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传承路径

2023-11-26 05:59:51代应福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

代应福

(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甘肃 庆阳 745000)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时代的大浪淘沙,至今仍旧展现出耀眼的色彩,它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它对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都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时代新时期各个领域应当遵循党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它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保证。为此,应当重视文化自信,用坚定的信念武装人民的头脑,即使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人民的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也能够得到增强。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中华民族热情的斗志。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它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人格,滋养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心田,给予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力量,从价值观念层面引导并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充满积极和正能量的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全方位地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最终形成自身高雅的情趣、高洁的品质、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追求,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包含着内涵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这些思想的吸收并用都可以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儒家思想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孟子曾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明确强调了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孔子也曾明确的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者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直到今天,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都在现代教育中广泛地运用。《论语》中包含了大量儒家思想的教育精华,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能够更好地完成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承的目标。

(三)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

现如今,我国各个领域对高素质、高素养、强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他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本领,还应当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若一个学生只关注自身能力的提升,却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育,则容易导致其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难以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养成人民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塑造人民优秀的精神品质。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高的民族气节、美好的民族道德、高尚的民族情感等,这些都能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富的道德资源和素材,促进中国人民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反省自身,从整体上提高祖国未来栋梁的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

(一)举办文化活动,激发参与兴趣

在公司、社区、学校等地方都可以开展多姿多彩的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以此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充实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壮大群众的文化队伍,吸收数量更为庞大的优秀文化人才,使其发挥自己的文化特长,最终让每一个群众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获得成长和收获。除此之外,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还能够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建设,创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作品,有效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例如,社会各方可以立足于中华传统节日,根据传统的风俗习惯,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如部分地区在广场和旅游景区以元宵节为主题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活动包含了万条迎春灯谜会、万人吃元宵会、万人扑克大赛、万件礼品赠送活动、万棵迎春树活动、万福春联赠送活动以及万人秧歌和健身舞表演活动,在活动中人们可以吃元宵、猜灯谜、打扑克、贴春联、种树、扭秧歌等。以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踊跃的参与,营造浓厚、温馨、幸福的节日氛围,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还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群众提供经济来源支持。企业和学校还可以举办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活动,如朗诵比赛、辩论比赛和演讲比赛,以道德教育为抓手,营造学优秀传统文化人生哲理,做时代新人的学习实践氛围,为人们的健康成长、技能成才、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电视节目,加强文化宣传

在文化宣传上,动不动贴几张标语,喊几次口号,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脱离了群众的生活,不能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绝对不是耳提面命的去教人,而是应该润物无声般,用良好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相关部门不断的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渠道,把握好宣传的时机,掌握好宣传的力度,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使群众主动自觉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这一方面,国家中央电视台的文化竞赛节目做得十分巧妙,他们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等节目。这些节目将中国影响深远的优秀传统文化搬上综艺的舞台,利用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大量的观众接受这种表达形式,提高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

例如,新一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以“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为十大主题,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人民的生活风貌,选手们纷纷朗诵相关的诗词,开篇是“欢喜”,收尾是“远方”,在欢度新春的节日氛围中以诗词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温暖。同时,在“情景共答题”环节中,运用沉浸式演绎的方式,为书本上的诗词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将千年前古人的风貌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从而让观众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历史进行对话。如真人复原的《福贵朝超图》以及实景搭建的《清明上河图》,促使诗歌与画面相互交融、相互辉映,提高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从而促进其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能够融合多个领域的要素,运用不同形式的载体,最终构建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发挥人们的创造力量,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丰富的时代特色。我国应根据时代发展趋势,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动漫设计、软件开发以及产品附加等手段,打造一批内涵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产品或相关产业。

充分地发挥了民间的力量,发展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地区的文化产业,引入了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以故宫博物院为例,他们践行工匠精神,打造了许多的文创产品,并将其上架到淘宝,有“下凡了玉兔”的摆件和“大明迷你猫”的桌面摆件,还有雕刻精美的玲珑折扇香膏、仙境明灯、宫猫笔记本、桂花浮玉杯碟套装等,产品包含了生活用品、化妆用品、文具用品等类型。故宫博物馆的文创产业依托于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壮大,最终成为了博物馆文创品牌的前沿推动者。

(四)依托信息技术,推动文化传承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得到极大地改变,也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能够改变文化传承旧有的格局,努力地开创崭新的局面,拓宽了文化传承的渠道,扩大了文化传承的对象,助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制作,以更加生动更为灵活的方式,激活人们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的意识。因此,我们可以以互联网为媒介,结合人民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人们的文化底蕴。

例如,在前段时间火爆网络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则是以曹植所著的《洛神赋》为灵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欢迎,引发了全民热烈的讨论。除此之外,还有2022 年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以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为基础,以舞蹈的形式对其进行了二度的创作与解读。还有部分创作者以现代技术为基础,运用了AI、AR 等技术,对一些图片和书法进行编辑,创作了一系列的创意作品,如有的专业人员使静态的《雍正行乐图》转变为动态的画面,使其进入到普罗大众的视野中,为人民展现了真实立体的雍正形象。网络媒体的出现能够以生动新颖的形式,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精神内涵,打破了优秀传统文化沉闷的代名词,突破了次元壁的发展,吸引群众的目光,走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五)推动文化教育,加强精神建设

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素材,创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努力地落实思政教育教学,充分地发挥课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从多个方面强化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并努力地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最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思政课程和语文学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这两者具有强大的教学优势,在其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包含了家国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道德观等内容,使学生读书明礼,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典型的教学案例,向学生出示具有高尚的传统美德的人物事件,从个体的经历中使学生学习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品质,进而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而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背景下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它需要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和现代技术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路径,努力地构建出完善的发展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为引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学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赶不走的学生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