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丽 曾春雷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1]非遗项目中尤其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遍布城镇村庄,联系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国家鼓励非遗传承人与高校、企业合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非遗项目,通过引入设计创新、非遗传承人再培训等手段,增加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的产品创新能力,使非遗产品融入当代、进入市场[2],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当前河源正处在融湾融深的大环境背景下,文化融湾融深也是关键环节之一,河源是南粤客家文化区之一,是中原文化、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汇集地。至2021年,河源市政府先后公布了110 多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达40 多项,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此外河源正在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争当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因此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是建设“两个河源”工程的建设重点。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3]。文化建设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在历史、人口、语言、文化上具有同一性,有着深刻的人文价值链,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4]。客家非遗是客家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蕴含着客家地区文化艺术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作为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距离广州、深圳、香港等大都市仅100 多公里,有“珠三角后花园”之称。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河源实现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机遇和重大平台。2019年10月28日,中共河源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河源市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河源要拓展文化交流,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恐龙文化、绿色文化等,通过系列特色旅游文化和服务,增强软实力。发挥河源市与大湾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对接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同推进中国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孔祥智等在《对乡村振兴的九个维度》一书中对乡村振兴的九个要点进行了阐述,分别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支撑和基金来源,并提出对应之策[5]。叶淑媛提出从乡村经济、繁荣乡村文化和培养乡村人才等层面助力甘肃脱贫攻坚,促进甘肃的乡村振兴[6]。蒋璐总结了非遗助推乡村振兴存在的传承断层严重、保护机制不完善、民众粘合度低、市场萎缩或消失等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护—融—扩”对策[7]。朱旭明提出了以管理监管机构、企业与机构、社会化机构、传承人及支撑服务机构和扶贫对象为主体的“4+1”产业模式[8]。宋佳、王翠玉提出“非遗+政策撬动”“非遗+培训增收”“非遗+市场孵化”“非遗+社区活动”等“非遗+”精准扶贫路径[9]。
黄玉蓉、武智探讨借助金融、族群、科技和媒体等载体为湾区的文化流动打破地域壁垒的路径[10];闻瑞东、钟世川从文化政策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共性挖掘、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对湾区内的不同文化进行整合[11];赵宏宇、陈俊莉通过建立互补协作机制和产学研企的全面合作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艺术、文化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共同机制[12],以建设共享型人文湾区。冯菡子提出了通过数字化资源、教育资源、产业资源融合发展来建立大湾区非遗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模式[13]。在中国知网(CNKI)文献库中有关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结合非遗创新的文献共54 篇,其中期刊文献35 篇,会议论文3 篇。由此可见,目前学术界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结合非遗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非遗保护、传承、开发三方面,但关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非核心区如何依托传统文化融湾融深的研究还较少,充实该部分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要。非遗手工技艺源于乡村,渗透着乡村生活的规则、意义和价值,从国家文化建设到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再到现在的乡村振兴,都为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非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因此本文以墩头蓝作为切入点,探析河源手工技艺类非遗如何借助融湾融深的机遇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明清以来,墩头村村民采用自家种植的棉麻和大蓝、栀子等织染材料,手工纺纱、织布、染布,形成了一整套纺、织、染、踹等技艺,生产出独具客家特色的以蓝色为主调的系列布料,因产地而得名墩头蓝。墩头蓝布料结实挺括、保健舒适、耐磨耐脏,是东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传统布艺之一。墩头蓝系列布料还有“墩头红”“墩头乌”“墩头白”等品种,多以素色为主,传承着客家百年布衣文化。
2015年墩头蓝纺染技艺被评为“广东省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6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采访并制作成专题向海内外听众宣传推广。近年来也多次被广东学习平台、河源日报、河源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墩头蓝纺染技艺在墩头村曾氏家族世代相传。曾凡度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今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织布、染布,熟悉墩头蓝纺染技艺的一系列工作程序,是当地有名的墩头蓝手艺人。曾春雷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是墩头蓝传承人中较为年轻的一位。为抢救处于濒危境地的这一独特的传统技艺,他全身心地投入并收集到旧织布机、墩头蓝服饰、布料、银卷、扁带、豆腐带等大批实物,整理旧时墩头蓝纺染技艺的相关资料,重新恢复和振兴本村的墩头蓝纺染技艺。他还积极组织全村人为保护墩头蓝进行募捐修缮活动,并建立传习场地,组织一大批年青人学习墩头蓝纺染技艺。将纺纱、煮浆、晒纱、撑纱、打纱筒、打纱录、耕纱、耕布、上机、织布、染布等一系列制作流程传授下去,致力于传统墩头蓝纺染技艺的深入挖掘、保护与传承。在他的推动下,墩头蓝多次参加省、市各大型展览会,并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他还组织墩头村村民开展主题交流、文化艺术展览、文娱活动,接待领导专家、文化学者、艺术家、世界各地的揽胜寻古游客万余人。由于他二十年来对墩头蓝传承创新的默默奉献,被评为河源市第一批敬业奉献好人、河源优秀传承人等称号。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墩头蓝纺染技艺和墩头刺绣制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很多手工艺者改从它业。从调研中发现目前墩头蓝传承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传承人群年龄偏大。目前曾春雷已是村里较为年轻的传承人,其他懂得制作工艺的已不多,仅剩村里几个60 岁以上的老人,而掌握打纱筒、染料起缸、刺绣、编织等工艺的墩头妇女的平均年龄也近70 岁。这些手工艺者的年龄使得技艺的传承问题变得更加严峻[14]。二是延续最传统的制作工序。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产量少,市场销售量少。三是墩头蓝布料对于日常生活而言还相当于“半成品”,需要制作成其他布艺用品才便于使用。目前对于墩头蓝产品的开发还刚刚起步,对墩头蓝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和推广都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河源市城乡大地引起积极反响,当地政府不断进行修缮和挖掘,充分利用其乡村非遗和文化影响力打造非遗技艺+文创+乡村文旅+现代农业+高校+企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传承人曾春雷带领村民将墩头蓝制作工艺细分成多个小项目,如纺纱体验、蓝染体验、编织体验等,降低了墩头蓝制作技艺的难度,提高了游客的参与感。项目推出以来,受到游客们的欢迎,在体验中更加深了对非遗的理解,体会到手工艺人的艰辛。
墩头村人文历史底蕴厚重,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建筑、古塔、古树、古道、古桥、古井,以及传统织染技艺场景,适宜开展以传统染织技艺体验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墩头村已经建立了非遗研学游基地,开发了游墩头古村、墩头橘园采摘、东江梅园书屋敬师礼仪式、墩头蓝编织体验和现场手饰制作、墩头蓝染体验、墩头甜粄制作体验、传统写经体验、传统颜料制作体验以及传统绘画体验等项目,以及适于青少年参观、体验的非遗传习实践。通过展示历史文化、体验非遗技艺,使青少年贴近非遗,感受非遗,进而激发了对非遗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增强了文化自信。
墩头村物产丰富,气候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种植,村民耕读传承。在政府的扶持下,曾春雷利用墩头村天然的农业优势,带领村民在非遗主题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将墩头砂糖橘园与非遗文化连为一体,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曾春雷是河源非遗传承人中与高校合作较早的传承人,他与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等20 多所院校联合开展非遗传承创新活动,与本地高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了《墩头蓝印染织绣技艺》选修课程,与大湾区一些高校如广州美术学院合作开设了《墩头蓝·传统织染手工艺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等。此外还与这些高校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涵盖服饰、家居布艺等品种,兼具客家传统与现代时尚之美。2022年墩头蓝服饰作品获评“广东省非遗服装服饰优秀案例”,2023年墩头蓝箱包产品在全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铜奖,受到文旅部门及相关企业的青睐,为墩头蓝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的支持下,墩头蓝传承人曾春雷同深圳、广州等企业联合出品了系列服饰、箱包、围巾、挂饰布偶、家居装饰等新潮国风产品,链接现代时尚生活,推动了墩头蓝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墩头蓝纺染技艺源远流长,在河源市大力实施“文化+”战略下,以非遗为依托,以农文旅融合为方向,大力开发墩头蓝技艺体验项目,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农业结合、与研学旅行结合、与高校融合、与文旅企业融合,充分发挥墩头蓝纺染技艺作为复合型文化资源的优势,带动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墩头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