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其引导

2023-11-23 08:55刘迪翔
高校辅导员 2023年5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社会思潮意识形态

刘迪翔

摘 要:“摆烂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也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显著影响。综合“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表现,尤以萎靡心理、自嘲心理、从众心理、抗争心理最为突出,这些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摆烂文化”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从发展阶段上看,“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经历了“酝酿与萌发”“初创与成型”“固化与完善”等阶段,并以“个体情绪反应的激生——群体心理的汇聚融合——亚文化心理的形成”呈现出来。我们需要形成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的逻辑链条,做好“摆烂文化”的心理预防、心理干预和心理修复。

关键词:“摆烂文化”;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5-0066-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提升党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研究”(项目编号:21BKS024)、2023年度北京科技大学党建研究会党建研究支持课题“新时代党建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23DJYJ030)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无论是“孔乙己长衫”引发的舆论风波,还是“大学生烧香拜佛”“小学生热衷于盘手串”“青年人养‘芒狗”激起的讨论,都一定程度上指向了“摆烂”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所谓“摆烂文化”,宣称“万事万物皆可摆烂”“摆出一副烂模样”,其形成与传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也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显著影响。从表面上看,“摆烂”反映的只是某些个体自暴自弃、听之任之的态度,但实际上其会与一定群体的负面情绪、消极心态契合起来,成为“丧文化”的最新呈现形式。从现有研究看,社会心理是学界分析应对“摆烂文化”的重要视角,既联系到“心理层面的悲观主义”[1]“‘丧文化的叙事创新”,[2]还与“‘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精神异化、‘比烂游戏和‘数字玩工的劳动异化以及‘自我压榨和‘自我剥削的自我异化等意识形态症结”勾连在一起。[3]因此,有必要认识把握“摆烂文化”形成与传播的社会心理机制,提出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引导措施。

一、“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表现

“摆烂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总有一定社会心理作为支撑,既反映出因为经济形势的波动甚至萎靡、社会竞争压力过大,一些个体乃至群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缺乏责任心、上进心而产生汇聚的“摆烂”相关的负面情绪,也表现为以“丧文化”为代表的思想倾向借助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将感性的、零散的心理要素快速融入社会群体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呼应与追随的消极文化效应。“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表现可以概括为萎靡心理、自嘲心理、从众心理、抗争心理,正是这些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才塑就了“摆烂文化”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

(一) 萎靡心理

相较于社会上流行的“佛系”“躺平”等现象,“摆烂”同样反映出一些个体或群体面对困难挫折时所产生的无力感、顺从感。面临的困难挫折越明显,这种无力感、顺从感就越强烈。事实上,当一些个体或群体深知负面后果无法改变后,如果不经过一定的疏导安抚,他们就容易产生极度消极情绪,并有意抑制积极行为。对于“摆烂文化”而言,其行为主体经常享受“不进则废”的空洞快感,鼓吹放弃奋斗,对工作无追求、无目标,要求低、标准低。因此,他们经常宣称“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万事开头难,中间难,到最后都难”。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个体或群体愿意长期忍受萎靡、自卑,甚至当看到其他人努力过后仍没有结果时,还会暗自庆幸,彰显自身“摆烂”的合理性。不仅如此,“摆烂文化”也具有持续性,“摆烂”者不是选择“暂时躺下”,而是“越是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的残酷和自身的渺小,就越容易心安理得地积极享受‘彻底摆烂任由生活碾压的快感”。[4]在当今时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往往被无限放大,“摆烂文化”代表了一種消极懈怠、随遇而安的态度。

(二) 自嘲心理

尽管“摆烂文化”反映了个别人试图逃避生活压力、摆脱焦虑和责任的心理诉求,但其也经常主动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以自嘲、反讽等形式进行自我贬低、自我矮化,构建出一种与主流价值观不同甚至相违背的亚文化形态。这些自嘲心理及其衍生的行为表现,能够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一定程度上实现人们的自我减负、缓解焦虑。但在更深层次意义上讲,用戏谑化的语言进行调侃、自嘲式的语言逃避现实,不仅表达了他们对现实际遇的不满、失望,还呈现出其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与批判。所谓的“摆烂”青年自称是“烂人”“咸鱼”“怂货”,而前段时间流行的“孔乙己的长衫”则以戏谑、自嘲的口吻讲述了他们“可怜、弱小又无助”。从这个意义上说,“摆烂”满足了一些个体或群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自嘲和自我宽慰的需求,试图通过一系列充满反讽意味的调侃,向外界传递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三) 从众心理

“摆烂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离不开从众心理的推波助澜。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一些群体或真正认可“摆烂”,或出于追赶潮流而在名义上宣称“摆烂”。以青年群体为代表,他们既通过跟随和模仿他人,又因为朋辈群体的熏陶浸染,容易盲目跟风从众,从而将“摆烂文化”演化为披着娱乐外衣的无意识情绪。在网络虚拟广场上,“摆烂文化”经常借助戏谑表情包、恶搞音乐、文字语录传播开来,甚至与社会热点事件联系在一起,而其他围观者则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共同维持“摆烂”的热度。同时,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其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往往需要与群体组织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诱导一定群体尤其是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青年群体积极“入圈”,还会借助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进一步发酵。正因为如此,“摆烂文化”更容易受到模仿风潮的影响,不断聚拢、融合,成为继“佛系文化”“躺平文化”之后新的情绪发泄点。

(四) 抗争心理

“摆烂文化”往往催生出一种对奋斗的无意义感,不仅展现了更加浓烈的负面情绪,而且还会以“丧文化”的消极隐忍外显为对社会“内卷”的反抗,这进一步加剧了部分群体对正能量、主旋律的抵触情绪和审美疲劳。此外,“摆烂文化”还企图以一种“我摆烂了,我怕谁”的“痞子姿态”,展现出一种更为消极堕落和自暴自弃的倾向,凸显“丧得更完全”“佛得更软弱”“躺得更彻底”的反内卷抗争风格。因此,“摆烂文化”显示出对主流文化的反叛精神和对拼搏奋斗的藐视态度,寄希望于边缘文化,以此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从中收获背离世俗期许和逃避传统价值束缚的愉悦感。实际上,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摆烂文化”往往推动部分个体或群体更多地采取软性抗争而不是更为激进的行为方式张扬个性,试图表达他们的消极无力、慵懒忧伤、精神萎靡。

二、“摆烂文化”社会心理发生的重要阶段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有不同表现。从发展趋势上看,“摆烂文化”社会心理的发生有一个从潜在走向显性的过程,经历了“酝酿与萌发”“初创与成型”“固化与完善”三个重要阶段,并以个体情绪反应的激生、群体心理的汇聚融合、亚文化心理的形成为标志呈现出来。

(一) 酝酿与萌发:个体情绪反应的激生

“摆烂文化”酝酿萌发于个体情绪反应的逐步展开过程之中。与流行的“佛系”“躺平”一样,“摆烂”在最初阶段都属于个体性的自我表达,尤其是个体对压力的宣泄和自我防御的选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无助感、挫败感等负面情绪的累积,个体容易对工作生活不抱期待,不愿意思考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选择放弃努力、得过且过。此外,“摆烂文化”还试图将外界的期待降低,意在表明即使个人的发展结果再怎么不好,也是自己的选择,因为已经事先声明选择了摆烂,从而既避免了被别人嘲讽为废物或能力不行,也避免了自己满怀期待之后产生的心理落差感。因此,“摆烂文化”通常流行“放心吧,交给我一定搞砸”“事情交给我,那就完蛋了”“我已经是一条咸鱼了,什么烂结果没见过”“你烂我更烂”等消极话语。在个体情绪反应的应激状态下,经由个体的认知评价,“摆烂”有可能带来对社会现实的愤怒、不满,并在社会高压环境下不断被强化。

(二) 初创与成型:群体心理的汇聚融合

由于长时间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个体的愤怒、不满、无助等负面情绪会不断聚集放大,并借助同质群体的互动联系,带来负面情绪的传染、弱者心态的泛化和群体意识的极化。网络媒体快速而又广泛地发展容易形成一定的圈层结构及相对应的圈层文化。从表现上看,圈层会主动划分“我群”和“他群”,在缩小群内成员差异的同时,还会扩大与群外的距离。如果任由群体盲从、同质性网络圈子、单面化信息理解的形成,就容易聚合成非理性的群体支配性力量,从而使进入“我群”的门槛大为降低,圈层内部的核心价值不断凝聚。在群体心理的汇聚融合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情绪、思想观念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身的独立个性会逐渐消失。加之受信息茧房的影响,导致“卷”上加“卷”,“佛”上加“佛”,“躺”上加“躺”,“烂”上加“烂”,生存焦虑被进一步激化,负面情绪进一步聚合起来。对一些个体而言,因为自身选择能力不足、辨别意识不够,又受到外部压力环境的持续影响,容易陷入“摆烂”这个陀螺式的死循环,沉浸其中、难以“破壁”。

(三) 固化与完善:亚文化心理的形成

随着摆烂者群体心理的不断汇聚融合,其后会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呈现,并持续固化与完善,形成“摆烂文化”的亚文化心理表现。这种亚文化心理与主流价值观不同,它具有独特性,属于非主流的文化心理现象。事实上,“摆烂文化”在形成与传播的过程中,会一直试图以亚文化的形式挑战主流价值观,甚至因为“摆烂”背后的生命意义缺失和人文精神危机,而使得部分个体或群体直接违背既有的思想道德规范。不仅如此,当置身于某一圈层中时,这一群体的心理、价值观会不断被强化。依托社交媒体无边界、去中心化和裂变式的传播模式,“摆烂文化”很容易被错误思潮所裹挟,如受消费主义、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成为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重要承载形式。“摆烂文化”借助鲜明的集体狂欢符号、基于趣缘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强烈的集体反抗意识嵌入到错误思潮中,通过迎合社会大众的喜好和情绪,很可能会消解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影响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有效引导“摆烂文化”的心理策略

面对“摆烂文化”,既不能听之任之,忽视其兴起的社会心理基础,也不能刻意“污名化”,而是需要注重对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根据不同阶段的表现及其发展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引导策略。

(一) 事先防范:形成“摆烂文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摆烂文化”之所以能够占据一定市场,与“习得性无助”带来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有着密切关系。要想克服这些负面情绪,找到应对困难挫折的有效方式,需要个体形成一定的心理防御机制。其一,个体要提升心理的调适能力。“摆烂文化”经常将“不想干”“不能干”“不会干”挂在嘴边,向外界传递出“只要我摆得足够烂,别人的劝阻和胁迫就影响不到我”,这是受萎靡心理、自嘲心理影响的结果。面对这些情况,个体或群体要形成对挫折困难的理性认识,既要以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克服困难、破解难题,减轻心理矛盾、消除心理焦虑,又要避免由过度自信陷入自我怀疑、消极颓废状态。其二,个体要提升心理的引导能力。“‘摆烂现象的出现在心理学中是具有极大的合理性的。但是在大多数现实情况下负面结果并不是一定会产生的,因此提前‘摆烂是一个过于消极的心理状态。”[5]“摆烂文化”蕴含着一定个体或群体对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个人发展的迷茫、困惑与不满,既容易带来个人负面情绪的累积,又容易破坏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因此,我们要提升个体心理的引导能力,善于发现个体情绪表现,避免这些负面情绪持续发酵,甚至被错误思想观念、错误思潮所裹挟,防止出现道德失范和偏激行为。其三,个体要提升社会心态的预测监督能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心态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发性、时代性、群体性和感染性等特征。面对“摆烂文化”的兴起,尤其是借助各种网络平台而产生的“摆烂梗”“摆烂语录”“摆烂图”,需要个体善于防范、甄别错误虚假信息和具有恶意引导性的内容,对可能存在诱发“摆烂”风险的网络上的著作和文章、新闻资讯、个人言论、影视节目,包括其中的标题名称、内容简介、评论弹幕等信息进行预测监督,有效管控好“摆烂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源,最大程度压缩“摆烂内容”的生存空间。

(二) 事中控制:积极推动对“摆烂文化”的心理干预

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摆烂文化”不是凭空出现的,其形成传播与各方面的心理因素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党和国家有计划、按步骤地结合一定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表现施加影响,使之朝着预期目标发展。其一,党和国家要在认知层面进行引导。“摆烂文化”受到社会因素、文化环境的明显影响,诸如“社会运行加速放大焦虑……贫富分化加剧心理失衡……消费主义曲解价值信念……教育机制的导向偏差……资本逻辑的功利裹挟……网络媒体的功能错位……精神性需求的增强……同辈群体效应突出……家庭压力负荷过载”,[6]都是“摆烂文化”形成与传播的重要因素。对此,党和国家需要充分分析“摆烂文化”的时代环境、社会心理状况,让人们能够形成对“摆烂文化”以及相关社会现实状况的理性认知,进而远离“颓丧”、摆脱“佛系”、抵御“躺平”、拒绝“摆烂”。其二,党和国家要在价值观层面进行引导。“摆烂文化”常用无原则嘲讽、无边界吐槽、无建设性批评表达质疑,拒绝一切责任担当,同时又心安理得地享用其他人的奋斗成果,显现出“精致利己主义”的本色。要想避免各式各样“摆烂学”“摆烂梗”“摆烂图”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反讽和批判,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民众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奋发有为、睿智理性的姿态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对个人而言,他们要加强对自身情绪、行为、态度的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不断提升自我纠错能力。其三,党和国家要在实践层面进行引导。“摆烂文化”的盛行,尤其是“擺烂”流行语、表情包的广泛传播,使得一些个体或群体常常陷入行动上的“乱”、心理上的“累”和情绪上的“烦”,最终沉浸在追新逐异、哗众取宠的游戏人生中。从“内卷”“佛系”“躺平”到“摆烂”,看似复杂,实质上折射出的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偏离。为了避免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管理权出现空场和缺位,党和国家要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水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带有“摆烂情绪”的群体完成心理重建。

(三) 事后处置:提升“摆烂文化”的心理修复能力

如果任由“摆烂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思想潮流,那么就势必会挑战冲击主流价值观,给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摆烂文化”已经形成的亚文化属性及其影响力,我们需要综合物质性满足、精神性建构、价值观塑造和心理性调适等内容,做到多方协调与配合,提升心理修复力。其一,党和国家要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针对“摆烂文化”的种种表现,在宏观层面,党和国家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责任做好引领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奋斗精神,构建积极的社会心态。在微观层面,党和国家要逐步剔除“摆烂文化”中的糟粕因素,确立把关人机制,让更多主流、积极的意识形态发挥作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氛围。其二,党和国家要在全社会建立正确的情感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摆烂”者往往喜欢从自身的主观好恶出发,不仅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和规则怀有质疑、不满,还会自我麻痹、自我放逐,不愿改变现有窘境。针对这些情况,党和国家既要强化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能力,促使“摆烂”者的心态主动发生转变,从而纠正错误的“摆烂行为”,还要通过教育者、管理者适当的引导,使“摆烂”者与他人建立支持与共情的社交网络,善于与他人分享情感困扰,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理解。其三,党和国家要避免“摆烂文化”的意识形态化。以情绪、情感、习惯、风俗等形式存在的社会心理总是停留在感性层面,但如果受到一定社会势力或群体的诱导和激发,原先积累在社会心理层面的理性成分便会快速聚合为一种思想价值观念,最终演变成一定的意识形态。从表面上看,“摆烂文化”倾向于心理性内容,具有非意识形态性,但其实质上却带有浓郁的去主流意识形态化色彩,容易形成对既有社会现实的不满,淡化责任意识,降低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党和国家必须分析“摆烂文化”社会心理的发展趋向,针对其中的一些意识形态表现及症结,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当前,“摆烂”与“内卷”“佛系”“躺平”联系在一起,带来的悲观不振、萎靡颓废等情绪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7]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蔡奇同志也强调:“在新的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弘扬永久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克服一切不思进取、耽于安逸、躺平佛系的消极思想。”[8]围绕“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表现及其发展状况,我们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心理策略,并将社会心理分析与意识形态工作统一起来,重视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培育,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参考文献:

[1][4]马超.“摆烂文化”的病理溯源、症候透视及诊治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3,(05):106-111.

[2]王鹭,陈志勇.社交媒体“摆烂”亚文化的价值流变、行为逻辑与调适政策[J].中国青年研究,2022,(11):13-21.

[3]林峰.“擺烂文化”的意识形态症结与治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3):142-149.

[5]宋玉茹,秦梦.青年“摆烂文化”的表征解析、理论诱因与引导路径[J].青少年学刊,2023,(01):44-50.

[6]覃鑫渊,代玉启.“内卷”“佛系”到“躺平”——从社会心态变迁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J].中国青年研究,2022,(02): 5-13.

[7]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60.

[8]蔡奇.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壮丽青春篇章——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N].人民日报,2023-06-20(003).

(责任编辑:韩文彬)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社会思潮意识形态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