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共同体”的内涵、共性与路径

2023-11-23 03:43:28邵珠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美育共同体艺术

邵珠春 ,徐 静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35年,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1]。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的融合发展与交流加剧了审美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中国传统的美育教育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中华美育精神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而如何实现大学生对中华美育精神的文化认同与归属,如何有效整合传统与当代的美育资源,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育人机制,进而在此基础上构建“美育共同体”,是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根本任务和迫切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建设的时代需求。

一、“美育共同体”的内涵

在当代,物质生产日盛,日益发展的互联网、短视频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问题。伴随短视频提供的短暂快感的同时是其带来的更深的精神空虚,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又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审美能力将成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关键因素而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美育共同体”的含义

美育即美的教育或审美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研究或方法研究,重在传授美育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法;二是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重在美育过程中关注个体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表达。当下学校美育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受到施教者的研究范围和认知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受教者审美态度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因此,对美育的认知理解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内容上主要将美育归结为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趣味教育、感性教育、艺术教育、美学理论教育等;在认知上则存在将美育等同于德育、艺术教育、专业教育,或美育无用论等几种观点。对美育的理解与定义往往局限在相对孤立的学科层面,较少关注美育与其他学科、其他资源的横向联系,忽视了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美育在学生全面素养提升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价值共性,没有将美育及其相关内容视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共同体。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将其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等不同类型;当代环境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则提出了理性共同体、道德共同体和美学共同体三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一书中则认为美学共同体没有存在的真实性,认为它不能解决人们的生存困境;拉什认可鲍曼的观点,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文化层面的共同信仰,无论是在现代意义还是传统意义上,如果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共享意义、共同的义务和惯例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2]。这也就意味着“美育共同体”作为文化层面的共同体,作为共同体构成的“我们”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共同的背景、惯例、意义与常规活动等四个方面的共性因素。在此意义上,“我们”构成了“美育共同体”的集体。

因此,“美育共同体”是基于一个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它既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形式。“美育共同体”打破了传统美育教育手段的单一性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它使美育活动从独立的学科或视野走向跨学科的审美表达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在共同体视角下,凡是与美育有益的资源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拓宽了美育的宽度与广度,又因为审美指向的共性拓展了美育的深度,丰富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育形成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因此,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的建设,应在资源共建、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构建广泛意义上的“美育共同体”,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2.“美育共同体”的类别

美育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一般以艺术审美为中心,以提高人的艺术感受敏锐度和艺术操作能力为目标;广义的美育指的是对一切包含美的事物的体验过程,除艺术审美之外,还包括环境审美、现象审美、科学审美等所有的审美形式,是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来培养人们对事物审美的精细感觉、丰富情感和更广泛的理解,从而获得一种优雅和谐的生活状态。N·费希尔认为:“审美教育培育了新的目的观和自我实现的观念,不仅改变了主体的合目的性概念,也改变了客体的概念,被改变的客体被称为和谐环境。”[3]“美育共同体”同样如此,广义的“美育共同体”在纵向上包括大、中、小、幼贯通一体的“美育共同体”,在横向上表现为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横贯一体的“美育共同体”,是集中区域内优质美育资源和美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美育共同体”。在低维度上表现为“家校美育共同体”和“学校美育共同体”,在高纬度上表现为“区域美育共同体”和“校际美育共同体”。狭义的“美育共同体”一般指“学校美育共同体”,是集中一校的美育资源为本校学生提供美育服务的共同体。

在“美育共同体”视阈下,凡是对人类审美有益的事物、内容都可以作为实现美育的要素,从而将其他文化中有益审美的元素转化为自身生存发展的营养,壮大自身。在当下,美育应朝着以合作文化为主导的“共同体”转变,构建更具实践操作意义的“美育共同体”,这就需要教育者自身具备一种学科“横贯能力”。“横贯能力是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能力而言,这种能力跨越学科界限,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以保证学生能够面对个人发展、学习、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需求。”[4]基于横贯能力的“美育共同体”是集成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美育资源所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美育。其内部成员间的构成与合作是以合作文化为基础,相互之间跨越了专业与学科的界限,从而建立一种以审美为基础的美育融合,拓宽了美育的边界与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

有别于传统美育的单一模式,“美育共同体”充分重视环境对人们的重要影响,将社会美育、环境美育、学科美育等与美育过程进行有机地融合,实现全方位的美育育人。所以,“美育共同体”是情感、审美、个性、环境、艺术、感性、生命和美学知识教育的综合体,它能更好地服务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对完美人性的追求,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审美观,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美育共同体”的共性阐释

“美育共同体”的共性来自中华民族对“善”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信仰,来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追求,还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审美惯例,来自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

1.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认同

“美育共同体”的共性是向善的审美追求,善是“美育共同体”构建的核心。善包含审美与道德的两层关系属性,审美的善指向人的文化品格与精神追求,道德的善指向人的社会关系与价值判断,二者的和谐发展共同指向建构完整的人。所以美育不仅包含艺术的审美教育,同样包含道德与人生的审美教育,这种将德育赋予美育的过程更能体现“美育共同体”的价值内涵。“共同体成员所持的价值观、情操和信念,能够为使人们凝聚于一项共同事业提供所需要的‘黏合剂’,共同体中心统管对共同体有价值的东西,提供指引行为的规范,并赋予共同体生活意义。”[5]共同的文化和审美追求是“美育共同体”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共同的文化是成员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础,共同的审美追求体现为对“善”的美学信仰,这种认同在古代表现为对传统道德理念的认同,在当代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在美育上统一表现为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这种共同的追求和信仰成为构建“美育共同体”强大的精神纽带,它使成员间超越了狭隘的个体审美差异,转而共同追求整个群体的共同审美价值,在“美育共同体”内部构成具有内在生机的精神共同体。在“美育共同体”视角下,学校美育是一个全员、全方位的工程。更进一步,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各类媒体等都应当承担起大学生社会美育的责任,从而形成美育的环境共同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共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共同的审美惯例

中华美育精神是“美育共同体”构建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美育共同体”是一种建立在传统审美惯例上的精神共同体,正是基于传统审美惯例中对善的无限追求,共同体内部才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

中华传统审美的共同追求和文化基因使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彼此信赖的情感基础,中华美育精神与美学思想的深厚基因已经融入传统国人的精神血脉,影响着国人的审美选择和审美判断,“美育共同体”正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从中不断获取丰富的精神滋养。所以,“美育共同体”在本质上表现为中华美育精神的聚合体,是长久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惯例在美育不同领域的外化与彰显。

3.共同的时代使命

传承中华传统美育精神,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完整的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美育体系是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时代使命。在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带给大学生的视野冲击和文化冲击,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审美鉴别力与判断力,形成审美认识的科学观、整体观、全面观和民族观,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辩证思维,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高校美育教育体系的建设需立足中国本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健康发展的美育教育机制。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6]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因此,高校美育工作要植根于中华美育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础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美育的正确方向,创新方式方法,积极营造美育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判断能力,将蕴含在审美活动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外化为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中的行为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等学校美育体系。

三、“美育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不同层次“美育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不同,低维层次上的“家校美育共同体”主要面向中小学与幼儿园,高校“美育共同体”的构建主要针对“学校美育共同体”“区域美育共同体”和“校际美育共同体”三个层次。但无论哪种层次的“美育共同体”,其目标都是以美育资源的共享、共建来促进社会美育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美育的和谐发展,促进区域文化的全面提升,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美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1.构建“学校美育共同体”,助推学校美育发展

在“美育共同体”视角下,学校美育是一个全员工程,不仅需要专业的美育教师在审美基础理论课程、审美体验类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他教师在所教授的一般课程中也应当承担课程美育的责任。“学校美育共同体”应当包含多种方面:一是美育基础理论,这是美育实施的指导思想;二是艺术类课程,这是美育活动实施的关键;三是普通课程中的美育渗透,亦可称之为课程美育,这是美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四是校园文化建设,这是美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学校美育共同体”,从而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美育生态教育系统。

(1)美育基础理论的引导性

美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审美活动类课程中起着引导和支持作用,这部分内容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教师来讲这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知识基础,对学生来讲这是进行审美提高的重要保证。审美活动不同于艺术创造活动,艺术创作是自我的全身投入和灵感的迸发,是艺术创作者个人的事情,不需要外力的介入;审美则需要引导才能完成,需要外力的介入和引导才能实现,这里的外力不仅指现实中的教师,还包括指导审美活动的理论书籍或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外部力量,比如去博物馆欣赏一件青铜器时的导游或自助式作品导览器等。因而,审美需要知识的准备,需要方法的指导,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所有积极的外部力量都是“美育共同体”的重要构成。

(2)艺术类课程的主导性

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艺术理论修养为主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课程,如艺术概论、中西方美术史、中西方音乐史、艺术原理等课程。其二是以艺术实践为主的课程,美育教育离不开实践,艺术实践活动是提高美学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实践课程的设置包括对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内容的实践与练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来学习掌握一门艺术技能,从而更好地体验艺术,培养对艺术审美的感知能力。艺术实践课程应设置为限定选修课程,学生可依据自身的个体差异与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内容学习,教师则依据学生非艺术专业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方式来完成艺术实践课程的教授。艺术实践类课程的安排应形成系统化、系列化、层次化的课程分布,以适应非专业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其三是以艺术欣赏为主的课程,包括戏剧欣赏、戏曲欣赏、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舞蹈欣赏等课程内容,要重视艺术欣赏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应用,充分发挥艺术欣赏活动带给学生美育的促进作用。这里的欣赏活动不仅包括课堂的欣赏教学,同样也包含艺术课外活动中的艺术参与和对校园文化中艺术展演活动的欣赏。

(3)课程美育的必要性

诺贝尔奖物理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经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在自然科学课程中渗透美育的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塑造完美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要在美育与科学之间建立形成联系需要具备横贯能力,横贯能力的形成需要建立跨学科与多学科的研究思维。“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在侧重点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共性是其主体。相对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而言,跨学科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强化学科之间的整合。”[7]因此,在合作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美育共同体”就需要整合不同学科间的美育资源,要求施教者能依据一个特定的点在不同学科间建立联系,形成一种跨学科、多领域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不同学科之间依据美育的指导思想形成对美育内容的渗透,使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在不同学科中的审美文化的渗透和传播。从而建立富含审美元素的美育课程体系,推动学校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全程美育、全方位美育。“美育共同体”是一个审美传播与体验的共同体,相关的学科和要素间要体现出互惠性、联系性和多样性,使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形成一种自然的融合,构建一种审美体验的共同体。

更进一步,课程美育又可以分为随机性课程美育与有组织课程美育,前者是在本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随机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渗透与传播,后者则是根据某一专题有意组织的美育教学形式。比如在有关儒家审美文化的课程美育中,分别组织不同专业的教师从不同学科与研究方向出发,从礼器文化、礼乐秩序、书法碑刻、儒家建筑、审美思想、儒家文化对外传播等不同角度和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不同专业出发为学生呈现出有关儒家审美文化的立体形态。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儒家文化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与理解,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传统优秀文化辨识与传承的思考。一位曾经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在她的课程结业总结中说:“课堂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画面,颠覆了我对儒家文化的认知偏见,我要用我在课堂中学到的思维方式,重构对儒家文化秩序与美的理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性

校园美育环境的营造能使身处其间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来说,校园美育文化环境的创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校园人文景观的搭建。学校应充分挖掘地域性文化资源,将地方文化名人和独有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引入校园美育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包容、开放的美育平台。根据地域文化的优势建设校园文化名片,形成品牌效应,充分实现以文化人,以景育人、以美感人的校园审美环境。其二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要充分建设美育文化团体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美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联系互动,定期安排艺术展演活动,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形成审美活动的艺术季。构建校园文化品牌,使各类社团演出、展览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营造审美文化氛围,形成校园文化活动的习俗与传统。其三是丰富美育活动的场所。在大学校园,除去必要的图书馆建设之外,美术馆、博物馆、电影院、音乐厅等应是大学校园的必备,这些设施能够丰富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审美活动。考虑各种制约因素,这些设施的建设也可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各地政府将类似的建筑设施建在方便学生活动的地点,以便能够充分实现这些场所的价值,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校园美育活动中,“美焕文心”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季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见表1)。首先,美育活动应重视顶层设计与品牌建设,由相关机构统一规划与组织领导(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是学校独立设置的教学与科研实体机构),保障美育品牌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其次,美育活动应注重时间的合理性与保障性。第七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季从2023年3月20日至6月16日,几乎涵盖了整个毕业季,有效利用了艺术院系的毕业展览,具有时间上的集中性。再次,美育活动应重视美育内容的多元化和美育组织机构的多元性,美育展览既包括专业艺术院系的毕业展,又要充分吸引校内外艺术社团和社会机构的参与,形成美育合力,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向、不同内容的审美需求。最后,美育活动应保障美育场所的丰富性,从而满足不同演出与展览的场地需求。

表1 “美焕文心”首都师范大学第七届艺术季相关内容1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自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官网。

地方综合院校不可能完全复制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季的活动内容,在校园美育活动中应努力将专业特色与本土文化艺术相结合。在满足大学生的审美文化需求,促进审美能力提升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育人效果,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

2.构建“区域美育共同体”,实现双赢发展

在“学校美育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地方大学应在自身美育教育提高的同时兼顾服务地方的责任。通过整合地区美育资源,实现区域内高校、文化机构的美育师资力量参与当地中小学美育的教学与指导,借助高校的资源和师资改变当下中小学美育师资短缺的现状,提升中小学美育教学的效果。从而构建起一种基于合作文化的集合区域内多种美育资源的“区域美育共同体”,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美育资源有效融入美育过程。从全方位、多学科、多角度促使区域内美育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审美观,促进美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区域美育共同体”的构建方便了大学生美育见习和实习工作,实现了学科发展与地方美育文化建设的双赢。

(1)地方美育资源请进来,促进美育文化多样性

其一,可以将地方文化馆、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科技馆等文化机构的相关人员请到高校,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分享本土优秀的艺术文化;或者组织学生到相关文化机构进行研学参访,由学校和文化机构共同制定相关的学习流程和组织相关的艺术讲座,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其二,可以将本土民间艺人请到高校,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本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丰富审美文化视野,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渠道与思路。

(2)高校美育资源走出去,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其一,借助高校美育教育资源,与地方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建设一支美育支教与服务团队,在锻炼大学生美育实践能力的同时服务地方美育事业发展。其二,借助高校美育实践与艺术社团,服务地方文化与旅游事业发展,促进地方文创产品创新与文化传播发展,提高地方文化的对外吸引力。

3.构建“校际美育共同体”,助推教育公平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间应根据现实需要建立可统领美育活动的共享资源数据库,整合不同学科、不同地域和不同高校的美育资源,为大学美育活动的实施建立基础保障。在对传统美育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全面改革当下学校美育教学活动,以综合审美能力来引导学生的审美发现与感受能力、审美认知与品读能力、审美鉴赏与判断能力、审美扩展与联系能力,进而提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线教育变革为高校美育改革提供了契机,高校应积极整合优质美育资源,系统化建设在线美育精品课程,构建校际间的“美育共同体”,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等学校美育体系。

(1)基于共享教育的“美育共同体”构建

在共享教育研究中,“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知识成为一种可自由获得的生产资料,大大强化了学习者的主体性”[8]。大学慕课、学堂在线、智慧树等众多在线课程平台的广泛建立为教育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但这些美育资源共享率和利用率不高。在今天我们需要努力建设更具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上的美育共享课程,以助推教育公平,从根本上打破困扰高校美育的难题。在互联共享时代,教育的共享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美育资源的共享能够实现最优的美育教育,快速改变高校美育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实现国家对高校美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长期愿景。建设线上美育教育资源库,可实现美育金课共享,推动高校美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机制创新。同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的线上经典美育课程的推广普及能助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复兴,促进地域文化和艺术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鉴于高校间美育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美育师资缺乏的现状,应在共享教育的基础上建立高校间的“美育共同体”,打破美育学习的时空束缚,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实现美育教学的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进而推动共享教育在美育领域的创新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信息化与因材施教的深度融合。对准“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中美育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美育师资缺乏的短板,采取美育共享教育的措施,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公平的有效落实,是实现美育育人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

(2)“校际美育共同体”构建的保障机制

要实现“校际美育共同体”的构建,应妥善处理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管理部门与美育教师三者之间相互关系。在宏观上,建构由省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的美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框架。重点制定美育资源共享机制和策略,协调高校间美育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合理利用不同高校美育教育资源的优势,发挥美育资源建设的宏观指导作用。在中观上,不同高校对各自学校优质美育教育资源的挖掘利用,建设优秀的在线美育课程,实现校际美育资源的课程对接、人员对接,有效利用共享美育资源,从管理层面研究共享美育课程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在微观上,鼓励广大美育教师深入本土文化,充分挖掘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优质美育资源,建设开发在线美育资源库,推进对本土美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拓展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视野。

四、结语

总体来看,坚持美育教学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是高校美育工作的前提,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高校美育工作的目标,高校间美育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提升高校美育的有效方法,“美育共同体”的构建应立足当下共享经济和智能化教育改革的发展,探索美育教育的公平机制。面对日益扩大的审美需求,美育教育应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思想,从专业美育向更为广泛的普及美育转变,建设美育教育资源的共享体系,形成广义上的“美育共同体”,促进我国高校美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美育共同体艺术
爱的共同体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