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3-11-25 05:59:45张伟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多媒体阅读教学情境

张伟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构建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验,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多媒体教学与师生互动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仅仅是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其中的意义与形式,但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方式的需求。多媒体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阅读效率。

多媒体设备提升阅读趣味。学校应该配备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包括能够播放视频的投影仪、音响系统以及电脑等。这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短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电子音乐、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通过展示文学作品背景、阅读主题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具提升阅读效果。多媒体教具可以作为教学的载体,使用多媒体生成的动画、PPT和图片等各式各样的技术手段去展示相关的教材,通过多媒体教学来精细、直观地展现所阅读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形式无疑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消化所阅读到的知识,同时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多媒体结合师生互动教学。把多媒体与互动相结合,也能够让教学更生动、趣味,更加符合现代化学生的思维。实现多媒体与互动相结合的方法不外是通过多种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例如,群体拍照、视频回放、网络论坛等方式,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坦诚交流,持续产生互动化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阅读技巧,才能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获得提高。

阅读教学中多媒体与互动相结合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好的教学设计与较强的教学能力。要针对每堂阅读课制订讲解要点,以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课堂互动的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活动设计与情境呈现相结合,提高阅读效果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的不同来设计不同的活动,创设丰富的情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活动设计和情境呈现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应用能力。

情境呈现,生动阅读。可以用精心设计的活动创设情境,提高阅读效果。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设计“情境呈现”的活动。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小组角色演绎,来重现文学作品的经典场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情节和内涵,深入地理解其中的人情世态。此外,还可以进行“通俗化”的活动设计。例如,将一些古文名句配合现代电影和音乐排演成一个视听形式的文艺广告,使学生掌握全面而深入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隐含意义。

创新活动,引导阅读。情境呈现是活动设计的重要手段,对于教师而言,便是要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在阅读史诗、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等“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及场景,再通过写作等方式,来结合观察所得展开讨论。这种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更快、更准地掌握文章内容。

活动设计,情境呈现。活动设计和情境呈现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活动设计和情境呈现相结合,以便从真实生活和阅读的情境中获取灵感。在阅读中华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古诗、古文等文学作品时,可以鼓励学生合作探讨、收集信息、制作海报,启发学生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的价值,也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语言分析与思维拓展相结合,提升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情境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强调语言分析与思维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分析是阅读理解和阅读应用的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同时,思维拓展则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语言分析提高阅读理解。通过语言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阅读一篇叙事文时,可以通过对文中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来理解文章的情节、主题和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特别是开头和结尾的信息,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意图和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重点。同时,语言分析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区别,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

教学活动拓展学生思维。在思维拓展方面,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时,可以设计“主题拓展”这一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小说的主题展开思考,从多方面探讨主题涉及的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文本中的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听取专家讲座等渠道来扩展知识,以更全面的方式理解文章背后的含义。

语言分析结合思维拓展。语言分析和思维拓展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提升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如何写读后感和阅读笔记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语言的选择和思维的拓展。学生需要通过语言分析来理解文章内涵,再通过思维拓展去思考文章背后的主題意义。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语言分析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四、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增强阅读体验

阅读是一种充满乐趣与启迪的活动,它可以让人们收获知识,增强阅读能力,拓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素养。因此,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引导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和兴趣,注重阅读素养和技能的培养成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教育难题。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

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阅读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讲解、解析、引导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阅读过程,提供阅读策略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阅读水平。此外,教师通过布置阅读任务、阅读报告方式和阅读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阅读背景和作者生平,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深入理解和感悟文本情感深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逐步形成科学的阅读习惯,满足对自身丰富知识和增长见识的渴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仅靠教师的引导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需要将学生的自主性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学生的自主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让他们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在自主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增强对课外书籍的探索兴趣。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对所读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并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猜你喜欢
多媒体阅读教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护患情境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