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延 彭傲楠 张斯雷
摘 要:该研究探索“双新”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环境各要素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其收集了来自我国沿海三个省份共392名高中生的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逐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高中生所感知的英语课堂环境总体状况较为良好,尤其在师生关系和创新维度上满意度较高;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总体介于深层和表层学习之间,更倾向于表层动机和深层策略;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高中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紧密关联。其中,兴趣、竞争、选择维度是预测深度学习的重要指标,难度、竞争是预测表层学习的重要指标。基于以上结果,该研究认为,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学校、年级和性别的学生提供改进英语课堂环境的方案,是推动高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英语课堂环境;学习方式;深度学习
素养时代的英语学科实践倡导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课堂环境建设。然而,目前高中英语课堂充斥着学生的碎片化、浅表化和标签化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学习环境远未形成。1 我国高速而压缩化的高中课堂教学进度与缓慢而复杂的学生学习经历形成巨大反差,高中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并没有得到回应,虚假学习、浅层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2,故而,如何创建高中英语课堂环境来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对英语课堂环境进行诊断,并分析英语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关系,旨在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建构最为匹配的英语课堂环境。
一、英语课堂学习环境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关系
1.课堂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已有研究
课堂环境既可以指物质性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指课堂心理环境。本研究采用的是弗雷泽(Fraser)的定义,即课堂环境指教师或学生对课堂的心理社会特征的感知。1 自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课堂环境研究在西方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较具代表性的有盖哲尔(Gezels)和谢伦(Thelen)的课堂社会体系理论2、穆斯(Moos)的社会环境理论。3 以上成果为课堂环境测量工具的编制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证明了不同背景学生所感知的课堂环境可能有所差异。20世纪90年代,陆根书、江光荣等知名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环境展开研究。综合国内外课堂环境研究成果,可知不同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的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具有差异。
马顿(Marton)和沙利欧(Saljo)将学习方式分为深度学习与表层学习两种。前者指学生深度加工学习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后者指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对知识的联系建构与深度思考。4 比格斯(Biggs)的学习方式3P模型证明,学习方式是学习环境、学习观念、学习成果相互作用的中介变量,因此,深度学习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5 我国学者于21世纪初开始关注学习方式研究,“如何实现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换”是其关注的重点。学生个体因素(学习态度、批判性思维、自我效能感等)、学习环境因素(教学方式、物质环境等)以及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三大因素6,其中,改善学习环境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本研究的重点。
2.英语课堂学习环境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相关性
归纳以往研究发现,与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相关性的课堂环境的变量主要有:教学质量与教学方法、学生独立与自主学习、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但这些变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量教学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7,但也有学者发现,学生在课程学习开始时的学习方式相似,但在经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之后,学生更多采用表层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策略大大降低。8 在独立学习变量上,马顿9 和威尔逊(Wilson)10 都认为,适当的独立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但较重的学习负担会使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表层学习。拉姆斯顿在1989年也通过研究不同地区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发现深度学习策略与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呈正相关。1 郭建鹏2、郑鑫3 等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权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师生关系变量上4,以往研究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投入存在正相关,这也是课堂环境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调节。
通过分析以往研究我们发现,尽管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的相关研究领域已经有了较多成果,但当前关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局限:第一,研究中选取的课堂环境因素大多数依据教师的判断,较少关注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且考虑的因素和变量局限于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学生的独立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等较为宏观的变量。第二,对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第三,过往大多数研究针对科学、数学等理工科目进行探讨。英语作为我国高中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外语课程,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涯及未来升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却较少被关注。
为弥补这些局限性,本研究以診断并改进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方式为研究重心,以沿海三个省份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实验校的高中生为样本,旨在深入了解我国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状况,从学生感知的角度探究高中英语课堂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关系。鉴于此,本研究尝试探讨:(1)高中英语课堂环境有哪些基本特征?(2)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采用的学习方式有哪些基本特征?受到哪些变量的影响?(3)高中英语课堂环境各个维度对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有怎样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本研究样本选自上海、浙江及福建三个代表中国沿海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课程改革示范区示范校的392名高中生。其中,男生148名,女生244名;高一至高三年级的人数分别为138人、152人、102人;来自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14人、72人、106人;省/市重点高中学生70名,区重点高中学生193名,普通高中学生129名。该研究采用线上调查,共回收问卷392份,回收率为100%。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的调查工具:一是基于陆根书自主设计的课堂学习环境问卷而改编的问卷5;二是肯博(Kember)等人开发的“修订的学习过程问卷”。6
课堂环境学习问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本研究在新改编的问卷中选用了新课程标准最为关注的“师生关系”“兴趣与满意度”“难度”“竞争”“创新”以及“选择权”六个维度,共60道题目。师生关系,即指教师与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相处的关系、友好照顾程度;兴趣与满意度,即指学生对所上的英语课程的兴趣程度以及满意程度;难度,即指学生对英语课程课堂学习以及课外作业学习难度是否大、学习是否吃力的感知程度;竞争,即指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成绩以及表现上所感知的竞争程度;创新,即指学生所感知的英语课堂的创新性程度;选择权,即指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上自主支配的尺度与空间。其中,每个问题都是对高中英语课堂基本现状的陈述性语句描述,受访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这些语句的赞同程度给出1—5分的评价。这六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符合设计量表的要求(见表1)。
修订的学习过程问卷主要涉及四个维度,共22道题目,即深层动机、深层策略、表层动机、表层策略。其中,深层动机指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解决困难的动力;深层策略指在学习中对知识的关联和理解,二者共同构成了深度学习方式。表层动机指学生担心遭遇失败或为了取得高分而学习;表层策略指学生学习的范围较小,以机械记忆为主,二者共同构成表层学习方式。经检验,深层动机和深层策略维度的信度系数大于0.7,表层动机和表层策略的信度系数大于0.5,符合信度要求(见表2)。
3.数据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22.0版本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差异性分析以及相关分析。其中,对数据的类别变量(性别、年级、学校类型)进行了人口学变量频率分析;在性别维度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在年级、学校类型维度上,因为因素超过两个,采用单因素方差的方法进行差异性分析,数据结果经过了方差齐性检验。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在确认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三、研究发现
1.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高中英語课堂环境总体指标表现良好,但难度和竞争维度表现不乐观
表3显示高中英语课堂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在师生关系、创新维度上得分最高。高中英语课堂环境在师生关系上的均值为42.8,与最大值相差不大,表明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中师生关系较为友好;兴趣维度均值为25.71,表明高中生并不总是对英语课的学习内容感兴趣。难度维度均值为18.97,显示高中英语课堂的学习难度与作业负担适中,少部分学生认为难度较大。竞争维度均值为19.44,高中学生认为英语课堂的竞争度较高。创新维度均值为14.31,表明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鼓励。选择维度均值为13.47,表明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拥有较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2)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喜忧参半,深度学习与表层学习得分相差不大
从表4来看,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在深度学习方式与表层方式上的得分相差不大,其平均得分均为中等偏向良好。具体而言,深层动机均值为22.931,表层动机均值为15.122,这表明更多学生学习是为了在学业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在学习策略方面,深层策略均值为13.768;表层策略均值为19.730,表明学生已经意识到理解学习内容比机械记忆学习内容更重要。因此,总体被调查的高中生的表层学习动机情况更常见,相对于动机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深层策略。
2.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
(1)性别差异:男生深层动机与表层策略都比女生高
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在深层动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80)=2.01,p=0.046, Cohens d=0.21),在表层策略上得分也显著高于女生(t(273)=2.52,p=0.012,Cohens d=0.27),学习方式的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见表5)。
(2)校际差异:重点高中的学生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深度学习方式
以学校类型为自变量、学习方式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校类型在深度学习方式总分上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区域重点高中学生的深度学习方式总分显著高于普通高中学生(p=0.028);学校类型在表层学习方式总分上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普通高中学生的表层学习方式总分显著高于省市重点高中学生(p=0.034)。经过方差齐性检验后发现,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方差齐性检验值基本满足单因素方差相等的要求(Sig.>0.05),如表6所示。
(3)年级差异:深度学习随年级增加而降低,高三年级的表层策略显著高于高一年级
以年级为自变量、学习方式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级在深度学习方式总分上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高一学生的深度学习方式总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p<0.001)和高三学生(p=0.041);年级在表层方式总分上的主效应不显著,但在表层策略这一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高三学生的表层策略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p=0.051)。经过方差齐性检验后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方差齐性检验值基本满足单因素方差相等的要求(Sig.>0.05)(如表7所示)。
3.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关系
(1)相关分析:除“难度”以外的课堂环境变量均与学习方式变量显著相关
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后,对学习方式与课堂环境的各维度进行偏相关分析发现,深度学习方式总分以及深层动机和深层策略两个子维度,与课堂环境子维度(除“难度”以外,p>0.05)均有显著正相关(p<0.05);表层学习方式总分以及表层动机和表层策略均与课堂环境的所有变量呈显著相关(p<0.05)(见表8)。
(2)回歸分析:兴趣、竞争、选择显著正向预测深度学习,难度显著正向预测表层方式
为了验证课堂环境各维度是否能正向预测深度学习及表层学习,以深度学习方式作因变量进行逐层回归分析,第一层放入标准化的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F(3,388)=4.41,p=0.005,R2=3.3%;第二层放入标准化的师生关系和兴趣、难度、竞争、创新、选择等维度,研究发现:兴趣、竞争、选择显著正向预测深度学习方式,难度显著负向预测深度学习方式,?F(6,382)=100.59,p<0.001,?R2=59.2%。以表层学习方式作为因变量进行逐层回归分析,第一层放入标准化的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F(3,388)=3.90,p=0.009,R2=2.9%;第二层放入标准化的师生关系和兴趣、难度、竞争、创新、选择等维度,研究发现:只有难度和竞争显著正向预测表层方式,?F(6,382)=31.11,p<0.001,?R2=31.9%(见表9)。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高中英语课堂环境建设:激发学生兴趣,减少过度竞争
从课堂环境分析结果来看,高中学生感知到的英语课堂环境较好,尤其体现在英语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创新维度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创新是高中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基础。这一结论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英语课堂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高中英语课堂在兴趣、竞争维度上仍需改进。
2.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转变:激发学生深层动机,关注学生群体差异
当前高中生多采用表层学习动机,即学习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这一点与英语教育专家王蔷教授1 的研究发现相似。即使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深层策略,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这与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在性别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策略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高于同年龄女生,但往往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女生更容易在竞争度小、性别平等度高的课堂中采用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应当设法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男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
在年级上,本研究显示,高一学生在深度学习方式上的得分最高,而高三学生则更多使用表层学习策略。高考的压力或许是高三学生在深度学习方式上显著低于高一学生的原因。在我国,毕业年级普遍存在“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等现象,这可能是阻碍学生采用深度学习的关键要素。因此,改变毕业班英语教育教学的方式、缓解毕业班英语学习压力,是促成这一群体转变学习方式的重点。
在学校类型上,重点高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得分显著高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的表层学习总分则显著高于重点高中学生。而重点高中专家型教师的比例远胜于普通高中,这证明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将有利于鼓励普通高中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推广教师轮岗制,以及开拓教师专业上升通道,应成为缩小学习方式校际差异的重要举措。
3.优化兴趣、选择、竞争和难度等课堂环境维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等变量之后,本研究发现,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兴趣及创新等维度均能正向预测学生深度学习方式。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课堂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选择权和自主学习机会,能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但本研究并未发现选择权与表层学习存在关联。结合以上结论,高中英语课堂应当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以激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兴趣。
竞争对学习方式的影响较为复杂。本研究证明,竞争不仅能够正向预测深度学习,而且也能正向预测表层学习。竞争维度与教师对学生要求的严格程度也有关系。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惩戒预测表层学习,但适当严格的要求则会促进深度学习。1 因此,首先应当重新构建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评估机制,控制英语测试的频率和方式,摒弃唯分数论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其次,教师也应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把握课堂奖惩尺度,在班级中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难度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同样复杂。研究证明,英语学习任务难度越大,学生越倾向于使用表层学习方式而摒弃深度学习方式。高中学生对于英语课堂学习任务难度的感知与其对学习方式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测量与探讨。本研究认为,教师应当把控英语课程难度对不同学生的适宜性,充分发掘学生个体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分组学习、分级作业等差异化教学方式以实现学习难度与学生水平的最大化匹配。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English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ZENG Jiayan1, PENG Aonan2, ZHANG Silei3
(1. School of Education,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33; 2.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Huaxia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Guangdong, 510900; 3. School of Educatio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99)
Abstract: This study tries to do research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ments of English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the learning styl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t collected the survey from 392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Shanghai, Zhejiang, and Fujian. With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employed, 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1) there is a generally good English classroom environment perceived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re is a high level of satisfaction in the dimens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innovation in particular; 2)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tend to lie between deep learning and surface learning, and they are more inclined to surface motivation and deep strategy; 3) English classroom environment is strongly related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Based on that, the dimensions of interest, competition and choice of dimensions are important predictive indicators of deep learning while the dimensions of difficulty and competition are important predictive indicators of surface learning.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thinks that the provision of the schemes for better English classroom environment to different schools, grades and th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hange the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for the better and help them realize deep learning.
Key words: English classroom environment, learning styles, deep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