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3-3851(s).2023.05.011
收稿日期:2023-02-21 网络出版日期:2023-07-11网络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KS150)
作者简介:易开发(1996—),男,湖北宜昌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历史虚无主义延伸进入网络空间,依托网络媒介着力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裁剪和解构党史国史、质疑和抹黑英雄人物、矮化和虚无中华文化,严重动摇青少年的信仰根基、消解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模糊青少年的价值坐标、打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形成了一种遮蔽。究其机理,主要在于青少年的史识贫乏和特殊心理受众的辨识无力,碎片化和娱乐化表现形式的感性诱惑,植入虚无和诱导虚无模式的叠加引导,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本逻辑的交织驱动。对此,应增强青少年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辨别力和抵御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引领力,增强治理实践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约束力和震懾力,增强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本的驾驭力和导控力,进而祛除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之蔽。
关键词: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青少年;意识形态风险;应对理路
中图分类号:D643;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3851 (2023) 10-0592-09
The impact of cyber history nihilism on teenagers′ ideolog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I Kaifa
(School of Marxism,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historical nihilism has extended into cyberspace. It distorts and denies Marxism, cuts and deconstructs 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and China, questions and discredits heroes, dwarfs and nihilizes Chinese culture by virtue of the network media, which seriously shakes the belief of teenagers, dispels their political identity, blurs their value coordinates, and dampens thei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further forms a veil over the mainstream ideological identity of teenagers. Its mechanism mainly lies in the lack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the inability to identify special psychological subjects, the perceptual temptation of fragmentation and entertainment forms of expression, the superposition guidance of embedding nihility and inducing nihility, and the strong indoctrination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precise push technology. In this regard,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enager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and resist cyber history nihilism, enhance the attraction and leadership of mainstream ideology to teenagers, strengthen the binding force and deterrent force of governance practices on cyber history nihilism, and enhance the driving force and guiding force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on social capital, so as to remove the cover of cyber history nihilism.
Key words:cyberspace; historical nihilism; teenagers; ideological risk; coping strategies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延展进入网络空间,利用网络技术、网络特点和多种媒介载体以更大的传播效能向广大网民传播错误思想言论,极大冲击和侵蚀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思想意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1]。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是一以贯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举措。
当前,学界围绕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样态、传播特征、现实危害和治理策略进行了一定研究。第一,在表现样态方面,马建军等[2]概括提出了“四否定说”,认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抹黑党的领袖和革命英雄、否定馬克思主义、鼓吹“民国风”影射当下和制造“精日”乱象反党辱国。第二,在传播特征方面,吴越等[3]基于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视角分析,提出了主体隐匿化、路径横向化、语境杂糅化和虚无自发化的“四特征说”;周玉[4]基于传播要素视角分析,提出了主体多元化、受众年轻化、内容碎片化、媒介便捷化和效果深度化的“五特征说”。第三,在现实危害方面,当前研究者观点较为一致,主要围绕冲击和消解人们的政治认同、历史文化认同、主流价值认同等方面探讨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如陈永刚[5]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会极大消解人们的政治信仰、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第四,在治理策略方面,当前研究正尝试构建一套涉及思想引领、制度规范和网络治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体系。如陶鹏[6]从完善法治体系、强化价值引领和加强网络治理三方面阐述了治理策略;杨志超[7]从理论批判、把握阵地、教育引导和制度治理四方面阐述治理策略。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初步探讨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和应对问题。如杨万贺等[8]从弱化意识形态话语权、扭曲学生价值判断和消解文化认同三方面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危害,并提出从把握网络阵地、加强教育引导、加强舆情引导、提升学生素养四方面予以应对。
总之,学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当前研究尚未充分探讨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意识形态产生了何种冲击,何以能对青少年意识形态产生冲击,以及应如何系统应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侵蚀。本文着眼网络场域的青少年意识形态问题,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冲击青少年意识形态的表现样态、深层机理和应对理路进行系统思考,以期丰富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相关研究,为青少年正确应对错误思潮、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一定理论镜鉴。
一、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当前网络空间是青少年常驻生存的“第五空间”,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汇聚传播的主要场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我国青少年网民(35周岁以下)在全体网民中占比约50%[9],是海量网络信息的主要受众,他们既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享受到了极大的信息便利,同时也在网络空间受到不良思潮的重点侵蚀。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因时同网络技术相结合通过与网络技术结合形成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它以青少年网民为主要受众,充分利用网络特性、借助多样载体、采取多种表现形式和虚无手段对客观历史进行歪曲、裁剪和解构,最大化地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党史国史、否定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否定中华文明,严重动摇青少年的信仰根基、消解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模糊青少年的价值坐标、打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形成一种遮蔽。
(一)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动摇青少年的信仰根基
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0]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赢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是青少年群体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科学思想理论,也是青少年必须确立的信仰信念,关乎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塑。然而,历史虚无主义罔顾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和伟大贡献,在网络空间以碎片化、主观化、颠倒化的方式大力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以此动摇青少年的信仰根基,意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11]327。
第一,有意识地割裂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选择过去不成熟的观点看法否定后来成熟正确的观点看法,在马克思、恩格斯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间的思想差异中夸大矛盾和对立,在忽视具体背景和上下语境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进行脱离原意的直观理解,以此人为制造马克思主义矛盾化和非科学化。第二,有意识地制造“真”“假”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才是真马克思主义,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已偏离其原本,实际上与马克思本人思想具有本质区别,以一种不可知论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神秘化和幽灵化。第三,有意识地肢解和重构马克思主义,运用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理论和分析范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微观剖析和碎片化阐释,弱化或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论、人民立场等核心内容,选择性地截取部分思想观点与西方理论杂糅,制造一批自我标榜为真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以此将马克思主义碎片化和虚名化。第四,有意识地夸大和渲染马克思主义同现实社会的差异性和距离感,以所谓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西方工人阶级生活的美满、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等事例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不适和过时。上述这些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散布于公众号、论坛贴吧和一些短视频平台,多在“学术化”外衣掩盖下显得“有理有据”,对习惯了接受浅显易懂网络信息的部分青少年而言具有强大的迷惑性和说服力,能在不同程度上扰乱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革命性和发展性产生困惑和怀疑,进而阻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正确认知,动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甚至使少数人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成长为不自知的“反马先锋”。
(二)裁剪和解构党史国史,消解青少年的政治认同
恩格斯曾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12]回顾党史国史,我们可以肯定:“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一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13]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征途上,如何运用党史国史涵育青少年的政治认同,使其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直接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复兴事业的未来图景。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网络传播片面放大历史碎片、恶意裁剪历史材料、颠倒历史事实,着力回避历史主流、强调历史支流、大讲野史怪谈,以更甚以往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侵蚀青少年的党史国史认知,消解青少年的政治认同。
第一,鼓吹“告别革命论”,罔顾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和进步性,荒谬地将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和夸大革命的破坏性,美化被压迫时代和被革命对象,利用诸多历史边角料和野史杂谈炮制所谓的“侵略有功、革命有罪”“要渐进改良、不要激烈革命”“抗战祸国”“非正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害国”等论调。这些都旨在否定革命的进步价值,否定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而否定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合法性。第二,鼓吹“国民党抗战中坚论”,大力宣扬国民党的抗战贡献。同时,基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宣扬中国共产党“游而不击、投机取巧”,并使用一些经过裁剪加工的史实和数据对这一观点予以佐证。这些做法旨在人为营造国共两党抗战的强烈反差,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而否定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合法性。第三,夸大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错误和问题,揣测和歪曲肃反斗争、延安整风、反右派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抹黑和丑化伟大领袖毛泽东,夸大和渲染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社会生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等。如此以偏概全和肆意歪曲党的历史,旨在否定党的巨大贡献、淡化人民对党的情感认同。第四,有意识割裂历史,制造建国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四十余年的完全对立,或以前者否定后者,或以后者否定前者,其意图在于通过发展阶段的相互否定来否定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合法性。这些裁剪和解构党史国史的言论散布和传播于网络空间,常以历史反思的名义和真假材料的杂糅解构青少年的历史认知,使部分青少年对党的崇高品格、艰辛奋斗和伟大贡献产生怀疑,进而消解部分青少年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三)质疑和抹黑英雄人物,模糊青少年的价值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14]多种多样的英雄人物是中华民族生动形象的榜样符号,他们反映着伟大的民族品格和时代精神,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传递着强大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滋养,具有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激励青年后辈为国为民奋斗奉献的示范作用。因此,党明确要求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15],以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价值取向滋养和培育青少年,使他们赓续英雄传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争做新时代的英雄。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网络空间着力挖掘和利用广大网民的猎奇娱乐心理,通过主观编造、恶意污蔑和戏谑调侃等方式大肆质疑和抹黑英雄人物,传播相关错误言论,以此丑化青少年的学习榜样,模糊青少年的价值坐标。
第一,质疑英雄事迹。在网络传播中一些人热衷于通过出处存疑的史料、科学理论和生活经验等材料对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揭秘考证”,进而武断地宣布这些英雄事迹存疑或虚假,并大肆宣扬这种错误判断。譬如,对劉胡兰英勇就义的先进事迹,历史虚无主义者就根据不知名史料将其完全颠覆,将刘胡兰描绘为一个低头求饶的投降派;对邱少云面对烈火焚烧坚持不动的先进事迹,历史虚无主义者忽略信仰信念的巨大力量,仅从生理学角度进行一定分析就予以彻底否定;对于雷锋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则被歪曲为包装摆拍。其他英雄的先进事迹也同样遭遇到类似质疑,并作为一种新奇“发现”散布于网络,一些英雄人物还被制成恶搞表情包进行网络传播。究其实质,这是借助否定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去否定英雄人物本身,使英雄人物和英雄行为虚无化。第二,抹黑英雄人格。在网络传播中对英雄人物的性格、作风、能力、道德等方面进行低俗化抹黑,虚构或夸大英雄人物的不足之处,制造网络噱头。如污蔑刘胡兰是他人“小三”,强调邱少云的国军经历,谣传雷锋热衷显摆表现、巨额财产来路不明等论调。这些对英雄人格的抹黑实质是对英雄形象的丑化,旨在通过否定英雄人物去否定主流价值观,使英雄人物及崇高价值虚无化。第三,鼓吹西式英雄。在着力质疑和抹黑我国英雄人物的同时,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网络空间通过音频等方式积极宣扬西方的英雄人物及其英雄事迹,鼓吹以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意图以西式英雄取代本土英雄,使青少年学习榜样西方化。这些质疑和抹黑英雄人物的话语往往以“泛娱乐化”的形式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使部分青少年对英雄人物的认知处于“八卦娱乐”式的理解中,而对他们的先进事迹失去探究之意和尊崇之心,对其中深层的价值取向生成淡薄之感,陷入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甚至是转而倾向西式英雄和西方价值观,成为所谓的个人主义者和自由斗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被弱化消解。
(四)矮化和虚无中华文化,打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1]349数千年来,只有中华民族历经“雨雪风霜”而始终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之相异的则是无数民族和国家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成为史书上冰冷的文字甚至是无人所知。这其中的秘密就在于中华文化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引领力。中华文化是经受历史反复考验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础力量。因此,党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承继和弘扬,着力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然而,在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紧密勾连,通过矮化和虚无中华文化,打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第一,矮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在网络传播中有意识地忽视中华文化曾经引领世界文明向前发展的辉煌历史,忽视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独特性贡献的伟大成绩,并且以“鸡蛋中挑骨头”的态度对传统文化中的著名优秀人物、文艺经典、发明创造、风俗传统、道德规范等进行歪曲和质疑,主观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概划入封建糟粕之中,片面地将近现代西方领先于中国的全部原因归结于中华文化不如西方文化、黄色文明不如蓝色文明,意图瓦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打击青少年正在形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第二,否定革命文化。即在网络传播中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进行的一切抗争、一切革命进行贬损和嘲弄,对革命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优秀人物予以质疑和抹黑,对革命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和有益精神予以解构和抹杀,意图否定革命文化的进步意义,动摇青少年的精神支柱和奋斗动力。第三,虚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在网络传播中有预谋地引导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优秀文艺作品和先进典型进行批判和打压,大量制造争议性舆论话题和千姿百态的亚文化转移青少年视线,引导青少年在文化消费方面走向“泛娱乐化”,意图虚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阻隔青少年的文化追求和价值滋养。第四,大力鼓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即在海量网络信息中嵌入资本主义文化及普世价值宣传,营造“西方月亮比中国圆”的幻境,以此潜移默化地推动“西化”进程。这些矮化和虚无中华文化的言论无孔不入,散播于网络空间,日益融于人们的生活日常,部分青少年不知不觉受到其负面影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受打击,陷入一定的文化自卑困境,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倾向,并且在亚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麻痹强化中进一步迷失,导致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逐渐被削弱,甚至成为崇洋媚外的无耻之徒。
二、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冲击青少年意识形态的机理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动摇青少年的信仰根基、消解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模糊青少年的价值坐标、打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主要就在于史识贫乏和特殊心理受众的辨识无力、碎片化和娱乐化表现形式的感性诱惑、植入虚无和诱导虚无模式的叠加引导、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本逻辑的交织驱动。
(一)理论贫乏和特殊心理受众的辨识无力
青少年在其成长阶段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生机勃勃、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他们又不满足于受到各种权威的约束,怀疑一切,甚至有时热衷反抗权威,看待一些问题容易片面化、表面化、情绪化,在众人喧嚣中甚至会陷入盲从迷失。这些心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青少年容易受到错误言论的不良影响。此外,虽然青少年在学校普遍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了诸多理论知识,奠定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基础。但青少年主要接受的是较为基础的、浅显的、结论式的间接经验,更多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历史知识的记忆性学习,而较少对理论进行反复的逻辑推导,并经由实践进行检验,运用于认识和解释现实生活,这使得青少年的理论知识和直接经验相对贫乏虚弱,在面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诱惑和冲击时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和抵御力,容易产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动摇。具体来说,一是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尚未完全确立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使得青少年缺乏正确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二是青少年缺乏对正确历史事实、历史论断和历史观的系统掌握,缺乏唯物史观指导下根据历史事实分析得出历史论断的训练,这导致青少年对历史的认知处于一个表层学习和机械记忆的状态,容易受到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多样错误言论的解构;三是青少年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嬗变、动态趋势、主要表征、思想实质和现实危害等不甚了解,缺乏自觉的防范意识。质言之,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点和理论的缺乏是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传播中能遮蔽他们意识形态的前提条件。
(二)碎片化和娱乐化表现形式的感性诱惑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种“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16]209。即是说,作为理性的人,首先是感性的人,感性是人的重要内在特质。而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广泛普及的互联网、呈指数型增长的信息舆论、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等因素相互耦合,推动广大民众更加关注能够带来直接感性体验的信息内容,人的感性特征更加突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传播中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遮蔽,其主要突破口就是感性诱惑。一方面,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完整历史进行片段切割和杂糅加工,制造出各种碎片化的话语内容,将其广泛散布于网络空间,凭借标题鲜明、简短精悍、浅显易懂、既快又多等特点高度契合青少年习以为常的“快餐式”阅读习惯,为青少年带来快捷直觀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者着力将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一切承载着客观真实和正确价值的材料进行娱乐化加工,从影视、游戏、音频、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对其予以各种调侃、恶搞和戏谑,以此有意识地迎合青少年的感性需要,刺激青少年的感官体验。当这些碎片化、解构化、娱乐化、无价值的历史虚无主义内容全天候、全方位、全方面地将青少年包裹其中,逐渐形成一味强调感官愉悦和精神刺激的“信息茧房”,引诱青少年“只听我们接受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17]时,青少年的理性价值需要和理性思考能力必然受到遏制,转而倾向简单的感性思维,排斥承载着枯燥理论和科学理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容易在娱乐感性伪装下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潜移默化下生成混乱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传播中的碎片化和娱乐化表现形式是遮蔽青少年意识形态的直接动力。
(三)植入虚无和诱导虚无模式的叠加引导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思潮,之所以能够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在网络传播中的双重说服引导方式的有力驱动。首先,植入虚无。即直截了当地抛出虚无言论,通过各种方式从外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灌输。一是通过一些所谓的“砖家学者”和网络意见领袖提出和传播历史虚无言论,以权威形式对青少年进行话语灌输,促使青少年对其产生一定印象或认同;二是通过在党的诞辰、国庆日、领袖人物的纪念日、英雄人物的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抛出和传播历史虚无言论,制造正向纪念与负面揭秘的强烈反差,以猎奇颠覆的错误言论在青少年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三是通过在青少年的学习、社交、娱乐等日常生活中植入历史虚无言论进行一种较为隐蔽的灌输影响,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错误观点和价值取向。其次,诱导虚无[3]。即隐匿自身存在,通过各种方式从内部诱导青少年自发对历史进行虚无。一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网络即时、交互、隐匿、开放等特点,将自身下沉于青少年之中,积极参与网络讨论,在自由平等对话掩盖下适时抛入历史虚无言论的引子,或者将讨论话题引向历史相关方面,促使青少年参与历史叙事之中,并有意识地以错误历史观和不实历史材料引导青少年自发审思和评判历史,进而形成错误的集体共识;二是在相关网络话题的多元互动中着力激活植入虚无在青少年脑海中残存的印象,充分肯定和迎合青少年已有的错误历史认知和价值取向,推动青少年自发进行历史虚无;三是有意识地削解历史的崇高性、严肃性和价值性,将历史碎片化、娱乐化、庸俗化和主观化后融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诱导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纳和认可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概言之,植入虚无和诱导虚无是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传播中能够遮蔽青少年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四)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本逻辑的交织驱动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超越以往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既有互联网的场域加持和技术赋能,还在于资本逻辑越来越多地影响网络舆论和社会心理动向。一方面,网络空间作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脱域性”生存空间,具有即时、交互、隐匿、开放等特点,这些特点极大降低了各种信息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的成本,为人们高效率获取和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各种错误言论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充分利用这些网络特性,生产出千姿百态的错误言论,然后即时发布、批量传播、裂变扩散,使海量、多样、频繁的错误言论或明显或隐蔽地呈现于青少年面前,布下“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信息舆论陷阱,形成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遮蔽力量。同时,算法推荐技术的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提供了强劲的技术赋能。算法推荐技术能根据用户过往的网络实践和数字轨迹去把握其习惯偏好,然后有针对性地推送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潜在地抑制同用户偏好相异的信息[18]。青少年在网络中一旦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搜索、点赞、转发和评论,算法推荐技术将视其为个人偏好,随之频繁地进行同质内容的投放。这无疑在消极层面上增强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的传播精准度和渗透实效力,加剧了青少年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另一方面,在推动互联网技术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资本的网络资源支配权和网络信息话语权明显增强,对各方面的渗透日益加深。其中,境外资本力量为达成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一直以来通过各种手段积极推动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境内资本力量为不断获得价值增值,常常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这些争议性、舆论性话题推波助澜,由此极大增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动能。综合而言,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本逻辑是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传播中能够影响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双轮驱动力。
三、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冲击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应对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9]328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传播中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侵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着力增强青少年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辨别力和抵御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引领力,增强治理实践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增强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本的驾驭力和掌控力,以此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生存空间和影响实效,逐渐消解其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一)加强受众教育,提升青少年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辨别力和抵御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11]35要消解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根本在于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增强他们自身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辨别力和抵御力。
第一,不断揭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之“虚”,向青少年普及这一错误思潮的相关知识。在网络实践中,青少年往往不知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为何物,在不知不觉间被其错误言论和多样形式迷惑和影响。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对其基本内涵、传播特点、常用侵蚀手法、思想实质和价值目标等进行系统揭示,并通过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将这些揭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知识广泛普及到青少年之中,提高青少年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是什么”的认识,使其具备一定的直观辨别能力。第二,大力加强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自信。历史和文化向来相互交织,历史必定包含文化,文化必定蕴含历史。青少年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贫乏是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传播中能够有效侵蚀青少年的重要原因。因此,既要通过各个渠道“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20],以客观全面的历史填补青少年的历史空白、廓清青少年的历史误解、解答青少年的历史疑问,让青少年明晰“何为历史”;还要通过各种媒介平台加强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增进他们对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切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抵御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侵蚀提供历史文化知识储备支撑。第三,着力推进青少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育青少年认识和评价历史的科学思维。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虚”,根本在于它是以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其哲学基础的,而“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21]。为此,必须加强青少年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教育,加强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学会正确看待“四史”,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清历史主流、支流和本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政党或团体派别,为青少年有效辨别和抵御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具有根本性作用的科学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做强主流宣传,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引领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6]12在当前这个多样思想文化交织激荡的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交锋不可避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实质上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化生存样态,是错误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集聚体现,当它对青少年的历史认知和思想观念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时,就必然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因此,为抵制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必须着力做强主流历史文化宣传,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引领力,以此不断争得和巩固青少年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第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叙事话语,增强主流历史、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力。一方面,在深入探究和准确把握网络特点、青少年心理图式和历史认知诉求的基础上,构建科学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做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的灵活运用和相互补充,在创新话语表达中增强马克思主义、主流历史、英雄人物和中华文化的说服力阐释力。如《马克思靠谱》《社会主义“有点潮”》等节目,以兼具理论性、历史性、通俗性、网络化的话语成功引发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热潮。另一方面,要根据相关时政热点、各种错误观点,以及青少年关心的争议性历史问题,进行积极主动、有理有据的回应,并在此过程中对青少年正向引导。第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叙事形式,增强主流历史、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吸引力。要正视网络信息化时代青少年更加凸显的感性特点,在遵循正确政治立场、客观历史前提和历史唯物主义规制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发展和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叙事形式,积极探索和运用文本、图片、音频、动画、影视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感性手法来叙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四史”、英雄故事和中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以微纪录片的形式讲述党的百年历程与辉煌成就。作品在尊重史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化的叙事结构、鲜活的叙事内容和创新的叙事技巧,让观众从新形态、新视角中感受党史纪录片的思想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宣传效果[22]。第三,巩固和拓展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增强主流历史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既要整合和强化官方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又要积极领导和引导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红人等自觉构筑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使内容优质、形式多元的主流历史和主流价值观在官方和民间舆论场高扬,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主流价值涵养。
(三)推进网络治理,提升治理实践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约束力和震慑力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545隐秘开放的网络场域是历史虚无主义泛起喧嚣的重要环境因素。要消解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遮蔽,必须加强网络治理,营造风清气正、正向积极的网络环境。
第一,加强治理主体建设,提升管网治网能力,确保网络治理有方向有力量。要加强对网络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對网络技术知识、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网民群体特点的认识,提升其网络规律把握能力、网络治理统筹领导能力、网络风险驾驭能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主管部门能科学有效推动网络治理工作;要培育专业化、复合型的高素质网络监管队伍,确保他们能有效运用网络技术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和监管,及时遏制网络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的发布和传播;要对接网络平台,要求和督促他们做到常态化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净化,切实承担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社会责任;要团结和教育网络意见领袖,引导他们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并积极同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进行斗争,充分发挥正向教育作用。如此构建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治理格局,增强防治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力量。第二,健全和落实相关法规制度,为广大网民和网络工作者明确制度硬约束。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传播乱象,必须健全关于网络信息内容的法规制度,以此明确网民的言行边界,还需健全关于各网络媒体运行的行业规范和数字公约,督促各网络媒体在相关法律制度指导下建立相应具体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和自我监管体系,以此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应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良好的法规制度必须在执行中彰显生命力,因此对于生产和传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言行的主体、对于导致相关错误言论流通传播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以此发挥法规制度的强震慑作用。第三,推进网络道德建设,为广大网民和网络工作者提供道德软约束。网络空间不仅需要依法治理,还需要道德引领。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倡导广大网民加强自律、文明用网、理性发声,做到不轻易发布、转发未经证实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还需树立一批文明用网、参与治网的榜样人物,进而引导其他网民积极抵制和举报明显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和其他不良信息,营造争做文明网民的良好氛围。
(四)有效管控资本,提升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本的驾驭力和导控力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资本发展经济的伟大实践,是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衍生发展的宏大场域。”[23]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尽管我国始终强调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底色和方向,注重把控和防范资本逻辑的无序扩张,资本逻辑仍不可避免地获得了在各个领域声张活跃的权力,其中就包括对网络资源的大量占有和信息话语权力的获得。同时,在资本逻辑主导下,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终极目标般的存在,反映在网络空间就是广大媒介和平台公司,以及个人媒体坚持“流量为王、利益至上”原则,运用各种手段满足世俗化追求,甚至不惜违背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可以说,资本逻辑是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根源。因此,要维护青少年意识形态安全,遏制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资本逻辑的驾驭和导控。
首先,政治上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9]28。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各方面要真切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而非资本意志,确保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掌握在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手中;要不断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大对网络资本市场和网络巨头的监管力度,确保资本在党的领导下切实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要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依法约束和规范网络媒体平台和广大网民用户,确保网络空间有序运行。其次,经济上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逐步提高公有资本在全社会资本的比重和公有资产在全民资产中的比重,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私有化,大力打击资本垄断(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垄断),明确资本扩张边界,确保资本在现行经济制度的框架内有序发展;要切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协调推进,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再次,文化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9]32。要在现实和虚拟社会全面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渗透和教育引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强化“四史”教育,形成强大的主流文化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力量,以此消解资本逻辑推动下产生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四、结 语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是青少年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风险之一,它在大力宣扬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党史国史、否定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否定中华文明过程中产生了动摇青少年信仰根基、消解青少年政治认同、模糊青少年价值坐标、打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产生冲击,主要在于史识贫乏和特殊心理受众的辨识无力、碎片化和娱乐化表现形式的感性诱惑、植入虚无和诱导虚无模式的叠加引导、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本逻辑的交织驱动。因此,系统应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侵蚀,必须加强受众教育、做强主流宣传、推进网络治理、有效管控资本,不断压缩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网络治理力度的增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容呈现和表现形式必然会随之变化,因此未来需采用动态跟踪式方法探究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嬗变表现,不断完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策略,尤其是应着重思考如何通过加强教育宣传以增强网民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如何通过优化网络技术和制度机制以严格控制不良网络信息舆论的生产、发布和传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0.
[2]马建军,周玉.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表现形态透视及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6):212-216.
[3]吴越,赵文龙.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嬗变及其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93-97.
[4]周玉.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及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7):115-123.
[5]陈永刚.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4):116-120.
[6]陶鹏.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及其批判[J].中州学刊,2016(8):167-172.
[7]杨志超.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样态变化与综合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22(7):94-99.
[8]杨万贺,任新玉.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6):11-13.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31.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3.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13]曲青山.歷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写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出版之际[J].中共党史研究,2016(7):13-17.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76.
[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68.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18]全燕.智媒时代算法传播的形态建构与风险控制[J].南京社会科学,2020(11):99-107.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7.
[22]史春林,庞妃.党史微纪录片的叙事特色:以《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为例[J].电视研究,2022(1):46-48.
[23]张春芳,徐艳玲.资本逻辑场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理路与消解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60-65.
(责任编辑:陈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