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正、治神角度探讨五行针灸的作用机制*

2023-11-22 05:02黄谦峰郭素真
中医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神性医者素问

黄谦峰,郭素真

(1.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五行针灸是自《黄帝内经》发展起来的一个针灸流派,被刘力红教授称赞为针灸领域很珍贵的一个流派[1]。历代口传心授,不见于文献,20世纪中叶传入西方,由英国华思礼教授集其大成[2]。目前,这一流派可知的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华思礼教授[1]。后经诺娜女士[1]在中国教授五行针灸,现有三千余人接受过此流派的培训并将其运用于临床。五行针灸取象比类,以自然界的季节和特质来描述人相应的五行性格、气质、情感、言行等特征,并由此构成了对五行人分类的基础框架,有别于《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篇章中对地域五方人形体特征和易患疾病的五行归类。五行针灸中的五行人分类角度更凸显精神五方概念中人群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延伸出的行为特征。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此谓容平”描述的是金行的成熟平静,“地气以明”描述的是秋的天空的高远、明亮、清晰、干爽。取象比类,符合金行人从事物的本来面貌出发,客观地观察事物的那种冷静。“使志安宁”贴合了金的安宁平静气质,故能增加金秋的能量[1]。五行针灸已应用于临床多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抑郁症[3-4]、肿瘤相关负性情绪[5]、偏头痛[6]等身心疾病。五行针灸的治疗效果明确,但其治疗机制鲜有论述。笔者从中医学扶正和治神两个角度来阐释五行针灸的治疗机制。

1 扶 正

扶正祛邪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对于指导治疗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扶正者,扶助正气也;祛邪者,祛除邪气也。不正之气谓邪。正气旺盛方能祛邪外出;正气不足,抗邪无力,疾病缠绵难愈。

五行针灸是自然疗愈针灸流派中的代表[7],其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患者的“常”。“常”是正常的状态,指本性所固有的,代表原来就具有的、永恒不变的,也是患者因其先天禀赋而获得的精神上五行的所欲所求。恢复患者的“常”就是使患者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表明只有人的内在五行平衡,身心才能正常运行。五行针灸正是通过激发患者自愈力来祛除病邪,恢复其本性常态。

主导一行为木的木行人在正常状态下充满朝气,行事简单干脆,自信满满。在失衡状态下,过亢则表现出脾气急躁,压迫感强;不及则做事难以决断。五行针灸治疗从肝胆两经入手,使其对于目标和秩序舒畅条达,执着而不急迫。

主导一行为火的火行人在正常状态下热情,主动,积极关注他人,思维跳跃,对人际关系和爱渴望,容易给人亲切的感觉。在失衡状态下,表现出过分表达,或者不敢表达等。五行针灸治疗从心经、小肠经、心包经和三焦经入手(君火和相火治疗不同),扶持火的力量,使火温暖而不炽热。

主导一行为土的土行人在正常状态下是厚重的、踏实的、稳定的,思虑周全,给人一种母亲般的感觉。在失衡状态下,表现出过度索取和过度给予,夸大自己的困难,觉得自己人生艰难。五行针灸治疗从胃经和脾经入手,扶持土的能量,让土的需求感和给予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主导一行为金的金行人正常状态下比较冷静,追求完美,注意个人空间感和距离感。在失衡状态下,表现得过于冰冷,与人有距离感,对人苛刻。五行针灸治疗从大肠经和肺经入手,扶持金的能量,使金冷静而不冰冷。

主导一行为水的水行人在正常状态下保持机警、恐惧的状态。在失衡状态下,表现出过度惊惧和不安。五行针灸治疗从膀胱经和肾经入手,扶持水的力量,使其恐惧感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临床运用五行针灸时应做到“顺其气、从其欲”。《灵枢·师传》曰:“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宜因人而异,尊重患者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风俗、家族内部的忌讳及社交礼仪,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地域、家庭、工作、事业、情感等,据此把握患者的“所欲”,感受五行主导一行,进而通过五行针灸治疗顺其气。

《素问·刺法论篇》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小针解》曰:“神者,正气也。”由此可知,培养正气应各从其“欲”。“欲”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的欲望和想法。“欲”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要遵从法律和道德。如果有非分的欲望和想法,如暴虎冯河,能力太小而欲望过大,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定要达成一个结果,必定引发挫折,影响人的自恋功能[8],使情志不畅,由怒或悲忧而致病。即使是合理范围内的欲望和想法,也需要与周围人和谐相处,最好是自身天赋与所从事行业相符,如此才会有较高的幸福感。如金行人,非常在意被尊重的感觉和空间距离感,如果去做需要大量沟通交流的业务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经过五行针灸治疗,金行人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于冷静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如果改行从事技术研究工作,那么其压力将大大减少,内耗降低,正气得以恢复,抗邪能力增强,疾病很快痊愈。

2 治 神

中医学将神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神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活动。针灸尤其强调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在五行针灸中,五行是指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因五行的相互作用而被赋予的某种独特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喜闻乐见的目标和方向。主导一行会在一个人对所遇到的事件的反应中占主导地位。治疗之法在于扶持主导一行,使主导一行发挥其最大潜力。

2.1 以神会神

正如《素问·移精变气论篇》所言:“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五行针灸强调医者应排除其他外在条件的干扰,独立守神,以神会神,关注患者的神;诊疗环境独立而不被打扰;要求医者在问诊过程中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患者身上,时刻观察患者。治疗前,通过观察患者眼神判断有无内障的存在;治疗中,随时观察患者面色及神志的改变。高质量的人文关怀可使患者情绪放松,放下社交面具而袒露最深处的自我,坦陈自己最深的伤痛和纠结。此有助于医者对其五行主导一行进行准确判断,使治疗有可能触及真正的神。

此外,在以神会神过程中,五行针灸强调不评判。不评判是医患之间尊重、平等关系的体现,一方面可使患者放下对医者的戒备或对自己的过分挑剔;另一方面可使医者能心平气和地对待患者而有利于判断患者的主导一行。

2.2 调气以治神

《素问·举痛论篇》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外感、内伤、饮食、情志等均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发生疾病[9]。《灵枢·本神》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神为生命主宰,客为疾病,疾病的产生源于神气的逆乱。《黄帝内经》一直强调治神,但是在针灸操作层面则多提及调气而缺少针对治神的具体指导。《素问·针解篇》曰:“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灵枢·终始》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有研究[10]也显示,针灸产生效应之前首先会引起经气的反应,会对刺灸部位的感受器与外周神经或其他传入途径产生影响。可见针灸治神首先建立在调气的基础上。《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李瑞认为,神之物质基础除先天之精及后天水谷精气供养外,切不能忽视气机调畅这一关键环节之于神具、神达、神使的影响和作用,气机畅亦是其重要物质基础之一[11]。

《说文·水部》记载:“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声。”“治”的本义为水名,引申为治水,泛指治理、整治、修治,又特指治疗、治病[12]。治神如治水,顺着五行的习性而治之。《伤寒杂病论·序》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五行针灸通过对人体主导一行气机的调动,由主导一行通过生克制化气机的流动平衡与其他四行的关系达到治神的目的。

2.3 以痛入心调神

痛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是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能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描述了痛与心的关系,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记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痛觉直通心神,痛觉的针感可影响患者的心神。针感能够令患者的意念在针灸得气的瞬间聚焦在一个穴位上,此就是对神气的调动。神从一种状态变为另外一种状态称之为调神。血脉者,心主之。针入,血气随之周旋,神来血气拥之。“手如握虎,如待贵人”中的贵人是指心神,即君主之官。君主若至,地方臣吏皆随,行补泻而辅之,得贤而治矣。所取之处邪气除而神气存,病必衰去[13]。

2.4 以穴位之神性调神

医者意也。五行针灸之神性穴是一系列具有影响人体神机作用的穴位。常用的神性穴有地机、滑肉门、神阙、劳宫等。望文生义,可知其功用。如:土行人用地机穴。此穴犹如挖掘机,可翻动沉重板结之土地。对于板滞的土行患者,应该一开始即考虑使用,松动其土[14]。经过五行针灸治疗,患者主导一行得到足够的扶持之后,可以使用神性穴。

五行针灸治疗所用主管穴主要有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等与传统针灸学一致。以阴经井穴为木、阳经井穴为金来定义五输穴的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时令穴亦包含在五输穴之内,尤其重视原穴的应用。原者,源也,元也,原穴有让患者原始反终、培补元气、固本培元之功用。《素问·刺法论篇》记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可刺手少阴之源……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刺膀胱之源。”“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首次治疗之主管穴一般为原穴。

不但原穴有其神性,五输穴亦有其神性。以土行患者的治疗为例:主管穴主要用到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五输穴。第二次治疗之主管穴一般为母穴,土之母为火,故用解溪、大都。随着患者主导一行得到扶持,在后续治疗中若医者判定此患者勇敢不足,可考虑使用具有果断勇敢神性的木行穴位陷谷、隐白;若医者判定此患者热情不足、不敢与人联系,可考虑使用具有热情联系神性的火行穴位解溪、大都;若医者判定此患者过分热情,可考虑使用具有冷静神性的金行穴位历兑、商丘;若医者判定此患者难以随方就圆,可考虑使用具有变通神性的水行穴位内庭、阴陵泉。余行皆仿此操作。

3 小 结

五行针灸可通过扶正、治神发挥治疗作用。扶正是通过找到患者的五行主导一行,了解“其所欲”,并“从其欲”扶助患者主导一行,使患者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治神是通过从神会神、调气治神、以痛入心调神、以穴位之神性调神,调整人体气机,最终达到治神治身的目的。

猜你喜欢
神性医者素问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自然神性辉光下的凹村世界——雍措散文集《凹村》解读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