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湛梁 许嘉恒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能课程建设优化路径探究
黄湛梁 许嘉恒
(广州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500)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如何高质量优化高校体能课程建设路径、促进高校体能训练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是体能领域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内涵、基本原则以及必要性,剖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索高校体能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以期为高校体能建设与改革创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建设优化路径。
“体教融合”;高校;体能课程;优化路径
高校体能课程是培养体能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推进高校体能课程高质量建设是推动人才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深入推进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人才培养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落实国家体教融合建设的核心与基础[1]。随着现代体育竞技的不断发展,运动员体能状况逐渐成为各运动项目训练与比赛中的重点问题。对此,各体育强国都纷纷针对体能训练进行专门的研究,包括成立专业体能组织机构及在其体育院校或综合大学设立体能训练专业,如德国大学的体能训练方向学制比其他体育学专业方向学制多一年、美国体育院校普遍开设体能训练课等。相对于国外体能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较为成熟的发展,我国各高校在体能训练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总体呈现悄然兴起之势。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开设了全国首届体能训练实验班,2005年广州体育学院开设了体能方向的特殊教学班,随即各大体育院校开设了一系列的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2]。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能训练及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体能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深入探索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深层次逻辑,厘清高校体能建设的重点所在,寻求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对推动改革创新我国高校体能课程与培养高质量体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体教融合大背景下,体能课程在培养综合体能人才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高校体能课程建设必须科学地把握体能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体能课程内容为重要主体,其他相关学科为重要辅助,教学条件为基础,师资队伍为关键抓手,正确分析体能课程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体能课程的设计当以科学理论、多学科知识作为支撑,充分发挥体能特色为核心,注重发掘体能元素与重要价值,注重体能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将体能的理念贯穿于体能课程教学始终,通过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挖掘体能课程建设深层次逻辑,以新颖的方式塑造体能课程的教学理念。本研究认为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能课程主要指依据科学的体能训练理念,充分发挥体能理论知识与实践为优势,促成学生体能锻炼和文化学习共同协调发展,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课程。
高校体能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能课程的设置与课程内容主体的安排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可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体能课程的教学体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特色与课程优势,坚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准则,教学过程要兼顾各个方面,体现高校体能特色,每所高校应将学校文化、学校特色、教学理念融入体能课程,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能课程。
高校体能课程需具备科学的学术体系,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以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规律。体能课程的高质量发展要遵循科学规律,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体能专业发展和体能人才培养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内容与实施过程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应用性与实操性。科学打造体能专业课程建设与规划体系,以科学系统的方法推进体能课程建设发展,形成最科学、最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体能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课程,把体能课程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把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看作子系统,需要整体系统的统筹规划、各子系统全方位、深层次协调配合,从多方面提供必要支持。课程建设的系统性目标是把体能课程进一步优化,阶段性与总体目标相互结合,遵循体能课程建设规律,科学把控体能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按照系统性原则,科学构建专业建设与规划体系、人才培养计划体系、师资队伍结构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3]。
高校体能课程建设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顺应体能专业领域的发展以及适应体能就业市场人才发展的需求。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主体内容安排方面,要注意知识与技能的转化,知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注意课程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不断适应高校课程的发展需求,对体能课程的各方面进行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
高校体能课程建设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性,其涉及到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从多学科进行汲取经验。高校应根据体能专业方向的特点对体能理论与训练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统筹兼顾理论与实践,既要坚持改革和创新,又要体现继承和发展[4]。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其开展其他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障。学生是高校体能课程的开展对象、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校体能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体能专业技能,锻造强健的体魄,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另一方面,体能课程相对于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而言,兼具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与实践时间接地提升了自身的身体素质,达到了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在体教融合大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人才日趋成为必不可少的核心资源[5]。有学者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能实验班的30名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发现,85%的同学都十分认可该专业的课程安排,并表示在该课程下其理论、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存在57%的学生认为该专业仍需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时数,丰富课堂内容[6]。这表明要通过对高校体能课程设置与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体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高度契合的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思维深度,才能提升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综合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能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高校提供了体能课程实施的必要基础条件,肩负着教学的重要责任和把握着体能发展的方向。高校课程具备多元化、独特性等特点,而体能课程的开展是提升高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丰富了高校课程体系。在2018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首设体能训练本科专业,随后国内各体育院校陆续招收体能训练专业学生,其它综合类大学也逐渐开设体适能等课程[7]。而在2021年,全国有25所高等职业院校也开始设立体能训练专业,并在该年下半年开始招生[8]。这推动了现代体能进校园,现代体能进课堂的同时,借助学校的特色与教学理念,构建紧跟时代发展的、科学的、具备持续创新理念的体能课程体系,能进一步满足高校课程的多样化建设。
体能是运动技能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能训练已成为国内外竞技体育训练与科研的热点,是现代体育竞技中运动员提升竞技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且当前的竞技比赛开展对综合型体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推动高校体能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培养高效的体能人才服务于体育竞赛,能进一步满足体育竞技比赛对综合型体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科技引领的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和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才激发活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体能课程建设是培育未来体育强国事业人才的一部分,高校体能课程建设是否科学系统、合理规范,与未来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发展息息相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进程[9]。
我国目前高校中有大部分高水平体育院校开设有体能专业课程以及建立体能训练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小部分综合类大学开设有体适能以及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等的公共体育课程。现阶段高校体能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训练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基本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方法及原则等内容,并能够增强体能训练的实践技巧能力,从而把体能训练充分应用到体育教学、健身指导、专项训练及社会体育事业建设发展中去[10]。体能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目前各高校院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情况主要包括有能让学生从肌肉运动结构、动力学关系等角度了解人体肌肉相关知识的肌动学课;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及身体恢复能力的体能训练课;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等方面综合训练的集体项目体能训练课;通过中枢神经潜意识调节训练对人体运动技能管理进行关注和训练的体能训练管理课;针对运动伤病进行医学和体育运动学康复治疗的运动损伤与体能康复课等[11]。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能课程的授课模式主要有普修课、选修课以及专修体能方向专业课。普修课程一般是体育院校学生所修课程,是将体能课程的教学实践目标与学生体育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相应能力目的的培养模式;选修课是以学生的兴趣为指导,通过每学期课前对该课程的选择从而满足学生对该项能力需求的培养模式;专修体能方向专业课是体能专业学生为顺应未来职业所需而进行的一系列必修专业课程,促进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和发展需求。授课形式主要分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实践训练教学以及实验教学。体能实践训练课的授课和考核场地一般为体育场馆内或室外运动场地,授课过程以室内外运动形式完成;体能训练理论课程的授课形式一般以传统线下教学为主,即在课程大纲和考试大纲等相关教学文件的指导下,以教师讲解授课为主,以PPT演示或板书为教学辅助工具,配合书本,用语言文字传达信息。由于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辅以引入线上理论课程授课的形式增多,通过线上发布给学生相对应的课程作业来进一步改变学生多年来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获取形式。
现如今体能课程的操作程序一般为准备活动、体能环节、技能环节与运动恢复环节,其中体能环节紧密联系专项技术特点、比赛规则和参赛方式等需求,进行各类体能训练如自重力量练习、爆发力练习等手段。体能课程的考核模式为该门课程的综合评定成绩(100)=期末体能训练实验理论成绩×40%+实践操作成绩×40%+平时成绩×20%。其中,平时成绩分数组成主要由学生课堂出勤率(占10%)、课程作业(占30%)、课堂小测试(占30%)、期中体能课程理论考试(占30%)四部分组成。考试形式主要结合体能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多种考试形式,如开卷、半开卷、闭卷等[12]。
课程建设规划是促进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做好高校体能课程建设规划,需在深刻认识课程多方面条件因素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对体能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及体育竞技高水平的必要需求,以科学的方法统筹推动体能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规划设计方面,体能课程的建设规划与实施需要紧密联系专项技术特点、比赛规则和参赛方式等,结合符合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与专项技术所需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深入运动员的特点和体能特征,设计出更具有实效性与针对性的建设规划,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发展。在体能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面,构建相应完善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成立体能课程建设规划工作小组,制订出体能课程整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能课程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在课程建设规划的效果评价方面,成立由校外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等角色共同组成的评估小组,制订出细化的评价细则,并依据课程规划实施内容及建设成效,分优、良、中、差四个评价等级进行评价,预期评价的结果要达到优、良的等级,以形成完善的、合理的高校体能课程建设规划。
教学条件因素对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基础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按各专项所属项群分类和特点,结合专项技术的需求和体能课程教学所涉及的运动训练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出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教材方面,教材是是教学内容的综合体现,选用适应性的教材是开展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体能课程教材的选定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依据,联系多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完善具有交叉性学科特色的体能课程教学。在基础硬件设施方面,各高校尤其是体育院校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体能训练实训基地,对于提升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发展将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且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高体能训练专业人才的实操专业能力与科研水平。在高校体能专业师资队伍方面,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积极吸纳具备体能专业方向、运动生理学、解剖学等相关专业教学技能的教师人才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对体能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对体能课程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13]。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推动教学评价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激励作用,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将极大的促进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推进。
教学行为因素对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的个体素质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教师岗位培训4个方面。教师的个体素质能力方面,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其素质能力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如若教师素质能力不足以适应体能教学的需求,或对体能专业素质能力有所缺失,会对其从事体能课程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由此影响到体能课程体系的建设[14]。在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现如今高校体能课程建设还未能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能学习需求,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学评价致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功利性的学习动机,由此诱发了学生能否达到60分及格线的考试成为其学习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标准,这种功利性学习动机会对体能课程体系的建设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在教师的重视程度方面,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实施的整体效果,教师采用回避或轻视的态度应对教学活动,无法有效承担或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会对体能课程体系的建设带来直接的影响。在教师岗位培训方面,体能教师岗位培训的开展次数与质量会进一步影响体能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科学系统地扩展高质量体能教师岗位培训规模来提升体能教师的教学水平,可有效促进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
“健康第一”是体教融合的基本教育理念,深化落实“健康第一”的顶层设计理念,将“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融入高校体能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与学生培养指导体系中,逐步引用到运动员培养的整个过程,在尊重竞技体能训练和学生身体发育规律的同时,加强体能与多学科的紧密联系。通过对体能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强化建设,培养出懂体能训练、会运动指导、善营养调控的高素质体能学科人才,让体能课程走向社会。另外,破除社会大众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唯一关联的错误认识,尤其是破除仅有体能相关学科课程与健康的“唯一与直接关系”意识,将“健康第一”的思想融合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机能持续发展,在思想上重视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降低学生用眼过度、精神疲劳、饮食不当等危害。
体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推动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协调发展,通过体育锻炼帮助学生锤炼意志、提升体质、健全人格,做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推动目标融合,深入构建新型的体能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从而进一步明确体能课程目标在体能教学计划中的作用与地位,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各高校体能课程的实施。因此,完成好目标融合,亟需参照国家体能专业的相关教育法律规定及政策,确立科学合理、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认知评估目标,同时依据现代社会对体能综合型人才发展的需求,确立出明确的体能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体能人才培养目标来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和课程重点,强化体能课程与多学科课程的横向交叉联系,注重体能课程目标的特色融合以及培养学生运用体能训练方法解决相关运动训练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高校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能实践的协调发展。
体教融合除了将学生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外,还高度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16]。这就需要各高校主动与其它主体建立联系,形成多元化的体能课程建设共同体,才能进一步满足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需求。首先,通过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深度协调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与各高校普通学生运动参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完善高校与重点初、高中形成体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协同建设格局,建立规范的体能教育机制,确保体能专业人才的文化学习和人格塑造。此外,还可强化学校体能与社区的关系,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多样体能活动与志愿工作,积极引导学校体能教师进入社区参与指导社区体能活动工作,促进学校体能硬件设施场地与社区体能活动共享。
扎实扩大高校体能资源的有效供给是影响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能课程建设的关键条件之一。首先,扩大高校体能资源的有效供给,亟需配足、配齐高校专业体能教师,积极吸纳退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或相关体育部门人才,定期推广高质量体能教师岗位培训来促进体能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鼓励体能教师积极参与体能峰会论坛等学术交流科研活动。优化校内体能课程内容,大力培育校内体能组织、社团并指导其开展体能活动。其次,鼓励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联动的形式,吸纳社会或市场资金进一步改善校内体能硬件设施条件。另外,建立学校体能与社区体育资源的互补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者体能活动互动动态循环,丰富高校的课余体能体系,有效提升学生体能实践能力,促进体能专业的协调发展。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是国家体育、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面临的重要拐点[17]。新时代的体教融合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服务,同时注重“育人”与“育体”共同协调发展。因此,体教融合背景下推进高校体能课程的建设,需实现体制内各相关部门的相互支持与良性互嵌,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体育部门专业体能人才与各大高校及教育部门之间的体系内人才良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建立常态化的大学比赛机制和比赛模式,积极开展各类趣味体能竞赛,紧扣高校体能教育的根本任务,挖掘高校体能教育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的体教融合是我国体育、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化整合再出发,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体教融合”政策的出台为我国体能领域的建设带来了新契机,如何实现有效推进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能课程建设路径的优化,文章从多方层面进行融合深化来厘清高校体能建设的重点所在,立足国情,全面依靠各领域的多方力量进行协同发力,努力深化融合体育、教育的“育人”与“育体”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1]贾志强,董国民,贾必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3):65-71.
[2]许宗祥.关于我院体能专业方向和实验室建设的思考[C].全国体能训练研讨会.2005.1
[3]叶克,刘英超,刘英杰.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原则及要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67-68.
[4]刘斌.基于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术科”课程建设原则[J].天中学刊,2016,31(1):147-150.
[5]张秀静.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价值意蕴·理论内涵·实施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2):26-29.
[6]聂惠敏.体育院校体能专业方向《运动素质训练》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7]张俊杰,李会超,郭成根,等.现代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1):1605-1608+1612.
[8]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高等职业教学专科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2105/t20210514_531574.html,2021-05-8.
[9]张颖.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评价——以有氧健身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80-182.
[10]肖秋平.对体能训练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02-104.
[11]唐吓建.“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育院校体能训练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9,26(5):124-128.
[12]李刚,李玉章,李志远.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能训练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开设情况调研报告[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4):24-25+57.
[13]牛雪松,白烨.我国体育院校体能训练专业发展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7-10.
[14]沈浩博.辽宁省高校“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4-15.
[15]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2009/t20200922_489794.html,2020-08-31.
[16]李乐虎,王健,高奎亭,等.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5):520-527.
[17]季彦霞,马国义,吕万刚,等.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及实现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2):232-239.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Physical Fitness Cours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HUANG Zhanliang, etal.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00, Guangdong, China)
黄湛梁(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