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丽娜
(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是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高的风险与发展难度,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能够为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
在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经营流程调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提供精准的会计信息,第一时间发现国有企业发展阶段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制定出科学的风险预防措施,完善企业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治理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出长短期经营发展目标,严格根据制定的目标调整企业经营战略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目标实现。
内部控制是国有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一切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为实现企业制定的长短期经营发展目标提供服务,在国有企业经营计划开展前,需要通过数据获取与材料分析,了解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外界的经济环境,主动探究企业内部管理面临的影响因素,严格按照制定的经营计划开展经营活动。
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计划的制定权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会受到个人主观观念的影响,出现各种决策失误,导致国有企业在经营阶段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需要找到影响目标执行的关键节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内部管控措施,通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项目经营成效。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需要贯穿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打破传统管理体系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企业原材料采购开始,参与到企业项目生产和项目营销的整个阶段。内部控制工作要针对每项经营活动的完成目标和执行方案进行市场风险评估,对整个实践流程进行动态化监管,保证内部控制成效,在完成项目任务后要求管理部门监督与审计项目的完成情况,为国有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管控环境,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沟通。
信息交流能够及时发现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中面临的风险问题,制定出科学的防范措施,要求董事会成员、项目经理、基层员工共同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出决策部门、市场采购部、产品设计部、财务管理部、商品营销部的协同管理作用。
内控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与企业管理阶层保持密切联系,在企业内部形成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需要自动化完成市场数据分析,当出现市场环境变化时进行经营方案调整,让国有企业的项目发展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管理制度约束下,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为了保障内部管理成效,出台一系列制度手册和业务执行措施作为约束,但相关规范和执行标准都是由企业管理成员制定的,在执行阶段由基层员工执行。控制体系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共同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为各项业务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不能将内部控制目标放在单一的经济效益提升上,还需要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工作执行与应用具有的管理价值,深入分析人为因素可能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带来的影响。
国有企业想要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盲目地追求规模拓展,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了解不足,未对新业务的发展前景进行合理分析,一部分扩张业务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管理人员缺少对国家经济宏观发展环境的了解,新项目的开拓与国家政策改革方向不符,过于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忽视了内控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效,甚至造成资金链断裂。
企业需要充分研究当前的行业发展特征,在企业发展情况一般的背景下盲目地进行新投资项目引进,将会引发企业资金周转问题。在国有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系统作为辅助,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资金储备不充足,企业制定的经营发展策略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相脱节,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效。甚至因决策失误让国有企业陷入恶性经济循环中,不仅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还会进一步消耗企业多年的经济积累。
国有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体系主要由监事会、纪检监察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组成,三大机构在审计、监督、执行阶段充分履行业务检查、项目评估等根本职责。当前国有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将监督、评审权力集中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的形式与流程缺乏独立性,难以保障审计结果的精准性,无法发挥出监督管理具有的权威作用。国有企业监督职能的履行上,许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将内部监督工作局限在会计账目审核上,忽视了内部稽查制度、项目评价制度的有效执行,难以发挥出企业各组织机构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内控治理结构不完善,虽然许多企业设立了内控组织机构,但是企业经营发展决策的制定仍然以企业法人的主观判断为主,忽视了不同岗位之间的监督管理作用。国有企业的内控工作存在许多漏洞,现有的内部组织机构形同虚设,部分国有企业内部自主权限过大,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存在分帮结派、徇私舞弊的现象。
在业务开展和企业经营决策制定中,责任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缺乏对企业综合发展前景的考量,导致企业丧失竞争优势。企业现有的内部审计部门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流程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矛盾,无法保障各项内控管理方案的有效执行,国有企业内部责任分工不明确,企业现行的内控管理机制停留于问题表面,忽视了对企业经营细节的管控。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缺乏参与积极性,未结合市场环境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做出有效评估,导致企业经营管理面临一系列风险问题。
国有企业现有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信息获取难度大,信息处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信息传输速度较慢,在传输过程中信息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规划。
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过程中,难以第一时间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将会影响到企业经营发展决策的制定,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企业项目经营能够获取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搭建的过程中,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较少,高素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管理者与员工的意识形态过于陈旧,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问题。
国有企业内部未建立信息管理制度,难以按照信息系统建设标准选择合适的内部控制管理方式,在企业内部存在员工应履行的工作职责不明确,重要信息资讯失真,财务营运等资料不健全的问题。在企业经营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合作企业和竞争对手现有的经营战略了解不足,信息获取不及时,难以保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成效。
国有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需要围绕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内控目标,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在企业内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机制,针对企业经营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案。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需要确定企业管理的主体和内部控制的对象,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要求在岗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围绕制定的内部控制目标,不断调整内部控制规章、内部控制流程以及内部控制的管理办法。
选择科学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方式,推动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方向涵盖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经营管理等,内部控制工作与国有企业基础工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在国有企业建立循环管理系统,围绕各项工作内容制定科学的内控目标,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外部推动性作用,做好企业经营项目的统筹规划,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适用性。建立统一的执行标准,才能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选择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经济形势,在法律文献的支持下解决企业经营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整体成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强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针对当前内部控制措施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制定的经营发展决策进行审查与批复,杜绝国有企业内部一言堂,能够有效规避经营决策执行阶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强对国有企业各部门业务开展的综合监督与管理。
在企业内部践行相互牵制的管理制度,避免因某一部门权力过大出现徇私舞弊的问题,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做好对关键岗位人才的监督与管理。关键岗位通常指的是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对部门业务开展具有较大的引导权限,定期开展稽查工作,分析管理人员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限。采取岗位轮岗制度,有效避免国有企业高层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对当前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统一评价与考核,确保内控管理工作落实到项目开展过程中。
调整企业内控治理结构,建立全面覆盖的内部控制体系,编制适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内部控制手册,保证各项内部控制工作决策的稳定执行,调整国有企业内控组织形式,明确管理部门需要承担的内部控制职责,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进行。
内部控制工作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达到企业制定的长短期经营发展目标,建立专门的内控管理部门,确保内控制度在国有企业项目经营阶段的稳定运行,达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设立单独的职能部门负责内控管理工作的稳定实施,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确保内控工作的规范运行,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定风险预防措施,促进内部控制管理程序的透明化发展。
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特征,对管理任务进行层次划分,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实现海量信息的自动化获取与整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是由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企业管理层需要严格按照内控标准中的约束条例完成工作任务,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要求进行责任分工,将内控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统一培训加深基层员工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做好内控理念和内控机制的宣传与推广,打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氛围,促进内控工作系统化、全面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内控体系的转型升级,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问题。
根据内部控制的根本需求,要求各部门提交相应的数据材料,自主通过信息科技进行数据材料分析与整理,将其传输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数据库中。将数据材料分为加密材料和公开性材料,公开性材料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开放,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材料查找,内控体系的信息化能够实现企业成本管控,加快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发展进度,有效预防传统人工操作和纸质办公的缺点和不足,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性,避免因储存时间过长造成数据丢失。
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与升级,不断更新系统内部数据材料,通过数据整理与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市场风险问题,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措施。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灵活的数据查询和企业内部资源动态化追踪,将内部控制制度融入企业各项业务流程中。通过简单的数据网络操作,自动化完成科学的信息校验工作,与企业制定的经营发展目标进行数据对比与分析,精准地进行管理方案调整,保证国有企业业务流程的可操控性。
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化、系统化发展,降低国有企业经营危机的发生概率,内部控制工作不再是单一的规定和制度,而是为各部门业务工作的稳定开展提供基础保证。国有企业内控存在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徇私舞弊问题频发、企业监管机制不健全、内控治理结构不完善、信息获取不及时等问题。为了确保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需要遵循脚踏实地的基本原则,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督审计机制,不断调整国有企业的内控治理结构,促进国有企业内控工作的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