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文
(江苏省泗洪县泗州学校,江苏 泗洪 223900)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史相关教学是一种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创新,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还可以有效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构建更为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进一步满足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可分别从数学史自身在课堂教学之中的应用价值、影响因素以及优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史相关知识学习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数学史主要是研究数学科学产生、形成、演变、发展的一门理论性学科,其目的不仅是了解数学本身的发展进程,还希望从数学演变过程中了解数学应用发展的基本规律。将数学史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过程,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情感、审美、意志、行为和人文素养,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多个角度让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基本运作原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数学史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融合产物,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内容。它不仅具有历史学科中较为宝贵的人文精神和探索精神,还具有数学学科独有的逻辑性、严谨性特点。因此,将数学史导入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跳出数学学科本身的思维限制,从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角度重新理解数学相关概念,让学生能够从多学科的视域更好地看待数学学习,进一步认知与了解各门学科与数学的关联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第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史有效融入其中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更为逼真的历史学习情境,设计更为多样化的课堂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融入到历史学习情境当中,进行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行
数学始终蕴含非常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中国古今数学家的奋斗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学生通过学习我国的数学历史,能够从中了解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特性,教师可通过讲述中国古今数学家的奋斗史,进一步提炼与升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样的拓展学习,教师可更好地指导与帮助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爱国主义认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从小学习并迁移优秀数学家的优良品行,真正让学生理解并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的时代责任。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没能发挥出数学史在教学中的实际引导作用,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传统教学体制束缚的影响,也有教师理念以及学校教学管理疏忽等因素的影响。
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大环境发生的变化,但传统教学体系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就数学史融入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而言,传统应试教育体系的制约是导致数学史难以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传统应试教学体系尊崇的是知识本位以及教师中心课程教学理念,其课程教学过程过于规范性和标准化,严重忽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数学史相关内容,严重影响其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传统教学体系并没有给数学史教学预留足够的空间,也就是教师较少会进行拓展性、开放性的教学,未能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也难以拓展数学学习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部分教师依旧执着于数学概念、知识本身,并没能深入挖掘其中对学生个人能力成长以及数学思维建设等方面的提升和帮助,严重影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的发展进程。
教学管理制度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教学考评体系。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现有的教学考评体系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特点,并没有以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基本上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这样以“考分”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评价依据,其实并不科学。这一评价方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个体能力之间的差异性。在这种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过分关注自身的教学成绩以及在学校领导面前的表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表现得过于激进,并没有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也静不下心来反思如何更为高效地应用数学史来辅助教学,严重阻碍了数学史融入实际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学校自身缺乏对数学史的重视也是造成数学史难以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因素。学校教学管理的疏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校缺乏对在职教师进行数学史相关内容培训,导致教师缺乏开展数学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使得数学史课堂教学融入过于生硬,缺乏教学的艺术性,存在着教师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会将数学史进行“强行融入”,这样的融入方式较为生硬,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难以有效地理解与掌握数学史知识,难以真正发挥数学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效用。第二,学校没有组织优秀教师对数学史融入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教学过程仅靠教师的单打独斗,难以有效发挥优秀教师团体在教育资源整合、教育理念分享、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从整体性的数学史融入教学来看,长期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不佳,缺乏教学研究提高、缺乏良好教学经验分享等问题,从而使得数学史教学共同体长期缺位,严重降低了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团队效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自身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而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对数学史融入教学,总体呈现出一种惰性态势,既不愿意跳出数学史教学思维的舒适区,也不愿意探讨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其他可行性方法[4]。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并没有意识到数学史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导致教师疏于对自身能力以及数学史教学行为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数学史融入的有效性。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想要将数学史更好地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出发,尝试提出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力求将数学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效用发挥出来。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试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融入数学史,并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与研究,围绕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当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具有实效性的,就可继续进行应用。如果证明不能起作用的,就应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从而更加高效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主导者,为进一步提升数学史融入有效期,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端正数学史教学态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教学服务。
第一,教师应该加强对数学史的认识,端正自身教学态度,以更为积极开放的心态接纳并开展数学史融入教学工作。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正视传统应试教学理念中的不足,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明确数学史融入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从多个角度学习数学史基本内容,认清数学史的基本内涵和概念,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注重数学史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让教师发自内心地接受数学史教学。
第二,教师要树立数学史教学自信,积极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再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认清数学史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坚定推进数学史教学融合策略,不断尝试多样化的数学史融入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切实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提升数学史教学质量。
第三,增强教师对数学史研究的热情。教师应该主动克服自身心理惰性,增强对数学史的教学研究,在提升课堂教学内容趣味性的同时,通过学生积极反馈来激发教师的内部教学动力,再结合校方完善的教学奖励制度和积极宣传,帮助教师克服心理惰性和职业倦怠,满足教师实际教学中的多样化需求,支持教师进行多样化的数学史融合实践,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第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数学史教学对教师综合素养有着较高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数学史教学规范性和有效性,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数学史相关培训工作,加深教师对数学史的认识,明确数学史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师数学史教学素养。例如,组织优秀教师和相关专家来校进行针对性培训,要求教师做好培训工作笔记,并鼓励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总结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原则和策略,积极模仿优秀教学案例,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数学史教学教案。
第二,整合优秀教师资源,构建数学史教学研究小组。数学史学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单靠一个或几个教师是难以将其快速完善的。因此学校应该将有经验的教师整合在一起,通过组建教学研究小组的方式,推进数学史的有效融入,提升数学史教学的融入效果。
第三,细化教学评估监督体系,保障数学史教学顺利进行。现阶段数学考试并不涉及数学史相关内容,因此对学校和教师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为进一步保障数学史教学的有效融入,学校需要进一步细化教学评估监督体系,完善相关的评估和监督细则,鼓励教师积极结合数学史进行创新教学。例如,定期开展课程教学评比活动,对表现良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也可以运用“生评师”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应用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教师可针对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地剖析,并寻找出改进与完善教学方式的策略,从而保证新课标规定范围内数学史教学任务的达标。
数学史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但如果教师没能掌握正确的融入方式,则很难提升数学史课堂融入效用。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探索数学史融入教学的多样形式。
第一,以教材内容为本,利用数学史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明确的是,数学史教材本身是对课本教材内容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并不能跳出教材本身内容进行无限制地拓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教材内容为根本,利用数学史来适当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整数的除法”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实际需要,将古埃及的“加倍与减半”的方法、现代竖式除法的演变、中国古代直除法等内容制作成一个微视频,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可直观形象地展现数学知识,让学生详细了解除法的演变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主动性。
第二,拓展数学练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习题演练,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数学史中选择一些有趣的题目进行展示,从而丰富课堂挑选内容,加速学生知识内化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中的历史名题来拓展数学联系方式,实现数学史的自然融入。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古代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提出的圆柱容球定理为例,向学生展示古代人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使学生通过今后数学解题方法的比较和改造,更好地感受先辈的教学智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借助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数学史的有效融入。数学史教学需要依托对应的教学情境,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情境教学的效率。因此,为推进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教育信息技术来创建更为逼真的数学史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对应的学习状态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法》中“通分”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动画动态演示“通分”的历史推演过程,通过动态化的展现数学知识,学生可一目了然地理解“通分”的概念。相较于传统的理论式、平面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而言,动态化的教学方式,可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学习,可帮助学生与数学先贤们一同学习,增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将数学史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和教师应该正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从课程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将数学史灵活地融入到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系,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