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央 王印虎
摘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与竞争力提升,对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打造山地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人才集聚提升的理论分析、科技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科技人才集聚的模式分析以及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与竞争力提升的障碍分析,从实行更加精准灵活的人才集聚政策、培养造就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增加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人才竞争力
一、引言
科技人才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的重要资源。重庆市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特别指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在聚集人才、激励人才和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然而,从整体上看,全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引才政策、培养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制约。用人自主权落实不到位现象仍较为普遍,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成为广大用人主体和人才的热切期盼。青年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后备军,但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诉求、权益需求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点,加快推动青年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主要任务。因此,研究全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有助于打造战略科技高地,加快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助于支撑重庆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优势创新力量;有助于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全市“一区两群”战略目标实现。
二、相关概念
(一) 人才集聚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是指人才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过程。人才集聚具有阶段性,并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特征。高端人才集聚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人才集聚量的积累向质的变化发展的阶段,而高级阶段则是人才集聚的质变完成并发挥集聚效应的阶段。大部分学者认为,人才集聚是人才资源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是一定数量的人才资源以组织为单元的汇集、协作、竞争、创新的过程[1]。但这种集聚的概念强调的是人才在某一时刻集合的数量,主要与人口的分布有关,并不能准确地表现人才迁移的特点[2]。
(二) 科技人才集聚
科技人才集聚是科技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一般指科技人才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地域环境和单位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不同的地区或单位向某一特定地区或单位流动的过程[3]。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乃至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会通过改革人才管理制度、调整人才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人才激励政策等手段吸引大批科技人才,最终形成科技人才集聚。
(三) 人才竞争力
人才竞争力是指地区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潜能、效能等人才因素有机综合、量化后表现出的整体实力,是衡量区域人才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人才竞争力是各类人才因素聚合后表现出的整体实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人才竞争力的强弱[4]。科技人才竞争力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不仅涵盖数量、质量等人才本身因素,还包括区域人才环境方面的因素。
(四) 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下,某产业内部和相关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和获取更大的外部性而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的集中。高科技产业集群,是指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领域中,大量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5]。
(五) 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是人才在不同岗位、组织、行业、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一种变动或转换的行为,是人才改善自身福利的一种手段。人才流动具有具复杂性、收益性更大、正外部性更明显等特征。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有区域的经济、科技、教育发展水平、区位环境、人才政策机制等相关因素[6]。
三、重庆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力的基底分析
(一) 重庆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现状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高水平举办重庆英才大会,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7],人才资源新增48万人、总量突破560万人,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2780人次,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7万名。总的来看,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增长较快,育才引才用才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服务持续优化,全市人才集聚成效明显。
一是各类创新人才初具规模。拥有两院院士13人(全市共16人),国家杰青4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6个,重庆高校创新团队160个,培养研究生8.34万人。市教委投入专项经费近6000万元,搭建起以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巴渝学者、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培养为引领的支持平台,成为重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點实验室2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4个(新增3个);国家级工程研发平台17个(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 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7个、市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48个,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高。建成产学研合作机构和联盟261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打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链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3500余项,合同金额近11亿元。
三是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型企业加快引育,全市集聚科技型企业26 371家、新技术企业4222家,分别较2016年增长691.9%和192.6%。“双一流”高校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世界一流学科4个、国内一流学科15个,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从2016年初的9个增加到目前的47个,重庆大学的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813家,引进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创新机构89家。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研发人员达16.07万人,较2015年增加6.29万人,累计引进外国高端人才1357人,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772名。
(二)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现状分析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从机构看,全市现有涉农科研院所9个;市、区县、乡镇三级农技推广机构1396个,其中市级9个、区县级298个、乡镇级1089个;涉农院校8所,其中高校6所、中职2所。入库农业科技企业4006家。从平台看,市级以上农业科研与成果转化平台259个,其中国家级20个、部级94个、市级145个;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23家,农业科技园区22个(国家级13个),入园企业2373家。从人员看,农业科技人员34 794人,其中科研院所和涉农院校4788人、推广机构17 723人、入库农业科技企业12 283人,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领军人才429人次。
二是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推进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发展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和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截止2018年底,全市现有农业科技园区达到218个,其中国家级23个,市级164个,区县级31个;通过国家备案的星创天地达到25个,市级星创天地10家。另外,农业科技园区现入驻企业177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个),有各类研发和服务平台109个,园区自主开发和引进项目136项,推广应用新技术502项、新品种576个。
三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重要的推广服务主体,是连接农业科研和生产应用的纽带。全市现有各级农技推广机构2066个(其中种植业431个,畜牧业930个,渔业109个,农业机械145 个,综合类451 个),其中市级23 个,县级344个,乡镇农技推广站(区域站) 1699个;各级农技推广人员2.3万人。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与创新扩散的双重角色。“十三五”期间,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万余个,截至2018年底,全市现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余万个,其中种养大户15万户,家庭农场2.2万个,农民合作社3.4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47家。
四、重庆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与竞争力提升障碍分析
(一) 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领军人才涌现较少
从总量看,重庆市高校科研人数总量在全国排名第22位。从结构看,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才数量低于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同时也低于四川、陕西等西部省市;重庆高校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领军人才数量与陕西、四川等西部省市相比有明显差距。从领军人才所在学科来看,主要集中在医学、土木工程、材料等传统领域,大数据、智能化等新兴领域的领军人才数量较少。广东、上海等地之所以科技创新全国领先,关键就在于拥有大量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这方面重庆市缺口很大。例如,重庆市现有“两院”院士16人,仅为北京的2.05%、上海的8.65%、成都的53.33%;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7人,仅为北京的8.55%、上海的14.17%、成都的47.57%;现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00人,仅为北京的14.66%;现有国家“杰青”获得者50人,仅为北京的7.01%、上海的18.69%。
(二) 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强、人才供给不足
一是市属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偏少。截止2020年底,重庆市共有101个博士一级学科授予点,其中市属高校只有17个,占比仅为16.83%。二是研究生招生计划偏少,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以2020年为例,2020年重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为2105个,远低于北京(19 856个)、上海(10 283个)、四川(4331个) 和安徽(3109个)的招生计划数量。三是市属高校科研人员中博士占比较低。全市普通高校科研人员的博士占比为30.6%,严重制约重庆市源头创新能力提升。
(三) 科研基础能力不足
一是高水平大学偏少。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占高等院校的比例仅为38.29%,低于全国平均值;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别为11所和16所,而四川省的此项数据分别为24所42所,陕西的则是21所和32所;重慶市仅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低于北京(31所)、上海(14所)、四川和陕西(均为8所) 的数量。二是学科建设基础薄弱。2017年的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重庆市仅4个学科进入,且其中3个为自定,远低于北京(161个)、上海(57个)、湖北(29个)、陕西(17个) 和四川(14个) 的数量。三是基础研究能力不强。2019年重庆市高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82 项,低于四川(595 项)、陕西省(918 项)、湖北省(1085 项)、江苏省(1829项) 和上海市(1905项) 的数量。四是标志性创新成果不多。2016年以来,重庆市高校牵头或参与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仅1项,与北京(33项)、江苏省(16项)、上海市(14项) 相比,缺少有较高影响力的代表性、标志性基础研究成果。
(四) 缺少影响力大的科技创新平台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代表着科技创新的硬实力。目前,重庆尚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缺少类似于深圳鹏城实验室、杭州之江实验室等新型研发平台。截止到2020年底,重庆市大科学装置尚未实现零的突破,而合肥有8 个、北京有7 个、上海有5 个。就国家重点试验室而言,北京有106个、上海有30个、武汉有20个,而重庆只有10个,且低于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所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就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言,重庆有10个,少于北京的67个、上海的21个。科研平台运行机制较为落后,缺乏新兴研究方向,国际科研创新平台较少,难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五)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据2020年教育部统计数据,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率为2.7%,不但低于北京的4.6%、上海的5.1%、四川的2.9%,而且低于3.3%的全国平均值。主要原因为:一是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目前重庆市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仍然是以科研项目为牵引的短期、松散合作为主,合作方式较为单一,合作不够深入。二是成果转化体系有待健全。存在成果转化机构少、功能弱,专业化人员缺乏,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三是成果归属影响后期转化。成果转化存在手续多、时间长、界定难等问题,不利于自主处置、使用和进行收益分配;多方长期投入的大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较难实施。
(六) 缺少高水平的科研机构
高水平科研机构是创新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和新技术新模式的关键诞生地。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68所普通高等学校,少于北京(92所) 和武汉(83所) 的数量;“双一流”高校仅2所,少于北京(31所) 和上海(14所) 的数量;中央在渝科研院所仅16家,低于北京(347家) 和上海(52家) 的数量; 新型研发机构152 家, 数量仅为广东的62.3%、湖北的60.8%,且多数处于初创期,存在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研发资金紧张等问题。
五、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提升路径举措
(一) 实行更加精准灵活的人才集聚政策
出台重大科技平台人才集聚支持政策。聚焦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人才需求,健全高端人才及团队个性化支持政策。发挥市场化引才机制作用。一是建立人才共享机制,支持面向海内外柔性引才。二是招聘在编急需紧缺人才可实行备案制管理,纳入考核招聘“绿色通道”。三是定向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定向投放科研项目,将平台设置的开放课题纳入市级科研项目管理,赋予科研经费使用的自主决策权。四是配套设立市级博士后站,在重庆市博士后创新支持计划中拿出不低于20%的名额比例予以支持,在博士后研究项目特别资助中设立“重大科技平台专项”。五是充分发挥住房优势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效应。
(二) 培养造就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强化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牵引作用,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一是建立适应产业需求变化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研究生教育,争取设立更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完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二是实施青年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创新人才早期跟踪培养机制,每年遴选一批“本、硕、博”理工科拔尖学生,实行定向培养、定向使用,对新入职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和新进站的博士后,可直接配套市级科研项目。三是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高校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门机构,配齐配强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
(三)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是建立优秀科技人才“直通车”支持机制。每年从重庆英才计划、重庆英才集聚工程拿出一定名额,由人才引进培养效果较好的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举荐优秀人才直接入选;标志性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可直接提名市级科技进步奖;对于申报国家级科研或人才项目且进入最后一轮评审坏节但未最终立项的,其在申报相应市科研或人才项目时,可给予直接认定立项支持。二是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及企业人才支持力度。全职在渝研发机构和企业工作的人才,在申报科研项目、人才项日、表彰奖励、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可享受与本土人才相同的资格待遇和扶持政策;民营企业人才申报职称评审不受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允许事业单位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人才兼职,在研究生招生、“双师”评审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健全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对引进的科技领军人才按市场化方式确定薪酬水平,对引进的优秀创新团队,可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团队成员薪酬激励方案,所需绩效总量实行单列追加,并相应增核用人单位绩效总量;高校和科研院所绩效分配向关键创新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承担财政科研项目的人员、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人才倾斜。
(四) 增加、优化科技创新投入
一是推动各部委、市级部门、社会资本机构、国有重点企业、成渝地区高校等的多方联动,优化高校科技创新投入结构。二是建立市级财政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明确市属科研院校对市级安排的一流学科等专项资金与预算的足额落实。
参考文献:
[1]裴永刚.中国出版物版权输出竞争策略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21-22.
[2]徐彬,吴茜.人才集聚、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J].软科学,2019,33(01):19-23.
[3]彭小芳.基于社会资本的辽宁省科技型人才集聚环境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
[4]高鹏,王利,王兆兰.人才竞争力测度与表达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1):1322-1326.
[5]邹芬,杨志强,于再接,等.区域竞争力对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的影响[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12):31-35.
[6]李健飞.我国不同地区科技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7]秦定龙,邱磊,向文,等.第二次重庆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分析[J].今日科苑,2021(09):47-59.
作者简介:刘央(1982-),男,河南柘城人,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創新。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