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明确把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归入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古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美好的情境,也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好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感受优美的意境,增强文学底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培養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夯实语言基础,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古诗词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要想提高品味古诗词的能力,能够感受古诗词中的美好,就要夯实语言基础,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剖析古诗词意境,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1. 注重古诗词积累
为了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积累,夯实语言基础。在古诗词积累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尝试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建立古诗词积累本。通过不断的积累,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词汇。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已经熟背的古诗词记在积累本上,反复阅读和翻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积累的古诗词将不断增多。第二,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网络中有很多关于古诗词的网站,有对古诗词的介绍,也有翻译或赏析,展示形式丰富,如通过朗诵配合画面展示,还有很多名家讲坛。学生可以在茶余饭后上网浏览古诗词,强化古诗词积累。第三,教师可以给学生制订古诗词学习计划。科学的学习计划能够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古诗词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特点制订古诗词学习计划:(1)每周掌握并熟背三首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思想。(2)每天给家人或身边的小伙伴分享一首古诗词内容。教师通过制订计划,使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更有规律性。
2. 加强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教学与其他内容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古诗词更加强调学生对情感和思想的把握,通过诵读学生可以在起承转合以及语调变化中感受古诗词在情感上的跌宕起伏,与作者共同走进那个时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早晨是学生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时段,教师要把握早读这个关键环节,让学生阅读古诗词,如自由诵读。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类型的古诗词,自由诵读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古诗词积累。教师也可以根据古诗词的主题分小组诵读,如第一小组诵读关于思乡之情的古诗词,第二小组诵读歌颂山水的古诗词,第三小组诵读感时悲秋的古诗词等,在小组诵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古诗词一般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加强对古诗词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以《咏柳》为例,该诗展现了柳树的动人风姿。为了提升本节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感受摇曳的柳枝,感受春天带给人心灵的震撼。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了柳树的视频画面:春天来了,河边的柳树也偷偷地抽出枝丫,欢迎着南方归来的燕子,不久那枝丫开始长大,成为一根根纤细的柳条,婀娜多姿的柳条动人极了。在春风轻轻地吹拂下,柳条更是展现出骄人的身材和曼妙的舞姿,楚楚动人。学生被眼前的情境所震撼,也感受到柳树的美丽,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游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去观赏大自然中的柳树。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遍寻柳树的踪迹,他们迫不及待地想验证大自然中的柳树是否和作者笔下的柳树一样。教师通过开展此次春游活动,帮助学生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深化了本节课的古诗词教学。
三、鼓励读写结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古诗词与现代文在构词和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不能采用统一的学习策略,这样很容易降低古诗词的学习效率。读写结合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主要形式就是让学生针对古诗词内容展开写作,或是用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将古诗词的意境描写出来,或是续写古诗词,为古诗词写一个完善的结局,教师不管采用哪种教学策略,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静夜思》为例,这首诗向人们展示了李白对家乡的思乡之情。在教学该诗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描绘李白古诗中的意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进行创作,书写李白诗中的思乡之情。下面是一位学生发挥想象描述的《静夜思》意境:“又是一个凄凄冷冷的夜晚,四周静悄悄的,连一只虫儿的声音也听不见了。我走到床前原本打算睡觉,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它眨着眼睛,好像注视着我的这间屋子。一道月光透过窗子斜斜地照过来,我好奇地看着月光,在那一瞬间错把它当作地上的霜露。抬头望望天上的明月,大概那遥远的家乡也有一样的明月。想到故乡,我不觉悲从心来。”接着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内容与大家分享,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认真地倾听,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读写对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十分重要,教师有必要掌握促进学生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在读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渗透工作,给学生讲解古诗词本身的意境,让其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使其写作内容更具有感染力和思想性。
四、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教师通过对小学教材的古诗词进行分析,发现每一首古诗词都有一个主题,或是思念家乡,或者赞美大自然,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特点,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力。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一起分享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在开展主题活动之前,学生为了展现自己的才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了与中秋节相关的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歌朗诵会在苏轼的经典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拉开了序幕。此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紧紧围绕“中秋”主题,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团结协作的精神面貌朗诵了古诗词、诗歌、现代诗、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经典名作,集中展现了中秋时分追思故乡的情感。中秋节是游子思念家乡的载体,也是很多游子表达情感的时刻,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乡的感情也相对浓烈,因此朗诵的诗歌也别具一番风味,让在场学生饱餐了中秋文化的盛宴。主题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古诗词融入主题活动非常考验教师的灵活反应能力。教师要高效地组织好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欣赏不同的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诗歌朗诵活动。朗诵活动十分考验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感染力,近年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古诗词表达能力,教师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古诗词朗诵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开展主题活动能够满足学生表达情感的欲望,更能让其体会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古诗词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该转变对古诗词教学的认识,探索高效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深化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与古人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