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体育公园治理路径研究*——以晋江智慧体育公园为例

2023-12-10 06:29张俊涛
运动精品 2023年7期
关键词:县域公园体育

张俊涛 杨 洪

县域体育公园治理路径研究*——以晋江智慧体育公园为例

张俊涛1杨 洪2

(1.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268;2.贵州省林业学校 思政与基础部,贵州 贵阳 550201)

体育公园是居民休闲健身的新载体,在县域层面对体育公园实施有效治理有助于推进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贯彻落实。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县域体育公园建设困境及治理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体育公园建设存在社会参与度低、服务健身人群有限、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地方体育文化缺失等问题。基于多元协同理论,提出要以善治为终极导向,并从生态建设、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利益制衡和文化建设等维度探索县域体育公园治理的出路。

体育公园;多元协同;治理;县域

进入新阶段,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高涨,伴随而来便是“去哪儿健身”的问题。在我国尤其城市地区,由于体育场(馆)资源的稀缺性,健身者与其他社会群体间的场地资源之争逐步显现。《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正是在此背景下出台的。文件指出,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娱乐休憩、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是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1]。不难看出,国家对体育公园的定位,不仅是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也有把其打造成为生态文明示范点的综合考虑。那么,体育公园的现代治理问题应运而生。基于此,本研究以县域经济发达的福建省晋江市为例,尝试厘清县域体育公园建设难题,并基于多元协同理念探索当代县域体育公园治理的路径。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的晋江智慧体育公园为研究对象。该公园是202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全民健身工程之一,是晋江市首座智慧体育公园,在县域层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以“体育公园”“治理”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网检索,获取国内外关于体育公园建设或治理的文献。其次,自2022年7月起,笔者在节假日实地调查新近建成的晋江智慧体育公园,掌握其规划、建设、运营等基本信息,并通过长期的亲身体验,直观了解该体育公园建设与治理情形。然后,运用逻辑分析法梳理文献资料、调查报告及政策文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析。

2 县域体育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主导建设,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晋江智慧体育公园筹措资金的机制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实行省级财政投入与市县配套相结合[2]。但实际操作上,社会参与度并不高。首先,政府主导建设,体育社会组织缺位。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强调发挥体育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但是在政府主导项目建设中,社会组织往往处于边缘位置。通过调查发现,晋江智慧体育公园作为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的配套公园,一开始便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此现状不仅影响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而且随着群众体育需求日益增长,政府体育治理成本也将不断增加,如体育公园亲民性不够等问题又将增加社会治理成本。其次,政府主导建设,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体育公园的公共产品属性,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开发前景。哪里有利润空间,资本就流向哪里。若公共体育设施仅强调“公”,将削弱相关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公共体育场所的设计、建设和管理非单一部门独立完成,引入企业运营是当前政策所指亦是实践所需[3],体育公园亦不例外。因为单靠政府唱“独角戏”,后续治理将面临多重考验。

2.2 区位选址不佳,服务健身人群有限

晋江智慧体育公园位于靠近滨海公园的区域,远离市中心。据笔者观察,周末日均客流量不足百人,显然未达建设预期,选址不佳的体育公园与全民健身“15min健身圈”的要求相去甚远。零星有几个跑步爱好者在使用智慧设备坚持长跑,其他游客多以散步、亲子、嬉戏等为目的。这对于一个政府花费巨资精心打造的健身平台而言,属实是体育场地公共资源的浪费。其实,国内其他城市体育公园建设过程中,亦存在“地理位置分布不是很均衡”[4]等问题。此类问题广泛存在,或许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和制度有关。基于对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考虑,我国城市建设理念以“紧凑度和多样性”[5]为核心。城市建设者恪守以有限土地实现最多功能的准则,在土地开发利用上持谨慎姿态。例如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决定了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开发使用上偏保守。这既是“投资—回报”的商业逻辑使然,也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理性行为。不过这种逻辑与理性既阻碍社会资源注入,也是导致将后建设的体育公园置于城市较偏僻位置的原因之一。

2.3 建设破坏并存,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体育公园作为集健身、休闲与生态于一体的“绿色公共空间”,无论建设多少智慧健身设施,都不能忽略生态文明建设。据观察,晋江智慧体育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良好,而且从政府网站查询得知,土地使用也具有合法合规的审批手续,当地村民也得到金钱或工作补偿,比如有若干村民在体育公园从事绿化种植和修理等工作。不过需指出的是,这里的“生态”原以耕田、草地、湖泊为主,而改造后变成以湖泊和移植花木为主,虽说在旁边建有气象监测设备,湖泊中也有鸟类栖息,但是附近明显恶臭的生活污水对体育公园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此外,体育公园的部分设施处于一边还在建设一边已有所损坏的情形。安装完备的花木灌溉、休闲等设施,已经有多处损坏,却无人修复管理,进行运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凡此种种,皆是场地建设与生态治理失调的体现。

2.4 产品同质化严重,地方体育文化缺失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必须要保留文化本真性与独特性,秉承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与西方体育文化对话与交流[6]。由于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体育公园固然可作为中外体育文化交融的理想场所。不过实践中发现,体育公园力求现代化,在智慧、全面上下功夫,建造出一批同质化体育公共产品,却掩盖了城市或地方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实地调查发现,晋江智慧体育公园的智能设备,由一家国内领先的体育器材商提供,为体育公园的提档升级奠定技术基础,值得肯定,但是此类设备对于现代都市人群而言并不新鲜,尤其是可穿戴设备较为普及的当前,其实质意义并不大。不如从地方实际出发,开辟足够场所,引导居民从事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相较域外体育文化,地方体育文化在体育公园建设中理应得到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因此,面对体育公园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建设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3 多元协同:县域体育公园的善治之路

从管理到治理是当代有为政府的主要标志。治理的理想目标是善治,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8]。面对体育公园建设中的多类问题,也为追求体育公园建设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建设者须将善治作为终极指向,从多元主体的视角进行有效治理。本研究认为县域体育公园治理路径可从以下方面探索。

3.1 生态优先:强调公平正义

没有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就谈不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人民整体实现了小康生活目标。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中忽视环保,居民也深受其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能只是口号,而应在体育公园建设中得到贯彻。坚持体育公园治理的生态优先,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历史上,工业发达国家为“先发展再治污”模式付出巨大代价,如英国首都伦敦曾被称作“雾都”。在此过程中英国为改善生态所积累的经验,我们不妨借鉴一二。如将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与体育场地之间的“三地融合”的做法,及跨界整合、社会组织参与、民主协商等治理举措[9],可作为县域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路径。因此,为实现新时代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也为避免走“唯GDP论”的老路,县域体育公园治理应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同时,更强调生态的公平正义。

3.2 制度设计:建设有为政府

无论是全省规划还是县域治理,制度设计都是关系体育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新世纪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大型工程建设为企业积累了丰富经验,那么县域体育公园建设在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难度不大。难的是有没有一种制度对政府主导不受约束的情形进行约束。囿于体育公园之公共属性,目前仍存在政府优先的“路径依赖”。多元协同的理念仍未深入人心并落实,所以须积极探索县域体育治理,力求从制度上建构政府、社会与市场共生的格局。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逻辑上来看,权力机关拥有制度设计的合法性身份。从宏观上进行制度设计,是权力机关的职责。换言之,制度设计需要政府成为有为政府,在其位担其责。政府应主动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打造“政府—社会—市场”的伙伴关系[10]。例如,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牵头制定《体育公园配置要求》,便是积极做法。此外,地方政府应依靠新时代法治思维,由管到治,从执法者转向服务者,才能在履行职责的同时,设计更好的制度架构以回应群众体育需求,从而为社会参与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3.3 社会动员:构建有效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建设有为政府,同时还要构建有效市场,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向市场要资源是县域体育公园治理的基本逻辑。新时代,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在态度、价值观和期望上的转向,他们从被动接受管理变为主动参与治理。而县域体育公园建设可为社会动员主动参与治理、构建起有效市场提供契机。如体育公园位置选址,若社会成员自始至终未参与其中,结果就是建成后无法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那么哪些社会成员能参与或者发挥更大作用,关键取决于其掌控资源的多少。社会成员所能控制资源的多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动员能力的强弱[11]。动员能力则体现在对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控制程度上。因此,县域政府应妥当进行社会动员,调动多方社会资源,才能在县域体育公园治理的动员机制上找到捷径。其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如以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已在我国基层社会工作领域取得实效。建议借鉴该模式,构建县域体育公园治理的社会动员模式,即整合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达人、企业资源的“联动”。

3.4 利益制衡:既合作也监督

我国单一主体的国家治理模式虽然法理上代表着全民利益,但是具体操作空间上往往忽视市场和社会的利益诉求,从而造成组织失能或控制失灵。为了走出控制失灵的困境,政府必须扬弃社会管理的简单性思维,确立一种复杂性思维,来指导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由控制到引导的转变[12]。这种思维就是将“政府控制型管理”转为“政府引导型治理”,引入“市场”与“社会”,既合作也监督。《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以公益性为导向”,决定了体育公园治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当以社会效益优先。但这并不代表在利益分配时不考虑其他主体(如企业)的经济利益诉求。所以,身处公民社会,当我们面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体利益意识的觉醒和利益自觉地彰显时,应建构相应的利益表达、利益凝聚与利益协调机制[13],达成合作共享、相互监督之共识。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多元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是一把“双刃剑”[14]。由于各主体的异质性,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结果很可能是多主体为争利而产生新的冲突,多头管理甚至成为无人管理。不难看出,政府主导模式并非现代“多元时代”意义上的“过时”,而应在政府的管与治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3.5 文化建设:塑造地方文化基因

治理是一个中性词,它似乎是冷冰冰的。其实,若引入“文化基因”的概念,则能为治理增添更多“温度”。何为“中国文化基因”?它指的是保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不曾断裂、屡经冲击嬗变不脱底色、固本培元且又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乐与他者交流的基本文化因素[15]。近代以来,历史厚重的中华文化逐渐融入世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在城市建设体育公园的做法,肇始于西方工业文明时代并传播至世界各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体育公园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之一。此时,以城市建筑为主要文化景观的中国城市迎来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体育公园治理面临多种选择:西式、中式和中西结合式。在强调国际标准的社会氛围下,各地体育公园治理坚持中式文化基因并不容易,因为在学习借鉴外部经验的同时容易丢掉中国文化基因。因此,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及优势资源,打造极具“中国文化基因”的体育公园应该成为多元主体共同的理想信念。

4 结语

建设高标准、多功能、人性化的体育公园,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包括体育人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基于前文分析,笔者认为体育公园治理是指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多元主体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同参与体育公园规划、建设和运营,从而实现体育公园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活动。国内外治理经验表明,治理确是一剂良药,它以善治为终极理想,以民主、法治、公民参与、制衡等举措,为县域体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行方案。不过更重要的是,现代体育治理要求建设者“医者仁心”,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具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体育公园。应承认,治理永远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没有所谓的普世治理理念,只有基于县域地方文化土壤,并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县域体育治理实践中取得实绩。

[1]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7部门.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30/content_5647758.html,2021-10-30.

[2]福建省财政厅.我省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工作推进落实机制[EB/OL].http://czt.fujian.gov.cn/zwgk/zwzx/czyw/202108/t20210824_5674930.ht,2021-08-24.

[3]陈元欣,方雪默.公共体育场馆不同性质运营主体供给公共服务水平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22,42(8):85-96.

[4]郑樊慧,刘畅等.上海体育公园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J].体育科研,2023,44(1):69-76.

[5]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J].城市规划,2006,30(11):18-24.

[6]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34-37.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人民周刊,2022(10):13-14.

[8]俞可平.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9]任慧涛.英国城镇化进程中体育用地规划及其治理机制[J].体育与科学,2015,36(6):8-15.

[10]任慧涛.体育治理:英国经验与中国镜鉴——伊恩·亨利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5,36(1):1-6.

[11]赵欣.社区动员何以可能:结构—行动视角下社区动员理论谱系和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2):1-11+19.

[12]郑家昊.政府引导社会管理:复杂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2):14-21.

[13]张振波.论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5,31(1):58-61+110.

[14]徐芳.多元主体参与视角下社会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0,43(4):49-53.

[15]王学斌.如何理解中国文化基因理念体系?[N].学习时报,2020-11-09(004).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Path of County Sports Park--Taking Jinjiang Smart Sports Park as an Example

Zhang Juntao, etal.

(Qua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268, Fujian, China)

基金项目:2021 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T210701)。

张俊涛(1984—),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

猜你喜欢
县域公园体育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公园里玩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见如故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