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睿鹏 胡林莉
【摘 要】插画作为国家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对外话语表达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本文以“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为例,旨在深入探析《中国日报》插画的对外话语表达特点和作用。文章以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媒体话语表达的四大构成要素入手,分析插画中的视觉符号、寓意和主题,揭示其中传递的政治信息、文化元素和国家形象。研究发现,《中国日报》插画通过多元题材、寓意象征、创新艺术风格等创新话语体系,传递中国的国家形象、政治主张、文化传统和社会关注。同时,插画以视觉符号为媒介,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促进国际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为对外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影响力,对于国际传播策略的优化和有效提升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读图时代;对外传播;壮族三月三;插画;《中国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中国日报以创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牢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把握大局大势,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高素质队伍,不斷提高国际影响力。”[1]近年来,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传播形势,《中国日报》一直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对外话语体系,致力于提升国际传播的能力和效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在2023年的“壮族三月三”插画中,中国日报社视觉中心围绕“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时代”主题,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习俗与活动相对照、艺术与生活相借鉴,通过系列手绘插画呈现出踏歌起舞的桂风壮韵以及广西各民族欢庆“壮族三月三”的热烈景象,获得各媒体平台转发,全网取得100万+的传播效果,扩大了“壮族三月三”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在信息时代,媒体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国际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展演变。《中国日报》作为国家级英文日报,承担着向国际读者传递中国声音和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使命。插画作为其重要的视觉表达形式,在对外话语表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影响力。[2]因此,研究《中国日报》插画在对外传播中的话语表达特点和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梵·迪克[3]和费尔克拉夫[4]的话语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借鉴布迪厄的场域理论[5],分析《中国日报》“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在媒体话语表达中的四大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媒介及场域。[6]基于此,通过对“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的视觉符号、寓意和主题的分析,探究其在对外话语表达中的特点和作用,揭示其中传递的隐含信息、政治立场、文化元素等,以及在对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并通过创新的话语体系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和中国文化,增进国际读者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一、《中国日报》“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的对外传播特征
(一)“中国日报风”插画传递中国的声音和文化
“中国日报风”插画是指在《中国日报》及其子报刊的版面上常见的一种插图风格,常以中国传统绘画手法的线条勾勒为主,利用色彩渐变和光影效果,使画面整体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明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视觉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吸引他们深入了解插图所传递的信息。这种插图风格通常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社会现象,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这样的插图常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能够帮助国际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更好地传播中国的声音和文化。
例如,在《中国日报》“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主图中,利用线条勾勒出桂林山水、龙脊梯田、壮锦纹饰、五色糯米饭等元素,呈现出“三月三”节日期间壮族人民载歌载舞过节的欢乐场景(见图1)。此外,整幅画在色彩上以橙色为主色调,利用色彩对比将飞机、高铁、绣球、朱槿花、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等元素进行重点呈现,描绘出八桂大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时代多彩画卷。在国际传播中,这种插画在展现中国声音、文化和态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中西结合画技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日报》“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运用中西融合的绘画技巧,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创新对外话语体系的途径。插画以五象新区、北部湾港、壮族木楼等地标性建筑为背景,力图还原壮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场景,也展现了广西的新发展新气象。这种综合性的处理使《中国日报》插画更具有全球观众的欣赏价值,能够展现中国故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技法和西方绘画的透视、光影等技巧,7幅插画在构图上主次分明,整体围绕主人公的形象进行描绘,利用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等非语言符号呈现出欢快的节日氛围,这种融合多元视觉语言的绘画手法既符合国外读者的欣赏需求,也有助于更好地传达中国故事的情感与内涵。
从创作的底层逻辑上来看,中西结合的绘画技巧融通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审美观,既尊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含蓄与意境,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写实和明暗处理。此外,中西结合画技还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意表达空间。通过创新的手法和形式,可以将中国故事以更生动、更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呈现,引发受众的共鸣。
(三)基于国情展示多元中国形象
《中国日报》插画能够基于中国国情,通过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现实,进而展示出中国作为一个多元化国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中通过对喀斯特地貌、干栏式建筑、民族服饰、壮族天琴表演等元素的描绘,充分展现了广西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也反映了广西多民族和谐共居的特色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在全球倡议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中国日报》插画通过呈现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展示着中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展示多元的中国形象。这在“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中也有所体现,组图不仅展示了广西绿水青山的自然风光,还绘制了两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NT)物种的冠斑犀鸟,体现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
二、《中国日报》“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的对外话语表达分析
(一)主体:立足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故事
话语表达主体这一要素关注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作为话语表达者的角色[7],重点探究媒体机构、记者、编辑等对特定事件、话题和社会问题的表达方式,考察其立场、价值观、意识形态对话语表达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他们的话语风格和语言选择。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广西“壮族三月三”节庆期间,将其作为头版插画并通过独特的视觉表现方式重点详细地描绘了广西各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场景。这种立足传统文化的插画表达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国际读者的目光,更能为全球受众提供一个更加立体和多样的认识中国的视角。
《中国日报》“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的对外话语表达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主张,作为国家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的插画往往反映中国政府和国家领导层的政治立场和重要决策。例如,在“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中展现的平陆运河项目已被纳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这一元素在插画中隐含着国家政策信息。二是文化符号,《中国日报》的插画常常使用地方性文化符号,如绣球、龙脊梯田、壮锦纹饰等。这些符号代表着广西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向国际读者展示广西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三是社会议题,“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通过反映广西在环境保护、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议题,引起国际读者的关注。
由此可见,《中国日报》插画在对外话语表达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它们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图像和符号向国际读者传播中国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发展,还起到了传播政治主张、反映社会热点、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等作用。
(二)客体:多元修辞运用增强可读性
话语表达客体关注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和讨论的对象,涉及特定事件、人物、社会群体或议题,并探究媒体是如何选择、呈现和解释这些客体的。[8]通过分析媒体对客体的话语表达方式,可以揭示出媒体对事件或问题的关注程度、呈现角度以及意图等。在“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的对外话语表达中,客体方面多元修辞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情、对歌动作等生动地呈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民俗活动等客体内容,使受众在欣赏插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信息和感知,增强了插画的可读性和表现力,为《中国日报》对外话语表达增色不少。
(三)媒介:符号化对外传播拓宽渠道
媒介在《中国日报》插画的对外话语表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符号化是一种重要的媒介手段,它拓宽了传播渠道,增强了传播效果。在“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中符号化对外传播拓宽渠道体现在两个层面。
在信息接收方面,一是将语言与图像相结合,符号化对外传播常常将语言与图像结合,通过图像的直观表达和语言的解释,信息更加清晰明了。如对歌是“壮族三月三”节日当中最为热闹的活动,而在“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中,音符也是重复出现最多的元素,画面以水流、山丘等线条勾勒出乐谱,音符则嵌入其中。这样的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无论是对图像具有敏锐性的读者还是偏爱语言符号的读者都能够更好地理解内容。二是跨文化传播,符号化的特点在于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插画的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本身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传播方式有助于增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在信息传递层面,一是易分享与传播。“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由1幅主图和6幅剪切图组成,7幅图既能融为一体,也能独立成为一幅画作。这样的处理更符合社交媒体时代个性化推荐和分享的机制,能够带来更多的曝光和传播效果,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二是直观传达信息。“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以4个不同的人物肖像为叙事主体,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读者可以迅速领会图像所表达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对外传播的效率。三是激发共鸣。符号化图像往往采用简洁明了的手法,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如“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中所呈现的人物动态语言均为“欢声笑语”,使读者在视觉上形成统一,使“节日欢快氛围”的信息更易被接受和理解。
符号化对外传播拓宽了“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的传播渠道,使信息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更好地传递中国特色的信息。结合语言与图像,可直观传达信息,易分享和传播,符号化對外传播使插画在国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场域:多端发布建立对外话语场域
布迪厄认为,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系,关注对话双方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双方的话语策略,以及相互之间发生的作用。[9]本研究重点探究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及其对话语表达的影响,包括信息传播方式、受众定位、语言和文化适应、即时性和互动性、品牌塑造等,并考察这些因素如何构建媒体的话语策略。
在建立对外话语场域时,多端发布是《中国日报》插画对外传播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够有效地传播信息,扩大影响力,并与不同的受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在定位受众方面,《中国日报》插画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布策略,使信息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在语言和文化适应方面,《中国日报》插画考虑到不同受众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采取国外受众易接受的视觉符号进行描绘,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在多端发布中,保持品牌的统一性非常重要。《中国日报》插画采用统一的绘画风格,使绘画作品能够在视觉上保持统一。此外,《中国日报》头版插画还能通过裁剪分割成各种尺寸的绘画作品,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平台的发布要求,令对外话语的一致性也得以保持,形成了稳定并极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2023年4月21日,“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在南宁开幕,当天《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时代》手绘插画在中国日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ChinaDaily Facebook同步推出,连续两天在“学习强国”平台首页进行了专门展示,获得各媒体平台转发,全网取得100万+的传播效果。通过多端发布,《中国日报》插画可以将对外话语传播得更广泛、更深入,与不同的受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种策略有助于建立对外话语场域,提升影响力,实现有效的对外传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中国日报》“壮族三月三”系列插画的对外传播特征入手,着力从媒介话语分析的四大构成要素探究其如何创新对外话语表达体系,并通过创新话语体系在对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元题材的涵盖、国家形象的建构、政治信息的传递、创新艺术风格的运用、跨文化交流的促进以及社交媒体传播的增强,共同构成了插画在对外话语表达中的价值意义。这种独特的表达形式为向国际读者展示多维中国形象、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潮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致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EB/OL].(2021-05-27)[2023-10-10].https://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5/27/c_1127498022.htm.
[2]温竹馨,李旻.《中国日报》头版插画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国际传播,2021(3):21-29.
[3]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6.
[4]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7
[5][9]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 [M]. 蒋梓骅,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76.
[6]沈贤志.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J].新闻战线,2018(17):107-111.
[7]刘立华.媒介话语研究的历时变迁[J].当代传播,2013(1):27-29.
[8]姬德强,蒋效妹,朱泓宇.传播研究中的话语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3(5):F3.
作者简介 石睿鹏,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站长;胡林莉,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