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宇 刘书勇
1.5分新规则修订对手球运动的影响
孙 宇 刘书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手球是一项对抗性强、速度快与连续性要求高的运动。伴随我国手球运动不断发展及赛事体系不断完善,中国手球赛事首创1.5分新规则。新规则对比赛整体节奏有明显变动,并对手球临场技战术使用有诸多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与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新规则前后男子手球运动员外围远射比例、快攻得分比例、总得分及总进攻次数等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新规则对手球运动员的外围远射和个人快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新规则加快了手球运动的比赛节奏;(3)新规则强化了手球运动的对抗强度;(4)新规则提升了手球运动的观感体验。
手球运动;1.5分;新规则;影响
新规则的修订与手球运动不断向前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手球运动突出特点是速度,快速进攻成为制胜因素。速度不仅体现在反击快攻上,还体现在阵地进攻方面,要改变之前的组合打法,采用多位置联动、快速传导球、快速穿插空切跑位,提升整体配合速度,减少阵地进攻回合时间。新规则的变动对运动员个人技术方面有较高要求。运动员个人技术要全面,无论是个人空切穿插跑位、体能、力量、意识、传球精准度、单刀球以及多种射门方式都必须掌握并熟练运用。在战术方面,对规则的变动采取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技战术打法,不再局限于阵地进攻的定位跑动,而是从防守成功的那一刻起就采取反击路线战术运用,阵地快攻相结合,让战术充满高机动性,变化多、效果好,不易被识破[2]。随着手球运动向着“高快结合”的比赛节奏快速发展[3],弥补国内手球运动在这一系列方面的短板,中国手球协会对手球规则进行轻微的整改和创新,使国内手球运动更加符合现代手球项目的发展趋势。
1.1.1 快攻1.5分的规则变化
旧规则中无论怎样的快攻形式的得分都计为1分。而1.5分新规则规定,队员在防守成功断球后的运球单刀快攻得分记为1.5分;在改变球权后的队员或守门员一传快攻或短传快攻连续传导球且无停球及仍有进攻欲望时的直接得分记为1.5分;如果在快攻过程中造成7m球,则7m球罚中后仍为1.5分;守门员直接射门得分1.5分;对方得分后在开球区快速抢发球发动的快攻得分也同样记为1.5分。
1.1.2 远距离射门1.5分的规则变化
在新规则下的远距离射门得分相当于篮球的三分球得分。9m线外的射门记为1.5分,如9m线外跳起射门、跑动射门、垫步射门、抽射、任意球后外围射门、守门员直接射门及9m线原地肩上射等。远距离射门强调必须在9m线外出手射门才可记为1.5分。
1.1.3 “快板”1.5分的规则变化
“快板”又称为空接射门,是同场对抗竞技项目的一种偏高难度技战术配合,要求运动员拥有较好的传球视野、临场应变与射门技术,与队友之间默契配合。持球运动员在处于明显射门的情况下,改变射门意图传球给队友,队友在接球时位于球门区以外或起跳后在球门区上空的起跳射门状态,接球后直接射门的战术配合。
1.1.4 手球1.5新规则特别规定
如果以上所述三种得分情况,如在一次射门中同时出现其中任意两种或三种不累计得分,仅记1.5分。
国内手球新规则的变动是为更好地呈现出手球运动的特点和观赏性。所有手球从事者都应对新规则进行了解,运动员与教练以及裁判团队更需对新规则进行更深一步理解,只有对规则理解并熟知才能更好地完成比赛[4],使手球的技战术训练更有针对性和多变性,并且裁判员也可更好地掌控比赛。
1.2.1 规则改变对进攻方面的影响
1.5分新规则的变动,各运动队的进攻体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快速多变追击、坚决地快攻追击成为了主要进攻方式[5]。促使快攻战术层出不穷、变化多端,外围远射的出手次数也有质的飞跃。运动队在比赛中有了更多的进攻手段和得分选择,边锋位置的进攻多变性和战术地位更加明确、打法也更加多变,同时可以更好地展现球员的个人能力,让某些具有外围远射能力的球员也能更好地结合快攻的能力,使运动员的进攻能力得到完善,远射能力较差的球员也能通过快攻造成牵制能力,运动员的视野以及传导球能力也得到提升。团队整体进攻有了明显的层次性,进攻节奏不再单一,时快时慢;进攻风格由一种变成多种。新规则的变动充分突出了手球运动连续性、快速性的特点,使手球的进攻技战术更为丰富,手球技战术的观赏性与技巧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1.2.2 规则改变对防守方面的影响
新规则对进攻方面进行引领和优化时,也对防守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由于快攻和外围远射得分的提升,球队的整体防守、远射时的上顶能力及协防能力、攻防快速转换能力、防反击能力都面临着进一步的考验。在防守的布局与站位方面,多数应遵循就近原则,以最快的形式防守快攻人员或上顶持球队员,不再墨守成规进行对位从而导致换位时间被反击快攻;与此同时应制订合适的防守反击战术,有效制约新规则带来的进攻变化。得分上的改变迫使球员在攻防转换后快速投入到防守中,无形中提升了运动员的二次反应与防反击意识,对运动员防守战术的执行力也进一步加强[6]。使手球比赛整体的攻防转换更具整体性也更加流畅。
1.2.3 规则改变对裁判员的影响
规则的改变对裁判员团队也进行了革新,从原有的场上两名裁判和记录台技术代表、裁判长及计时记录员外增加了两名边裁,边裁的职责是负责在九米线端点处的位置观察场上队员的射门是否符合1.5分标准,如若符合便举起旗帜使场上裁判及记录员明确得分方式作出正确判罚,从而避免导致场上裁判视觉偏差导致加错分的后果。同样促使裁判员的规则手势也发生了变化,裁判员需在旧规则的加持下对新规则进行快速理解,明确区分1.5分和1分的得分手势,对运动员的进攻模式观察更为细化;场上裁判对记录台的交代也要更加严苛。裁判员需要在更加快速的比赛中做出最精准的判罚,这也要求裁判员需要具备更加充足的体能和观察能力。得分规则方面的变化会使手球比赛中的防守强度和对抗强度有质的提升,裁判员在对得分方面做好区分的同时也要时刻掌控好比赛尺度,以免比赛在激烈中不可控。裁判需明确个人区域划分和新规则修改后的判罚重点,在掌控比赛的同时也减少裁判过多判罚影响比赛流畅性和观赏性。
在1.5分新规则修订前后,数据中最清晰的变化为各运动队进攻次数、总得分与射门次数以及外围远射次数与总射门比例、快攻次数与总射门比例。通过对此四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1.5分新规则的修订对比赛走向的影响。
表1为1.5分新规则修订后参加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手球决赛各运动队的进攻次数与总得分数情况,从数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1.5分新规则修订后各运动队进攻次数明显增多,其中山东队与北京队最为明显,同上届全运会相比进攻次数分别增长51次与62次,同时两队的总得分也随之增长30分和36分,为各运动队增长幅度最高。北京与山东两队在规则修改后球队技战术快速适应与球队风格打法改变方面能力较其他运动队相比明显要强很多。江苏队同自己相比进攻次数与总得分只增长4次和11分,数据小幅度提升,但是得分在修改后提升较为明显,与其他运动队相比江苏队把握进攻机会并转化为得分能力的水平更高,成功率也更高。安徽队与天津队同比上届全运会进攻次数分别减少2次和1次,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在修订后总得分增长33分和16分,可以知道安徽队与天津队没有很好适应新修改的规则对比赛整体局势进攻发展走向,也没有正确利用好修改的新规则对进攻技战术方面选择与应用。广东队与上海队与上届全运会相比进攻次数分别增长46次和43次,进攻次数增幅仅次于山东队和北京队,总得分数广东队小幅度减少11分;上海队则小幅度增加18分,但是两队在把握进攻机会转化成得分的能力方面与江苏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表1 新规则修订前后各运动队进攻次数与总得分次数
表2的数据反映的是在1.5分新规则修订前后各运动队远射次数与总射门次数比例。从表2可以看出,受1.5分新规则修订影响多数运动队在射门选择上有明显变化,江苏队同自己上届全运会相比远射占总射门比例降低了26.4%,外围远射出手次数与上届相比更是减少了76次,两项数据均为各运动队变化幅度之最。山东队的外围远射次数增长3次,但远射占总射门比例反而降低了4.9%,由此可以推断出山东队在其他射门或进攻方式上增加了次数。北京队是在新规则修订后变化幅度仅次于江苏队的队伍,北京队同上届全运会相比远射次数减少了48次,同时外围远射占总射门次数也大幅度下降了21.3%,可以直观地看到北京、江苏2支队伍在规则修订后都减少了外围射门的次数,也能察觉到两支队伍在进攻技战术或射门选择上的调整和改变。广东队的外围远射次数较上届相比小幅度增加了13次,但外围射门次数占总射门次数则无明显变化,外围射门次数仍仅占总射门次数29.6%。由此可推断出,广东队并未针对新规则的修订作出针对性措施。安徽、上海、天津3支球队则是在新规则修订后外围远射次数有明显提升,其中安徽队外围射门次数同上届相比增加16次;天津队增加了13次;上海队则是3支运动队中同比上届增加最多的为66次。3支队伍外围远射占总射门次数的比例也是有明显提升的,安徽队提升2.5%、天津队提升了5.2%,上海队依旧是3支运动队提升最多的为19.6%。由此可以得出,安徽、上海、天津3支队伍在规则修订后,针对外围远射1.5分新规则的变动上作出了技战术的调整和射门方式的选择。
表2 新规则修订前后各运动队远射次数及比例
表3数据反映的是在1.5分新规则修改前后各运动队快攻次数与总射门次数比例。从表3中可以看出,新规则修订后快攻次数与快攻占总射门比例数据变化明显,所有运动队同比上届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北京队和安徽队是规则修订后快攻次数与总占比变动最大的,快攻次数同比分别增加79交和35次,占总射门比例分别增长23.78%和10.52%。由此可见两队针对快攻1.5分规则的变动进行了针对性技战术变化和进攻手段。江苏队规则修订前后快攻次数与总射门占比均为各运动队占比前列,规则修订后江苏队快攻次数增长21次,快攻占总射门比例增长6.6%。山东、广东、天津3支队伍同规则修改前相比提升幅度不大,快攻次数分别增加了21次、20次、16次;快攻占总射门比例分别增长了4.4%、4.9%、6.14%。3支球队均对快攻规则的修订作出了技战术的变化与进攻手段的选择。上海队的快攻次数增加仅次于北京队增加了32次,快攻占总射门比例也大幅度增长了9.41%。
表3 新规则修订前后各运动队快攻次数及比例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在1.5分新规则修订中快攻得分是唯一一项所有运动队数据均增长变化的规则。新规则修订中,快攻方面的修改也更符合手球运动快速性、连续性的发展特点,各运动队更偏向对快攻技战术方面的改变,个别球队更是选择了以反击快攻为主打法的进攻手段。
由表1、表2、表3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在1.5分新规则修订后,各运动队的进攻次数与总得分以及总射门次数有明显提升。在外围远射方面各个运动队上下浮动不一致,其中有3支运动队外围远射比例明显下降,另外3支运动队外围远射比例有小幅度提升,还有一支队伍无明显变动。在快攻方面,无论是快攻次数还是反击快攻次数占总射门次数的比例所有队伍都有提升。经过分析,造成原因如下:本次规则修订是关于得分增加方面的变动,各运动队立马做出了相应的措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射门以及进攻次数明显的增加。得分的上涨充分调动了运动员的进攻欲望与射门积极性,同时快攻得分增加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各运动队的二次反应,每一次的攻防转换发动非常迅速。更多的球队针对快攻直接确定了球队的战术风格与进攻手段,以防守反击为主的进攻方式,无论对方得分与否都坚决进行快攻反击、守门员一传快攻、短传快攻等大大加快了进攻节奏,快攻反击用时少效率高相应的就大幅度增加了快攻次数。
球队主要进攻风格的转换也导致有些球队的外围远射次数大幅度下降。在外围远射方面,个别球队针对自身球队球员条件或球员个人能力,并没有改变主要进攻手段和战术风格而是在此方面增加了快攻次数,多数进攻还是想围绕外围远射展开,所以战术还是围绕外围远射为主并没有做出相应改变。但是仍有球队外围远射次数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对手的反击快攻较多,每次进攻时间消耗相应较少,留给比赛的进攻回合数就更多,无论是进攻总次数还是外围远射次数就相应增加。最主要原因还是,以快攻为主的得分方式更加高效,更加灵活多变,使对手防守阵型还未摆好就已射门得分结束进攻,没有防守阵型的克制也让对手措手不及,即使快攻被对手防下也能用最快的时间转变为阵地进攻不会因此丢失球权,选择进攻方式的机会也更多。快攻的传导球也更快、流畅性也更高同时也符合手球的发展趋势,用最少的传球、最短的时间完成进攻并得分。
手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与新规则的修订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规则修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手球项目的发展趋势。国内首推的新规则对国内手球运动的技战术变化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新规则的修订也使国内手球比赛更加激烈、进攻方式更加合理、观赏性十足,为观众带来了更为震撼的视觉冲击。具体结论如下:(1)新规则对手球运动员的外围远射和个人快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新规则加快了手球运动的比赛节奏;(3)新规则强化了手球运动的对抗强度;(4)新规则提升了手球运动的观感体验。
[1]刘宇明.中国手球运动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4):89-92.
[2]张冰雨.我国男子手球攻防技术特点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31-133.
[3]傅银鹰,吴军.提高青年女子手球队快攻成功率的五要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5):494-497+506.
[4]宋陆陆,李茜,许宏龙.篮球新规则改动对篮球技术运用影响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4):81-84.
[5]李亚红,黄静.新规则的变化对女子排球运动接发球进攻与防守反击技术的影响研究[J].思想战线,2008,34(S4):153-155.
[6]武勇亮,刘书勇.浅析手球运动员个人战术意识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7):109-110.
On the Impact of Handball 1.5 Point New Rule Revision
SUN Yu, etal.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Heilongjiang, China)
孙宇(1999—),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刘书勇(1972—),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