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表征、成因与消解

2023-11-23 03:32:30牛志刚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就业难生涯个体

杨 惠,牛志刚

(江苏理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全面强化“稳就业”和“保就业”举措,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尽管如此,“毕业即失业”“史上最难就业季”等新闻评论仍屡见报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1]。新时期,经济社会格局改变与技术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变得更加复杂,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以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理策略。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表征及其研究评价

一项来自新浪热点面向2023届大学毕业生择业趋势的调查显示:32.2%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40.7%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竞争激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毕业生中有36.7%的人愿意选择在体制内单位就业。另一项以某高校毕业三个月学生为调查对象的调研显示:仅有8.4%的毕业生正在等待签约,近半数毕业生表示对找工作仍是茫然无措,23.64%的毕业生感到焦虑抑郁[2]。天津某高校同期调研结果显示:该校被调查学生中八成认为竞争压力较大,七成以上学生求职追求稳定[3]。有媒体评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让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成为必须答好的民生答卷[4]。

“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总体评价。以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见表1),2020—2022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值稳定在85%左右,即约有15%的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年末未能及时就业。笔者认为,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表1 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毕业生当年年终就业率统计%

(一)宏观层面:社会经济大环境巨变带来的“岗位适配难”

全球经济下行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增加了各行各业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冲击,直接导致了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数量的削减、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改变[5]。受社会和经济形势影响,以往吸纳大量大学毕业生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生存艰难,一些选择裁员或是压缩劳动力数量需求,传统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增量减少,加上高校人才培养转型的迟滞,应届大学毕业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表现为难以适配新兴岗位的招聘要求而导致就业困难。

(二)中观层面: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结构错位带来的“能力匹配难”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市场供给数量逐年递增,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节奏的加快,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在人才层次、学科专业、能力素质等方面矛盾凸显,人才培养与市场劳动力需求产生结构错位,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中低端的劳动过剩难以弥补中高端的人才需求[6]。在这样的落差下,将有部分大学生因技能结构难以匹配市场就业岗位要求而导致就业困难。

(三)微观层面:学生个性化职业追求与岗位供给存在落差带来的“信念转型难”

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期待的原因,不管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愿意选择在城市就业。在就业地选择上,多倾向于东部沿海和西部中心城市,而急需人才的农村、基层和西部则少有人问津。另一方面,在就业领域的选择上,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工作的稳定体面,为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名企、大公司或谋求其他理想职位而耗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导致“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现象长期并存。“薪酬福利高”“工作要稳定”“体制内偏好”等就业信念固化明显,部分大学生因抱持上述就业信念,不愿转型适应其他职业类型而导致就业困难。

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引起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领域学者的关注。在学者们的分析建议中,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主动提升个人素质、职业能力和择业心态的对策最为常见,解决方案通常是基于经验的工作改进,缺少理论分析工具的支撑。“岗位适配难”和“能力匹配难”是大学毕业生难以就业的客观原因,需要政府、社会、高校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优化和改善。就大学生个体来说,因为“信念转型难”而导致“缓就业”“怕就业”反映更多的是学生职业生涯成熟程度不高,直接制约着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在国家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的战略背景下,以生涯相关理论视角分析问题根源所在,破解新时期“就业难”问题依然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就业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后现代生涯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20世纪末,后现代思潮伴随着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各种反思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传播开来,这一思潮也影响到人们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方式。学者们将后现代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迁移到生涯领域,形成生涯混沌理论、生涯建构理论、无边界生涯理论等后现代生涯理论。这些理论较好地探讨了在快速发展的多元社会中,环境、个体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的生涯理论强调确定性、规划性和可测性的生涯发展路径相比,新兴理论摒弃了逻辑实证哲学测量生涯现实的方式,强调个体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建构,接纳职业生涯的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主张发展和强化个体生涯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毕业生面对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选择职业时出现的担心和迟疑。这些特征和后现代生涯理论的研究情境比较符合,因此可以从以下理论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生涯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岗位适配难”

2003年,普雷尔(Pryor)与布莱特(Bright)将混沌理论引入生涯领域进行研究,提出生涯混沌理论。区别于传统的生涯理论,生涯混沌理论认为,作为一个自适应的复杂系统,生涯是个体通过学习对环境和自身变化做出的应对过程,具有复杂性、变化性、偶然性和非线性等特点。传统生涯理论秉持收敛视角,以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总结职业规律、权衡选项,作出生涯发展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新的生涯混沌理论则立足发散视角,鼓励人们用开放和乐观的态度去接纳并欢迎职业世界的不确定性,追求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新的生涯混沌理论关注生涯发展中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因素,赞成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的系统世界观[7]。也就是说,个体在了解职业规律的基础上,要对偶然性事件及其带来的系统性变化保持关注,并尝试在变化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和创造机会。

生涯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岗位适配难”,实质是学生缺少对生涯发展过程中不确定事件的关注和把握,以及生涯应变能力不足,导致难以识别和把握就业机会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求学经历起着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父辈多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生涯经历中少有社会职业变革体验,在家庭教育中向子女传递的是比较明晰的生涯发展路线。因为与各年龄阶段相匹配的生涯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大多只适应以求学为主线的生涯成长,学校选择、文理选择、专业选择等重要事件多由父母操办,导致学生对自身生涯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关注和把控能力较低。另一方面,大学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旨在培养去向明确的专业人才。当行业发展引发市场人才需求的动态增减、原有就业发展路线被打破、面临跨行业或者跨专业就业时,部分学生会因适应变化的能力不强而难以抓住并匹配新的职业机会。

(二)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能力匹配难”

1994 年,亚瑟(Arthur)提出无边界生涯概念,意指职业发展过程不再局限于单一雇佣关系的职业发展路径。该理论认为,新时期职业呈现出多变性与组织流动性的特点,当组织内部不再终身聘用雇员时,员工必须随时面对工作岗位和角色的转换。因此,不确定性才是当前社会环境下生涯发展的本质特征[8]。无边界生涯理论强调个体在组织边界的可穿越性和流动性,主张提升个体的就业能力以对抗特定单位长期雇佣的不稳定性,赞成个体与雇主弹性雇佣的合作形式,鼓励个体跨越边界在不同的组织实现持续就业。也就是说,在信息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个体要适应柔性组织结构调整趋势,着重提升自我可雇佣能力,跨越组织和岗位边界,尝试和努力适应在多个组织或以多种工作形态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

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能力匹配难”,实质是因为学生缺少对新型雇佣形式的认知和准备,因职业能力转换不足导致求职工作领域难以拓展。一方面,大学生对职业能力及其重要性的认知不足。受过去学习和生活经历的影响,部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相对匮乏,满足于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忽略了职业技能以外的通用可迁移职业能力的提升,对个人求职过程中职业能力的重要性缺乏系统思考和正确认知。另一方面,高校提供的职业能力开发服务质量不高。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仍存在培养和评价模式不科学、理论课程和实训互相分割、校企合作层次较浅等问题。学生以集中、批量的形式参加学习和实践,难以理解和独立承担工作任务,缺乏主动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能力。与此同时,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岗位的新旧交替程度和速度加快,职业大环境的复杂性催生了就业形态的多样性,职业能力较强的学生仍能实现自雇或者他雇,职业能力不足的学生则因拘泥于特定的岗位和技能而难以落实工作。

(三)生涯建构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信念转型难”

2002 年,萨维柯斯(Savickas)提出生涯建构理论,认为个体是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职业行为和工作经历来构建职业生涯的,职业发展的实质是自我与客观世界相适应的动态建构过程。该理论立足于个体,对其如何在不确定情境下取得职业成功进行了解释;将职业生涯发展看作是个体不断自主建构、自我概念不断清晰、不断提升个体生涯适应力的过程;强调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主动认知性构造,呈现出较强的主体化特征。也就是说,个体的生涯成功和自我价值感是根据自己所预测的各个成长阶段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完成度来衡量的。

生涯建构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信念转型难”,实质是因为学生缺少对职业世界与工作价值的有效探索,导致生涯任务不清晰和生涯角色不胜任而引起的求职信心丧失问题。其根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过程中真实社会背景的缺失。对职业的认同是个体在历史和社会文化等背景中与周围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与重要他人一起共建起来的[9]。大学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往往仅限于课堂教育,缺少以特定职业角色与他人合作完成职业任务的体验,难以使学生对职业有个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导致学生的生涯成长与真实职业世界的体验过程相割裂,对自我生涯任务和角色胜任程度难以客观评价。另一方面,“一心只读圣贤书”仍是诸多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他们既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关注社会发展形势,对专业相关的职业、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基本规律缺乏必要的认知和判断,对于“好工作”的认知局限于待遇、环境、名望等表面信息。近期,国外经济发展回落和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大环境的确立促使许多本打算在国外就业的学生留在了国内,高学历、高水平的毕业生比往年更多,企业更愿意选择就业意愿强、专业水平精、学历层次高的学生,导致部分本就缺乏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求职信心更加不足。

三、后现代生涯理论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启发

(一)从“人职匹配”到“机会识别”,解决生涯教育定位问题

生涯混沌理论认为,生涯是稳定与不稳定的统一。传统生涯教育提倡学生追求稳定的、与所学专业匹配的职业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固定、固化的岗位形态和就业形式逐渐减少,流动、变化的新型岗位形态和就业形式大量涌现。由此可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展生涯目标,主动适应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重要价值。在生涯教育定位方面,要把大学生就业纳入劳动力市场变迁的宏观视野进行把握;在个体生涯发展定位方面,强调学生个体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帮助学生抓住生涯事件中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从“对口就业”到“职业探索”,解决生涯教育认知问题

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认为,个体应当具备跨越不同组织的能力,以实现持续就业。而传统生涯教育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获得与应用能力,在学生择业时提倡专业“对口就业”,职业获得路径和成长路线相对确定。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了职业的变化与更替,相较于工业化时代单一、边界清晰的职业形态,以新型工作方式和雇佣形式呈现的新就业形态大量涌现。积极接纳生涯的不确定,尽早探索和识别职业机遇,提前储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对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重要价值。因此,在生涯教育认知方面,要转换专门培养专业人才的传统认知,将专业“对口就业”作为学生就业的可选职业,真正实现以学生个体的生涯成功为目标,鼓励学生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创造积极生涯事件,培养其通用、可迁移职业能力,落实切实可行的生涯行动。

(三)从“经验指导”到“优化体验”,解决生涯教育实践问题

生涯建构理论认为,个体是生涯的专家和创造者。传统生涯教育假设群体一致性,教育者通常以指导性的专家身份帮助学生明晰岗位需要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做出明确的职业决策,并储备相应的职业能力。然而现实工作世界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职业选择的经验性指导功效不再显著,新一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生涯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愈加凸显。通过生涯教育实践帮助学生获得好的职业体验,与个体的职业价值和生命意义进行连接,对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在生涯教育实践方面,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与职业世界和未来世界的连接,引导学生的自我觉察,把良好的职业体验转化为个性化的生涯目标。

四、后现代生涯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消解策略

(一)整合生涯教育资源,助力机会识别,提升学生岗位适配能力

生涯混沌理论认为,复杂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初始条件有敏感的依赖性,即每个人的生涯发展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力推动下,经过个体一系列的选择而发生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人们工作生活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现实的变化向生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在毕业求职季向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单一做法,积极整合各类生涯教育的资源,培育学生就业机会的识别能力和应对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岗位的机会性因素,逐步提高学生就业的水平。

一是积极开发生涯教育主体资源。生涯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相关资源的开发需要全社会、各单位和团体的参与和投入。各学科门类生涯体验任务的开发,要借助政府、家庭、校友、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应推动构建“政府-学校-社区-雇主-家长”的生涯教育融合模式,形成生涯教育合作组织;由政府出台鼓励政策,支持建立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生涯体验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学生参观、体验的职业活动;邀请优秀雇主进校开展职业成长讲座,鼓励家长参加学校生涯教育分享活动,也可以由学生参加家长所在工作单位举办的生涯活动。如韩国地处海边的全罗南道M高中在港口开航周年庆期间,将校内80 余个社团活动与港口开航主题对接,让学生体验与港口和航行相关的就业需求、环境和职业特点。

二是重视学校生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建立学科地位的基础上给予生涯教师应有的身份、地位和待遇。长期以来,高校生涯课程教师多由辅导员担任,专业教师身份的缺失和课程地位的边缘化致使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科研条件和应有投入,教育教学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因此,要向其他课程教师普及生涯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将生涯教育理念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实现生涯教育与各科课程之间的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如韩国《中等教育国语—课程统合型职业生涯教育教授·学习指导方案》中,针对初中及高中国语课程中每一单元可用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素材单独进行了分析,对教学目标和方案做了详尽描述,教师可以参考指导方案编写教案进行课堂教学[10]。

(二)调整生涯教育理念,助力职业探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迁移水平

无边界生涯理论认为,当前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式呈现跨组织边界、短暂性和螺旋变化的特征,即在职业环境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的条件下,具有更强职业认同力和适应力的个体可以在工作变化的环境中适应更多的职业机会。在行业企业快速迭代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变化环境中个体的适应能力紧密相关。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适应某类岗位就业条件“专业对口”就业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学生对外界变化因应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迁移为“可雇佣性”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涯转换或生涯困境。

一是转变学校生涯教育目标。立足于未来的职业变革趋势,摒弃传统生涯规划“人职匹配”的单一教育目标,帮助学生达成明确的规划转变,实现学生与职业之间从静态匹配到动态应变的转变。通过对非知识性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和生涯适应能力。通过励志成长故事交流、生涯团体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性思维,将追求决策的完美化转变为生涯不确定性的接纳,为未来多变性职业发展趋势做准备。特别是面向大学生的生涯教育,要淡化专业对口性,将就业面扩展到产业集群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甚至创造工作机会。

二是提高生涯教育个性化服务水平。当代青年个性化特征明显,追求的个体职业发展目标也日趋多元化。生涯教育方式方法也要迎合这一趋势,以人的需求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生涯辅导方式。一方面,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生涯辅导教育的基础上,分类分层开设个性化辅导体系。根据学生的类型、类别和群体特征,提供分类分型的辅导平台和实施方案。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学生设计《千日成长记录》和《千日成长指南》,联合各系教师建立了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团队,分年级进行分段式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将人本理念贯穿到辅导目标和服务策略中,兼顾共性与个性发展,关注并支持多元性和差异性,帮助学生建立开放性、适应性的思维,激发学生向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挑战。鼓励学生将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连接起来,促进由知识到行动的转变,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对职业现象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重构生涯实践体系,助力职业体验,提升学生职业信念建立能力

生涯建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赋予其职业行为以某些意义来建构其职业生涯,即个体会选择性利用已有特点来选择和适应职业要求的变更,与此同时既要保持对自己忠诚又要得到他人认可[11]。在传统雇佣关系被灵活雇佣方式打破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个体通过择业过程不断整合主观世界对职业体验的感受密切相关。教育者要提供各类生涯体验机会,教育和鼓励学生在生涯实践过程中体验并建构个体主观生涯意义,提升学生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与生涯角色的准备能力,帮助学生在个体意义建构过程中找到生涯发展的成功性要素,提高其职业信念建立的能力。

一是促进区域生涯实践服务体系的建立。由地方政府牵线搭桥,统整地方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资源,建立适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资源程度的生涯实践服务体系。依靠社会力量推广普及学生的职业探索行动,引导学生在真实世界里的社会参与和价值体验。如佛山市南海区由区政府为生涯教育专门拨款用于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由区教育局、团委、教育商会、人才办公室等部门协同合作开发实践资源,建立家、校、企、研合作联盟,推进本地区生涯教育发展。又如香港工商界则通过“商校合作计划”为中学师生举办和工作有关的体验活动,推动中学生在社会参与中不断体验,学会自我反思,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二是推动开发形成学校特色的生涯教育体系。各级学校办学定位不同,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对生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差异较大。生涯教育仅靠参观活动或课程指导等零散活动,无法达成良好效果,需根据学校的特长和特色,结合校地、校际合作资源,设计系统化的生涯教育方案与实践活动,把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学校教育理念相结合,探索和开发符合学校校情和学生特点的生涯教育体系。如江苏省教育厅为推动学校对生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建设高校和中小学联合的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以建立覆盖大、中、小学学生生涯教育体系,推动生涯教育工作教学、研究和实践平台的建设。又如在研发实践方面,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以帮助高中生实现全方位的生涯发展为理念,用三年多的时间开发形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具有融合、科学、简约、互补、系统、专业性特点。

五、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是部分个体在职业建立时期难以适应职场环境变化的局部表征。从根源上看,大学生愿意并且能够积极从业是就业内涵更加饱满、职业生态环境运行更加健康的内在源头和基础。运用后现代生涯理论,从根源上剖析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机会辨识、能力迁移、信念建立等生涯难题,认为应通过整合生涯教育资源、调整生涯教育理念、重构生涯实践体系,以适切的生涯教育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猜你喜欢
就业难生涯个体
吐槽退役生涯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6
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07:21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07-12-26 0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