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提高策略

2023-11-21 06:05王骞文
文教资料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思政教育

王骞文

(宁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一、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师

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关系着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工程”[1]。2019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

(1)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学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完成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的基本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包含情感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而,相较于其他教师,思政课教师要更加坚定政治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讲问题,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和深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本领和家国情怀可以从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马克思主义专业知识学习、健全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三方面合理推进。

其一,坚持党建引领。校党委要积极加强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联系,开展持续性的教育学习,坚定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立场。

其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培养思政课教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好习惯,帮助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夯实理论基础。

其三,健全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的要求。学校通过健全思政课教师考评机制,加强对思政课教师思政素质、家国情怀、师德师风的考核,达到以评促学的激励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将加强政治修养、厚植家国情怀放在首位。

(2)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思政课教师只有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理论素养,才能游刃有余地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等角度为学生深度解读社会难点、热点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参加培训,积极进修,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思政素质,增强教育教学素质,提升教学能力。

其一,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道路上进行思维创新,开阔视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教师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灵活运用这些最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创新课堂教学。

其二,适应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教育环境,进行思维创新,开阔视野。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深入浅出地解读理论,还要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让思政课以多种方式呈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其三,在坚持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开阔视野。思政课教师要调查了解学生,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的创作。

(3)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丰富人格和提升文化修养,做有吸引力的、表里如一的教师。“思政课教师对自己要求要严格,既要遵守教学纪律,也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3],发挥示范作用,做学生的标杆,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自觉传递正能量,做到言行一致,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善于反思,如知识传授明晰否,能力提升落实否,育德功能实现否,以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效果。

二、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

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学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是与教师互动的主体。提升思政课效果要承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可以从学习力提升、因材施教、能力考察三方面着力。

在学生学习成果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力。学习力由五个方面构成,分别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我们要从这五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在学习动机方面,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要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动机训练,以期让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远大高尚的人生志向。在学习兴趣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政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将兴趣点与思政学科内容相联系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力量。在学习毅力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保持勤奋学习的精神和踏实的学习态度,积极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持之以恒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能力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启发其学以致用、学思结合。在学习方法方面,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会学习、爱学习,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当学生掌握了先进的学习方法时,学习就会变得费力少而成功多。[4]

综上,从学生角度提升思政课的学习力可以从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进行有益调控三方面协同推进。首先是培养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寻找兴趣点,激发自我的学习动机,自觉注重提升学习质量,提升思政课学习效果。其次是养成学习习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学习实践过程中,改善学习效果。最后是进行有益调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因素的干扰,锻炼学习的毅力,提升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效果。

因材施教适应多样化教学需求。教学效果的提高还表现在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方面。[5]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在分析学生时,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依据课程标准,教师也可与学生一起制订教学计划,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生需求为基础,进行有效“备课”。在选取课程素材时,也可通过制作小问卷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案例,结合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需求进行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的选择、运用和创新,使素材更加贴合学生生活,更加有趣。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把“我要讲什么”变换成“学生想听什么”,让思想政治课鲜活起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困惑、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提升教学效果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考察。教师在创新学生考核标准体系时要注重以“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导向,明确学生考核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首先是明确考核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评价标准中体现对学生运用思政知识内容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明确评价主体。评价过程是对学生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教师设置包括自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能力。最后是明确评价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引入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现实案例或者创设情境,尝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考察。

三、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是联结学生与教师、教与学的中介与桥梁,教材内容的先进与否、应用是否恰当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可以从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式整合、融合地区特色教学资源、注重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式整合。现如今,中学思政课教学大多强调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缺乏对于教材内容的系统整合,高校思政课也有同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整合思政课教育内容、明晰教育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许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专题式整合课程资源可以从坚持“大思政”思维、开展持续性教研活动两方面协同推进。首先是坚持“大思政”思维。思政课教师在熟练掌握思政课程基本知识、构建思政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知识内容进行主题凝练,坚持“大思政”思维,将学段间、学习模块间的内容进行专题式整合,如教师在教授高中“依法治国”单元内容时,可以与初中“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内容相联系,形成法律专题;再如教师可以将《哲学与文化》中“社会历史的主体”部分内容与《政治与法治》中“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相联系,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主题,有助于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有更深入的认识。其次是学校组织开展持续性的专题式内容整合的教研活动,利用教师集体的智慧,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进行专题式教学探讨活动。

其二,通过融合地区特色教学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带有地域特色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最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将地区特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可以从挖掘特色资源与思政课程内容的契合点、借助多媒体设备促进资源融合两方面进行推进。在挖掘特色资源与思政课程内容的契合点方面,教师要研读教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搜寻具有当地特色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如意蕴丰富的人文景观、高新科技园区的作用影响、红色故事等,根据课程主题需要,将其添加到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借助多媒体设备促进资源融合方面,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资源在课堂上更好地呈现给学生,让课堂内容变得可感知。

其三,注重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教学素材。教师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挖掘,站在学生的视角分析学生生活与思政教学内容的连接点,例如在讲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维护秩序”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展示学校放学时校门口拥挤的照片和学生中午在食堂排队打饭时井然有序的照片,让学生讨论并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使学生明白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利用认知发展规律,更好地用学生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根据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教师将学生的实际经历作为课堂导入,帮助学生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经验,将实际生活与学习内容相联系。

四、实现途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教学手段,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效果会大大减弱,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可以从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两方面着手。

其一,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好网络资源。思政课教师可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前,教师将准备的教学素材、授课内容等直接推送到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上。学生接受任务之后,可借助平板电脑自主搜集资料。在课堂当中,教师可利用“抢答”“互动”“计时器”等诸多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形象、生动地把理论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声音与图像的完美融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课后,教师可利用畅言智慧课堂布置作业,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智慧课堂的诸多优势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水平。同时,师生都要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要发挥主体主动性,积极利用思政课教学网站、思政课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平台等进行资源的获取和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海量学习资源适应移动互联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在搜集网络学习资源的同时要注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减少不良思想的侵害。教师要向学生讲述搜集信息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规范其网络资源使用的行为。

其二,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和道德规范知识教育需要思政课教师对理论进行详细讲解与阐释。讲授法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只能使用讲授法,或者纯粹“满堂灌”。教师可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融入思政课堂,将其划分为“课前任务布置、课中翻转、课后拓展”[6]三个环节。课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及学习资料参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课中,师生集中探讨,对疑难问题进行剖析;课后,师生互评,进行知识扩展、能力提升。三个环节层层递进,以此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使用议题式教学方法,课前,思政课教师设计紧密联系课程的内容、有讨论价值的议题,以导学案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脚手架”,辅助学生进行;课中,组织引导开展讨论,让学生在议题的辨析中、在生活化的情境或在有趣的活动中体悟知识、吸收内化知识;课后,教师总结知识,帮助学生构筑知识体系。例如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课堂中开展议题式教学,教师设计议题“键盘侠是不是‘侠’”,正式课程开始前一到两周内将议题发布给学生,让学生搜集资料、思考并形成初稿。在正式课堂中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对“键盘侠”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合乎规范的网络行为有更加明确的认知。

五、教学环境

《荀子·劝学》中有言:“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君子居住必定选择风俗醇美之乡,交游必须接近贤德之士。荀子强调人的后天学习、改造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对人有重要影响,认为选择良师益友和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可以使人远邪近正,修身立德。环境对人确实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功的教学,特别是成功的思政教育学科教学往往寓于优良的环境中。提升教学效果,可以从提升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力。

其一,打造“硬核”硬环境。升级改造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环境,提供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更加适切的资源和服务,让思政课变得有吸引力。其中硬件设施主要指升级改造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包括加快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实现各级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7],提升教室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升级传统技术设备和系统,让科技赋能教学,创造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环境。例如中南大学搭建价值引领主题教室,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主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使测评、学习、体验、践行等功能合于一体,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主体实践、团辅活动”等方式,为学生现场分析生成个人友善负面清单,提出正向激励引导,以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体验性的学习,使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二,创设积极向上的软环境,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环境,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同伴群体的集体影响、校报和宣传栏中的隐性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如果利用好这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举办党史知识竞赛,让参赛师生从经典中感悟思想精髓和真理的力量,引导师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先贤经典武装头脑,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在校园里掀起一股学经典、用经典的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熏陶,同时又发挥能动性主动学习,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水平。因此,我们要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充分利用校园内的资源,组织各类理论性、思想性强的主题活动、价值辨析活动、辩论活动等校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实自身,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思政课教学中的五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并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统筹协调五个基本要素,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导向,打造优质的思想政治课,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积极的教学互动中互促发展,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让学生在富有思想性的内容中进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创造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在有益的环境中成长,在隐性教育资源的熏陶下塑造理想人格,从而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能,切切实实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