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厚生
摘 要:“仁”是《论语》的核心词,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本次《论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聚焦“仁”字,从探寻“仁”的本义出发,梳理、探究了“仁”在《论语》中的用法与含义,并由此进入到概念与思想的层面,对其思想蕴涵及价值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论语》;仁;语言;思想;探究
《论语》整本书阅读开展初期,几个学生先后向我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及“仁”字,但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針对不同对象,所表达的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是不是他对“仁”的认识存在着矛盾?我意识到,他们提出的这一问题,无疑为推进《论语》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因为“仁”是《论语》的核心词,是一个必须要探究清楚的概念,只有弄懂了“仁”在《论语》中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核,切实地读好《论语》。经与学生商议,决定围绕“仁”字开展一次《论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注:读本为中华书局版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一、活动设计
经过讨论,我们将这次阅读与研讨的任务分解如下:
1.梳理出《论语》中含有“仁”字的句子,探究其主要用法及含义。
2.探究《论语》“仁”的思想蕴涵及其价值。
活动主要流程设计为四个阶段:个人自主研读——小组交流与研讨——全班交流与研讨——个人撰写活动综述报告。具体安排是:
第一阶段:个人自主研读。用三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对《论语》中含有“仁”字的句子的梳理任务,借助工具书探究《论语》中“仁”的主要用法及其含义,在书上作出圈画、批注,然后整理成条目,记录在读书笔记上;再用两周课外时间自主探究《论语》“仁”的思想蕴涵及其价值,在书上作出批注,整理归纳后写成一篇小论文,抄录在读书笔记本上。
第二阶段:小组交流与研讨。先用一周时间在班级读书展台展示学生自主梳理、探究的成果;然后各小组用两课时就两个任务开展小组交流、研讨,研讨结束后分工整理研讨成果,利用课外时间将整理成的小组研讨成果制作成PPT。
第三阶段:全班交流与研讨。用三课时由各小组分别报告本组的研讨成果。报告时小组全员合作陈述,全班就各组报告成果开展研讨,教师组织并参与研讨。
第四阶段:个人撰写活动综述报告。用一周课外时间,个人独立撰写本次《论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综述报告。
二、辅助学习资源推荐
1.匡亚明著《孔子评传》:本书有对孔子生平及时代背景的述介,有对孔子“仁”的人生哲学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伦理、政治、教育等思想的述评,还有对孔子思想在国内外传播与影响过程的述介,是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权威读本。
2.李泽厚著《论语今读》:本书有用现代汉语对《论语》所作的“译”,也有精选的古代学者对《论语》所作的“注”,有作者对《论语》解读所作的“记”,是杨伯峻《论语译注》之后极有影响力的《论语》读本。
3.李零著《丧家狗——我读<论语>》:本书主要分三部分:导读部分是对孔子及弟子的生平事迹、古人读《论语》的文本、今人读《论语》的基本参考书的介绍与评点,主体部分是对《论语》文本所作的深入浅出的考证与评点,总结部分是对孔子思想及其影响的述介与评点等,是一部别具眼光的《论语》读本。
4.李鍌等著《论语高级读解》:本书是台湾地区沿用了40多年的《国学基本教材》教师用书,它以“孔门四科”(德行、为政、言语、文学)为专题将《论语》原文重新编排,每部分由导读、注释、翻译、评析组成,导读与评析部分与时俱进,融通古今,能启发读者联系现实领悟原典精髓。
5.施忠连主编《论语鉴赏辞典》:本书主体由文本篇、主题篇和名言篇三部分组成,收录了众多学者鉴赏《论语》的文章。为方便阅读,文本篇中对《论语》原文作了注解,书后还附录了《孔子年谱简编》《论语主要版本和注本简介》《论语艺术特色简介》《论语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等,因而本书有《论语》小百科的功能。
所荐书籍图书馆已配置,学生可以随时借阅。
三、过程指导与监控
(一)个人自主研读阶段
随着自主研读的深入,学生围绕两个任务提出了不少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我将这些问题作了梳理,最后确定为如下8个问题:①“仁”的本义是什么?②“仁”在《论语》中有哪些用法与含义?③“仁”在《论语》中有怎样的内涵?④孔子是如何谈达“仁”的途径的?⑤《论语》中“礼”“孝”“忠”“义”“信”等概念与“仁”的关系是怎样的?⑥孔子“仁”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⑦今天我们怎样看待孔子“仁”的思想?⑧孔子“仁”的思想对将来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他们逐个聚焦探究。
通过查找《说文解字》《词源》等工具书及相关资料,他们知悉了“仁”的本义,即对人亲与爱,后来引申为含义广泛的道德概念。然后他们逐篇梳理出《论语》中含“仁”的句子,基于“仁”的本义及引申义,通过反复比较,探究了《论语》中“仁”的具体用法与含义。之后他们进入到思想层面的探究,梳理出涉及谈“仁”的内涵、谈达“仁”途径、谈“礼”“孝”“忠”“义”“信”“勇”等句子,并作了归并,有的同学还绘制了思维导图。而后他们参阅相关资料,探究孔子“仁”的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思考今天怎样看待孔子“仁”的思想、孔子“仁”的思想对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问题,并撰写了读书笔记。自主研读后期,我指导、督促他们就自己探究的一两个问题撰写小论文。一些同学写出了很不错的小论文,兹举标题如下:《仁:这个“初心不变”的字词》《“仁”:一个机变守常的概念》《“为仁由己”——看孔子谈达“仁”》《“仁”:领袖群“伦”》《“仁”:一个塑造中华民族心灵的“符码”》《“为仁”,是我们不可缺的情怀》《天下归“仁”:从人心的“向”与“背”说开去》。
本阶段使用的评价表如下:
(二)小组研讨阶段
此阶段由组长主持,遇到争论激烈的问题,我适度参与,但不作结论,只提供参考意见或作答疑。巡视各小组讨论时,我看到,各组梳理出的“仁”字出现的次数是一致的,即在16篇58章中“仁”一共出现了109次。在研讨“仁”的具体用法和含义时,小组之间出现了差异,多的达6种,少的是3种。而在研讨《论语》“仁”的思想蕴涵及其价值时,争论较为热烈,我让各组整理好研讨结果,留待全班再研讨。
本阶段使用的评价表如下:
(三)小组成果报告与全班研讨阶段
根據事先确定的报告顺序,各组依次报告自己的阅读与研讨成果。各组报告时,我一方面对报告做出评价,一方面引导、激发大家发表意见,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达成了主要成果共识(见后面“主要成果报告”)。
本阶段使用的评价表如下:
(四)个人撰写活动综述报告阶段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撰写活动综述报告,我提供了三份样本并就样本作了一点撰写要求的讲解,供他们参考,他们大多能模仿样本安排报告的结构与内容,对本次活动作出了较为全面、精要的报告。兹举综述报告主标题如下:《追寻“仁”的意义与境界》《原来孔子是这么说“仁”的》《我们沐浴在孔子“仁”的思想光辉里》《倾听与对话:在孔子“仁”的世界里》《成人礼前,我们与先哲孔子深度对话》,副标题统一为“XX班《论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综述”。
本阶段使用的评价表如下:
四、主要成果报告
(一)关于《论语》中“仁”主要用法及其含义
“仁”在《论语》的16篇58章中先后出现了109次。一是作名词,指仁德,出现86次。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二是作名词,指仁道,出现5次。如“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三是作名词,指具有仁德的人,出现11次。如“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四是作动词,指实现仁德,出现5次。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五是作动词,指推行仁政,出现1次,即“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路》)。六是作名词,同“人”字,1次,即“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卫灵公》)。
通过对以上用法及含义的分析,大家发现,除一次将“仁”作为“人”的通假字外,整部《论语》中,“仁德”作为“仁”的基本意义自始至终没有变,主要是由于语境不同,在具体用法及含义上产生了变化,由此加深了对汉语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特性的了解,增强了对汉语的独特性、灵动性和丰富性的认识。
(二)关于《论语》中“仁”的思想蕴涵及其价值
1.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同时涵摄了人的诸多美德。体现在《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中,此处孔子用“爱人”二字揭示了“仁”的核心内涵。如何“爱人”?通观《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两句话可看作他作出的具体说明,即仁者在家内外能做到孝敬父母、敬重兄长,走向社会能广施爱心于大众。其中“孝悌”被他看作“为仁”的根本,这是切中人情与人伦肯綮的。同时,《论语》中,“仁”的内涵又是极其丰富的,并不只限于“爱人”,孔子几乎把它与人的诸多优秀品质联系在了一起,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又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又如:“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这些关于“仁”的论述,基于“爱人”根本,充分表达了他对人的内心道德情感及其外在表现的理想要求,成为后世君子乃至所有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德行指南。
2.孔子认为“为仁”应当是人发自内心的情感态度。《论语》中,孔子始终认为,“为仁”是人自觉的愿望和行为,不是由外在力量来推动的,只有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如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又如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等。他还指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认为君子应当始终以“仁”作为行为准则,任何时间及场合都应当坚持不懈。他还说“仁者不忧”(《宪问》),认为仁者所为,是发自天性、乐在其中、别无他求的,所以成败利害不系于心,不会因一些世俗得失而困心自扰。这些都是孔子对人如何“为仁”所作的深刻阐述,这些阐述成为后世君子诚意正心、修身自律的观照准则。
3.孔子认为“忠恕”是“仁”的基本实践方式。《里仁》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面对门人的询问,曾子给予的回答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对孔子思想作了极为精当的概括,“忠恕”即孔子认为“仁”的两个基本实践方式。通观《论语》,孔子所说的“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忠诚,而是为人谋事的尽心竭力,体现在他“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的建议里;孔子所说的“恕”不是简单的宽恕,而是推己及人的真切理解与同情,体现在他“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的倡导里;二者还体现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的主张里。此三者就是他认为仁者体现“忠恕”的重要前提。这些关于“仁”的论述,无疑凝聚了孔子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切关怀,后世君子都以之为待人接物、立人达人的言行标准。
4.孔子认为“礼”是“仁”的重要外在表现。《论语》中,讲到“礼”的有75次,是书中仅次于“仁”的第二核心词,其中有很多次将“仁”与“礼”结合起来讲,如《八佾》中,他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他还以“绘事后素”作比方启发子夏,让子夏悟得“礼后乎”,《颜渊》中,他更是郑重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本来是殷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秩序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礼仪规范,孔子在思想层面上对之作了进一步提升,将之归摄于“仁”的体系中,并揭示了它与“仁”的关系,即“仁”是“礼”的思想基础,“礼”是体现“仁”、将“仁”形式化的一种方式。很显然,孔子是想以“礼”体“仁”来密切伦理关系,改善社会关系,进而调整政治关系,以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这一思想主张深远地影响了后代的伦理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并在董仲舒、朱熹等人的阐扬下(当然在现代思想的观照下,他们的主张中有不少糟粕),极好地维护了中国封建时期的社会秩序,也使中国成为了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
5.孔子还指出了“仁”“义”的必然联系。《论语》中虽然没有直接谈论“仁”与“义”的关系,但后世多以“仁义”相连来指称儒家思想核心,其源头就在于《论语》中孔子的相关论述,如“仁者必有勇”(《宪问》)、“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就指出了“仁”和“义”必然的联系。孔子还指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可见,他是把“义”和“仁”一样视作为君子品行根本的。“义”后来在孟子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孔子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之说,孟子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之说,由此而留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律”影响深远。后世无数仁人志士在此“道德律”的感召下,为百姓、国家和民族事业而奋不顾身,代代相继,演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标志。
总的来说,《论语》中“仁”是一个集合性和包容性相当强的思想概念,有体有用,它既有内在如何达“仁”的德行标准,又有外在如何达“仁”的实现方式,既指向个人修为要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又指向治理国家要实践的一种理想行为,寄寓着孔子对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的德行修养和行为表现的深切期望,是他为当世和后世建构的一个个体和群体兼顾的人格修养指南。
五、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阅读与研讨活动,学生不仅探究了“仁”字的具体用法与含义,更深入地了解到了《论语》中“仁”的丰富蕴涵,迈进了孔子思想殿堂的大门。后续我还让他们从《论语》中梳理出成语393个和常用名言50则,并作了分类整理,他们由此对《论语》这座思想和语言的宝库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诵读《论语》也成了他们很多人的持续性学习行为。回顾本次活动,以下两点是可道之处——
1.聚焦核心词“仁”,让语言学习与思想探究实现“合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提出:“本任务群贯串整个高中阶段,既有课内活动,也应有课外任务。”“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提出:“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本次活动根据《论语》的文本特点,聚焦其核心词“仁”,以此切入,让语言学习与思想探究实现一次成功的“合练”。
2.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我寻找学习的“支架”。根据当前高中生的学情,我推荐了相关辅助学习资源,并请学校图书馆配备齐全,以便学生随时借阅。学生研读遇到问题来咨询我时,一般情况下我先不做解答,而是让他们自己查寻这些资料,这些书中的相关内容成了他们有用的学习“支架”,他们困惑基本能从这些“支架”中获得解答或得到解决的启示。
需要改进的方面——
1.教师的角色在位。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在位”是一门需要精心考量的艺术。首先要明了“角色”定位,在整个阅读与研讨活动中,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肯定是自始至终的,但在不同阶段还须做出一些改变,如在学生自主研读阶段应当还是一个促进者,在小组研讨阶段是一个点拨者,在成果报告与班级研讨阶段是组织者和点拨者,在学生撰写活动综述报告阶段的开始则要做一个传授者。明了角色定位固然重要,关键是要保证角色的在位,即以本该的角色适时给予学生帮助。这个在位可以是在场的,也可以是在线的(微信、QQ)。本次活动的学生自主研读阶段与撰写活动综述报告阶段,我较多地注意到角色在场,而对角色在线注意不够,导致一些学生困惑与要求不能及时解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进程。
2.任务的具体细化。本次阅读活动起初设置了两个任务,第一个语言学习任务的探究对象界定是明确的,目标指向是具体的,第二个思想探究任务虽然也界定清楚了探究的对象,但目标指向还是失于笼统,致使学生起初有点茫无头绪,后来根据他们研读中遇到的困惑把它分解为6个具体问题(见第三部分“(一)学生自主研读阶段”所列问题③至⑧),他们才真正进入到任务之中逐个问题开展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谭轶斌.语文项目学习的实践取向与设计要点[J].语文学习,2019,No.492(07):4-8.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其他学习任务群的‘语言積累、梳理与探究’的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JK21147)成果之一]
(通讯地址:安徽省宣城市鳌峰中路43号,宣城市教育局。邮编:242000. 手机号:13905631073. 电子信箱:xcfhs09@163.com。)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