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栋
摘 要:互联网“性别对立”等不良社会思潮冲击主流价值观,对高校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给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高校辅导员要精准研判、快速反应、及时处置、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性别对立;高校辅导员;挑战;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5-0077-04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总体国家安全。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肩负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责任。当前互联网“性别对立”等不良社会思潮冲击主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传播、践行带来新的挑战,给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研究互联网“性别对立”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性别对立”的实质、产生原因和特点
(一) “性别对立”的实质、产生原因
互联网“性别对立”是一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其实质是利用性别意识上的二元对立,简单粗暴地将一切问题的根源归因为性别差异,造成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有“性别对立”思想倾向的人群以网络极端语言为载体,在不同的网络平台抱团散发负面情绪,传播“性别对立”观点。“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构成了一个个所谓的多元大讨论下更加细分的拟态环境,为互联网‘性别对立境况的形成提供了绝佳的培养皿。”[1]“性别对立”思潮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其根本原因有营销号的需要、资本的作祟,更有国外势力的渗透,当然也有性别角色的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等。
(二) 互联网“性别对立”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由于男女性别的身心差异而导致的社会文化差异被推到聚光灯下,围绕性别关系、权利与义务、婚姻、生育、话语权等话题的对立和割裂让涉及女性权利的议题变得格外敏感,挑动“性别对立”俨然成了“流量密码”。2022年4月2日,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发布重大历史事件图片,但有些人刻意制造性别对立,转移话题关注的焦点。为此,共青团中央发文痛批“极端女權”,结果引发争议。某脱口秀演员因调侃男性为“普信男”而引爆互联网舆论场。“女拳”“绿茶婊”“下头男”“国男”等对立标签层出不穷,割裂和二元对立冲突日趋显现……“网络上一旦出现热点事件,几乎就会有相关的讨论性别内容,进而引发骂战,相当一部分骂战因此而起,许多网友因此陷入性别仇恨情绪,男人仇视女人,女人仇视男人,为对方起各种侮辱性的蔑称,将人们简单地分为不同的对立阵营互相攻击。”[2]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当前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亦不可避免会卷入舆论的漩涡。2020年11月,某高校学姐被性骚扰这一乌龙事件被传到公共网络平台后,掀起了“性别对立”大讨论。2021年9月,网传某高校女生不让男生乘坐电梯,引发舆论关注,事件在互联网发酵后,逐渐形成了“性别对立”的局面。2021年12月,某高校女生“偷耳机”事件,因女生在该校表白墙“侮辱”失窃男生,事件的讨论焦点再次滑向性别冲突泥淖。2023年5月,某高校将校园内部分男厕改为女厕,引起部分学生不满,有在读学生向来往男同学发放“纸尿裤”以表达抗议。2023年6月,“某高校扣饭事件”“某高校张某地铁偷拍乌龙事件”冲顶微博热搜,互联网讨论的焦点转移到了男女对立上……通过以上事件可以看到,当前性别议题所面临的网络环境逐渐激化,互联网“性别对立”呈现出群体极化的特点,特别是在个性化的网络算法和部分大V、网络势力刻意拼接性别差异的推波助澜下,“性别对立”呈现出了多点、极化、消解严肃议题、冲击主流价值观等特点。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参与度最高的群体之一,因具有更加封闭的性别圈层而为社会所关注,使高校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话题中心。
二、互联网“性别对立”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 影响大学生对两性关系的正确认知
大学生正处于“拔节育穗”时期,思想观念和道德的塑造十分关键。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一代,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网络议题,深受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网络观念的影响。互联网“性别对立”境况下,“仇男”“厌女”等标签会影响大学生对两性关系的正确认知。在人类现代社会中,两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尊重异性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割裂的互联网环境会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偏离,从而形成极端思维。一些原本不歧视异性,能尊重关照两性关系的大学生被“性别对立”带动而被迫选边站队,进一步恶化了两性关系的良性互动。线上环境中的攻讦、谩骂,也会影响到现实世界的行为,极端对立的思想会影响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二) 影响大学生看待评判问题的思维方式
将所有问题拖入性别冲突的二元对立深渊是互联网“性别对立”的一大陷阱。从共青团中央微博被冲击,到某高校电梯资源分配调度问题被利用,可以看到问题的讨论焦点已经被转移,取而代之的是将性别差异作为评判问题的标准。看待问题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评判问题则应该以法律和道德为准绳,而大学生成长经历不足、认知不成熟,如果受到“性别对立”极端思想的长期影响,极易掉入非此即彼的思维陷阱,形成割裂式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形成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也不利于在碰到问题时向更科学、更平等的方向思考。
(三)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
互联网“性别对立”思潮,与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抵触,对家庭的冲突、社会的撕裂和矛盾的扩大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性别对立”通过群体极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当性别冲突出现时,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评论区,性别对立者会屏蔽事实真相,转而采用情绪输出代替事实辩论,用一种极端的言论覆盖另一种极端的言论,即“‘抛开事实不论,这都是父权的错!和‘抛开事实不论,这都是“打拳”的错!,这两条像畸胎瘤一样共生着,撕裂的目的就是为了撕裂,就是为了赚取流量和关注,既不是为了女性权利,也不是为了男性权利。甚至性别光谱的两极都达成默契——共同奔赴消解爱情、亲情的崇高,消解家庭的温暖”。[3]更有甚者,部分敌对势力借机煽风点火,利用大学生认知尚浅,缺乏理性的特点,激化矛盾,将青年大学生推上冲突的台前,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正确认知,更进一步损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共同体认同。“在非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击下,高校学生容易受极端观点的影响与蛊惑,常常成为不良势力‘借刀杀人的刀,网络中部分青年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在受煽动后被不良价值观念影响,抗拒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对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产生怀疑,极大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危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而危害国家安全。”[4]
三、互联网“性别对立”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 消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导性
互联网“性别对立”会削弱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地位,消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一方面,互联网“性别对立”的内容喧宾夺主。“性别对立”往往离开了议题的焦点,变成了群体极化,所传播的言论具有极强的煽动性、片面性和虚假性。而网络舆情群体极化“进一步激化了群体成员的非理性情感,造成网络环境中负面情绪的放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稳定因素”。[5]另一方面,互联网“性别对立”的话语表达更快速。“性别对立”泛标签化的话语表达具有更简短、更快速、更偏激的传播特征,具备极强的渗透性、诱导性,迎合了部分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网络情感体验,传导了与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先入为主代入不正确的对立观念,抗拒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甚至对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秉承怀疑主义,削弱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地位。
(二) 削弱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
在共青团中央微博被冲击事件中,因为部分网民刻意制造“性别对立”而导致原有的革命精神传承教育、榜样示范教育被忽视。同样,互联网“性别对立”也会导致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性别独立”削弱了典型教育法的有效性。“典型教育法也叫示范教育方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法是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效仿。”[6]在互联网“性别对立”的环境下,大学生可能受网络群体极化和“信息茧房”影响,而放大、突出英雄人物、典型事例的性别差异,忽视主要优点和呈现主题,甚至放大个别特征,将其负面化,然后将负面特征格式化到对应群体,将群体负面特征再投射到个人或事例身上。這极易导致大学生对典型教育产生逆反、抗拒心理,怀疑宣教者的目的,进一步损害典型教育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性别对立”削弱了比较教育法的有效性。比较教育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现象、事物、理论的性质、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相互斗争中不断比较,从而提高思想认识。互联网“性别对立”将比较的焦点从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转移到了性别,本应聚焦的法律、道德、秩序被忽视,导致比较教育失灵,取而代之的是被过度放大的男女性别差异。
(三) 增加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性
高校辅导员要开展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促进学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互联网“性别对立”在极端条件下会激化学生群体之间的矛盾,造成高校舆情危机甚至是恶性群体事件,增加学生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在大学生求职、升学等过程中,学生的实际问题一旦难以解决,现实生活受挫,具有高频交往、共同认知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将问题简单归类为性别对立,将压力宣泄到公共网络平台,造成非理性的群体性事件。另外,青年大学生的恋爱思想也一定程度上受互联网“性别对立”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经常面对恋爱关系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等问题,特别是在不欢而散的恋爱关系中,有些无法调和的恋爱矛盾,往往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对异性群体的敌意,造成情绪敌对甚至失控。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受家庭成员影响,特别是家庭关系不和谐,存在家暴、冲突的家庭,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更加认同“性别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四、高校辅导员应对互联网“性别对立”的做法
(一) 精准分析研判,及时处置
高校辅导员应对互联网“性别对立”要精准研判、分析舆情并且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高校辅导员要监测“性别对立”有关舆情,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建立学院-班级-宿舍舆情三级监测机制,开展QQ、微信、抖音、微博等学生常用社交网络平台舆情监测,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及时上报出现在校园生活中的性别冲突事件。当出现涉及学校“性别对立”舆情时,高校辅导员要能够做到第一时间知晓。辅导员要将学生骨干培养成网络平台“话事人”,引领大学生网络话题。要培育一批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通过朋辈教育的特殊作用,发挥其在学生群体中管控分歧、共同进步的引领作用。高校辅导员还要快速反应、及时处置。“性别对立”是当下互联网舆情热点,高校辅导员应该提高政治站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及时解决大学生性别冲突,克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拖延懒散心态,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将“性别对立”的舆情化解在最小影响范围内。
(二) 积极主动作为,消除隐患
高校辅导员还应该主动作为,开展有效的线上线下互动,解答大学生产生的“性别对立”困惑,及时消除冲突隐患。辅导员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主动开展相关工作:一是要及时和学生说清楚道理,要利用专家学者讲座、班会、社团活动、党团活动等形式和大学生共同探索性别议题背后的历史渊源、存在的社会矛盾、蕴含的法律风险,辅导员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涉及到的社会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倾听多方观点,为其打好思想预防针,为建立理性平和、互相理解的沟通平台打好基础;二是要引导学生多从正面看待问题,辅导员要宣扬身边男女同学互助、家庭异性成员相互扶持的典型事迹,引导大学生发现身边人、身边事中的积极向上因素,要将性别议题所具有的社会共识、当前进展,特别是性别平等事业的发展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达到大学生群体中,让大学生群体能从历史和现实中观照未来,汲取正能量;三是要主动建立情绪宣泄渠道,在部分大学生恋爱受挫、就业升学遇到困难,或者受到家庭成员影响时,辅导员要及时介入,积极疏导,建立情绪宣泄渠道,通过心理咨询、谈心谈话、情感支撑等方式,安抚学生,消除隐患,防止学生陷入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的心境,防止学生转投入互联网“性别对立”的怀抱。
(三) 加强理论研究,强化引导
高校辅导员要提升理论研究能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高校辅导员要能鉴别性别冲突和“性别对立”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社会问题,要能从负面信息中发现产生社会舆情的社会根源,就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应对互联网“性别对立”。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念针对“性别对立”这一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中国哲学对两性理论的阐释,更加注重尊重两性之间的客观差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传统,主张两性成为相互共生的共同体,超越性别二元对立,将两性看做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从根本上看,有关阴阳关系的理念以及天、地人和谐一体的理念,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性别观念或性别意识的基石。”[7]高校辅导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看待当前的性别议题,要用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理论,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问题。
总之,互联网“性别对立”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层次的,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才能化解隐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参考文献:
[1]刘观玉.互联网“性别对立”境况形成原因研究——以“杨笠事件”和“丁真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2): 130-132.
[2]赵爽.性别对立的网络争吵,还要持续多久?[N].人民政协报,2021-09-27(005).
[3]沈彬.当“性别冲突”成了致富密碼[J].新民周刊,2023,(21):77.
[4]郑逸凡,江腾飞.互联网“性别对立”境况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09): 93-95.
[5]王帅.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21,(09):104-109.
[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49.
[7]贺璋瑢.东西文化经典中的女性与性别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229.
(责任编辑:田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