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军锐 乙天慈 叶茂
[摘 要] 课程思政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是每位授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昆虫生态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中,使研究生获得提升思想品德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双赢,达到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研究生行为和思想的目的,润物无声地提高育人效果。“昆虫生态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也将为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课程思政;昆虫生态学
[基金项目] 2021年度贵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昆虫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KCSZ2021030)
[作者简介] 郅军锐(1965—),女,河北赵县人,博士,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乙天慈(1982—),男,安徽淮北人,博士,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系统学研究;叶 茂(1983—),女,贵州赫章人,博士,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36-0099-04[收稿日期] 2022-07-12
引言
学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青年学子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如何塑造其高尚品德及坚定信念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1-2]。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研究生毕业后一般会继续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农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将会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如何让研究生沉得下心、静得下气,在现代农业及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光发热、担负起历史使命,是教师的责任。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教师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2-3]。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融入思政元素,强化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协同增效[3-4],让研究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觀[5],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信念,具有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文以硕士研究生课程“昆虫生态学”为例,介绍了该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与目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及引入思政元素的多种途径。
一、“昆虫生态学”课程基本情况
“昆虫生态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具备昆虫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应实践能力;要求研究生能够独立进行害虫发生发展原因、种群空间动态和数量动态、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能应用所学知识指导害虫的防治,为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要求研究生掌握昆虫生态学各研究方向,如昆虫分子生态学、昆虫进化生态学、昆虫生理生态学、昆虫行为生态学、昆虫化学生态学、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等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掌握昆虫生态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对昆虫生态学各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与目标
“昆虫生态学”课程内容涉及“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生态学”“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和“环境保护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通过“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五个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融合。在课程内容组织和安排上,不断发掘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思政元素的渗入方式及融入效果。通过思政教育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根植研究生的内心深处,增强研究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以及为贵州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教师是保障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教师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行为是行走的教科书。通过思想过硬、政治责任意识强、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老中青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热情,彰显课程的育人功能、强化教师的育人责任。通过开展集体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强化思政课程的重要性;通过集体备课和课程研讨,优化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探讨如何组织课程、如何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观摩交流、优质课堂展示等不断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并逐项落实。通过以上团队活动,达到思想碰撞,加深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延伸课堂教学的深度,提升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能力及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思政的团队建设成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二)全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通过思政教育“进大纲、进教案、进课件、进课堂”的“四进”方案,充分挖掘蕴含在课程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课堂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为一体,培养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提升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研究生不仅收获专业知识,还能够加强思想修养,坚定其理想和信念。
(三)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
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的指挥棒。教师应认真梳理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大纲,包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大纲应充分体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确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融入方法和载入途径。
(四)改革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要融入教学内容,不仅要营造课程思政的氛围,更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提升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
(五)编写教案课件
编写包含思政元素的教案课件,系统设计、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点,使思政元素合理有效纳入课堂教学,达到教学与思想政治共舞,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四、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设计示例
“昆虫生态学”课程内容中包含的生态学理论很多适用于人类社会,可延伸和拓展为很多人生道理,因此本课程教学中适合引入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多种途径融入思政元素。
(一)课程讲解前引申式导入
通过引申比较式教学方法,引出每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然后再无缝引入思政元素。比如在讲解昆虫种群的增长特点时,可以通过提问先让学生回答他们了解的生物数量增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几种类型,这些类型增长的规律是什么,然后通过课程讲解,给出昆虫种群增长的正确答案,并告知学生逻辑斯谛曲线增长的开始期、加速期、转换期、减速期和饱和期五个阶段反映了很多事物的变化规律。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缓慢的开始期,这也是积累的过程,只有积累够了,才会到加速期,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没有足够的积累,只能前功尽弃,永远也达不到加速期。在减速期效率明显降低,然后到饱和期,进步非常慢。就像英语学习,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后,英语水平提升的速度可能变慢,需要经历再次积累,开始另外一个转变,才能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二)课程知识点导入
1.案例式导入思政。通过真实生动的照片或大量数据展示具体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探究案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害虫的生态控制时,首先列举相关的数据和照片,如展示2010年海南毒豇豆、2013年山东毒生姜等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农药中毒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如果不掌握害虫的发生规律,不利用其生态学特性采用合理的防治方法,而只是看到虫害的发生就使用化学农药,将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使学生意识到昆虫生态学知识在保证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植保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鼓励研究生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毕业后用自己的专长服务“三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奉献青春热血。
2.专家的学术成就导入思政。结合课程讲授内容,介绍昆虫生态学家的学术成就、潜心钻研和执着奉献的精神。如在介绍迁飞性昆虫研究时,首先介绍蝗灾给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的严重农业及经济损失。飞蝗之所以能成灾,是由于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成了高密度的群居型,而群聚信息素是蝗虫聚集的最关键因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首次从多个层面对飞蝗群聚信息素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鉴定和验证,发现和确立了4-乙烯基苯甲醚是飞蝗群聚信息素。他们计划通过培养对该特定挥发物没有趋性的突变体飞蝗,在重灾区建立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达到可持续控制的目的。康乐院士勇于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从源头上控制飞蝗的成灾,为治理蝗灾及未来可能遇到的蝗虫灾害的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大田实践数据。通过该事例让研究生了解勇于创新而创造的巨大价值,但也要明白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辛勤付出。
3.最新科技成果导入思政。结合讲授课程内容,将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或科技成果告知学生。在讲授温度对昆虫的影响及昆虫对温度的适应性时,讲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大蔬菜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成果的主要内容,介绍该成果首次明确了高温是抑制韭蛆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并利用韭蛆与韭菜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员开创性地发明了“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新技术,在无须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就能将韭蛆100%杀死,而且还能提高韭菜产量,避免了使用传统的“农药灌根”方式防治韭蛆,解决了由于药剂大量使用导致的“闻韭菜色变”的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成果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了昆虫的特点和生活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达到防控害虫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实际问题,如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造福人类。
4.身边人的业绩导入思政。结合课程内容,讲授身边人的突出业绩。身边人的业绩能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效果更好。例如在介绍害虫综合治理进展时,介绍贵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教授的事迹。宋宝安院士长期从事绿色农药研究,自主开发出了广枯灵系列新产品农药,是我国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药剂,为我国农药工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创制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抗植物病毒新品种毒氟磷,提出了全程防控新方法;解决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防控的重大难题。带领团队在贵州省开展了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工作,提出了“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防控为辅”的绿色防治技术措施;并系统阐述了基于作物健康导向的免疫调控的绿色植保发展理念,为我国绿色农药创新和植保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激励研究生为科技创新奉献力量,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5.教师的科研经历和成果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会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使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学会直视困难、勇于进取,培养其科学精神。教师可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科研中的有益经验与学生分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言传更注重身教,教师需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明辨笃行的科研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染学生,真正做到用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影响研究生。结合授课内容引入教师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及研究成果,告诉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课后作业导入
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如讲解昆虫与环境互作的关系时,通过环境对有机体的作用、有机体对环境的反作用等来说明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学生作为个体如果变得爱学习了,那么班级和学校学习的大氛围、大环境也将发生改变;相反,如果大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促使每名学生都变得更好。课程结束时给学生留作业“我与学风的关系”;在讲解竞争排斥原理的时候,课后作业为“如何正确理解学生之间的竞争”。
五、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
在各位授课教师的精心组织下,该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思政教育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好评。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了解到,大部分研究生对课程思政很感兴趣,认为课程思政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认为教师上课融入的思政内容非常合适,课程思政的内容起到了价值引领作用,为其步入社会指明了方向。
结语
课堂是对高校研究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平台。“昆虫生态学”课程包含着大量的思政元素,通过在课程中适时适地地导入思政元素,使教师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价值的引领者,同时使研究生感受到人生道理与很多专业知识和科学问题具有相似性。这样的思政方式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也寓教于乐,比简单空洞的说教更令人信服。
参考文献
[1]王义康,李海芬,王一.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3):57-60+82.
[2]李欣,张红梅.立德树人理念在《生态学》课堂上的应用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2):158-160.
[3]高飞,华灯鑫,王萌,等.“光电测试技术”课程的思政课堂设计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61-63.
[4]程立超.“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2020(11):97-98.
[5]罗昌庆,郭建军.高等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20):112-115.
The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Insect Ecology
ZHI Jun-rui, YI Tian-ci, YE Mao
(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way of teaching postgraduates.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 content is a question that every teacher needs to think about. Insect ecology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and pest control in plant protection. Teachers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 content through various way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which can let postgraduates achieve a win-win improvement on both of ideology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aims are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ert an imperceptible influence on postgraduates? behavior and thoughts, which will play a role of moistening things silently and improve education e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insect ecology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other courses.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sect E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