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辰
(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1)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内外部环境分析为基础、以企业资源配置为手段,通过对销售、生产、采购等一系列具体行为的计划和管理,实现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营及财务等方面的全面规划和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特点,其核心是将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经营计划,以便在实际经营中有效地指导和控制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通过实现阶段性的经营目标来逐步达成企业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对自身发展进行的全面规划和管理,在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全面预算作为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是企业控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依据。企业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反馈,可有效地控制经营成本及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及过程做出规范。
其次,全面预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计划与协调,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分配,合理利用资金、人力、物力,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作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最后,全面预算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协作沟通,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需要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以确保企业整体的目标能够实现。同时,全面预算作为一项涵盖全部门和全业务流程的综合性管理工具,涉及范围广、控制内容全面,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掌握自身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1.全面预算编制缺乏可靠的数据或信息支持
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需以可靠的企业内外部信息作为基础,基础数据质量不佳将使企业难以对自身情况进行全面、精准的把握,从而难以制定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与实际情况的预算计划。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因自身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历史数据采集不全或不准确;或因企业人员胜任能力不足、对外部环境研判不到位,造成销售量、材料成本等使预算数据与实际偏差较大。此外,企业人员可能因个人利益等原因存在夸大费用、捏造销售数据等主观倾向,造成数据信息失真。
2.全面企业预算指标体系不合理
全面预算指标体系不合理表现为预算目标不合理,比如,预算目标短视、偏离企业长期规划、过于理想化导致超出企业实际能力;或企业预算指标体系不合理,比如,仅制定财务预算,未对销售、生产等业务活动进行规划,难以起到全面预算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
3.全面预算编制管理体系不规范
全面预算编制管理体系不规范可能导致纵向、横向间信息沟通不畅,影响预算编制合理性和可行性。比如,最高决策机构缺失将影响各部门沟通协调效率;将编制工作过分集中到财务部,其他业务部门参与较低,可能因财务人员不熟悉各职能部门具体情况而无法制定出符合实际的预算。
4.全面预算编制周期和编制方法不合理
全面预算编制周期不合理可能导致预算编制的质量下降。如果编制时间距离预算期过近,各部门因时间紧张而牺牲编制质量;而如果预算编制时间距离预算期过早,可能因对未来预测不准确而影响预算质量。
编制方法也会影响编制质量,一是在内外部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仍使用增量预算法,仅将历史数据加以调整,而非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很可能造成预算与实际偏差过大;二是编制方法单一,比如,全部成本费用项目均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对与业务量关系不大的费用而言白白增加了编制工作量,还可能影响编制的准确性。
1.预算执行责任落实不到位
预算执行责任落实不到位可能会使预算计划无法有效落地。比如,预算指标分解不明确,导致部门执行预算时缺乏依据;或责任部门不明确,出现互相推诿、工作重叠或缺位等情况,造成预算执行效率低下。
2.预算执行监督措施不完善
预算缺乏监督可能导致企业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扩大了预算失控的风险。比如,预算执行审批不严格,或仅依赖预算执行部门的自我监督,缺少内外部审计等第三方监督评估,可能出现项目超支或项目实际内容与计划不符的情况;或对预算执行情况监控不力,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企业对预算执行真实情况的把握,造成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3.预算执行缺乏反馈和调整机制
企业全面预算的反馈和调整机制不完善可能造成预算执行僵化,难以应对突发事件或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甚至导致企业错失商机;或预算调整过于随意,预算缺乏刚性和约束力。
对预算结果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影响预算约束力和预算执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比如,预算考评体系过于片面,仅强调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可能导致部门过于追求数字结果,而忽略了服务质量、员工能力等企业发展中的其他需求;或预算执行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考评奖惩无法落实,可能影响部门工作积极性,造成预算执行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违规现象,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1.提高预算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保证预算基础数据及信息来源的准确与可靠,企业应完善数据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设立标准化的业务信息采集与分析体系,通过数据分析软件、业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内部信息的来源与质量。
企业还应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市场环境调研,了解业务趋势、客户需求和经济环境变化趋势等因素,必要时自可靠的第三方机构获取外部信息,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变动,从而制定更合理的预算计划。
2.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及指标体系
合理的预算目标及指标体系能够为企业提供发展方向,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
企业应根据其战略目标和长期规划,并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可用资源等确定预算目标,使预算编制成为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工具。比如,初创期的企业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来扩展业务,因此会更加重视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效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而成熟期企业已拥有稳定的市场和经营模式,其预算目标会相对更重视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和稳定收入。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应包括采购、生产、销售、投融资等各项活动在内,以便通过全面预算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预算指标应便于分解和量化,并按照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权责范围和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以帮助各职能部门更好地完成预算编制与后续执行、考评等工作。
3.改进预算编制管理体系
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有助于协调各部门的资源及需求,保证编制过程的公正合规,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规范预算编制流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并设立沟通协调机制。预算草案应由各职能部门自行测算、逐级汇总,并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审查和平衡,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出发对预算进行研究论证,以使预算更为准确、可靠、符合实际。企业应按照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的原则确定预算编制、审批与下发环节的授权批准程序,以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和预算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企业还应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专门履行全面预算管理职责的决策机构,委员会成员至少包括企业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预算委员会因由不同职能部门代表组成,可以更全面地考虑企业各方面的需求情况,集体决策机制也能保证预算编制和审核过程的规范合规。同时,预算委员会在管理层级上较财务部门高,也更有利于预算编制及后续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工作。因此,相比于财务部门单独管理预算,设立专门的预算委员会可以提高决策的专业性,增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透明度,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4.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及编制周期
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和编制周期有助于提高企业预算的准确性和编制效率。企业应依据自身业务特点、管理水平和外部环境,结合预算目标及管理需要选择适用的编制方法,不同的预算编辑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相互结合,以满足企业不同的需求。
实务中,企业可以使用零基预算法来对重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和规划,使用增量预算法在过往预算基础上结合本年业务预测制定日常经营项目的预算;在具体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对于较为稳定的固定费用可采用固定预算法,对于取决于相关业务量的变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项目,应选择相应的工时、生产量或销售量作为计量单位,使用弹性预算法进行编制。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管理水平和员工能力、预算编制的深度和广度等因素安排合适的全面预算编制时间及编制周期,并应当在预算年度开始前完成全面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
1.加强预算执行的责任落实
全面预算批准下达后,企业应尽快对预算进行分解和落实,明确各预算指标和执行环节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预算指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应能量化评估和可控,且有利于企业经营总目标的实现;指标分解应明确、具体,以便于后续的预算执行和考核,比如,对生产预算的分解应将生产计划分解至各生产线,并设置定额、定率标准;指标的责任落实应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仅对其控制范围内的指标负责,以保证预算执行的公平性和员工的积极性。
2.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
企业应建立规范的预算执行授权审批制度,明确预算项目授权审批的范围及程序,必要时对预算外事项或特殊事项设立单独的审批流程,以确保各审批环节规范、科学、透明;建立预算执行监控和预警机制,对重大投资、重要工程等重点项目应进行特别关注,保证预算执行信息的沟通传递渠道,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产生的偏差;建立和落实预算分析制度,定期分析和通报预算执行情况,总结和研究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探讨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落实预算改进措施。
3.规范预算执行的反馈与调整机制
企业应建立预算执行反馈与调整机制,以帮助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预算,保证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
首先,企业应明确预算调整的条件,确保预算调整是出于政策变化等客观因素造成,避免盲目或随意调整,以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其次,企业提出调整预算时应制定详细、完整的调整方案用以审核分析,内容应包括调整原因、调整建议、调整前后指标差异及影响等内容;最后,企业应严格规范预算调整流程,明确审批责任和权限,确保预算调整是客观、可行且符合企业长期规划的。
企业应对全面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评价,以提升预算执行效果和员工积极性。
首先,企业应设立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与各职能部门的权责相一致,以保证可操作性;考核指标应以定量为主,并根据需要辅以定性指标;考核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业务表现,除财务指标外还应注重如客户满意度、安全环保要求等其他指标。
其次,企业应规范预算评价过程,明确考核的目的、范围和标准,建立规范的考核流程和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做到全过程公正、透明和客观,以保证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
最后,企业应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管理参考依据,以指导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战略决策。
企业全面预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为有效应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企业需要加强预算编制过程的科学性、严格执行预算、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等,同时注重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反馈调整,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效果,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