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端 甘玮玮 周小芹
随着高龄产妇人群增多,Rh 血型系统中C、c、E 和e 抗原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降低Rh 血型系统不合导致的孕产风险,在孕前或孕期开展Rh 表型血清学分析与不规则抗体检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漳州地区36 496 例孕妇Rh 表型特征及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建立和完善本地区产科用血安全和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治的临床资料提供实验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标本来源 选择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 日36 496 例就诊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46 岁;其中首次妊娠孕妇16 265 例,二孩孕妇(孕次≥2,产次≥1)20 231 例。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审批(审批号:2023-136)。
1.2 试剂与仪器 Erytra Eflexis 全自动血型鉴定仪、ABO 正反定型/Rh(D)、Rh(C)、Rh(E)定型微柱凝胶卡、ABO 反定型细胞、抗人球蛋白卡均由西班牙基立福诊断公司提供;抗D〔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in M,IgM)〕、抗c(IgM)、抗e(IgM)血型定型试剂、抗筛细胞、10 种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细胞、抗人球蛋白试剂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责任有限公司产品提供;抗D(IgM+IgG)血型定型试剂由上海博力医学生物科贸有限公司提供;凝聚胺试剂盒由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3 研究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Rh 血型抗原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1]进行操作和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Rh 抗原表型分布 16 265 例首次妊娠孕妇检测出14 种Rh 抗原表型,按阳性率从高到低前5 位为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20 231 例二孩孕妇检测出14种Rh抗原表型,按阳性率从高到低前5 位为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漳州地区36 496 例孕妇Rh 抗原表型分布
2.2 Rh 血型5 种抗原分布 36 496 例孕妇Rh 血型系统5 种主要抗原阳性率分别为D 抗原98.93%,e 抗原91.64%,C 抗原87.12%,c 抗原57.89%,E 抗原48.22%。RhD 阴性确诊者391 例,占比为1.07%。首次妊娠孕妇Rh 血型抗原阳性率分别为D 抗原98.93%,e抗原91.34%,C抗原87.03%,c抗原58.27%,E 抗原48.60%。二孩孕妇Rh 血型抗原阳性率分别为D 抗原98.92%,e 抗原91.88%,C 抗原87.20%,c 抗原57.58%,E 抗原47.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36 496 例孕妇Rh 血型5 种抗原分布
2.3 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 首次妊娠孕妇检出不规则抗体5 例,其中3 例为Rh 血型系统抗体(抗-E抗体2 例,抗-cE 抗体1 例);二孩孕妇检出不规则抗体145 例,其中123 例为Rh 血型系统抗体(抗-D抗体25 例,抗-E 抗体57 例,抗-cE 抗体20 例,抗-C抗体13 例,抗-c 抗体8 例)。见表3。
表3 首次妊娠孕妇和二孩孕妇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表
2.4 两组不规则抗体及Rh 血型抗体检出率比较36 496 例孕妇检出不规则抗体150 例,其中二孩孕妇组的检出率和Rh 血型系统抗体占比均明显高于首次妊娠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孕妇不规则抗体及Rh 血型抗体检出情况比较
Rh 血型系统是最复杂的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且具有多态性和免疫原性,重要程度仅次于ABO 血型系统。目前已发现的Rh 血型抗原有50 多个,与临床相关的Rh 血型主要抗原有D、C、c、E、e、5 种。本研究检测的36 496 例孕妇Rh 血型抗原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D、e、C、c、E,与以往报道的抗原阳性率排序D、e、C、c、E相近[1-2]。RhD 阳性孕妇以DCCee 和DCcEe 表型占比最大,与段秉政等[3]报道的无论是患者还是献血者Rh 表型分布均以DCCee 和DCcEe 占比最大的规律一致,也与强新晨等[4]调查8 760 例Rh(D)阳性孕妇Rh 血型表型以DCCee 和DCcEe 为优势表型相同。而Rh(D)阴性性孕妇中以dccee 和dCcee 表型为主,这与金方思等[5]报道60 例Rh(D)阴性孕妇中以dccee、dCcee表型为主的结论相符。表明漳州地区Rh(D)阴性孕妇的Rh(E/e)抗原组以ee 表型为主,缺少E 抗原。这也是导致该地区孕妇检出抗-E 抗体阳性率高居首位的主要因素。16 265 例首次妊娠孕妇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5 例,检出的3 例Rh 血型系统抗体,均有既往输血史。20 231 例二孩孕妇检出123 例Rh血型系统抗体,只有9 例有既往输血史,表明孕妇体内的Rh 血型抗体与孕次产次有关,也揭示Rh 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常见于二孩,与祝丽丽等[6]研究相符。126 例Rh 血型系统抗体阳性患者中,抗-E 阳性患者59 例占46.83%,排在第一位。这与于洋等[7]研究1994 —2013 年我国4 800 例患者检测出的5 582 个红细胞同种抗体中Rh 系统抗体4 274 例,抗-E 为1 891 例,排在第一位的结果相同。因此关注二孩抗-D 抗体导致溶血病的同时应警惕抗-E 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目前,人类尚未检测到天然Rh 血型系统抗体。存在于人体内的Rh 血型系统抗体主要为由异体输血或妊娠导致的异体红细胞抗原刺激产生的意外抗体,临床上以IgG 类型抗体多见。免疫性抗体一旦形成则很难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效价可能逐渐降低,但如果机体再接触到相应的Rh 血型抗原,则其免疫抗体效价将显著增高。IgG 类型抗体可以自由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是导致二孩发生Rh 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关键因素。Rh(D)抗原的检测的常规化和抗Rh(D)球蛋白的运用,抗-D 抗体导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少见。反之,其他的Rh 血型抗体在临床血清学诊断中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抗-E 抗体[8]。在漳州地区孕妇人群中检出较高占比的Rhee 表型和抗-E 抗体,应引起临床围产期医务人员的重视。在新的生育政策支持下,本地区二孩孕妇和高龄产妇日益增多,危重症孕产妇随之增长,产科出血风险增加,对临床安全用血产生巨大挑战[9]。做好孕产妇Rh 血型表型检测和Rh 血型意外抗体检测,提倡孕产妇实施Rh 表型匹配输注[10-11],对保障孕产妇用血安全,提高疗效和减少孕前或孕期输注不匹配Rh 血型血液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有重要意义,在优生优育方面可以作为二孩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防范和救治的重要依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