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红色文化社会化的实践理路论析

2023-11-20 13:40徐功献黄海娜张辛欣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红色资源红色文化

徐功献 黄海娜 张辛欣

DOI:10.3969/j.issn.1673-3851(s).2023.05.010

收稿日期:2023-02-23  网络出版日期:2023-05-19网络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DJ1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J40230)

作者简介:徐功献(1986—  ),男,安徽阜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与红色文化方面的研究。

摘  要:红色文化社会化对于加强红色文化认同感、提升红色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红色文化社会化的实践中,要以丰富的红色资源夯实红色文化社会化的深厚底蕴,以独特的红色精神塑造红色文化社会化的个性色彩,以缤纷的艺术手法丰富红色文化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以多样化的红色旅游开拓红色文化社会化的传播途径,使红色文化有更深厚的底蕴、鲜明的个性色彩、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多样的传播途径。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社会化的实践理路有助于丰富红色文化研究,扩大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社会化;实践;红色资源;红色精神;红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D261;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3851 (2023) 10-0584-08

Analysis on the practical rationalization of deepening red culture socialization

XU  Gongxian1, HUANG  Haina1, ZHANG  Xinxin2

(1.Research Center of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Culture of CPC,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China; 2.Hunan Social Sciences Association, Changsha 410003, China)

Abstract: The socialization of red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enhance the self-confid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the socialization of red culture, rich red resources should be used to consolidate the deep deposits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red culture, unique red spirit should be shaped into the personality color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red culture, colorful artistic techniques should be used to enrich the expression forms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a variety of red tourism should be used to broade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red culture, so that red culture has more profound deposits, distinct personality, rich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diversified channels of transmission. It is helpful to enrich the research of red culture and expand its social influence by deeply studying the practical principles of red culture socialization.

Key words:red culture; socialization of red culture; practice;red resource; red spirit; red tourism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1],他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现其从大众化“知”的层次上升到社会化“行”的深度,切实融入人民生活,实现红色文化社会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从红色文化的内涵底蕴、个性色彩、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着力,通过探明实践理路扎实推进红色文化社会化,让红色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源泉。

近年来,学界对红色文化的概念、传播路径、价值作用等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对红色文化社会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学者从网络视角探讨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策略对发挥红色文化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意义[2],提出革命道德是红色文化社会化的道德基础,但是缺少对红色文化社会化的阐述[3]。从已有研究来看,红色文化社会化研究始于徐功献等2021年发表的《红色文化社会化新论》[4]一文,此文最早提出并阐释了“红色文化社会化”这一概念,此后,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红色文化社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研究认为,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与文化市场机制存在各种矛盾,所以在推进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市场机制的作用[5]。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红色文化社会化的传播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需要实现红色文化话语方式的大众化、网络传播的规范化及宣传教育的日常化,切实解决好红色文化社会化问题[6]。同时,政治仪式在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过程中有着特殊价值,所以要不断推进政治仪式在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中的常态化与规范化发展[7]。综合而言,学界对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有一定的研究,特别是针对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对策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具体到红色文化社会化的实践理路上,学界还需加大研究力度,比如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丰富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结合红色文化自身的特点,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理路。为此,本文尝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红色资源、红色精神、艺术手法和红色旅游为切入口,探寻红色文化社会化的实践理路,这对于红色文化社会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以丰富的红色资源夯实红色文化社会化的深厚底蕴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8]因此,要从质量上为红色资源把关,并且利用好、传承好红色资源,以此夯实红色文化社会化的底蕴,凝聚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一)充分挖掘红色资源

我国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历史底蕴浓厚,开发前景广阔,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滞后、红色资源价值的挖掘不充分等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色资源价值的发挥及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各地应该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红色资源数据库。有部分红色史料、红色文物和红色遗址等散布在民间,需要各地加大力度搜集、整理和抢救。各地应积极举办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会、申报红色文化遗址项目等活动,吸引民间集体力量共同参与到红色资源的开发和整理上来中,而后成立红色资源整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科学规划和整理各地的红色资源,把找到的各种形式的文物资料、遗物、遗址等立牌存证并纳入红色资源名录,以建立和完善红色资源数据库,并不断丰富其数量,提升其质量。

其次,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价值提炼。各地要注重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保护革命实践中的遗址、遗迹和文物,整理出红色素材,把它们形成图案、文字资料,提炼出其中丰富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并且可以进一步编写书籍,创作出如红色歌曲、戏剧、舞蹈等文艺作品,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精品,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作用。挖掘红色资源中的深刻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时代精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让红色资源为人们的精神培育提供丰厚的养料,激励人们在新时代红色文化建设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深入解读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革命精神如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中体现的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清正廉洁等优良品格是当代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能够在社会上为人们广大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要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让红色文化在社会化传播中释放出更大的凝聚力,必须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强化对红色资源精神内核的挖掘。

首先,改变、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满足不同人群对红色文化的不同需求。如乡镇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可以开展影院表演或者文艺汇演活动等,这些形式的活动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更有亲和力、更贴近群众,使得群众更加容易接受并解读红色资源的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通过完善红色文化实践平台和场所,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加深人民群众对红色精神内核的了解。如博物展馆和文化遗址参观的建设可以为群众提供学习红色文化的条件,使人们认识到红色资源的丰富价值,并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精神,从而有效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

其次,明确各责任部门职责,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在红色资源开发中,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需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所以各地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参与到制度建设上来,用规范的制度制约红色文化过度商业化发展,结合红色文化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创造一切条件吸引群众参与到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使群众切实获益。此外,发挥专业化人才的作用。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为红色资源的解读提供重要的支持,加强培养宣讲队伍人员的专业素养,引导讲解员向民众宣传正确的红色知识,确保红色文化不变样。

(三)充分利用红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9]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能够增强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影响力。新时代,红色资源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需要重视红色文化,对其表现出的價值进行开发及保护利用,为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助力。但现阶段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过多地重视商业价值的挖掘,这就使得部分资源在利用过程中遭到破坏,也致使红色文化在社会化传播中失了真,变了味。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

首先,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增强红色资源的整合力。各地相关部门要明晰保护对象和范围,对当地红色资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对物质形态的资源进行修缮及维护,制度资源需要对其数据进行转化[10]。此外,在红色资源保护工作中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相关部门可以与企业合作,发挥企业的优势。对积极宣传和利用红色资源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技术扶持,充分调动企业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的积极性。

其次,更新红色资源的宣传方式,扩大红色资源的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走进网络,新媒体平台能够更好地发挥信息传播的优势。在视频创作中融入红色元素,以更加多元的方式通过各大网络平台把红色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红色资源,发挥出红色资源的最大价值。

最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红色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分,要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革命历史和革命英雄先辈事迹,领悟革命先辈崇高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红色资源的丰富内容也是党员干部教育最深刻的教材,其中所蕴含的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能够为党员干部指引正确的方向。同时,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和光荣事迹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以独特的红色精神塑造红色文化社会化的个性色彩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各个时期形成的宝贵红色记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高尚品质、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强大的思想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发扬好红色传统、弘扬好红色精神,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弘扬红色精神的精神内核,推进民众精神品格社会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1]通过对民众进行红色精神的宣传和培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而红色精神的精神内核是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史实,能够让民众体会到革命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烈的优秀品格,从而转换为力量,帮助塑造良好人格,锤炼优秀品质。所以,在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过程中,要特别着重弘扬红色精神的精神内核,不断推进民众精神品格社会化。

首先,弘扬红色精神的精神内核,要观照历史,提升民众红色素养。“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2]革命历史中有党的奋斗历程和建设经验,把党在历史中开拓创新的完整足迹记录了下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革命精神,伟大的革命精神能为民众提供精神动力。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多种风险和挑战,对内面临着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压力,对外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压力。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直面这些艰难险阻,迫切需要弘扬伟大的红色精神,为广大人民提供斗争意志和信念。为此,要发扬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清正廉洁的精神品格,发扬革命烈士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的革命精神。这些伟大的红色精神都蕴含在红色革命历史中,散发着巨大的光芒,为推进民众精神品格社会化提供指引的方向。

其次,弘扬红色精神的精神内核,要加强教育引导,补足民众精神之“钙”。以红色精神来浇灌新时代广大民众,必须强化民众对红色精神的理论认知,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因此,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民众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艰辛历程,增强民众对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认同感,从而使民众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民众对红色精神的情感认同。如引导民众观看《觉醒年代》《领航》《长津湖》等红色影视作品,使其身临其境,重温革命历史,感受红色精神内核,激发情感共鸣。或通过社会实践、参观等形式,组织民众参观博物馆、革命旧址和遗址等红色场地,使其置身于相应的环境和氛围中,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

(二)汲取红色精神的精神滋养,推进民众行为规范社会化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红色精神跨越时空,给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红色精神中包含的敢于斗争、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等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是必须传承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滋养,人们能从中汲取力量,规范行为。因此,要汲取红色精神的滋养,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不断推进民众行为规范社会化。

首先,汲取红色精神的精神滋养,要注重红色教育,提升大众道德认知。红色精神蕴含着立根铸魂的德性力量[13]。全社会要汲取革命中的红色精神,要把道德教化融入红色教育当中,为大众筑牢信念之基,提升道德情操,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氛围。可以在全社會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同志乐于助人、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学习张思德同志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红色教育中要摒弃照本宣科的道德说教,可以采用参观浏览、实地考察、体验教学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讲好革命故事、英雄事迹、党的故事,使人们从中汲取红色精神力量,从中得到教化、受到启发和获得力量,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增强道德自律意识,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不断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

其次,汲取红色精神的精神滋养,要发挥多元主体功能,大力传播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对民众的精神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激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来。第一,政府要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的总体规划,对红色文化的发展、传播做出整体布局。红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实践。所以,红色文化的传播要以准确和优质的内容在社会上稳定传播,政府要对传播内容严格把关,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保驾护航,使传播效果最大化。第二,发挥好红色文化主流媒体传播的主体作用。红色文化的传播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这样才能增加受众,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所以红色文化要在保持其先进内核不变质的基础上,利用媒体新优势,拓宽传播渠道,提升红色文化对群众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第三,发挥企业的优势。在政府的号召下,引导社会企业对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红色文化传播中来,为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第四,鼓励当地群众参与红色文化的宣传。红色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它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宣传。当地群众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维护者和推广者,也是政府决策的积极响应者,当地红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

(三)看齐红色精神的精神典型,推进民众个体角色社会化

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是红色精神的精神典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4]所以,可以用典型榜样法来塑造个体角色。在全社会树立英雄模范典范榜样,大力营造尊崇英雄的社会氛围,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能够潜移默化中塑造个体角色,推动民众个体角色社会化。

首先,看齐红色精神的精神典型,需要缅怀革命先烈,集聚红色能量。革命英雄事迹和品格对人的教育和塑造是根本性的,能够对人的行为规范、情感寄托和价值判断进行塑造。大力弘扬革命英雄身上所蕴含的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人格修养,能够实现民众的精神转变。如向民众普及恽代英同志的感人事迹,宣扬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百折不挠、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高尚品格,在全社会树立榜样典范。同时,各地积极开展缅怀英烈活动,创新线上线下等纪念活动,如开设“网上英烈馆”“指尖缅怀纪念平台”等“云祭奠”活动,在平台上提供镌刻着革命英烈名字的英烈墙,并用一幅幅动态图片和视频还原他们的英烈事迹,为革命英雄和烈士提供网上献花,书信寄语等渠道,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此外,线下可以定期组织人们前往革命公墓进行扫墓、献花和擦拭墓碑活动,并通过朗诵、绘画和讲述革命烈士故事等方式,激发民众对英雄烈士的崇拜之心,激励民众继续奋斗、砥砺前行。

其次,看齐红色精神的精神典型,需要重温党史知识,树立红色理想。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引导广大民众坚定理想信念,向英雄人物看齐,塑造个体角色。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15]因此,各地可依托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开展特色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的风雨历程、辉煌成就和革命英烈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党史知识挑战活动等新形式来学习党史知识,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加,并为表现优异者颁发荣誉证书和相应的奖励。通过竞争式的参与活动能够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巩固党史知识。此外,党史学习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育,更应是一种实践教育。要引导民众将认知与行为相结合,学习党的发展过程中为国家、人民做出贡献和牺牲的英雄,学习他们身上体现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且把对英雄人物的学习转化为个人行为习惯和实际行动。

三、以缤纷的艺术手法丰富红色文化社会化的表现形式

只有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红色文化社会化需要借助文学艺术,探求两者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两者的相互渗透,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探求红色文化与文学艺术的最佳契合点

首先,探求二者在内容上的时代性。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社会化发展,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地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6]。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红色文化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红色文化又是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如红色小说、话剧、故事、影视作品、歌舞剧等,这些形式把红色文化内容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反映着特定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要及时更新红色文化内容和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红色文化的鲜明品格。”[17]要更好地发展红色文化内涵,创作更多的红色文化题材的艺术作品,创新艺术形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导群众对红色精神和内涵进行解读。

其次,探求二者在服务对象上的人民性。红色文化的创作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都是人民大众,两者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推动和发展的,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二者的传承和融合。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两者发展的原生动力,所以要坚持红色文化和文学艺术在服务对象上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新时代,人民的文化选择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红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创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呼应人民号召,满足人民需求,将人民群众作为阅卷人,拓展新思路,创新新形式,挖掘新题材,为红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创作奠定雄厚的群众基础。文化的先进性来源于广泛的人民代表性和高度的人民认可性。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红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创建和传承上来,推进先进文化深入人心,不断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素养。

最后,探求二者在效果上的潜移默化性。社会实践和情感陶冶法是推动红色文化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情感陶冶法的主要特点是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在推动红色文化社会化过程中使用情感陶冶法可以通过讲述革命英烈的先进事迹和革命故事,让人民群众体会革命先驱们追求真理、视死如归的气概,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畏强暴、威武不屈的气节,英勇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让英烈的事迹成为传递情感、陶冶情操的沃土。文学艺术上,可以围绕红色出版物、红色文艺、红色电影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歌舞剧表演、故事诵读等活动,以文艺形象陶冶的方式,陶冶民众的艺术趣味和生活情趣,使他们情感上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潜移默化中使民众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发挥各地区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故居等育人场所的作用,使这些教育基地成为人们接受红色文化的崭新“课堂”。此外,积极邀请专家学者、老红军战士、英雄人物为人们作报告、讲故事,并积极在社会团体中开展唱红歌、舞台红色剧表演、红色知识竞答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把红色文化和精神注入人民群众内心。

(二)实现红色文化与艺术文化的相互渗透

红色文化与艺术文化本身存在诸多契合点,准确把握红色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关系,实现红色文化与艺术文化的相互渗透,推动红色产业和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极大地发挥二者的优势,相得益彰,二者的相互结合是实现红色文化社会化的有效路径。

首先,以听觉艺术丰富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8]。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艺术文化工作,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鼓舞人心、激发斗志,更多的人民群众通过文艺作品净化心灵、接受熏陶。在众多的文艺作品中,红色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能够利用旋律、节奏、音色和力度等将声音进行传递,能够以极富共情力和亲和力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和传递情感的形式。此外,其中的歌词旋律和歌唱的红色故事及人物有独特的育人效果。因此,要从歌词中提取正能量,探析歌词承载的红色精神和思想,促使民众从红色文化中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红色音乐的独特旋律,能触及人的内心深处,使群众在聆听红色歌曲中潜移默化接受熏陶,引起情感共鸣。红色歌曲中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旋律使民众不自觉地回味、想象歌词中的红色故事和人物形象,感受伟大的红色精神。

其次,以视觉艺术丰富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红色文化主题的美术展馆、博物馆、艺术精品展馆等能够给人民群众视觉冲击,这些场所的作品都以鲜明的具象性和强烈的艺术张力弘扬着中国精神和红色文化,深刻反映着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也生动描绘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9]。博物馆中一卷卷美丽的画卷,通过视觉艺术手段的形式,将那些思想丰富、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的革命史和奋斗史呈现出来,记录着党和人民的革命、奋斗历程。博物馆中的文物都是党的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体现,人们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那些反映着革命历史题材的画作,都深刻体现着民众的精神回应,背后所体现的是社会发展中的集体意志,在凝聚人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参观这些红色经典作品,有利于人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道路,向伟大的事业砥砺前行。

最后,以视听艺术丰富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视听艺术包括戏曲、歌舞剧表演、影视、话剧等表现形式,这些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人民群众了解红色文化、汲取红色精神,构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借助这些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红色精神的过程中,视听语言符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要抓牢红色革命故事微视频、革命历史短片、革命人物纪录片、红色影视作品等的制作和宣传工作,创作出活泼鲜活、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群众喜爱的视听节目;组织好经典话剧表演、献礼剧目巡演展出、舞台戏剧表演等,用人民群众喜爱的形式、平实的语言,讲好革命故事、人民故事、奋斗故事;开展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红色影视播映、红色文物展览等,让人民群众在体验式的视听学习中感悟红色基因、红色血脉。

四、以多样的红色旅游拓宽红色文化社会化的传播途径

旅游领域的红色资源丰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蕴含着智慧和道德滋养。要把握红色旅游的特色,提高政治站位、推出具体举措,努力把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并以多样的红色旅游拓宽红色文化社会化的传播途径。

(一)挖掘红色旅游的新资源,为红色文化之旅增添新路径

红色旅游作为新型的产业模式,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优势。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得到增强,爱党爱国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渗透到民众的内心深处,由此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要不断挖掘红色旅游新资源,为红色文化发展增添新路径。

首先,宣传地方旅游特色,丰富红色旅游载体。每个地方都有标志性遗址、红色革命故事和先进人物,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着重挖掘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遗址、故事、人物和体现的精神,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全过程,营造红色旅游氛围。地方红色人物、红色事迹和红色遗址遗迹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三条线索。例如,赣州就是以地方红色人物陈赞贤、刘启耀、刘伯坚等为线索,围绕他们的故居和奋斗经历发展红色旅游业。此外,在红色旅游发展中要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全方位拓展旅游活动和项目,让游客与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互动。再如,使用虚拟技术把游客带入到历史当中,使其切身感受革命历史蕴含的精神和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引导游客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宣传红色文化[20]。

其次,挖掘发展文创产品。文创产品能够以实物的形式把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社会上弘扬,带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文创产品的设计应将红色资源作为基础,突出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但是也不能摒弃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如设计具有当地特色和红色元素的帽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随时携带,无形中就可以为该地旅游做推广,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在文创产品的销售中,应积极使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够购买,扩大旅游景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由此消解传统的销售模式的弊端。

最后,推进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增强景区可持续发展动力。要推进当地政府、居民、企业和游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红色旅游业的培育与发展。作为红色旅游的规划者和构建者,政府能为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提供红色旅游互动体验。当地居民能够很好地成为当地红色旅游的文化传承者和保护者,同时也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当地旅游景点做推广。旅游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能够策划出使红色旅游发展更好,游客体验更佳的方案。而游客作为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景点红色文化,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推广,再次为景点宣传。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下,红色旅游将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

(二)挖掘红色景点的新内涵,为红色文化之旅注入新韵味

首先,对旅游景点的红色资源进行摸底排查,挖掘出具有红色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红色资源。通过现场勘测、史料鉴定等方式积极开展摸排工作,整理出革命文物、遗址、文献资料、革命故事等,将这些资源梳理、归纳和整合,进而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在此基础上,策划出红色主题的旅游路线,将红色旅游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体系中,使其覆盖红色景区和各个博物馆、纪念馆和革命遗址等,推进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融合发展。

其次,挖掘革命文物资源,让游客充分了解红色人物和革命历史。挖掘出当地旅游景点的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迹,对挖掘出的革命文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但是仅仅依靠政府难以达到效果,还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红色旅游项目的建设中来。在保护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清除做工粗糙、质量不佳的红色雕像与绘画,坚决抵制矮化、丑化革命英雄和历史的行为。

最后,挖掘革命历史内涵,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对当地旅游景点的历史背景、精神谱系和红色基因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加快打造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园区,使其成为民众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精神传承基地。此外,在各地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中要广泛征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挖掘各地丰富的红色内涵,把红色文化的精神外化出来,并通过创新性的方式向民众展示。

(三)挖掘红色旅游的新形式,为红色文化之旅赋予新体验

红色旅游年轻化的趋势日渐显著。让年轻人更好地在旅游中感受紅色文化,这是红色旅游应该肩负的重要责任。面对年轻的消费群体,红色旅游景点需要注重体验感,激发他们的兴趣,用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然而,目前部分红色旅游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仅仅停留在旅游观光和被动接受导游讲解等层面上,不能够满足当下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挖掘红色旅游新形式,创新旅游发展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推进“旅游+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旅游+互联网”的兴起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各地博物馆、红色场馆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体和网络自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在VR虚拟互动和全息投影新科技的辅助下,使得红色故事和人物呈现得更加立体化、生动化、场景化,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这种体验式参观使他们获得内心的震撼,调动了游客的积极性,实现了良好的互动,从而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所在。

其次,为红色旅游增添“时尚”元素。在红色旅游中融入新形式能够吸引年轻旅游者主动探索和挖掘红色文化和历史。在红色旅游景点可以设置年轻人喜爱的新型游戏,例如“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在游戏环节中穿插党史知识问答环节,增强游戏互动体验。多方位呈现旅游景点的红色资源和红色基因,如井冈山推出的红色拓展活动,可以让游客们亲自体验历史活动,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活动把红色教育和旅游娱乐融为一体,赢得广大民众的喜爱。除此之外,还可以推出红色情景剧表演、红色动漫和红色舞台剧等新形式,以此增加红色旅游的乐趣,并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五、结  语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团结奉献、开拓进取的动力源泉,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更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新时代,红色文化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弘扬红色文化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观念,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能够坚定国人文化自信,增強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能够凝聚人民共识,提高人民爱国情怀。充分挖掘好、解读好、利用好红色资源,弘扬好红色精神内核,用艺术手法丰富好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在红色旅游的内容、景点和形式上等各个方面推进红色文化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给红色文化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今后还需结合新的时代课题和实际挑战,深化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研究,尤其是可以把研究重点聚焦在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上,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凸显红色文化的价值,推动红色文化社会化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求是,2021(19):4-9.

[2]李尚旗,郭文亮.网络环境下红色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传播策略[J].党政干部论坛,2015(4):17-20.

[3]李水弟,傅小清,杨艳春.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6):159-162.

[4]徐功献,张泽云.红色文化社会化新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6(3):305-310.

[5]徐功献,叶雯静.文化市场机制与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论析[J].行政科学论坛,2022,9(2):50-55.

[6]徐功献,彭健斌.红色文化社会化的问题省思与推进路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3):30-36.

[7]徐功献,黄海娜.政治仪式与红色文化社会化传播论析[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21,7(2):67-73.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N].人民日报,2021-06-27(001).

[9]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96.

[10]张跃平,宋婧琳,吕玲.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研究:以甘肃庆阳市荔园堡村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2(2):78-85.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

[1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3.

[13]王永志.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精神的实践进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43-45.

[14]王南湜.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解: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阐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5):41-52.

[15]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N].人民日报,2019-09-19(001).

[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

[17]刘振琳.红色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2(1):46-54.

[18]胡和平.立足文化和旅游特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N].人民日报,2021-07-19(013).

[19]白杨,杨慧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5):606-612.

[20]李杰,陈倩.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以骆驼湾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2):76-80.

(责任编辑:陈丽琼)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红色资源红色文化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下大学生红色精神现状认同研究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红色精神: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形成的有效助推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红色政权的建立对大学生的精神塑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