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传彬
他一看是锅子,还冒着热气,吓得撒腿就跑,边跑边喊:“你们是不是要把我煮来吃了?”闹了一场大笑话。
锅子,或称镬子,是人们炒菜、煮饭的炊具。然而,在江苏常州、无锡及苏州等地,锅子还是人们洗澡的浴具。
请别误会,洗澡与煮饭并不是用同一个锅子,洗澡是专用的洗澡锅子。我们家乡洗澡通常被称做洗浴,故专用于洗浴的锅子叫“浴锅”。
四十年前,锅子都是用生铁铸成的半圆形尖底锅。所不同的是浴锅比炒菜煮饭的锅要大,锅沿直径在120厘米以上。
当时,人们煮饭、洗澡,使用的燃料都是柴草,所以浴锅必须放置于灶台的一侧,大都与煮饭锅并列。一般人家,炒菜、煮饭使用两个甚至三个锅,中间隔一堵墙,置一个浴锅,位置比煮饭锅低二三十厘米,便于人们洗澡时,一抬腿就能爬上去。
使用浴锅的最大好处是不必去浴室,在家中就可以经常洗澡。特别是江南农村,天气闷热,劳动了一天的农民,疲惫不堪,汗流浃背,收工以后,不可能去街上温塘(浴室)洗澡,经济上也承担不起。当然,热天,男子可以到河塘里泡一泡,女子就不可以了。而且,洗冷水澡不收汗,不易去除身上污垢,加之下河塘也不安全。
过去,柴草金贵,洗澡极少纯粹用冷水烧至一定温度,而是用煮完饭后焐在饭锅里的热水、夹在两个饭锅中间颈罐里的颈罐水、以及煨在饭锅下灶膛里的煨罐水,如水温不够热,则在浴锅下的灶膛里烧几把柴草。
浴锅边上,一般放有四块木板,让坐在浴锅里洗浴的人在水凉需要烧火加热时,用以垫搁身体,以免身体接触浴锅而被烫痛或烫伤。半圆形木块垫屁股,大一点平木板垫后背,两块小木板垫两只脚。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大可能一个人洗一锅水,一般都是全家洗一锅水。男先女后,婴幼儿抱在妈妈怀里洗。家中地位尊高的男子往往洗头汤浴,贵客登门则另当别论。
20世纪60年代,我的父亲第一次从四川到江苏岳丈家。晚饭后,我外公把他带到浴锅边,让他第一个洗澡。他一看是锅子,还冒着热气,吓得撒腿就跑,边跑边喊:“你们是不是要把我煮来吃了?”闹了一场大笑话。经过一再解释,我父亲就是不敢下浴锅,宁愿去河里洗冷水澡。他说:“浴锅破了,人掉下去怎么得了?”其实,不仅我父亲怀疑,远方来客都会问:“浴锅里洗澡安全吗?”
但江苏人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江南人家世代实践得出的结论。在江南,从没有人听到浴锅破裂、洗浴人掉到灶膛里的奇闻。
浴锅安全系数高的原因,一是浴锅的铸铁比煮饭锅厚很多,可以保证浴锅不易破碎,而且传热慢,不易烫伤人;二是用户使用细心,浴后及时将水舀干、抹净,以免浴锅锈蚀。发现漏水,及时修补或更换;更换时选购质量上好的锅子。20世纪50年代前,以无锡生产的“王元喆”品牌的浴锅为最佳。
使用浴锅洗澡是古代流传下来的风俗,如“鼎镬之刑”,即把人投入盛着沸水的鼎镬中活活煮死的酷刑。有足曰鼎,无足曰镬,镬形如大盆。它们既然可以烧沸水烹人,人們当然会想到用它烧温水洗澡。唐代僧人拾得《诗二》里就有“炉子边向火,镬子里澡浴”的句子。
时至今日,随着经济发展,浴缸和热水器的普及,浴锅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而太阳能热水器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阴雨天没有阳光就没有热水,就不能洗热水澡。所以在江南农村,多数人家两套设备并存,阴雨天仍旧使用浴锅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