]。在创新教学方式上,教师若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可将知识点有机串联,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项目确立
项目式学习是源自美国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它是一种以项目(即学习任务)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理念高度吻合,即“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2]。
如何用新的教学方式践行新的教学理念,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一课为例,尝试围绕“华工赴欧”参战,展开项目化学习,既提升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又在世界史教学中融入中国元素,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二)项目规划
项目确立后,教师须将项目实施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设置需要探究的问题。就本课而言,一战发生于20世纪初,故时间遥远;战场主要在欧洲,学生很难通过参观战场遗址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故空间疏离。如何拉近学生与一战的距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依笔者之见,教师可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认识到一战与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将本课的探究全部围绕“华工赴欧”参战展开,设计三个主题、六个小问,具体如下:
(三)项目安排(表1)
(四)项目展示
一、“战”与“争”:华工赴欧的背景
1.战:为何有战?
有一组学生深挖了老师提供的一段史料,深度分析了一战发生与德意志帝国的崛起争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3个非常好的问题:
德意志联邦,自千八百七十年(注:1870年)来,可谓放一异彩,不独兵事船械,事事见长,起夺英、法之席……乃不幸居于骄王之下,轻用其民,以与四五列强为战,……不为人类之所韪。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4年8月
①德意志帝国成立以来,何以做到“不独兵事船械,事事见长”?
②德皇因何而“骄”?为何而“战”?
③请结合课本,整理德(奥)“夺英、法之席”(俄)的具体表现?
另一组学生则提供了“萨拉热窝事件”的相关视频,帮助同学们了解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2.争:争取参战!
在讲解华工为何会赴欧参战这个问题上,有一组同学找到了老师推荐的徐国琦先生的研究论文,并深挖了一段史料,设计了一些问题:
在1914年夏秋及1915年两度主动寻求加入世界大战,英法俄都接受了。……遗憾的是,力图趁机成为东亚霸主的日本,竭力阻挠中国的参战计划及复兴图谋。日本的反对导致中国的参战谋略胎死腹中,未能付诸实施。
——徐國琦《英法战场上的中国劳工》
①“力图成为东亚霸主的日本”,一战期间在中国有什么行动?
②“中国的参战计划及复兴图谋”是什么?
③由于日本的反对,中国的精英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参战呢?
二、“苦”与“力”:华工赴欧的历程
1.苦:吃苦耐劳
学生阅读徐国琦《英法战场上的中国劳工》发现,中国提出以华工赴欧的方式参战也没有立刻得到英法两国的接受。欧洲国家的态度发生大转变是在1916年。学生们提供了一则来自徐国琦《英法战场上的中国劳工》的重要材料:
当战争延伸到1916年夏季时,英国的处境相当危险。……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力量以保证英国的生存、缓解人力资源的匮乏,成为英国的燃眉之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一改初衷,在1916年夏接受招募华工的提议。
——徐国琦《英法战场上的中国劳工》
这组同学又能通过梳理课本中一战的进程,向全班分析了“1916年夏,英国对中国‘以工代战策略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2)。
结合表格中不难推测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后,英法两国军队士兵伤亡巨大,需要补充大量兵力,使得英国接受中国华工“以工代战”,接下来就有了1917年中国正式参战。
但中国召集的华工很多都是农民、工人,并不是专业士兵。来到硝烟弥漫的欧洲战场,这些华工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另一组同学呈现了他们在网上搜集到的照片,让同学们能直观的感受到战场上的华工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的品格。
2.力:代国出力
有一组同学们偶然搜索到巴黎和会上英国外交大臣巴尔福指责中国对一战毫无贡献,为战争“未花一先令,未死一个人!”看到这句评价,同学们义愤填膺。老师引导同学们要用事实进行反击,于是同学们继续寻找,给全班呈现了几条极具说服力的评论,全部来自西方。
现代战争是一种现代工业,华工是这种新战争的一支新部队,他们的武器是铁镐、撬棒、铲锹及推车。
——《泰晤士报》评论
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
他们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军的各种工作需求,都能应付自如。
——[英]威克夫德《华工报告》
由此来说明,西方人评价并不是清一色的贬低,也有公道和正义。
还有别的组则能呈现欧洲战场上华工阵亡的数据及华工墓地的照片等材料,为论证华工对一战的贡献提供了更多强有力的证据。
在该环节的展示中,同学们的爱国之情被不断地激荡起来,也真正地意识到了近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很多的委屈、无奈,中国政府想要通过战胜国身份换取国家利益是付出了多么艰难的代价。
三、“危”与“机”:华工赴欧的影响
学生围绕老师提供的两则材料,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观点,然后进行正反双方辩论。
国际同盟不过能成以理想,不待言矣,盖使法人英人意人以至德人,皆不预备为极大之牺牲,则老竞争将继续不已,而世界和平之高尚理想,终成为虚幻而已……流弊所极,世界诸弱小国,恐悉将献其生命,操于数强之手而惟所宰割。
——陈无我《国际联盟之悲观论》,《东方杂志》,第16卷第12号。
时机一失,不可复追者也……故吾人当此千年仅有之时机,中国出死求生之运会。
——严复《公言报》社论
有2个小组赞同第一则材料,认为中国是“重陷危局”,结合课本所学知识,他们给出的理由是:
①巴黎和会:无视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正当要求。
②华盛顿会议: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许多特权;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③国联实质上是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不能真正制裁侵略中国的行径。
另4个小组则赞同第二则材料,认为中国因华工赴欧参战获得了“重生之机”。附以下理由:
①中国力争参战,以获得与西方国家平等的关系和地位。
②战胜国的身份,为中国开启了展开国际化和国家复兴新历程的契机。
通过此辩论,同学们认识到:一个国家只有真正强大了,才能保护自己的国民不受欺辱,才能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受他国尊重,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以上教学,笔者认识到在世界史的教学中,要不断尝试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新的教学方式中去。以本课教学为例,在导入、一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环节的讲解中,笔者都围绕“华工赴欧”为中心,成功地在世界史教学中融入中国元素。而在项目式学习联动下,学生自主地通过材料得出结论,更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对祖国强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家国情怀的升华不刻意不做作,而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从而突破了在世界史教学很难融入家国情怀的困境。
【注释】
[1]参见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戰与亚洲“共有的历史”》,《文史哲》2018年第4期,第5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年,第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