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结合·融通
——“两个结合”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生成的逻辑意蕴

2023-11-29 09:48万希平
求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时代化中国化

万希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在面向中国问题的时代回答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伟大成果。在2023 年6 月2 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两个结合”上升到我们党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的理论概括新高度。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历史主动,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建立起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智慧的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实践逻辑。

一、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生成的历史逻辑起点

“契合”一词,在《辞海》中被释义为“投合”或“意气相投”。从哲学意义上“契合”可以解释为,在主客体关系上,从主体认知出发在寻找与主体需要认同的客体时,客体呈现出满足主体认知需要的感性认识状态,属于主观层面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判断。在契合关系上,主体更多的是寻找能够适合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客体。因此,“契合”一词本身既蕴含着客体符合主体认知需要的认识论意义,又蕴含着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论意义,二者都是以现实的人本身作为主体而生成的语义。如果从满足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理论客体,通过俄国十月革命送到了中国先进分子这个主体面前。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曾经讲过,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思想的旗帜上。这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作出的理论必然选择。因为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理论体系契合了当时中国先进分子救国救民的现实需要。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遭遇外敌入侵陷入困境时,中国人民为摆脱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当时无数仁人志士也在苦苦求索救国之路,“虽九死而不悔”。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但结局都是走不通。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段历史进行概括总结时指出,“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还有当时各种其他主义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从早期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从价值论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契合了旧中国人民寻求自身解放的理论需要。马克思主义以“为人类求解放”作为最高理想和价值目标,通过对“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一最广泛主体能动性的发动,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把握,为中国人民送来了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依靠现实的人(无产阶级)通过推翻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定国安邦政治主张在价值论上实现了高度契合。这一高度契合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获得最大程度、最广范围、最深层面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的群众基础,也为后来的“结合”奠定了文化认同前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总结提炼出的重要思想内容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并被中国先进分子主动选择为拯救旧中国的思想旗帜,二者价值观上的契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生成逻辑的历史和文化基础。

二、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发展的现实逻辑演进

“结合”一词,在《辞海》中被释义为“凝结在一起”,引申为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事物双方形成同向驱动的主动联结。从哲学意义上,“结合”可以解释为,在主客体关系上,双方互为主体性或者主客体之间形成交互主体关系,突出双方相互需要的主体性意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价值论层面,双方都找到了满足自己需要的结合点,在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相互成就对方。

回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理论发展进程,从中不难发现,“四次结合”实现的“三次理论飞跃”,分别回答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现实理论需要。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人民选择和接受,就在于能够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着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需要的理论探索与创新,以此回答面向中国的时代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思想旗帜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初心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和实践条件的变化,在守正与创新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中国篇章。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首先要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课题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面对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国情,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这个首要问题。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旧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第一次结合”,创新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为解决国家一穷二白、人口众多、小农经济基础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第二次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理论,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并为我们党接下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可以说,贯穿毛泽东思想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其中已经蕴含着“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立足于解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践,聚焦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关乎社会主义中国富起来的必由之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价值目标论,到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确立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贯穿邓小平理论当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邓小平理论同样蕴含着“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

在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同时,分别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样蕴含着“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战略安排。在实践层面上,就是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心任务的现实路径。换言之,就是社会主义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新征程。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坚持了“两个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对新时代和新的实践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以一系列原创性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了新的境界。

“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的原创性贡献,深刻揭示并回答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的根和魂,并在“两个结合”中及时回答当今世界的时代之问和当代中国的人民之问,以“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原创性思想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以说,“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和统一的典范之举。“两个结合”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行动,“互相成就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正是基于“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就这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中国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这个新时代新论断提供了成功证明。

三、融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未来逻辑推演

“融通”一词,在《辞海》中被释义为“融合通达”,引申为人或事物之间的联系融合与畅通,没有隔阂与障碍。“融通”不仅包含了“融合”之意,也蕴含了“通畅”之意,体现了既有机融合又互相推进的融洽关系。从哲学意义上,“融通”可以解释为,在主客体关系上,双方互为主体性关系上的认知融合与畅通,没有隔阂与障碍,夯实了主体间认同与共进的基础。从价值论层面讲,主体间的价值都在与对方交往中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还在相互交往中增强了价值内在统一性和价值作用的延伸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面向未来,对于如何不断谱写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明确回答,就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从“两个结合”的视角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立足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关照中国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之问,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总结的理论新飞跃,也是对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理论新飞跃。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上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夺取新的胜利,就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这个“魂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这个“根脉”,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在中国落地有根(即具有历史基础)、深入人心(即具有群众基础),融通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自觉的共同价值观之中,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条件,就是从中国人民现实需要出发,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彰显出中国人民的文化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全民文化自觉意识的普遍觉醒和文化自信的普遍确立,塑造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最终实现文化兴促国运兴、文化强促民族强。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中国大地生动实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发挥思想引领时代发展的伟力,而且面对当今动荡不安、变乱交织的世界,回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当代中国,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紧紧把握当今中国社会新的主要矛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路径,努力把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景图”。在当今世界,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们办?”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宗旨,积极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安全赤字提供化解的答案和建议,共建美好世界“新图景”。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结合”中,“第一个结合”是第一性的,代表了社会存在(即客观现实);“第二个结合”是第二性的,代表了社会意识(即思想理论)。百年大党在建党之初的理论自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契合了变革旧中国的社会现实需要;在兴党兴国的理论自信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了解决中国社会不同阶段发展主要矛盾(问题)的实践要求;在强党强国的理论自强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融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向的未来目标(理想社会)。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时代化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