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

2023-11-21 09:19:54陈育珠傅若珊蔡玉娜薛奕璇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2期
关键词:腰椎分级神经功能

陈育珠,傅若珊,蔡玉娜,薛奕璇

(普宁华侨医院 广东普宁515300)

胸腰椎骨折是指胸腰椎在外力作用下造成连续的破坏,主要发生在T11~12节段、L1~2节段骨折,青壮年患者的致伤原因以车祸、高处坠落等为主,而老年患者则以跌倒、滑倒等为主。胸腰椎骨折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具体表现为患者神经平面以下部位感觉麻木、无力或自觉刀割样疼痛,二便功能障碍,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1]。除轻症、老年及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外,临床多采取外科手段进行治疗,但术后还需进行康复性锻炼,促进下肢及腰椎功能恢复[2]。悬吊运动训练(SET)是利用绳索将患者悬吊起来或利用软球、软垫等,使患者处于不稳定状态,以此锻炼肌肉群,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安全、无痛,易被患者接受,长期坚持训练可促进患者核心躯干肌肉的收缩,起到锻炼下肢及腰椎功能的目的,在儿童脑瘫、腰痛中已被广泛使用[3-4]。基于此,本研究将SET与常规康复干预相结合,探究其对胸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16例胸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纳入标准:①满足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脊髓损伤诊断标准[5];②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为C、D级[6];③年龄18~65岁;④术后生命体征平稳;⑤意识清晰,精神系统检查正常;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且无法正确理解;②合并下肢、胸腹、颅脑损伤;③术后发生感染;④患有其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高血压等疾病;⑤患有先天性脊柱、下肢功能障碍性疾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32~60(43.47±5.54)岁;病程1~3(1.82±0.55)个月;骨折椎体部位:T1213例,L120例,L216例,L39例;ASIA分级:C级29例,D级29例。研究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30~63(45.73±6.61)岁;病程1~3(2.01±0.48)个月;骨折椎体部位:T1215例,L119例,L214例,L310例;ASIA分级:C级30例,D级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具体内容包括术后4周内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关节活动、四肢肌力训练、坐立训练等,每次10~15 min,3~5次/d,可依据患者训练效果及身体耐受度适量增加训练时长及频次;依据患者功能改善效果,逐渐增加背部肌力训练及平衡训练。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增加SET,具体训练方法如下。①仰卧位骨盆上抬训练:使用无弹性悬挂带分别悬吊左右侧脚踝,使用有弹性的悬挂带悬挂腰部及盆骨,使患者躯干保持水平,依据患者腰部功能情况,给予合适减重支持,每次10 min,3次/d。②仰卧位单侧骨盆上抬训练:使用无弹性悬挂带悬吊左侧脚踝,使用有弹性悬挂带悬挂腰部及盆骨,使患者躯干保持水平,依据患者腰部功能情况,给予合适减重支持,用相同方法训练右侧,每次20 min,3次/d。③俯卧位骨盆上抬训练:使用无弹性悬挂带分别悬吊左右侧脚踝,使用有弹性悬挂带悬挂腹部,双上肢屈肘支撑,使患者躯干保持水平,依据患者腰部功能情况,给予合适减重支持,每次10 min,3次/d。④仰卧位双桥式训练:使用无弹性悬挂带悬吊腰部及盆骨,患者屈膝,康复治疗师双手分别放置于患者双膝及髂前上棘处,协助患者完成双桥式训练,依据患者腰部功能情况,给予合适的弹性阻力,每次10 min,3次/d。⑤仰卧位单腿悬挂训练:使用无弹性悬挂带悬吊左侧下肢,使用有弹性悬挂带悬挂腰部及盆骨,右侧下肢进行水平外展运动,依据患者腰部功能情况,给予合适的减重支持,用相同方法训练右侧,每次20 min,3次/d。训练过程中动态评估患者腰部及双下肢功能,并适当增加训练时长及频次,可增至每次15~30 min,5~7次/d,共训练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步行功能: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7]评估步行功能,2级表现为能行走但平衡不佳,需要1人协助或使用器械保持平衡;3级表现为能行走,但不安全,需1人监护,且仅提供言语指导,不产生肢体接触;4级表现为能在平地独立行走,但上坡、上楼仍需要人帮助、监护;5级表现为在任何地方均可独立行走。②步态: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使用SAB-GAIT三维步态分析仪精测患者步频、步跨长、步速。③平衡能力: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8]评估患者平衡能力,该量表包括14个项目,采用0~4分计分法,总分0~65分,得分与平衡能力呈正相关。④腰椎功能、神经功能: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9]评估腰椎功能,采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估患者神经功能,ODI量表包括10个条目,采用0~5分计分法,总分0~50分,得分与脊柱功能呈负相关。ASIA神经功能分级[6]中,C级表现为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3级;D级表现为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3级;E级表现为感觉和功能正常。⑤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康复训练过程中两组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olden分级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olden分级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步态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步态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BBS、ODI评分和ASIA分级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BBS、ODI评分和ASIA分级比较

2.4 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SET是以持久改善弱链肌肉神经状态从而康复骨骼疾病为目的,集主动治疗和康复训练为一体的概念集合[10]。近年来,SET概念被逐渐推广发展至伤后康复训练和运动员体能训练中。本研究将SET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发现,研究组Holden分级、步频、步跨长、步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SET有利于提高患者步行功能。SET在各项训练项目中均借助具有弹性的悬吊带,悬吊带形成的支撑反作用力处于动态变化中,为患者提供不稳定的支撑面,患者为了确保力量和运动可以最合适地产生与传递,起到控制四肢末端的目的,其躯干部位的深层肌肉与表层运动肌会通过不断地调节运动单位,以控制躯干位置和运动能力,在不稳定的运动条件下,全面促进深层肌肉与表层运动肌运动,诱发身体的感觉、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核心肌肉群的功能,继而使其稳定性与肌力得到提升,有利于提高患者步行功能[11]。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BBS评分更高(P<0.05),提示SET有利于提高患者平衡能力。感觉和运动的协调功能包括本体感觉、感知能力、向肌肉传出纠正姿势和保持稳定性冲动,其功能提升有利于机体调节平衡状态。SET强调感觉和运动的协调训练,运用弹力悬吊带使患者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开链、闭链运动,诱发感觉、运动器官达到最佳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在躯干或四肢突然移动的情况下,机体会以“前负荷”的机制尽量稳定腰椎,局部稳定肌收到传出信号并广泛制动肌兴奋前收缩,以维持机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SET通过训练患者等长收缩,并逐渐增加训练时长,对稳定肌进行分级训练,有利于机体稳定肌的功能提升,从而提高患者平衡能力[12]。在非稳定性的状态下,SET可以通过康复训练锻炼患者肌肉,增强其肌力、稳定性以及躯体控制能力,并能刺激脊髓和大脑的运动中枢,从而增强神经中枢对躯干运动功能的控制力,改善患者步行功能及平衡能力[13]。

本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研究组SET训练2个月后,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SIA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SET有利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在非稳定性的情况下,SET通过开链、闭链运动,强化机体核心肌肉群,充分刺激机体神经肌肉组织,带动小肌群与躯干肌运动功能提升,调动肌肉群之间的传递、运动、组合、协调、控制功能,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同时能加强肌肉与神经之间的反馈作用,促进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14]。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SET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原因可能在于SET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安全、无痛,易被患者接受,便于术后尽早开展康复锻炼,避免了常规康复中患者因疼痛不敢锻炼,而长期卧床造成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早期开展SET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道蠕动,降低了便秘及消化不良的发生率,SET中骨盆上抬训练提升了盆底肌功能,有利于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的发生;最后,早期开展SET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有利于降低因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风险[15]。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联合SET能有效提高其步行功能、平衡能力,改善腰椎功能及神经功能,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腰椎分级神经功能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22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50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44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