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主要指辅导员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与沟通方式,实现思政教育的入脑入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与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在交流沟通中帮助求助者实现情感与认知的一系列变化,恢复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咨询实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1]。但不同的是,心理咨询在心理学学科背景下,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理论支撑与谈话技巧,而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出现了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研究将心理治疗中的接纳与承诺疗法应用于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以期推进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的发展完善。
接纳与承诺疗法于20 世纪90 年代初由心理学家斯蒂芬·海思(StevenC.Hayes)提出,它是继认知心理疗法后的又一重大心理治疗理论,与正念减压疗法、内观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被心理学界并称为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2]。该疗法在运用过程中旨在帮助个体建立更宽广、灵活、有效的心理事件应对方式,而不是针对一项心理问题的具体认知内容进行治疗,用体验性的改变策略提高个体的心理灵活性。
接纳与承诺疗法是一种以关系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逐步提高个体的心理灵活性,从而帮助个体过上有价值人生的一种治疗技术。基于关系框架理论,海思提出了三种会引起个体心理僵化的重要机制:痛苦普遍性、认知融合、经验性逃避[3]。这三种机制均会引起个体反应与行为的僵化,失去感知真实世界的能力,从而极大降低生活的幸福感。同时,这也解释了传统的认知领域针对认知内容的改变为何会适得其反,为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接纳、去融合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接纳与承诺疗法提出“心理灵活性”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接纳个体经历的所有事情、记忆、想法、情绪和感受本身,觉察内外语境而不被内在的思维所束缚,按照自己选择的价值方向承诺行动的能力。
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核心目的即提高个体的心理灵活性,主要通过以下六大核心技术实现:①完全接纳。相对于经验性回避,帮助求助者对过去的经历以及当下经验采取积极且无评价的接纳。②认知解离。帮助求助者将自我从思想、意象和记忆中分离出来,将大脑里的思维看作是语言和文字本身,并不是其代表的事物,从而摆脱思维的控制。③关注当下。鼓励求助者有意识地注意当下的情境与思维,并且不做任何评价,专注于感受当下。④以自我为背景的察觉。采用正念技术帮助求助者关注自己真实的经验,学会观察自我,进一步推进认知解离。⑤澄清价值观。帮助求助者明确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求,依旧向往的生活方式,寻求有意义的生活。这里的价值观是有意义的、积极的,而不是为了逃避痛苦的感受。⑥承诺的行动。帮助求助者按照自己选择的价值观作出改变,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虽然大部分辅导员均明确了解谈心谈话工作的思政育人功能,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技术指导,大多辅导员倾向于运用个人经验,生硬地将自己领悟的道理直接灌输给学生,出现了说教化、随意化等问题。同时,由于事先没有明确的规划与梳理,谈话过程中容易出现要点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的情况,最终丢失了谈心谈话的初衷[4]。而接纳与承诺疗法作为认知心理疗法的前沿,是一套较为完整的语境行为科学,将其运用于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谈心谈话工作的专业度,也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接纳与承诺疗法不仅被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与心理疾病,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开发的团体培训还被用于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压力管理、愤怒管理、沟通管理、家庭关系管理、婚姻管理等。可见,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应用价值不仅限于心理治疗领域,只要能用于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享受更好的生活,就可以对接纳与承诺疗法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将接纳与承诺疗法运用于辅导员谈心谈话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接纳与承诺疗法融合了许多东方哲学思想,如辩证法、灵性与正念等,也易于被中国学生所接受,适合进行本土化的广泛应用。
当前辅导员面临的教育群体大多为95 后乃至00 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他们,关注世界的变化,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同时他们更加看重“自我”的概念,具有较强的个性,不希望被动接受他人的教育或指导[5]。正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存在这样的群体特点,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谈心谈话显得尤为适用。接纳与承诺疗法强调自我接纳,强调更多地与当下联结, 更多地与自我价值观保持一致,为生活中的痛苦创造更加灵活的选择空间,与负性的想法、信念、记忆去融合,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关注自我的同时有效地应对不良情绪,投入所做的事情,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本文借鉴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六大核心技术,把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接纳为目的的谈话模块;以促进学生学会正念思考为目的的谈话模块;以促进学生努力作出改变为目的的谈话模块。
3.1.1 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接纳为目的的谈话模块
引导学生接纳过去的经历。辅导员主动约谈或是学生来寻求帮助,一般情况下都是出现了某一个具体问题,例如挂科、沉迷游戏、寝室矛盾、就业焦虑等,而这些问题大多伴随着负性的经验。这个时候辅导员不要急于对学生的行为或想法进行评判,而是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面临的问题,并且正视过去的经历,然后运用完全接纳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过去那些不好的经历或情绪,并且尝试不对这些经历进行过多评判。例如对于多次面试失败的毕业生,辅导员在谈话时可以引导学生客观地描述之前面试失败的经历,并且与学生探讨面试成功的要素,减少学生对于过去失败经历的回避,帮助学生认识到过去失败的经历并不代表什么,那只是过去发生的事件,自己可以接纳它,不要让它影响自己之后的面试。
帮助学生学会初步的认知解离。心理治疗中实现完全的认知解离需要配合大量且反复的隐喻治疗与练习。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运用认知解离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理解认知和思维对自身行为的束缚作用,从而尝试摆脱否定自己的倾向以及因此产生的负向行为。例如对于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没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是“我”的一种认知,并不是既定事实,不要被“我”的认知影响了当下和之后的人际交往行为,也不要因为这个认知就拒绝与其他同学进行交往。
3.1.2 以促进学生学会正念思考为目的的谈话模块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当下。在进行接纳模块之后,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当下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很多时候无法做好当下的事情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总是陷入后悔过去与焦虑未来的困境中。把握当下的每一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这尤其适用于帮助存在学习困扰或者考研压力的学生。例如针对挂科多门需要补考的学生,辅导员可以引导他不要执着于悔恨过去的懒惰,也不要总是忧心如果补考没过怎么办,这些都只会影响复习的效率,专注于当下的复习才是有意义的事情。
鼓励学生关注情境化自我。实现以自我为背景的观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因此并不是针对每个学生的谈话都需要运用这个方法。但对于在接纳与正念过程中有较强领悟力且有强烈实现自我愿景的学生,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在观察自己内心世界时将概念化自我转变为情境化自我,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消极想法与积极想法,明白他们可以同时存在并且斗争,但“我”可以选择我的行为方式,从而培养自我接纳感,悦纳自己。例如在与学生干部进行谈心谈话时,部分学生干部会表露出矛盾的想法,一方面觉得做学生工作能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又觉得做太多事情吃力不讨好,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明白这些想法都是可以存在的,不必要自责,不用将所有的想法都付诸实践。
3.1.3 以促进学生努力作出改变为目的的谈话模块
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价值观。这个阶段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即找到生活中指引和激励自己前行的方向。在谈话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借助心理治疗的隐喻、冥想等技术,引导学生在自身众多想法中明确自己的真正的渴望。例如引导学生设想自己80 岁生日时,希望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也可以通过与学生探讨不同的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步明确自身认知中的价值观。需注意的是,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所不同,但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帮助学生构建的价值观应是有意义、有建设性的,不应沉溺于逃避痛苦的感受。
要求学生做出与价值观相联结的行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借鉴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观作出改变。首先,辅导员应在谈话中帮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制订具体的目标与行动计划。其次,辅导员应在谈话中使学生意识到,在今后行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障碍,面对这些负面的认知与情绪时,要学会运用认知解离,完全接纳与正念思考的方式,专注于自身的价值观并为之付出努力,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最后,辅导员可以要求学生签订意愿承诺书,并践行改变。
3.2.1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包括信息收集以及环境营造。首先,辅导员在与某个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谈话前,需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与分析,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档案,向室友或班级学生干部了解情况,与家长联系等一系列手段完成前期的信息收集。其次,良好的环境是沟通顺利的保障[6]。辅导员应尽量选取无人打扰的单独空间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隐私得到保护,减少阻抗。
3.2.2 制订谈心谈话提纲
辅导员在正式开始谈话前,应明确被谈话学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学生个体问题制订一份谈话提纲,以便把握谈心谈话的主线,实现谈心谈话的目的,减少随意性。目前,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本文针对学生中常见的人际关系矛盾问题,依照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谈心谈话模块制订了谈话提纲供参考(表1,p136)。
表1 人际关系问题学生的谈话提纲
3.2.3 实施谈心谈话
准备工作完成后,辅导员可以依据制订的谈话提纲与学生展开谈话。但辅导员应明确所有的谈话步骤只是方法,谈话的目的是解决学生面临的核心问题,所以不要过度拘泥于谈话提纲本身,谈话过程中可以根据谈话对象接受状况与谈话表现的不同及时对谈话内容进行调整,谈话的次数亦是如此。提纲中的步骤均可以有所取舍,有所反复,例如针对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接纳模块可以反复多次,让学生更好地面对自己负面的情绪。同时,每一次的谈心谈话,辅导员都应做好相关记录,跟踪学生谈话时的表现以及谈话后的变化,为下一次谈话提供指导。
3.2.4 收集反馈并定期整理谈话记录
在一阶段的谈话结束后,辅导员要及时整理谈话记录,并收集学生在谈话后的反馈,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行为的改变,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介入。同时定期整理谈话记录也便于分析谈话的效果,总结谈话中的规律与碰到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谈话提纲,更好地开展谈心谈话工作,解决学生问题。
3.3.1 构建平等互信的师生沟通关系
接纳与承诺疗法认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辅导员运用接纳与承诺疗法的谈心谈话应努力引导学生自己调整对于自身问题的认知,而不是通过说教或是批评将辅导员自身的认知强加给学生。因此,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应暂时放下教师的身份,以“真实的自我”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对话,耐心倾听,积极关注。这样有利于学生卸下心防,投入谈心谈话,也有利于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掌握自我改变的能力。
3.3.2 适度掌握谈话主动权
在谈心谈话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也不等同于让学生成为主导,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目的并不只是给了学生一个倾诉的窗口,而是帮助学生找出并解决自身问题。因此,辅导员在谈话中应专注于把握谈话的主线,适时介入,控制谈话的进程与内容。
3.3.3 注意把握接纳与承诺疗法运用的边界
最后,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谈心谈话可以广泛运用于大多学生的负向行为问题,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于这种方法,例如班级中独来独往,以自我为中心到影响他人的学生,他们往往有高度的自我接纳,但缺乏的是对他人的关注,辅导员这时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当的谈话方式。而对于一些长期受不良情绪影响,甚至表现出心理病疾病的学生,辅导员应及时转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是医院,让学生得到更加专业的帮助。
总之,无论采取何种谈话技术,谈心谈话工作的实质是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也要在谈话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深对学生思政工作的认识与精神境界,学会灵活运用方法解决本质问题[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