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风险分析与对策

2023-11-22 16:52胡栋梁张秋颖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建设

胡栋梁 张秋颖

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同财务内控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推进财务内控管理变革,优化高校资产的配置及管理,才可以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開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以“双一流”建设为切入点,立足高校财务内控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财务内控风险,能够保证高校教育质量,提高高校财务内控水平,促进高校的持续和转型发展。基于此,对“双一流”建设、高校财务内控基本概念进行概述,分析高校财务内控风险,并从不同角度入手,探讨高校财务内控风险应对策略,以期有效解决高校财务内控暴露的问题,保障资产利用效率,全面提升高校财务内控管理效率,助力高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财务内控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9-0071-03

在教育政策不断调整和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获得迅猛发展,其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办学经费的筹集方式也越发多元化。当前国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出台专项文件和政策,旨在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打造一流大学,增强高校竞争实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1],这就对高校内部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为了顺应“双一流”建设发展形势,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财务内控体系,守好业务经济活动风险防范及管控的防线,保证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避免财务犯罪现象的发生。所以,开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高校有效应对全新发展形势下经费的管理,提升高校财务内部管理水平,助力“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双一流”建设和高校财务内控概述

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旨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增强高等教育在社会服务、人才培育、文化传承及科研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推进高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奠定基础[2]。国务院和教育部在先后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工作要点》和《关于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针对“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进行论述,为高校未来办学和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对促进教育长足发展、教育竞争实力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使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发生很大的转变,增强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竞争力及开放性,实际建设成果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资源支持、政策倾斜。财政部联合教育部在2022年颁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既建设学科名单》,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进行公布,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并持续推进建设工程[3]。

作为特殊的行政事业单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和烦琐。资金来源、支出方向多样化,其中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政府资金支持、社会捐赠及银行贷款等,资金支出则包括学生奖助学金补助、教研费用和基建等,这些都使得财务内控难度增大。教育部门在2016年印发《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严格限定内控的定义、原则及目标,使高校财务内控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高校财务内控指围绕财务管理目标,采用制定制度、实施策略及执行程序的步骤,开展财务管理相关经济、业务活动的风险方案、管控工作。高校财务内控必须要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大基本原则,根本目的在于保障高校财务资金支出、来源及周转的安全,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支持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贯彻落实高校的发展规划。高校财务内控涵盖合同、建设业务、资产、政府采购业务、收支业务及预算业务六大控制内容,贯穿于资金运行、财政预算、内部审计及会计预算的整个过程中。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风险分析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大力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使财务内控建设水平有所提升。但就高校财务管理实际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仍存在对内控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内控制度不完善、内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未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及缺少约束监督机制等,影响财务内控风险控制效果,无法有力辅助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推进。

(一)高校对财务内控的关注度不够,未意识到财务内控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逐渐将管理重心放在基建、科研及教学等方面,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财务内控建设关注度不够。再加上高校财务管理内容更加繁多,内控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理论分析、制度研究的层面,执行力有待提升。当下,高校主要采用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收付实现制,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内部控制规范》研制财务内控框架,无法真实、有效地体现高校经济效益及办学成本。尤其对于依靠政府拨款高校而言,很容易忽略财务内控,这就导致高校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与高校改革发展不协调[4]。

(二)财务内控未实现与信息系统的融合互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实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广泛应用,然而在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并未将内控建设与信息系统进行融合互通,没有在财务信息系统内融入经济业务的风险点,不能在风险预警及监控方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目前高校财务部门在实际开展操作管理工作时,虽然已经能够运用相对成熟的内控措施来进行风险防范,然而采用的主要是人工审核方式,经常出现遗漏风险点、风险点识别错误等状况,极大降低了内控工作效率,使高校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风险。虽然高校依托信息技术对财务系统、国库支付系统、预决算系统及科研经费系统的共享平台进行构建,但内控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升,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部门系统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孤岛问题严重,使财务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增大,加大了内控风险,影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落实。

(三)尚未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数据库,风险评估不到位

作为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风险管理部数据库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风险定位、识别效果,关系到内控工作成效。当下高校所建立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存在很大不足之处,只是涵盖简单的财务业务,并没有实时性地更新风险数据库。财务及审计人员是高校内控建设的主体,对应用先进技术开展风险评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导致风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缺少充足、有力的人力支撑,影响了风险评估工作效率[5]。除此之外,高校对于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也有待加大,没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无法有序落实风险管理数据库建立工作,很容易出现风险识别偏差的状况,达不到理想的内控效果。

(四)财务内控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缺乏约束监督机制

健全的评价监督体系是落实内控制度的重要前提,只有从根本上保障财务内控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才能够实现内控管理工作效益的最大化。作为非经营性企业,高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为教育,存在成果量化难度大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构建专项的内控评价体系,严格监督内控成效,以明确内控建设投入产出比。面对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校财务制度有所改进,但因为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滞后性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在实践工作中对财务活动、事项进行实时监控,无法规避财务制度漏洞,使高校面临一定的财务资金流失风险。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风险应对策略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就是如何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高校财务内控水平。加强、规范高校财务内控工作不仅是解决现存财务内控问题、完善采取内控体系的根本需求,同时也是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高校应立足财务内控管理现状,基于整体角度,统筹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有效应对高校财务内控风险,保证高校财务资金的安全运转,促进高校的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财务内控体系建设

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涉及多个部门,应采取分层次和分阶段的方式,规范财务业务流程,逐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对内控制度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应对新的风险点。通过强化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可以从上到下地有序落实各项资金的利用、分配及周转等活动,使财务内部风险降低,同其他内部控制体系联合起来,发挥协同效应,保障高校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风险管理数据库,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使高校财务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高校要想提高风险管控的效率和水平,还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灵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风险管理数据库进行构建,满足高校资金收支、财务预决算等财务业务的开展,保证工程、采购和资产等经济业务活动的高质量完成。高校所构建的风险管理数据库除了要對院校当下不同风险进行梳理,结合部门及业务种类对风险进行类型划分,还要具备风险评估功能,做到识别风险发生概率,定位风险和评估风险影响性。高校应将内控负责部门与外部专业结构联合起来,对风险数据的内容开展定期性的评估、重估,找到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高校要以未来“双一流”发展规划为指引,明确当下财务内控管理重难点,建立信息翔实可靠、内容完善真实的风险管理数据库,逐步提升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成效。

(三)大力促进财务内控与财务信息化的融合,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高校可以结合利用风险管理数据库,结合业务流程将数据库下的内控审批、内控标准、内控流程以及内控岗位等各项风险点整合到财务系统中,并不断开发多元化功能。例如,内控在线评价、风险自动预警、风险在线评估及信息在线搜集等,实现全流程财务内控。由于高校财务内控业务类型较多的特点,有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信息化的要求。所以,高校要对现有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立智慧财务平台,将财务收费系统、线上报销平台有效融合,将财务业务一站式查询、办理变为现实。促进高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的深度融通,促进数据共享,形成院级信息化平台,确保业务数据在财务信息化系统中保持一致性,为审计和财务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高校还需要加大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促进财务内控与财务信息化的融合,借助网络平台和资源全面提升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质量,推动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的快速、稳定发展。

(四)研制财务内控评价机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模式

在财务活动内容持续增加的同时,高校除了要对内控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开展规范化的内控管理工作,同时还应研制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财务内控评价机制,使内控体系形成闭环。高校领导层需要结合业务类型,结合当下学校发展状况及业务内容,对内控评价工作的具体内容、标准、形式及责任进行严格限定,使内控评价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高校可以结合财务内控评价结果,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解决内控制度流程缺陷,保证内控管理工作质量。同时,高校还要针对不同业务类型,明确财务内控风险防范及监控措施,使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衔接起来,形成完善的全链条监督模式,按照程序严格审批资产处理、资金流入或项目审批等业务活动,使各环节均有相应的监督,降低高校财务风险。高校可以将财务内控监督措施嵌入日常管理活动中,全过程、实时化的监督业务活动,有效弥补财务制度漏洞。

四、结束语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使高校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以往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将以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活力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杠杆,形成全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强调激励约束、公平竞争和目标管理。依据新政策的要求,高校应采取强化顶层设计、统一规划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构建风险数据库、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大力促进财务内控与财务信息化的融合、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研制财务内控评价与监督机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模式等策略,对高校财务的内控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用,从而突出“双一流”建设实效,改善财务内控实效性,提升整体效益,支撑知识强国的创新型高校群的建设。研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探究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并将研究结果用于辅导高校会计人员理论指导和培训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彦,许洁莹.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财务内控风险分析与对策[J].财务管理研究,2021(7):92-96.

[2]   张以静.基于内控机制的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安全风险规避研究[J].今日财富,2021(14):205-206.

[3]   王垚.智慧财务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及内控机制建设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27):151-153.

[4]   周官官.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与廉政风险防范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4):4-5.

[5]   李炻君.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20(2):25-27.

[责任编辑   卫   星]

猜你喜欢
双一流高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