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燕芬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越来越重视各种实践和创新的策略研究,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的提出,对扩大学生知识范围、丰富积累和见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会导读,读前指导
小学生很多时候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一般都会看书的封面、前言、目录等等,对整本书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紧接着可以从目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进行阅读。指导小学生整本书的阅读就要在他们读书之前,设计出整本书阅读的导读策略,指导他们對整本书进行认真阅读。我们可以通过读前指导的预测教学策略,就是将封面或者书中精彩的片段作为切入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让他们预测整本书的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比如学生在阅读《红房子里的怪老头》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根据书名猜一猜书的主要内容。有的孩子会问:“怪老头到底奇怪在哪儿?”还有的会说:“怪老头有没有超能力?”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无时无刻吸引着他们去阅读这本书。
班级图书角的书都是学生们带来参加“图书漂流”活动的,书的主人已经阅读了整本书,因此我充分利用了学生这一资源进行导读的教学设计,让已经阅读的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比如在分享《木偶奇遇记》的时候,我首先让书主说:“故事中最让你快乐、愤怒的是什么?最能引起你思考的是什么?”再比如:“你觉得这部童话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分享进一步激发了其他学生阅读的期待。
二、创新教学方式,阅读推进
整本书阅读要比普通阅读更需要学生的兴趣和毅力的支持,只有强大的阅读动机和高昂的热情才能促进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所以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利用各种引导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其明确阅读的动机,比如用悬念设置、激励表扬、情境创设等手段,让学生能够发现阅读的价值,提升阅读信心。比如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先利用希沃白板播放相关的影视短片,让学生进入到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中,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明白阅读的目标,从语言中感受小说的魅力,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故事和精神。
此外,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意志比较薄弱,他们的阅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阅读进程。更有一些学生时间观念不强,不懂得利用零碎课余时间来阅读。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制订合宜的阅读计划,要求定期提交阅读反馈,以便督促。
三、回顾内容,展示成果
如果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之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都知道了些什么,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来回答,这样的阅读就是低效的。所以,在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对整本书进行回顾,从整体上来把握这本书。这样,学生才能对这本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在回顾整本书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可以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手抄报内容,可介绍主人公,可介绍作者,可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可摘抄好词好句,可写下书中的经典对白等,这些都是学生阅读的收获;可以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演中学,在演中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学生表演前需要熟悉“剧本”,还需要掌握剧中每一个人物的感情变化,理解人物所作所为的前因后果,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入全面,阅读起来也就更细致入微。此外还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提炼并归纳文本信息,分析不同角色人物性格,组织开展“编写人物颁奖词”等多样化语文活动。
由此可知,整本书阅读应重视其文本价值的本质追求,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在导读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的阅读体验。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对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其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抓住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为学校打造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