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平,冯旭冉
(天津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57)
《生死疲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2005 年,描述了中国农村从1950 年到2000 年50 年间的发展。小说通过生与死的艺术表达,以动物的视角,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的悲欢往事。莫言获奖后,作为其作品的首席翻译,葛浩文这一名字迅速进入公众视野。葛浩文是英文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文学翻译家,翻译了30多位中文作家的60多部作品。他的翻译不仅实现了中西文化融合,“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1],也留住了中国文化的异域色彩,在一定意义上他的翻译“使得中国文学及文化与世界实现了平等对接”[2]。
《生死疲劳》英译本出版以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如修辞学视角[3-4]、生态翻译学视角[5-6]、译者主体性视角[7-8]等。陈慧华[9]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了葛浩文在翻译文化负载词和民谣时使用的翻译策略,分析了文化翻译策略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作用和意义。谚语是承载和表现文化的重要载体,前人的研究虽然对于文化内容的翻译多有涉及,但尚无完全针对《生死疲劳》中谚语翻译的研究。文化信息的归化或异化是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永远的问题和话题,翻译中归化异化策略的使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作品的接受和传播。从后殖民主义翻译观研究谚语翻译的归化异化,不但有助于译者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与不平衡,也有助于其在翻译中平等看待弱势文化,平等对待不同语言和不同民族,以积极的心态和独到的翻译方法传播不同文化。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针对翻译中文化交流的不对等而产生,旨在消除“中心”和“权威”,倡导中西方平等对话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继承了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认为在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的互动中,权利关系是不平衡和不平等的。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特别关注的是文本,尤其是殖民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品,通过“对译本与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描写性追述,揭示译本生成的历史条件与权利关系”[10],关注隐藏在译本背后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利争斗和差异。其代表人物有爱德华·赛义德、霍米·巴巴和斯皮瓦克等。赛义德在一系列后殖民理论中坚持了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文化霸权的揭露,认为西方作家在描绘涉及东方的文学文本中存在民族主义偏见,指出东方主义话语背后的东西方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和霸权关系。霍米·巴巴提出“杂合”翻译策略,认为经杂合后的语言,融合了两种语言与文化的特征,凸显两种语言与文化的优势。
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基于翻译的后殖民语境提出了归化异化的概念,他把翻译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了宏观的社会意义、政治观照和文化价值上,为文学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处于强势文化的译者常常将文本中出现的他者文化归化翻译,使其隐形或遁形,这是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的表现。为了消除这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优越感,译者应该在翻译中使用异化策略对待他者文化,保留原作的“差异性”与“陌生性”,把译文读者拉入异文化之中。异化翻译向霸权文化、强势文化或主流文化输入“异质”和“他者”,抵制和纠正被归化策略所助长的霸权意识,具有颠覆殖民意识形态的意义。韦努蒂所谓的“抵抗式的翻译”就是异化,让外来文化进入主流文化,这既是对主流文化的补充,也是对主流文化的挑战。从对语言层面的关注,上升到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更宏观因素的探讨,这是归化异化研究的一大进步。葛浩文翻译莫言《生死疲劳》中谚语的方法基本符合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异化观念,对传播中国文化有所贡献。
谚语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短语,一般都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大多带有特别的文化信息,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据笔者粗略统计,莫言的《生死疲劳》中大约使用了30 个谚语,讲人说事,表情状物,个个生动形象。对于不同的文化信息,葛浩文在对谚语的翻译中,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和去文化翻译的策略。表1 是对葛浩文《生死疲劳》谚语翻译策略的统计(其中有3个谚语是译者针对某些段落省译,并不是针对谚语本身,在此不计入统计)。
表1 《生死疲劳》谚语翻译策略统计
由表1统计可见,在翻译《生死疲劳》中的谚语时,葛浩文主要使用的是异化翻译策略,辅以去文化翻译策略,既体现了其对传达异文化的坚持,也表现了其灵活性和不拘一格。面对谚语,译者不但面临理解其中文化内涵之难,也面临翻译时的语言与文化选择之难,是使读者从熟悉的表达中了解作者的意旨,还是使读者从陌生的表达中感受异域文化,都在于对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对于深含文化信息的谚语翻译,葛浩文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对文化翻译的态度。
翻译文学不仅能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故事,还能为读者展示不一样的语言形式和多姿多彩的译语文化。译者采用异化翻译,一方面,是相信读者通过上下文能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想用原汁原味的“陌生化”内容突破目的语的话语框架和表达模式,为读者提供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著名翻译家孙致礼认为,“‘文化传真’应是翻译基本原则”[11]。可以说,葛浩文在翻译谚语时体现的就是“文化传真”的翻译原则。他优先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可能保留源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尽力向读者展示中国谚语独有的文化内涵。
例1:“正所谓‘猫改不了捕鼠,狗改不了吃屎’!”鬼卒乙嘲讽地说。[12]395
译文:“As they say,You can’t keep a cat from chasing mice or a dog from eating shit,”Attendant Two mocked.[13]400
例1中,“猫改不了捕鼠,狗改不了吃屎”比喻本性难改,劣性难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这一意象用来比喻人或事时多含贬义。然而,在英语国家中,狗代表着忠诚,是一个积极形象。译者采用异化翻译,将谚语中的“猫”“狗”直接译成cat 和dog,保留了源语中的动物形象,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与他们的认知完全不一样的动物形象。后殖民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表现“差异”,认为“翻译的目的在于将他文化中的差异性传达出来”[14]。相对于汉语语言来说,英语语言处于强势地位,但当汉语中的文化形象与英语中不相符时,译者葛浩文并没有削弱甚至消除这种差异,而是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差异传达了出来。这种翻译并没有迎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是在积极地引导读者接受异文化,丰富他们的文化认知。这句谚语的翻译,向读者呈现了中国文化独有而西方文化缺省的一个文学意象,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通。
例2:我学过裁缝,懂一点布料的知识,你们敢不敢“死马当成活马医”,把这军装交给我,让我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整好。[12]173
译文:I know something about fabric,and I know how to sew.Would you be willing to let me work on it? Like they say,“Treating a dead horse as if it were alive”? Maybe I can restore it to its original shape.[13]191
例2中,“死马当成活马医”指在事情看来已经无望的情况下,仍竭尽全力去挽救。译者并没有意译为直观明了的make every possible effort,而是保留了源语中的喻体,让读者更加直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人的表达习惯。结合语境读者基本可以理解谚语表达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认识和感受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表达方式。异化翻译虽然可能有碍于阅读的通畅,却能使读者有新鲜感。葛浩文的美国公民和汉学家的双重身份,使其文化身份具有杂糅性,在对文本的解读上,他的文化身份使他可以更好地解读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文化词汇,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这样翻译在客观上增加了阅读难度,但有利于读者品味不一样的文学表达方式;在主观上或者是想为弱文化发声,或者是想为强势文化引入异质,增强其多样性。
例3:“猪十六,古人曰:出水才看两腿泥!咱们骑驴看账本,走着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阳光轮着转,不会永远照着你的窝!”[12]264
译文:“ Pig Sixteen,”he said,“ the old saying goes,‘You don’t know your legs are muddy till you step out of the water.’The river flows east for thirty years and west for thirty years! The sun’s rays are on the move.They won’t always shine down on your nest!”[13]285
例3中,“出水才看两腿泥”和“骑驴看账本,走着瞧”比喻某些事情必须到一定的阶段,才能看出端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来感叹盛衰兴替和世事变化无常。“骑驴看账本,走着瞧”重复了前面谚语的意思,目的是增加讲话的力度,主要起强调作用。因为和前面一个谚语意思相当,译者便将其省去没译,虽然这样使译文简洁凝练,却丢失了重复这个表达情绪的修辞,也失去了让读者了解一个形象谚语表达的机会。不过,纵观全书,译者将谚语删去不译的情况很少。“出水才看两腿泥”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两个谚语均采用了异化翻译。对于这些陌生化表达的接受需要一个培养过程,虽然读者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这种特殊表达的意义,但如果见多了,就有理解和接受的可能。这样的翻译在客观上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一定推动作用。
例4:“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沂蒙山猪接二连三的死亡,使杏园猪场笼罩着沉重的悲剧气氛。[12]261
译 文:“When the rabbit dies,the fox grieves,for his turn will come.”The Mount Yimeng pigs were dying off in twos and threes,and a tragic pall hung above Apricot Garden Pig Farm.[13]281
当选择了异化翻译,而异文化表达的信息又比较难理解的时候,有些译者也会采用注释的方法进行意义的补偿或解释。注释可采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文内注释的方式。例4中,“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比喻因同伴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译者在翻译时,先直接翻译汉语的比喻修辞,然后辅以解释性话语明示意义:for his turn will come。这种解释性话语就是文内注释,与脚注或尾注不同的是,它不会打断或干扰读者的阅读,唯有对作者的“不忠”。由于部分谚语带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如果直接翻译,读者可能因为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不能理解,因此有时不得不添加注释来明示谚语的意义,这种对原文差异性的保留也体现了葛浩文对中国文化话语权利的认同和接受。
虽然异化翻译策略可以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免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但如果一味采用异化策略去英译,不管译文是否晦涩难懂,那么翻译出来的文本也很难被读者所接受,从而影响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葛浩文并没有拘泥于归化或异化这两种途径,而是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即“去文化翻译”。
王宏印与张智中[15]认为:“作为翻译策略的归化与异化,只是在面临翻译选择时的一种状态,而且是文化交流中差距较大、比较极端的选择状态。而在多数情况下,即并非截然对立的情况下,翻译的两极之间存在大片的灰色地带。”两位学者所谓的“灰色地带”就包含我们所说的“去文化翻译”。在翻译研究中,一般用直译意译讨论翻译中的语言转换问题,用归化异化来讨论翻译中的文化传达问题,并认为两组术语的意义和作用范围是不同的。但是,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混淆了这两组概念的应用对象和范围,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将语言形式上的变化看作了归化,认为“忠实原则下的归化是语言层面的,关心的是翻译的艺术效果;非忠实前提下的归化是文化层面的,关心的是翻译的意识形态”[16];“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11]。这样的描述混淆了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的区别。对翻译来说,语言不是“可以转换”,而是“必须转换”;不是“甚至可以‘归化’”,而是“必须归化”。因为任何意义上的翻译,语言形式都会改变,如果一定要用归化异化来表达的话,那所有的翻译都是归化翻译。如果语言的转化可以用归化异化来表达的话,我们可以说语言转化即翻译的过程就是归化的过程,因为语言形式都变成目的语了。所以,语言形式上的变化只是对原文的意译,并不意味着文化信息的绝对归化。例如,as strong as a horse译成“力大如马”是异化,“力大如牛”是归化,“力气很大”既没有归化也没有异化。前两种翻译在语言形式上都是直译;在意义表达上,前者为直译,后者为意译。“力气很大”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是意译,而在文化传达上,它既没有传达源语的文化符号,也没有传达译语的文化符号,所以可以称之为“去文化翻译”。“去文化翻译”对强势文化进行消解,达到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共铸,体现了葛浩文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抵制文化霸权的心理。
例5: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上去,给她一个耳光。[12]26
译文:I’d have rushed up,not giving a damn what happened to me afterward,and slapped her hard.[13]29
例6:“打驴也要看主人,杨七。”蓝脸说。[12]32
译 文:“I’m the only person who can do that,Yang Qi,”my master said.[13]35
例5 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比喻做事不顾一切,不管情况如何都要硬做。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not caring the fact that three times seven is twenty-one,理解起来会非常困难,因为这里的数字已经不是计数符号,而是文化符号。翻译文化信息的时候,在形式和意义的选择上难免顾此失彼,当文化信息的传达会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时,取意义而弃形式则可能是更好地选择。这样的译文避免了过度“陌生化”对读者审美体验的影响,“透明”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读者至少在对意义的理解上能获得和原文读者类似的效果。例6中,“打驴也要看主人”是对“打狗也要看主人”这一谚语的戏仿,比喻惩治某人时要顾念和他有关的人的情面,考虑人际关系,不可轻易动手。译者将这一谚语翻译成了的一个简单的强调句:“I’m the only person who can do that.”。表达虽普通,却直截了当,态度明确。以上两句译文并不包含什么文化信息,既无修辞色彩也无谚语痕迹,谈不上归化或异化,从意义的传达上看,译文明确无误,语气也符合当时的情景;但从文化信息传输上看,缺失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中的数字修辞,也缺失了“打驴也要看主人”里的动物意象。但如果将这两个谚语异化翻译,可能有损于意义的表达。所以,文化信息如果能异化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并且读者没有太大的理解障碍,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能归化成另一种语言熟悉的文化表达,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也有第三种可能,即既不归化也不异化的“去文化翻译”,让译文去文化,只用普通话语表达基本意思。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难以避免,意义的再生产就需要通过“灰色地带”进行沟通。葛浩文并没有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谚语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而是将之去文化翻译,译为不含文化信息的普通表达,不仅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接受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文化霸权。这种译文缺失了富含文化意蕴的意象,可能是无奈的选择,但也不见得是不好的选择。如何选择,全看译者在文化与意义孰轻孰重之间的权衡。当两种文化中的文化意象或信息有时很难互通或形成类比时,葛浩文并没有强求用异化传达异文化或用归化将此文化类比为彼文化,而是选择了不带任何修辞的“去文化”表达,既没显示谚语的形式,也没显示谚语传达的文化。
在文学世界,异国他乡的文化形象往往是通过翻译来塑造和建构的。在西方人眼中,东方充满神秘色彩,这正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方面,因此就有了所谓的“想象性东方”和“虚构的他者”。种族中心主义是造成不同文化平等交流的最大障碍。过去,由于西方文化霸权,东方国家缺少文化话语权,其文化形象一再遭到误解和诋毁,文学成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和文学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具有后殖民主义翻译观的译者,也正在尝试着摆脱译入语主流文化的束缚,在翻译中尽可能真实地传播不被西方强势文化关注或接受的他者文化,在文化价值观不对等的语境下为他者文化寻求一席之地和表达空间。葛浩文就是这些尝试者之一,他准确把握了世界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当代语境,以传播中国文学和文化为己任,在翻译中国作品时,没有让中国文学成为“想象的”,也没有让中国文化成为“虚构的”,尽可能忠实地展现中国文学的原貌,将中国文化引入欧美,促进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推动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播。
“东方在西方的凝视中、翻译中被变形、扭曲,以至于形成一种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傲慢与偏见。”[17]498葛浩文认为,西方读者的文化心理和优越感有碍于他们认知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所以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他力图打破西方的书写模式和认知习惯,让异文化进入西方话语框架,用他的翻译让西方读者“走进”中国文学,了解中国文化。他对西方一些学者的文化中心主义进行过尖锐批评,希望英语世界的读者能用开放的心态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他曾说:“她(林丽君)是中国人,可以抛弃自己的中国性(Chineseness)而不怕被人指责,而我却不能。我不是中国人,如果也那样做就变得像殖民者了。”[18]可见,葛浩文努力在用平等的视角对待中国文学,至少他不要自己看起来是带着主流文化的优越感翻译中国文学的。在对待文学和中国文化时,他“希望能做到既保留文化特色又保持译文的流畅”[18]。他在翻译中的努力,不仅有文学的追求,也有文化的追求,从不刻意迎合西方读者的文化心理,有效地向读者传达了中国文化的“他者”形象。对于富含文化信息的谚语翻译,他多采用异化策略,积极表现他者文化及其话语表达方式。葛浩文明确自己的翻译责任,专注于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塑造中国文化形象,通过翻译将东方文化引入西方世界。
总之,葛浩文对含有特殊文化表达的谚语翻译的策略是:以异化为主,间以其他。这个其他包括:放弃文化信息和谚语形式的“去文化翻译”;省略不译,这类情况极少见。从方法上来看,葛浩文是不拘一格的。从翻译思想和翻译目的来看,首先,他要传达的是意义;其次,他要表现异质文化。他并非没有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但在通俗易懂和表现异质文化的选择中,他往往优先选择后者,力图通过异化翻译来展现原文的陌生化,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他在翻译《生死疲劳》时敢于正视文化差异,用平等的视角表现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企图,让主流文化放下身段,直面中西文化碰撞。他的文学翻译方法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中国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