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霞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闰土月下看瓜刺猹的经典场景描写,是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中的精彩片段。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文中这段闰土和鲁迅的精彩对话讲述了月下守瓜的情景,也让从小生活在城里亦或是农村的读者见识了别样的乡村新鲜生活。相信很多人在读完这篇文章后都会产生一种疑问:文中的“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
鲁迅先生曾在1929年5月4日给舒新城先生(教育家,出版家,1928年主编《辞海》)的信中说:“‘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
由此我们知道:“猹”字在鲁迅之前,或者说在小说《故乡》问世之前,汉字中就没有“猹”字的存在,所以这个字就是鲁迅先生硬生生造出来的!
既然在几千年的汉字中没有“猹”字,那么猹是一个什么动物呢?从文章的描述和鲁迅先生后来的解释来看,“猹”是一种类似于獾的动物,经常到闰土家的西瓜地里偷瓜吃。
众所周知,浙江绍兴是鲁迅先生的故乡,它是鲁迅先生的出生地和成长地,与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和他的作品密切相关。在鲁迅先生笔下,既然这种动物偷吃西瓜都到了需要看守的情况,这也说明这种动物在当时就是很常见的,而且多到了让人时刻防范的地步了。那么这种动物究竟是什么动物,今天它的状况如何?
经笔者多方考证,鲁迅先生笔下的猹,读作chá,也叫獾,正名狗獾、欧亚獾,食肉目鼬科獾属哺乳动物。这种动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记载为貆,这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小动物,1989年版《浙江动物志》记载为狗獾。
狗獾,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55厘米。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头部有白色纵毛三条:面颊两侧各一条,中央一条由鼻尖到头顶。下颌、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栖息在丛山密林、坟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等。
可见,狗獾是现实世界中的动物,是鲁迅先生笔下猹的艺术原型。它是一种曾经分布很广的动物,但是到了2008年就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中国科学院和原环境保护部2015版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将其列为近危物种。
无独有偶,几乎是在同一地域,2020年5月,浙江湖州市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外公布了一段珍贵视频《少年闰土里的猹首次被红外相机记录》,记录了野生狗獾自然活动时的影像,自2009年浙江省首次应用红外相机,到目前全省范围有3000多台监测值守,这是时隔20多年,野生狗獾的影像首次被红外相机所记录,在浙江大地失踪20多年的狗獾终于现身(浙江国土网)。该视频被称为极为珍贵的影像资料,当一个动物被红外摄影机捕捉到一个镜头就被称为极为珍贵,这绝不是件令人乐观的事情,之所以被称为珍贵,就说明这个物种已经到了近乎灭种的危险时刻了。
当一个又一个的动物种类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时候,人类是不是该警醒了?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人类一个物种独自生活时,人类面临的不仅仅是孤独……可见,曾经出现在鲁迅先生笔下的这种叫做猹的小动物已经到了亟需保护的时候了,从分布广泛到今天的濒危物种,这是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不断压缩动物的生存空间造成的。所以,今天的我们,应时刻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积极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努力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共有家园。
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发现,野生狗獾在多年消失后重新出现意味着生态环境在持续向好。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面对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环境恶化的现状,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几年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发展成就,大家有目共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和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时不我待,未来可期,《少年闰土》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就要重现,相信鲁迅先生笔下的猹很快就会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