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女界 遇竞雄都进取
——《六月霜》人物形象的女性书写研究

2023-11-26 05:59刘益肖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4期
关键词:秋瑾

刘益肖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5)

清末民初,在救亡图存之际涌现一批女志士为国家、为女性奔走,秋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07 年,女作家古越嬴宗季女在秋瑾英勇就义后三个月创作《六月霜》传奇。作为秋瑾的“同乡同志”,嬴宗季女以女性的视角记录了秋瑾无辜受到株连被斩一事。作为唯一一部女性创作的秋瑾戏,《六月霜》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着独特之处。

剧作开篇附《前提》一篇与题词,简要介绍秋瑾一生,并为秋瑾撰写了身份。根据六位题词题词者的笔名可以推断出六人皆为女性。由此可见,《六月霜》是一部完全由女性参与写作、评价的传奇剧本,其人物形象深具女性书写特征。

一、《六月霜》中秋瑾人物形象

(一)文武全才的“英雌”

《六月霜》中的秋竞雄是才华横溢的。在第二出《悔嫁》中,秋竞雄出场有一段自我介绍:妾身秋瑾,小字璇卿,一号竞雄,浙江山阴人也。家传名阀,生秉异征。幼习女仪,长娴翰墨。早擅班姬之誉,夙钦荀灌之风。可见秋瑾是世家出身,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班姬之才、荀灌之勇。班姬即班昭,其兄班固编写《汉书》,未竟身亡,班昭续写完成。作为女才子,她无疑是博学多才的佼佼者。班姬指西汉成帝妃子班婕妤,擅诗赋,荀灌是西晋太守荀崧之女,曾经带领十几个人突出重围请来救兵援救宛城,一文一武堪为女性的榜样。作者将秋竞雄与班昭、班婕妤、荀灌作比,也是想突出她作为女子却有不输男子的才华与勇气。

从文的方面来讲,受过良好教育的秋竞雄眼界开阔,拥有杰出的创作能力,其作品被称“哀梨脆”(第三出《恤纬》),即文辞流畅俊爽。一方面秋瑾才华出众,擅于创作。第九出《凤仪》的唱词道:“俺平生回文织锦轻苏蕙,曲笔希章陋左芬。”这里她自信文采胜过苏蕙和左芬。苏蕙是前秦的女诗人,三岁学字,五岁读诗,是当世有名的才女,以回文诗《璇玑图》名扬天下。左芬即左棻,西晋文学家左思之妹。左芬自幼好学,善诗文,有《离思赋》传世。这里突出了秋竞雄的文学创作能力,使秋竞雄能以文章“振奋女界”的作法顺理成章。

从武的方面来讲,秋竞雄勇气可嘉,如荀灌娘一样是个文武全才的奇女子。

秋竞雄长途跋涉,只身出国留学,颇有仗剑走天涯的英风豪气。第八出《鸣剑》【醋葫芦】曲唱道:

奋东游,忘顾恤,费驱驰,劳跋涉,几回儿。轻身一剑走天涯,轮船肮脏偕苦力。这其间,只仗龙泉自卫。(出刀相示介)又岂料,长途触暑,一病竟几危。

此曲写她放下对父母儿女的牵挂,毅然出国留学。途中在船上跟苦力一起住三等舱,仅靠一把刀自卫。曾因长途跋涉中了暑气,危在旦夕。但这些都没有磨灭她的勇气。且秋瑾声明“妙在有宝刀在佩,足以御侮防身”(第七出《负笈》),作者塑造了意志坚定、武艺高强、刀不离身的女侠形象,不负女中丈夫“竞雄”这个名号。

秋竞雄作为一名女子,文武双全,这样的她才能承担起振兴女界的使命,成为一个女英雄,表达出古越嬴宗季女对秋瑾的期许和颂扬。刘堃曾指出,“女性爱民族国家话语系统中不再仅仅是作为国民的客体/母亲,而是作为国民之主体本身被谈论”,而古越嬴宗季女选用“英雌”这个与“英雄”并列的词语,也体现出她想要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权利的愿望。

(二)振兴女界、救亡图存的新女性

第一,女界不振,亟需振兴。晚清时期女界不振。当时大多数的女性只顾着拜月焚香,不关注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只在乎容貌与宠爱,导致“雌伏雄飞”,晚清女界不振,岌岌可危,故需要振兴女界的女英雄出现。所以作者在剧本第一出《蓉谪》的结尾就明确点出了目的:“遍中国娇怯怯的女同胞,遇着俺都进取”。目的就是为了救女界,令女界能够自主自由;领导中国女同胞爱国进取。秋竞雄带领女同胞积极进取。

第二,秋竞雄是一个救亡图存的新女性。《六月霜》剧作描写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的环境,“看齐州九点烟,祖国斜阳暮”。(第一出《蓉谪》)国恨家仇驱使着秋竞雄拯救国家于危亡,“直待的把娲天重补就,将气奄奄余一息大国势维”(第八出《鸣剑》)。爱国是晚清时期女权运动的主题之一,秋瑾既有争取女子平等自由的女权意识,又有维护国家完整、拯救国家危亡的主权意识。秋瑾的新女性形象是在与丈夫的不作为相对比中树立起来的。因为夫婿“靠不住”,只求中庸,所以秋竞雄萌生了自己“将运劫回”的想法(第三出《恤纬》),选择自己“补天”这条道路。

在决定了留学后,便毅然决然力排众难,典当了自己的珠宝钗环。但是当她听到宁某老爷下狱后,便让人将自己留学的费用悉数交给了他,并未留下姓名。她表明“不过聊尽我区区爱群之心而已”(第四回《典钗》)。爱群即爱护群众、无私奉献之意,在自己也急需用钱之时将辛苦筹集的资金尽数捐献,实为大义。

秋竞雄一直都在为“家庭革命”奔走。她与当时千千万的女性一样,受到的都是社会和家庭带给她们的压迫,所有女性,不过都是当时男性口中的“粥粥群雌”,可随意践踏。秋竞雄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毅然决然地离婚,学成归国且一直致力于女界振兴,从没有退缩过。晚清时期的进步人士为了救国家于危亡之际,开始重视被忽视千年的庞大女性群体。维新派认识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大肆兴办女学,秋竞雄所任职的女学堂就诞生于此时。她十分重视女学,即使在赴死之时,也只是“痛振兴女学之无人”(第十四出《追悼》)。她并不因为自己冤死而痛恨,遗憾的只是女学无人。

晚清时期虽然极力推崇女学,为女性争取地位,但也不过只是“贤妻良母”的教育。所以陈以益说“贤妻良母之教育,犹教婢女以识字耳,虽有若干学问,尽为男子所用。”这样的教育并不会真正的让女子独立,所以“勿以贤妻良母为主义,当以女英雄女豪杰为目的”。但封建守旧派却视女英雄为洪水猛兽,他们并不认可挑战父权的女性地位。所以在《六月霜》中,当他们需要替罪羊的时候,就会找到秋竞雄。他们只会说一句“杀一秋瑾,何足为奇”,便断送了秋竞雄的一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私的暴吏不胜枚举,才让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颓势尽显。

晚清女性解放运动虽然为了广大女性的福祉,但却是男性开展的救亡图存运动中的一环,所以这样的局面就造成晚清时期的女性解放必定有被动成分,不具有绝对的革命性。正是这样软弱性和先进性并存的配角的设置,使得秋竞雄的革命性更加突出,具有更加典型的意义。

二、《六月霜》中女性书写

文学作品是虚构的,因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会根据作家的创作意图发生变化,与史实相比会出现不同。剧本《前言》中提到剧本的创作目的就是感怀秋瑾。作者古越嬴宗季女自称是秋瑾的“同乡同志”,一方面以自己回忆中的秋瑾形象为载体,另一方面将自己的审美情感,如“好女性”“新女性”形象与秋瑾形象加以整合,最终创造出的是能够表现自己审美情感的审美形象。最后呈现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历史上的秋竞雄,更是古越嬴宗季女的秋竞雄。

在现实生活中,秋瑾少时已经深刻体会过婚姻的苦闷,遇人不淑,生活苦闷。入湘初期,秋瑾孤寂无友,对未来也心生迷茫,曾写出“谢王不是无茅屋,偏处卢家玳瑁梁”的诗句来展现她对于婚姻生活的怅惘。入湘后一段时间,秋瑾结交了一些女伴,彼此往来密切,写出了大量的踏青诗。也是在这个时间段,秋瑾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读书作诗,关心时政。后秋瑾遵从父母之命嫁与王子芳,据秋瑾庶母所说,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在结婚初期感情很好。但此时,秋瑾父亲升迁,举家搬迁,秋瑾居于王家,与家族成员两地分居,加之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秋瑾与封建家庭格格不入,与丈夫志趣不同。因此,她感到苦闷,写下“飞絮漫天春去也,起来无力倚阑干”的诗句。后来父亲病故,母亲携全家返回浙江,秋瑾的生活就更加压抑苦闷,这段时间,秋瑾写了大量的怀乡诗表达自己思亲的情感,诗歌情调也不复之前的欢快,不再写春天的明媚花草,更多的写梅、菊等花,表现了自己的孤高与顽强。

相比于秋瑾本人与王子芳离婚的决绝,在古越嬴宗季女笔下,秋竞雄与丈夫的惜别更具有“言情”意味。第二出《悔嫁》中秋竞雄唱道:“乐融融,缠绵悱恻,堪媲美孟和桓”。这里的“孟和桓”指的是鲍宣的妻子桓少君与梁鸿的妻子孟光,二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妻,是作者心目中的“好女性”,这是男性视角下优秀女性的姿态。第五出《雀飞》中秋竞雄的唱词:

【前腔】裙钗锁锁亦何奇。君是大丈夫,宁患无妻?祝新人胜故,清娱得意。交替,妾从此蘼芜罢采,君尽把素缣互比。明知道旧恩已断,临别尚依依。

曲牌中表达了对丈夫新妇换旧妇的祝福与不舍。剧作中这样一个依依不舍、临别垂泪的女子形象,与真实的秋瑾形象大相径庭。在秋瑾与哥哥的书信往来《致秋誉章》中提及:“子芳之人,行为禽兽之不若。人之无良,莫此为甚”。可见当时秋瑾对于王子芳的态度已经十分厌恶。必不会有依依不舍之情。这样的艺术虚构是作者主观为之。作者作为晚清的新女性,体现出了软弱性与妥协性。晚清时期女性需要做男性视角下的“好女人”才能获取自身的价值。因为当时的先进女性也是从封建中感化而来,所以其自身就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的影响,缺乏对于封建主义的彻底批判。这是女性写作的常见的特点,注重情感抒发,将原型人物在创作中进行相应的美化。

鲁迅先生说过:“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合一加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在艺术虚构下展现出的秋竞雄,似乎更像是一个新旧女性的结合体,她积极奋进,思想超前,却又留恋儿女情长。这样矛盾的塑造使秋竞雄成为了一个更加典型化的艺术形象,更突出的反映了晚清时期女性群体的奋进与茫然。

三、结语

女性作家的写作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为唯一一部现存的女性视角下的秋瑾戏,古越嬴宗季女所著《六月霜》对于我们研究晚清时期的女性主义戏剧的写作意义重大。作者虽然受过新思想的影响,多用肯定和赞扬笔触,但也不免带有占据正统地位的封建思想的影子。将秋竞雄塑造为男性视角下的优秀女子。作者身为女性,写作带有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软弱。文中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不仅体现了晚清时期受资产阶级解放妇女思潮影响下新女性的观念,也体现了当时新女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猜你喜欢
秋瑾
槐庭槐花开
——湖南省株洲市秋瑾故居之歌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作品集
A Study on the Far Wake of Elliptic Cylinders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
秋瑾:闺密眼中的女汉子
秋瑾与吕碧城的闺蜜情
Experimen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hydrodynamic disturbance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yanobacterial growth and the nutrients*
秋瑾年谱的几个问题
秋瑾:闺密眼中的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