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问题与出路

2023-11-24 17:29张乂凡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现状分析

张乂凡

摘   要: 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诸如顶层设计落实不够、复杂性研究不深入、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为此,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中,需要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政策落实与反馈机制,加强一体化建设项目化研究,搭建项目化协同育人平台,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评价体系。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现状分析;发展路径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及其历史必然性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结果。

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立德树人”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实现青少年价值引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举措。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呈现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的特点。纵向衔接要求思政课建设统筹考虑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内容设计、适用方法,实现各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具体来看,课程目标要适应学生各阶段特点,注重衔接,在内容上要实现层层递进,在结构形式上实现有效衔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横向贯通则有两个维度:一方面,要在各门课程中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在保持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一致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设计,实现各学段、各门课程内容上的贯通;另一方面,要以思政课为核心,貫通各类课程,有效实现思政知识的迁移整合,综合实现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一方面,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系统化。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政治形势急剧变革,风险社会日益凸显,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更严峻挑战。这种环境要求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育,而思政课是承担此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充分加强思政课的人才培养效果,有必要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做系统设计。另一方面,充满挑战的时代任务要求更好解决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是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道德、树立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关键课程,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笔者以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和在校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问卷主要从内容整体设计、学段衔接、教师配备、教师一体化建设、社会协同参与、建设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调研。教师组样本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回收教师有效问卷407份。学生组样本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62所学校,覆盖小学四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回收学生有效问卷613份。问卷数据反映的现状可以归纳为教材内容整体设计与各学段衔接状况、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一体化发展状况、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社会协同参与和建设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三个方面。

第一,各学段教材内容整体设计认同度较高,但衔接性不强,有明显的阶梯性呈现。在调研中,79.63%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整体设计科学完整;有72.72%的教师认为新修订教材部分内容理论性过强,与本学段学生认知水平不一致;4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材部分内容与现实脱节;近10%的教师认为理论性过强导致自身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关于各学段教材内容衔接状况,超过43%的教师选择了“不了解”,74.09%的学生认为各学段教材内容存在重复,61.01%的学生认为各学段教材内容有新知识的扩充和深度的增加,能够感受到明显的内容递增差异。

第二,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存在缺口,一体化建设融入度不高。70.5%的教师表示学校能够按照教育部要求配齐专职政治课教师,其中小学和大学的比例均不超过50%(见表1),与初中和高中差异明显。在学生问卷中,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其他教师代上思政课现象”选择人数分别为34人(占比54%)和99人(占比61.5%),远低于高中(占比62.4%)和大学(占比88.4%)阶段(见表2),这表明当前小学和初中阶段专职思政课教师存在较大缺口。超过60%的教师表示从未参加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活动,近15%的教师参与途径仅有教育论坛。

第三,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机制不完善,社会协同参与度较低,保障机制未能完全发挥作用。调查显示,近65%的教师表示对学校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不清楚,28.5%的教师表示学校已经制定或参与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之中,但大部分认为建设机制不够完善。近80%的教师从未参与过其他校外机构协助举行的思政课一体化活动,15.5%的教师表示,参加过的有校外机构参与的思政课一体化活动是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主导发起的。超过70%的教师认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支持、社会机构没有渠道是影响社会协同参与的主要原因。超过80%的教师对教育部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有所了解,其中52.8%的教师认为,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未能完整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在经费支持、活动开展、荣誉认定等方面尚有欠缺。

2.原因分析

第一,政策规划在顶层设计上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相当重视,但实践中这些政策的落实程度不够。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受到了重视并做了长远规划。从建设实效来看,仍存在政策难以完整贯彻落实的状况。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虽然积极深入学习中央文件,但难以制定适应区域特点的具体实施方案,实际行动较为滞后。如一体化教材内容的设计,在凸显知识递进增长的同时,普遍存在内容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没有对标国家政策规划。随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迫于监管的压力,随意性、形式化的会议交流和实践活动越来越多,教师参与范围不广、程度不深,实践效应越来越弱。

第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复杂性,对这一复杂性的研究和把握程度不够,导致协同参与机制难以形成。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难以定型的复杂过程,有诸多因素会影响思政教育效果,其隐匿性、偶发性使其难以做到完全预防,更多地需要对负面因素进行分析批判和正确引导。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也要充分考虑区域特点。从调查情况来看,教师配备情况差异较大,各级政府基于本地实际状况能够给予的支持力度也不一致,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难度。

第三,监督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国家层面,多以引导和鼓励为主,相应的监督措施较少;地方层面,多以试点探索为主,缺乏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学校层面,以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为主,主动创新探索较少,大多未制订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各级监督的缺乏导致各级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相应地对上级相关政策规划的落实程度不足。对于教师来说,在完成原有的教学、科研之外,没有相关评价导向机制的支持,仅靠工作热情,难以持久地投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之中。

三、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出路

1.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政策落实监督和反馈机制

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是保障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必要支撑。这一机制需要抓住三个关键主线:

一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监督和反馈。在小学、中学阶段全国教材尚未统一的情况下,以大学思政课教材内容为基点,自上而下地建设一体化的教材内容是国家当前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应有之义。对于不同版本教材,在使用前,要对其内容的衔接性和递进性进行审核,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覆盖全体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反馈机制搜集问题,对学生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定期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并体现在教材修订中。此外,应当加强对教材以外各类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反馈,及时剔除不符合思政课教学要求的资源,对资源使用的技术性与规范性予以统一指导。

二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监督和反馈。教师队伍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論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 要通过常态化考核检验各级各类学校是否严格把控思政课教师准入质量。对国家已经要求实施的师资培训、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活动是否贯彻落实,以及系列活动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程度,要根据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三是学校对政策贯彻落实的监督和反馈。学校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政策贯彻落实的直接责任主体,各项政策的落实程度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其中的关键在思想认识。在提升学校管理队伍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同时,将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纳入学校管理的基本考核指标,使学校切实发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体作用。

2.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项目化研究,搭建项目化协同育人平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运用系统思维,科学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各要素之间全面、系统、有机联系。一是鼓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立项,以项目化研究分析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逐一解决。二是加强对不同学段学校之间纵向问题的分析,以解决教材内容认知、教学设计衔接、活动交流协调等问题为重点。三是加强对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研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不局限于思政课,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社会协同参与的问题。在社会组织、机构参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尚未完善建构的情况下,应通过官方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对各项内容进行规范化监督,以项目化方式畅通社会参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渠道,使社会各类资源与不同学段学校、不同需求思政课程有效对接。

3.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评价体系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的提升,关键是要发挥好监督评价机制的作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效性评价机制的完善要把握好三个关键内容:

一是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当前阶段,整体上需要建立全覆盖的数据采集网络,建立良好的评价运行机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凸显各项实践的展开和推进,在对比性的结果评价应用时,以鼓励或奖励性评价反馈为主,以调动各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要体现教师的主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当前,应将立项的相关研究项目、取得的教学成果和奖项、出版的相关教辅材料等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并进行适当倾斜。在思政课教师整体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将原有评价体系中的可替换指标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成果进行等质等量替换,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积极主动、自愿自觉地推动一体化建设。

三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时,主要考察教学目标、知识掌握和应用,反映阶段教学的有效性。在对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时,主要考察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以及教师对课堂的管控能力。在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综合考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效果。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ZHANG  Yifan

(School of Marxism,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has deep-seated problems, such as a lack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level design, a lack of in-depth study on the complexity, and an imperfect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refor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to strengthen the project-based research of the integration, and to build the platform for project-base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development path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现状分析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