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沫,黄 钦,王 超,赵杏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430030)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临床发病率与病死率。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肺癌标准化发病率与病死率分别为22.4/10万和18.0/10万[1]。同年我国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与病死率分别高达34.8/10万和30.2/10万[2]。由此可见,肺癌仍是我国恶性肿瘤主要疾病负担[3]。针对该疾病,临床通常以肺癌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尚可,特别是肺癌早期患者,通过以上治疗手段基本可以实现病情有效控制,甚至治愈。但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常伴有多种不良反应,一项系统综述指出,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CITA)是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为38%~84%,通常表现为味觉丧失、味觉功能减退、味觉敏感等,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饮食,引起不良情绪,还可能影响患者营养摄入,增加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从而降低化疗效果,影响预后和生存质量,尤其是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差的老年患者[4-5]。有研究指出,CITA与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有紧密联系[6]。为进一步明确两者关系,本研究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根据公式[n=2σ2(Zα+Zβ)÷δ2][7]计算样本量为112例,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湖北省同济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方案进行化疗。纳入标准:①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8]中肺癌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化疗周期≥2次;④伴味觉改变或丧失;⑤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⑥家属知情,自愿参与,签写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化疗前已有味觉改变或丧失,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味觉改变或丧失;②伴严重口腔疾病;③伴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或伴感官功能障碍;④伴精神心理疾病。依照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9]制定涉及人体对象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评审并备案。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用于调查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口腔清洁方式、化疗方案、吸烟史、有无口腔干燥及有无口腔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评分>1分即表明患者有口腔疼痛)。②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量表(CiTAS):由Kano等[10]于2013年编制,用于评估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CITA。该量表涉及基本味觉改变(5个条目)、味觉异常和味幻觉(3个条目)、进食困扰(6个条目)、整体味觉改变(4个条目)4个领域,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没有改变,2=轻微,3=有些,4=相当,5=非常严重),各维度评分为所属条目平均分,量表总分为4~2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化疗相关味觉改变越严重。该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为0.530~0.830,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6。基于该量表评分原则,本研究根据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量表(CiTAS)评分将CITA分为3个等级,轻度味觉改变:CiTAS总分4~8分,中度味觉改变:CiTAS总分9~16,重度味觉改变:CiTAS总分17~20分。③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LU):由万崇华等[11]于2007年编制,用于评估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量表涉及躯体功能(7个条目)、心理功能(12个条目)、社会功能(6个条目)、共性症状和副作用(7个条目)、特异模块(8个条目)5个领域,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一点也不,2=有一点,3=有些,4=相当,5=非常),总分40~2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存质量越高。该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为0.570~0.857,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0。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成立调查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负责项目统筹与任务分配)、主管护师2名(负责信息收集)、护师2名(负责信息录入与分析)。患者化疗结束第5天进行调查,2名主管护师指导患者填写问卷(包含一般资料调查表、CiTAS及QLICP-LU),主管护师禁止与患者谈论可能影响问卷填写结果的内容,填写完成且经主管护师检查无误后,当场收回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2份,2份问卷填写过程中受到外界人为因素干扰,予以剔除,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10份,回收有效率为98.21%。问卷回收后,2名护师采取单轨录入法录入问卷信息,录入完成后随机抽取15%的问卷重复录入,录入一致率≥95%视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重新录入。
2.1 本研究患者CITA总体情况 本研究110例患者的CiTAS总分范围为4.17~7.60分,中位CiTAS总分为6.13(5.53,6.23)分,CiTAS总分为(5.90±0.70)分。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CITA情况 不同性别、年龄、TNM分期、口腔清洁方式、化疗方案、吸烟史情况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S和QLICP-LU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口腔干燥情况、口腔疼痛情况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S和QLICP-LU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CiTAS、QLICP-LU总分比较
2.3 患者CITA与生存质量相关性情况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S各领域评分及总分与QLICP-LU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呈现负相关(P<0.01)。CiTAS与QLICP-LU的Pearson相关性,见表2。
表2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S与QLICP-LU的Pearson相关分析(r值)
3.1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现状分析 不同于发生在口腔、鼻腔或唾液腺的恶性肿瘤破坏味蕾引起的味觉改变,CITA主要与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有关,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除了会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机体内所有快速增殖分化的细胞也会受到损害,其中包括味觉与嗅觉细胞,进而引起味觉变化[12]。有研究显示,味觉细胞繁殖周期约为10 d,通常情况下,化疗结束后的5~7 d,患者味觉变化最为明显[13]。因此,本研究在化疗结束后5~7 d组织患者到院参加问卷填写,以便于本研究能够更好地反映肺癌化疗患者的味觉改变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位CiTAS总分和平均CiTAS总分分别为6.13(5.53,6.23)分和(5.90±0.70)分,提示本研究纳入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CITA状况处于轻度状态,与王莹等[14]研究结果一致。但钱立晶等[15]研究中,肿瘤患者平均CiTAS总分为(7.27±2.37)分,远高于本研究患者平均CiTAS总分。因此本研究认为,人体舌乳头和味蕾的味觉神经末梢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萎缩、衰退等表现,导致老年患者对化疗引起的味觉改变往往不会有过于强烈的主观感受,而年轻的化疗患者味觉尚未减退,味觉敏感,一旦有味觉改变,便会有相对较强的反应,因此老年患者的平均CiTAS总分普遍较低。而Ng等[16]研究认为,相比年轻患者,老年患者的味觉阈值更高,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性升高,使其相比年轻患者更难发现味觉上发生的异常,与本研究观点基本一致。除了研究数据结果外,本研究还通过患者主诉发现,由于对味觉改变的感知不佳,多数老年肺癌患者常会选择默默忍受化疗对其造成的不良味觉体验,仅有少数患者能通过调整饮食等方式自行预防味觉改变。提示临床应针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积极主动地开展包括味觉改变等一系列化疗相关性并发症预防与管理,增加患者对肺癌病症、味觉相关症状困扰医学信息的掌握度,并根据患者具体需求,从多个角度入手,为其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尤其是伴口腔干燥和口腔疼痛症状的患者,更应做好味觉改变的预防管理,以缓解患者对味觉改变的担忧,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
3.2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S各领域评分及总分与QLICP-LU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0.408~-0.853,P<0.01)。江子芳等[17]研究发现,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多伴味觉改变,且对其身体和生活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包括因食之无味而对家人发脾气,影响睡眠而引起焦虑,以及食欲下降导致进食量减少,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仅就单一领域而言,本研究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S评分与QLICP-LU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领域有着更高的相关性,提示CITA越严重,患者生存质量越差,且对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躯体功能方面,Kaizu等[18]研究中接受紫衫烷类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接近60%发生味觉改变,且该研究发现,味觉改变会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尤其是能自觉发现味觉改变的患者,其能量及相关营养物质的摄入明显减少,导致患者体质量降低。然而,Kaizu等[18]研究仅纳入接受紫衫烷类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研究结果较为局限,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CITA并无显著关联。因此,接受其他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CITA对食欲、营养摄入、体质量等躯体功能相关指标是否会发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本研究与以上观点大致相同,味觉改变会影响患者的摄食体验与进食量,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加之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长期如此便有可能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引起躯体功能的持续降低。此外,Zabernigg等[19]研究发现,CITA还可导致肿瘤患者因营养摄入不足引起疲劳。心理功能方面,本研究认为味觉改变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层面的影响途径有二。其一,味觉改变会导致患者陷入食物选择的困境,味觉减退、味觉异常或味幻觉可能会让患者在多次尝试食物选择后依然无法获得良好的进食体验,从而引起失望、悲伤等不良情绪;其二,人体进食后,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会与味觉细胞受体相结合,味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至大脑,激活机体中脑边缘的多巴胺系统,刺激多巴胺的大量释放,产生愉悦感,发生CITA的患者味觉细胞受损,导致患者通过进食释放的情绪相关神经递质数量减少,从而对其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导致生存质量下降。此外,味觉改变还会给患者带来进食相关的社交困扰,例如味觉改变导致患者会做出与常规差异较大的饮食选择,与张丽燕等[20]研究观点一致。共性症状及副作用方面则更多取决于机体对化疗毒性反应的抵抗能力。本研究认为,CITA引起进食量降低,营养状态不断下降,导致患者机体耐受性和免疫功能降低,使其癌症引起的多种症状及化疗相关并发症不断加重,尤其是基础疾病多、身体状况差的老年患者,病症及化疗并发症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其生存质量降低。由此可见,对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CITA进行有效预防与管理,尽可能减少CITA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以避免患者生存质量的降低。
综上所述,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与生存质量呈现负相关,根据患者CITA影响因素,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以缓解味觉改变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从而为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维持或提高提供保障。但目前临床尚无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的最佳管理办法,且本研究提出建议也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对此临床应在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的症状管理上投入更多精力,加强对患者CITA的有效评估与识别,基于CITA特性,充分结合先进护理管理技术,为患者提出集个性化、多元化、系统化于一体的CITA管理模式,以降低CITA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由于本研究纳入患者均为本院收治患者,样本代表性不足,导致研究结果容易受到地域性因素影响。因此,临床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通过扩充研究样本的来源,多层次、多中心地探讨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与生存质量的关联及CITA的特征与变化轨迹,从而为老年肺癌化疗患者CITA最佳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