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朱晨 周晨
摘要:俄罗斯政府为完善基础和应用研究、强化基础科研能力,弥补军工企业基础科研或回报周期长(10年以上)、高风险、研发活动投入不足的弊端,设立“国家研究中心”,其业务活动包含从科研、试验设计到制造工业样机在内的完整的创新链条,以实现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重要突破,更好地贯彻国家意志。本文以2014年成立的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为例,围绕其基本情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内容,研提对我国科研机构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航空工业;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NRC)是2008年以来俄罗斯陆续整合原有的国家科学中心和其他研究院所而成立的新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与原有的国家科学中心相比在定位目标、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层面进一步完善提升,充分体现了俄罗斯强化国家使命导向、增加核心技术储备、促进经济增长、建设创新联邦的整体思路。[1]自2012年以来,库尔恰托夫国家研究中心和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相继成立,国家研究中心进入实际运行阶段。以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为例,其定位类似于美国的NASA,为联邦国有预算机构,通过统一的机构联合气动、强度、发动机和试验方面主要科研中心的研究、技术和人员能力,管理航空领域的国内应用科学,并根据跨学科融合和跨部门技术整合的原则建立领先的科学技术储备。
一、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设立背景
1998年以来,俄罗斯出台了170余份有关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度等文件,这些文件着眼于规划重点创新领域、增加投入、培養创新人才等,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研发和采用创新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高效发展。2006年7月6日通过的第977-P号令 《研究和制定2007—2012年俄罗斯科技综合体发展的优先方向》中,俄罗斯进一步明确,实现创新型发展、保持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内生产的竞争力是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政策在科技领域的核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提出要研究确定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围绕相关领域建立高效的创新体系,提供稳定持续的投入,保证相关技术方向的优先发展。
2006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在 《2015年俄罗斯联邦政府科学和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出在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国家研究中心,主要目的是通过整合相关优势资源,统筹相近领域试验设施建设,使用现代化方法进行科研管理与组织,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将基础研究成果高效转化为工业化技术。[2]目前,俄罗斯仅有两家国家研究中心,即库尔恰托夫研究院国家研究中心和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3](2014年筹备,2015年挂牌,包括联邦国有单一制企业 “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联邦国有单一制企业 “巴拉诺夫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联邦国有单一制企业 “国家航空系统科学研究院”、联邦国有单一制企业 “恰布雷金西伯利亚航空研究院”、联邦国有企业 “航空系统科学试验场”,详见图1)。
图1 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组成
二、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使命任务
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的使命目标包括:1.提供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保障国家在优先领域的技术突破;2.建立基础科学与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体系;3.升级或建立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大型科学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4.培养国家需要的优先领域高技术人才;5.开展和领导优先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6.服务俄罗斯经济发展。
在这些基础目标上,国家研究中心需进一步明确致力突破的优先领域方向,提出各领域方向上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任务,明确研究中心的大科学设施建设任务,明确提出各方向上的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明确各研究方向上的国内合作协调机构和重点研发负责机构,并形成细化的研究工作计划。
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的使命任务是预测俄罗斯联邦在航空制造领域的科技发展;开展航空制造领域方面的研究;协助建设航空工业领域的基础设施;参与制定促进航空工业发展的国家科技政策。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任务是成为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的核心力量,解决涉及飞机、导弹、航天工程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
三、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一)管理模式
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最高管理层为15名成员组成的监事会,[4]成员由俄联邦政府总理任命。国家研究中心理事长代表国家行使国家研究中心领导权,负责每年向工业与贸易部提交国家研究中心活动的财政报告,并提出未来工作方向与拨款相关的建议;国家研究中心理事会在理事长领导下对国家研究中心的运转进行管理;国家研究中心审计委员会为国家研究中心财务监督机关;国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为隶属国家研究中心理事长的协商和咨询机构。学术委员会由最权威的研究员组成,根据协调情况,还包括俄罗斯科学院和相关专业企业代表。
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活动的目标是组织和进行科研工作,研究航空产品优先发展方向的新技术,加快科研向生产转变,实现科研成果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促进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中心致力于扩展与航空工业及其他工业部门企业的科技合作活动,以促进和应用创新,提高俄罗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二)运行机制
1.立法地位
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的主要动议来自2008年4月28日的603号总统令,这一文件明确提出,国家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为了俄罗斯国家优先发展的科技方向和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创新的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更加宽松的创新机制和法律保障。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获得了明确的国家层面的立法保障,除部分日常管理由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代管以外,其机构属权和资产归属、预算审核均直接向联邦政府汇报,属于俄罗斯联邦的最高层级研究机构,并明确纳入联邦组织机构立法中进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研究中心的国家使命定位。
2.科研管理
为了提高研发工作的组织和执行效率,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开发了一套创新的航空制造技术开发管理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形成先进的科技储备,将技术、经济、战术和技术特性的风险降到最低,并缩短新设备量产的时间。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对航空科技的管理包括科技发展预测、战略规划计划、科研项目落实与管理等。
3.经费预算
在资金管理上,国家研究中心在明确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后,根据重大科研风险和不确定性,按照不同情境预估未来工作周期的预算总额和资金来源。具体分保守估计、平衡估计、最小增长、中等增长和强烈增长等情况。其中,最高强烈增长的资金预算是最保守估计的两倍。这样多元灵活的预算估计方式,让联邦政府清楚了解相关机构的投入上限和下限,有利于形成管理和监督制约。对应不同的资金方案,国家研究中心还提出不同的研究计划和可能结果,供政府决策选择。
当前俄罗斯航空相关基础研究主要由工贸部和国防部共同支持,拨款主要源于 《2013—2025年航空工业发展规划》[5]中的国家预算。根据2019年修订的规划,联邦预算拨款总资金为7 422亿卢布。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 《2016—2030年航空科技行动计划》中明确其资金来源主要是 《2013—2025年航空工業发展规划》之中的 《航空科技》子规划。《航空科技》子规划中航空科技投入额度详见表1,大致分配比例详见图2。
图2 《2013—2025年航空工业发展》国家规划中航空科技投入分配
四、启示建议
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的组建,是俄罗斯联邦政府针对大型技术领域的研究复杂性和任务规模的艰巨性,试图使用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解放俄罗斯科研活力的重要尝试,对我国的国家科研机构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可按技术领域方向整合研究力量,针对优先领域集中攻关
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的特点就是围绕明确的领域方向,整合国内优势研究资源,进行集中攻关研究和成果转化。这一模式对我国建设国家实验室具有参考价值。现有研究机构难于独立承担协同特征较为明显的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或工程,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整合组建成立独立核算的大型综合性科研机构进行集中攻关是一种可能选项。
(二)改革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形成量化考核机制
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在设立之初,就明确了中心的使命任务以及各技术方向的发展,明确目标和技术预期,形成了五年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向外界公开,其取得的成绩可以得到社会公众的客观评价,因而可以更充分地说明联邦资金投入的目标和原因,也便于公众和纳税人评价改革的成效,接受各方监督。同时制定了量化考核机制,对中心的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价。
(三)加强改革的立法和配套制度保障
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从筹建伊始就有明确的总统令作为保障,在各阶段的筹建计划、组织身份和预算拨付等都有专门的联邦法规予以保障,全程在法制保障下开展试点工作。我国改革过程中,立法往往大幅落后于改革实践,改革试点措施缺乏保障,成效得失难以客观评价,不利于试点经验的总结推广。
五、结束语
我国与俄罗斯科研体系相似度较高,同样面临大国竞争环境以及美欧高科技封锁,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保障国家安全的需求均十分迫切。因此,俄罗斯科研创新主体改革对我国科研体系重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科研机构改革可借鉴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的组建模式、管理机制、运行特点。本文仅从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的角度开展研究,研究内容未能面面俱到,未来将继续对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振,李斌,梁正.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7,32(Z1):70-73.
[2] 李斌,李琳,裴大茗.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管理与运行模式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5,30(11):67-70.
[3] 张慧,程文渊,邢晨光.俄罗斯航空工业企业改革研究[C]//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457-461.
[4] 李志.航空生产体系(二)俄罗斯航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俄罗斯国家航空科学中心[J].航空世界,2016(02):54-59.
[5] 张慧,程文渊.解读俄罗斯 《2013-2025年航空工业发展》规划[C]//中国航空学会.2015年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5年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5:7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