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帮,尚东方,赵文霞,高 青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磊国医大师工作室,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河南 郑州 450000; 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痤疮是一种发生在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2],前期可出现粉刺、丘疹、囊肿或脓疱,后期痤疮消退后可能遗留瘢痕、色素沉着等。在16~20岁人群中,痤疮的发病率为80%~90%[3-4],且发病率逐年增加[5]。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可进一步引起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6-7],其中面部痤疮影响最大。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范畴[8]。张磊国医大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发现面部不同部位的痤疮可反映不同脏腑的功能失调。基于五脏分区理论从脏腑辨治面部痤疮,现将张老治疗面部痤疮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认为痤疮是出汗之时恰逢风寒侵袭,致使郁热壅阻于肌肤而生。初发者多由肺经风热,湿热内蕴,肺胃热邪上熏头面而致,病久则痰瘀互结而出现结节、囊肿或瘢痕[9]。《万病回春》曰:“肺风粉刺,上焦火热也。”也有医家认为该病与肝关系密切而从肝论治[10]。《外科启玄》曰:“疮疡虽发于肌肤之外,而其根本源于脏腑之内。”可见痤疮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张老基于面部五脏分区理论,认为面部不同部位的痤疮反映的是对应脏腑的病变。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指出面部内应五脏,为经络所会,气化所通,神明所发。因此,面部的不同部位分别为五脏六腑的外候。《灵枢·五阅五使》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表明面部分区与五脏的对应关系。《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11]后代医家以面部额颜诊心病,鼻部诊脾病,颐颌诊肾病,左颊诊肝病,右颊诊肺病,为面部五脏分区辨治痤疮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老基于面部五脏分区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痤疮分为额头、面颊、鼻子、口周、下颌5个部位,分别对应心、肝、胆、胃肠、肾的实火或者虚火,结合病位辨证论治常能应手起效。
额头痤疮密布,红肿热痛,伴见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厚腻等。此部位多与肺胃郁热有关,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其为病极易从阳化热,循经上扰;或因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治取内经“热者寒之”“火郁发之”之理[12]。其中粒大、色红、根深者为热壅于里,给予清胃散加减。方中黄连苦寒泻火,清胃中积热;升麻清热解毒。升麻与黄连相伍,降中寓升,泻火而无凉遏之弊,散火而无升焰之虞。生地黄、牡丹皮滋阴,清热,凉血。当归活血养血。痤疮根浅者为热郁肺胃,以黄连解毒汤治之。方中黄连泻胃火,黄芩泻肺火,黄柏泻下焦虚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使火邪去而热毒解,痤疮可愈。小粒色白闭口者,多为风热郁于面部,其中瘙痒明显者为风盛,给予越婢汤加减。方中麻黄、生姜疏风宣肺,石膏清泻肺中之热,甘草片、大枣和中养脾。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肺之效。疼痛明显者为热盛,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疏风清肺,解毒止痛;伴面色萎黄者为湿重,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宣肺解毒,祛湿清热。
面颊痤疮分布于颧骨、鼻翼,伴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头晕头痛,目赤胁痛,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边、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痤疮位于面颊多与肝胆郁热有关[13]。《丹溪心法》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14]肝胆主风而多郁,郁久则生湿热,风火挟湿热之邪上乘,熏灼肌肤,气血凝滞则生痤疮,偏左侧多与肝热有关,偏右侧多与胆热有关。给予自拟疏肝解毒汤加减治疗,疏肝清热,泻火解毒。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解表退热;黄芩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玄参滋阴清热,泻火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甘草片和中,调和诸药。
鼻部痤疮分为鼻头痤疮和鼻周痤疮。鼻头痤疮伴疼痛,色红或暗红,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目赤耳鸣,伴或不伴胃脘灼热疼痛,泛酸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痤疮位于鼻头,与肝胃郁热有关[15],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之热循经上扰,发为痤疮,治宜滋阴清热、活血解毒[16],常以经验方葛根红花汤加减。方中葛根升阳透疹,清热解肌;红花活血散瘀,止痛;黄连、大黄、栀子清热泻火,解毒;白芍、生地黄滋阴清热,止痛;甘草片调和诸药。
鼻孔周围及鼻翼痤疮,伴见口干咽燥,痰少而黏,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痤疮位于鼻翼多是肺热熏蒸,《万病回春》云:“肺风粉刺,上焦火热也。”肺开窍于鼻,肺热循经上扰则见鼻孔周围及鼻翼痤疮,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给予黄芩贝母汤加减。黄芩贝母汤出自《医学摘粹》卷三,原文中即是主治鼻孔发热生疮。方中柴胡疏风退热,升举阳气;黄芩、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桔梗宣肺排脓疡;杏仁降气通便排毒;芍药、贝母滋阴清热,消肿止痛;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痤疮位于口周,伴见口干口臭,喜凉食,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口为胃肠之上口,胃肠郁热上攻则生痤疮(轻者随起随消,重者根深肿痛),热邪伤阴,循经上蒸则口干口臭,治宜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症状轻者给予甘草泻心汤加减,重者加用玉女煎泻火养阴并治。甘草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中用于治疗心下痞满[17],此处用其清热解毒、燥湿消疮的作用。方中甘草片缓急止痛;半夏燥湿散结;黄芩、黄连清热解毒;干姜温中以助散邪,寒温并用;加玄参、生薏苡仁清热凉血解毒,去甘温之人参、大枣。
下颌痤疮色红或暗红,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盗汗,两颧潮红,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下颌对应人体下焦。肾为水火之脏,肾阴即元阴、真水,肾阳即元阳、真火。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水不藏火,火毒炎上,郁邪、热邪、湿邪乃生,引起痤疮的发生和加重[18-19],治宜滋阴清热解毒。痤疮色红者多为毒聚,阴虚于下、格阳于上,方用引火汤、镇阴煎加减。引火汤加减方中熟地黄、玄参、山茱萸、山药滋阴降火之药,再用肉桂、白芥子引火归元,使阴虚之火引归肾宅,痤疮之症自然消失。镇阴煎加减方中重用熟地黄滋养肾水以固本,真阴充足则阳有所附;附子、使虚阳得静;牛膝、泽泻引火下行;炙甘草调和诸药。痤疮色暗者为下焦结毒,自拟附子薏米败酱散治之。方中制附子补火助阳生肌,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可改善血液循环[20];生薏苡仁消肿排脓,渗湿;败酱草解毒,消痈,祛瘀止痛;生地黄清热凉血;泽泻清热利水渗湿;肉桂引火归元;怀牛膝补肝肾,活血化瘀;甘草片调和诸药。
若下颌痤疮根深融合,历久难消,且留疤痕,伴神疲,面色晦暗且有褐斑,口唇暗淡,眠差,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底脉络比较迂曲,脉细涩,此多为下焦积毒积瘀,常选桂枝茯苓丸、附子薏米败酱散、升降散三方合方加减。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升降散中僵蚕为君,祛风化痰,解毒散结;蝉蜕为臣,疏散风热,透邪外出;姜黄为佐,行气散郁,破血通经,可消肿散结;大黄为使,清热泻火,引热下行,且可凉血散瘀,以助消肿,所谓“亢盛之阳,非此莫抑。”全方相合,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女性伴闭经、痛经时可加下瘀血汤,男性伴见相火偏旺症状时可加桂枝龙牡汤。 然五脏之间常相互影响,故辨证不可拘泥于某一脏。如肝郁常伴脾虚,肺热常兼有胃热,肾阴不足可有心火妄动等,需要分清主证、兼证,结合舌脉综合考虑,合理选方,才可获良效。
面部五脏分区理论将痤疮分为额头、面颊、鼻部、口周、下颌5个部位,依次对应不同论治方法:额头痤疮从肺、胃论治,面颊痤疮从肝胆论治,鼻部痤疮从肝肺论治,口周痤疮从胃肠论治,下颌痤疮从肾论治。通过面部五脏分区辨治痤疮,能够因人制宜,标本兼顾,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