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用语汉拼缩写的语言现象

2023-11-20 13:38:07邓懿旋曾晓舸
今古文创 2023年44期
关键词:思考价值

邓懿旋 曾晓舸

【摘要】近年来汉语拼音缩写在网络上越来越流行,使用日益广泛。本文意在对其流行的原因,存在的功用价值以及其流行背后所引发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汉拼缩写;原因;价值;思考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44-012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38

汉拼缩写即汉语拼音缩写,就是把需要表达的每个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拼音字母缩写在一起进行语言表达。例如“yyds”就是“永远的神”的每个字拼音字母的首字母放在一起的汉拼缩写。

其实汉拼缩写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网络用语,早在我国进入互联网之初,这种现象就一直存在。十几年之前就有“lz”楼主、“GG”哥哥、“MM”妹妹等等的汉拼缩写,而当时最常见的莫过于明星的粉丝圈,粉丝为了保护自己的偶像将偶像的名字进行汉拼缩写。

现在汉拼缩写已经渐渐日常化,不再局限于明星粉丝圈中,也不只局限于简单易猜的汉拼缩写。甚至有了“万词皆可汉拼缩”的现象趋势。例如现在网络用语中比较常見的“dbq”对不起;“xswl”笑死我了;“cgx”处关系;“cz”操作;“yygq”阴阳怪气;“zqsg”真情实感;“dssq”大势所趋等等。上述这些汉拼缩写是百度词条收录并且进行了专门的释义。从上述汉拼缩写词不难看出,其覆盖了生活日常用语,专门的词语,固定化的成语,范围之广,层级之深。所以浅析其背后的原因,所带来的价值和引发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一、流行原因

分析汉拼缩写流行的原因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个是客观的外在原因,另一个是内在的心理因素。

(一)外在的客观原因

语言的使用和传播离不开实质性的传播工具和语言使用者。实质性的工具传播能够加快语言的传播的速度,不仅如此,语言使用者本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会影响其他使用者对语言的使用程度,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新的网络语言能够得到快速的传播和深刻的影响,肯定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相应的语言使用准则。

1.网络媒介加速其传播度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使用的普及使得网民人数的逐年增加。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传播信息自然离不语言文字上的沟通。而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离不开网络媒介的推动。现代网络工具对于网络使用者的影响巨大,多种多样的网络交际互动软件密切了网络使用者的交流,如:微信、腾讯QQ等;层出不穷的短视频软件传播了当下最时尚火热的信息,如:抖音、快手等,以及各网络视频平台增加了弹幕的功能“即可以边观看视频时边发观点评价至屏幕”让观看视频的其他用户可以共时或者历时交流看法。大家利用这些平台传递信息的传递,人际互动交往的同时。也在逐步让汉拼缩写这样的网络词走上了“接受——运用——传播”的这样循环性传播线,让其得以迅速传播和运用。例如:甲使用短视频媒体评价某事物时用到“xswl”这一汉拼缩写词,那么在观看到此视频的视频使用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其他平台使用这个新词,造成再次传播,循环往始,促成了“xswl”这类汉拼缩写词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传播。

2.语言的经济原则为其正名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简单地表述就是用最少量的语言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是语言在演化过程中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说话者在语量上的减少,却能够在语义上达到了信息量的扩充,而汉拼缩写词的出现无非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样的原则。学者们对于汉语经济原则体现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认知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透过汉语本身就具有语言经济性的体现,来看汉拼缩写词的经济性。第一说话者在语音上进行了简化,将每个字的拼音字母的首字母放置在一起,第二表达者在书写上进行了简化,每个首字母的书写肯定要少于汉字的书写,进行了表达者的语言信息的表达。从上述中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拼缩写的流行似乎遵循了语言中的一大经济原则。从而为它的存在和流行提供了一定的有利依据。

(二)个内在的心理因素

语言是人心理活动最直接、最灵活的反映。作为语言文化符号的汉拼缩写流行语,不仅是网络交流的工具,更是人们心理活动和心理倾向的一种反映。关于汉拼缩写流行语出现的大众心理的分析数不胜数,其大多从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来分析其流行的原因,但这里本文要从“求同心理”“恐后心理”和“求简心理”来进行分析。

1.恐后心理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人们有高速有效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网络媒介的日益普及,以及其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让许多网络使用者以能够熟练操作网络的相关软件和熟练运用网络最新流行语为掌握新时代新新事物的标准之一。当身旁的其他人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为了能够快速地融合其交流,不想表现出自己对于此类现象处于无知状态,会即转即用,运用于其他的相关交流中。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处于恐惧状态是常态,而对于已经出现的东西而自己却未知是恐后,恐怕自己落后于他人。这点从百度词条就可以得到印证,百度词条更新词条的速度不亚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为什么会得到更新,因为搜索这个词的用户在增加,那么百度词条就会更新词的含义,出处甚至使用方式和方法。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倾向于查阅相关词语,可能不仅仅是以前学者分析过的好奇心理,还会有一部分恐后心理在里面。

2.求简心理

大多数的人都寻求简单,喜欢简单的东西,容易的东西。这个心理很好理解,但“yyds”“xswl”等系列的拼音简缩词为什么跟求简心理有关呢?从一些缩略词来看,例:“双百(双百政策)”“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中当某个较长的词汇或者专业术语或者专有名词在文中被反复的使用时,人们倾向于这些词汇进行简缩,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了篇幅,使用简单,经济。那么当“yyds”“xswl”等此类的拼音缩写出现时就很好地契合了这种心理:简单、快捷、方便。以“yyds”“xswl”是“永远的神”“笑死我了”的拼音首字母简称为例,不管从拼音打字法输入还是笔顺打字法输入,直接打拼音字母缩写无疑是最快的,最简单的。上文也谈到现代社会以快速为特点,不管是事物更替的节奏,还是人们是做事的节奏都有普遍的提升,从前慢的现象在大大减少,人们寻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自然也在寻找着更简单的处事和交流方法。

二、汉拼缩写的功能

所有的东西在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和认可,肯定是有他自己本身存在的一些价值和功能,语言也不例外,语言可以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可以表达人的思维逻辑,反应人们的内心需求。那么作为现在最流行汉拼缩写网络用语能够存在和被大范圍地模仿使用,肯定具有其价值和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的传播难以承继,民族的认同度就难以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和民族的凝聚力是需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传达和表现的,需要逐渐提高的文化自信铸就人们在多种场合使用自国语言文字的底气。

中国汉语拼音字母表是1955年由“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提出,于1958年人大代表通过,自此汉字这种跟英语表音文字不同的表意文字有了自己的注音系统,这是中国汉字所独有的注音系统。

从早期的字母缩写词来看,得到大家广泛认同并且大范围使用的一般都是英语的字母缩写词占上风,例如“BGM(背景音乐),BFF(最好的永远的朋友),FYI(供您参考,提醒一下)”这类的英语字母缩写的使用更为广泛和流行。因为不得不承认,英语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确实要远超于中文。但近几年网络红词大多数是汉拼缩写中来看,中国网民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在逐渐提高,这背后不难看出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国人文化自信增强。

(二)区块划分和身份标识功能

区块划分是常见地理用语,根据经济水平相当,风俗相似,人文地理相通,天气相近的区域划分在一个区块。而此处的区块划分,却不是地理上的区块,而是网络圈和精神文化上的区块。汉拼缩写作为新一代受欢迎网络流行表达方式之一具有划分区块的功能。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跟自己接触的区块有关。汉拼缩写是一种流行于网络的表达方式之一,具体的汉拼缩写词更迭换代的速度之快,使用者必须要跟自己所在的区块保持高频率的接触才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汉拼缩写词。如使用者所接触的区块多跟网络电竞圈有关,那么使用者使用的汉拼缩写多是跟最近网络电竞信息有关。如使用者多接触于明星八卦圈,那么他们所使用的汉拼缩写多是跟最近的明星八卦有关。

区块的划分自然是离不开身份的标识,只有在自己熟悉的区块里使用自己熟悉的汉拼缩写词才能够被快速理解并且得到回应,这无疑是一种身份的标识。因为汉拼缩写不像某些大众性网络新词能够被快速理解如:“吐槽”“做人要厚道” “你太有才了”等等,这一类的网络新词都能够被快速理解,而且不会因为年龄、阶层、性别、爱好、职业的不同而受到理解障碍。但是汉拼缩写跟上述能够被快速理解的网络新词不太一样,它只能够在某种特定的区块中被接受和快速理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类似于网络区块的身份标识入场券,像是接头的暗号,所以汉拼缩写词具有身份标识的功能。

(三)净化网络的功能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介之多,使用频繁,人们在网络上可以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由此这样在不同的区块和身份标识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语言矛盾的激化,而汉拼缩写能在一定程度山降低这样的语言矛盾,达到净化网络的功能。

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上随意地进行语言上露骨的表达会影响网络环境,所以汉拼缩写也是一种权宜之计,对一些粗俗的语言进行一下文雅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理和视觉上的冲击。

上文也提到,汉拼缩写词本来就不是一个新兴事物,早在互联网建立之初就有了类似的汉拼缩写词,但是当时的汉拼缩写并没有达到现在“万词皆可汉拼缩”的趋势,当时最常见于粉丝圈中的明星偶像的名字缩写,为了保护自己的偶像,也是避免陷入争议。现代网络对人们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粉丝们对于自己偶像的狂热程度往往高得吓人,尽管大多数的人不以为意,却无法去忽视一个这样高频次出现的现象。所以在网络上谨慎地表达利用汉拼缩写不明确的点名,会降低粉圈互怼的概率,隐性地进行网络净化。

三、汉拼缩写背后的思考

(一)汉字本身特点导致汉拼缩写指义不明

汉语属于孤立语,其形态变化并不丰富,属于表意文字,同音字多。其并不像英文类的表音文字一样,一个音代表一个单词,所以缩写的简体字母比较容易被理解意思,如“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ASAP”(as soon as possible)尽可能。但汉字不同,汉字的同音字较多。例如:“yyds”可以解释成“永远的神”之外还能够被理解为“永远单身”“英语倒数”等等。“xswl”可以解释成“笑死我了”,还可以解释成为“想死我了”等等。语言使用的目的是让对方能够明白彼此的表达,要避免语言出现歧义。而汉语本身的特点导致了汉拼缩写会出现指义不明,歧义的问题。如果汉拼缩写词的出现只是为了划分区块和标识身份,那么其他网络使用者的身份在哪里。汉拼缩写词的使用造成了大多数网络使用者对词语产生误解,构成歧义,甚至为了读懂语言内容需要对其表达的意义进行再次搜索理解,让语言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汉语本身的特点并不适合大量的使用汉拼缩写词,其导致的指义不明和歧义问题会让语言变得更加复杂失去原有的功用。

(二)违反会话原则导致汉拼缩写晦涩难懂

根据格赖斯关于会话含义中的合作原则的阐述,其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中的四个次准则,分别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量的原则”要求说话者在会话时提供不多不少的信息量,让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表达。“方式准则”要求会话者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要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要简练有条理。而汉拼缩写词明显违反了量准则和方式准则,导致了原本的信息量给予不足,表达方式晦涩难懂。让受话者在接受话语时不能够得到信息的完整输入,导致了语言的编码传输中断。有些网友为了能够读懂相应的汉拼缩写甚至自制了“缩写阅读障碍自救贴”,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汉拼缩写所违背会话原则所导致的晦涩难懂根本没有达到其所产生的特殊会话含义产生言内意外的目的。所以这里的“会话原则”的违背并没有实现格赖斯关于会话含义的作用,仅仅是为了晦涩难懂而表意不明,让对话失去了原有意义。

(三)社会使用反馈致汉拼缩写发展前途渺茫

汉拼缩写表达方式在网络上使用日渐频繁,按常理来说一种表达方式的大量使用应该是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褒奖,但是关于汉拼缩写词,网络上批评的声音占有一大半。歌手韩佩泉就在电视节目中就曾吐槽过关于yyds这样的汉拼缩写词像一对乱码,不好听也不好懂。新华每日电讯在微博中也公开发表《不用“yyds”“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的文章。随后人民网也在微博转载了此篇文章。在网上搜索关于汉拼缩写词使用的评论,不难发现有不少网友就曾批评因为yyds此类的汉拼缩写词让中国汉字失去了它原本的特色,评价其使用者“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语言学家根据现有的网络汉拼缩写词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00后的使用者占有绝大多数,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打字软件的频繁使用,让新一代对于偏平化的文字符号掌握不够牢固,如果汉拼缩写的大量出现无疑会增加这背后的汉字危机。甚至有的小学生会在自己的作文里用到类似于“YYDS”“xswl”这样的汉拼缩写词,在受到汉拼缩写的负面影响下,应该考虑减少不必要的汉拼缩写词的使用。

在受到官方批评,许多没有被区块化的网友,语言学家,甚至家长们的抵制,汉拼缩写词的发展前景堪忧。

四、結语

汉拼缩写是一种网络语言表达方式,它的出现和存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是人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里面的利和弊。汉拼缩写能够被接受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份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够掩盖它背后的不足,那么弊大于利的汉拼缩写是否有被提倡推广的必要是值得商榷的。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时离不开文字的记载和使用,如果现在网络的使用着大多数是只会用汉拼缩写词来标榜自己身份的下一代,那么在几十年后出现在语言背景下的网民们面对充斥着汉拼缩写的网络将如何理解阅读,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特别与博深。我们应适当地减少汉拼缩写拯救汉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报社,2010.

[2]索振羽.语用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李轩蹇.网络新词的产生与消亡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

[4]吴礼权.网络流行语的造词方法及其流行传播的理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1).

[5]姜枫.网络用语中汉语缩写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汉字文化,2021,(23).

[6]吴慧淳.网络拼音缩写现象的现状及分析[J].汉字文化,2021(23).

[7]田宁.网络拼音缩写背后的汉字危机思考[J].汉字文化,2021,(20).

作者简介:

邓懿旋,女,汉族,四川营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曾晓舸,女,四川简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及汉语方言研究。

猜你喜欢
思考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0:23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5:59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