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叶 肖倩雯
【摘要】《雨巷》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早期成名作和代表作,被叶圣陶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本文以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利大英、朱曼华所译的《雨巷》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从语义理解、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译者主体性在三个英译本中的体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雨巷》;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44-011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36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他因1927年创作的《雨巷》一度被称为“雨巷诗人”。自该诗发表以来,学者们主要从戴望舒的个人经历、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对该诗进行解读和阐释。据检索,该诗共有九个英译本,译者分别为杨宪益和戴乃迭(Gladys B.Tayler)夫妇、利大英(Gregory B.Lee)、朱曼华、奚密(Michelle Yeh)、路易·艾黎(Rewi Alley)、许景城、叶维廉、丁祖馨、唐正秋。根据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选取了中英译者合译本、国外译者独译本、国内译者独译本作为分析比较对象,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在语义理解、翻译策略、翻译风格三个层面对杨戴夫妇、利大英、朱曼华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在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起,翻译不再是单纯语言层面上的研究,英国的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法国的勒费弗尔(André Lefevere)正式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勒费弗尔指出翻译并非在孤立的环境下进行,译者受到特定时代和特定文化的影响,对自己和文化的认知,是决定其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1]。法国的安托瓦钠·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探讨了翻译批评理论的建设问题,他指出必须把重点放在“翻译主体”上,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2]。
在国内,杨武能是较早注意译者地位的学者之一,1987年他明确指出,在文学翻译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居于中心地位,扮演着最为活跃的角色[3]。袁莉在1996年肯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艺术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这些因素对译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谢天振在1999年提到,翻译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叛逆行为,其中创造性是译者为了接近和再现原作而付出的主观努力,而叛逆性则是译者为了实现其主观目的而导致译作与原作产生了客观背离[5]。查明建在2003年指出,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以尊重翻译对象为前提,为达到翻译目的而展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还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6]。
二、《雨巷》三个译本的译者主体性分析
诗歌翻译是译者通过理解原作者的语义表达,以原作者的身份说话,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由此,本文从译者的语义理解、翻译策略、翻译风格三方面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一)译者主体性在语义理解上的体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充分理解原作,同时,译者在阐释原作时始终具有主观性,且这种主观性总是直接体现在译文中。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原作进行深度解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原文语言上进行重构。译者只有准确、充分地理解原文,才能更好地呈现译文。
例1 我希望逢著/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杨戴译 : Hoping to encounter/A girl like a bouquet of lilacs/Gnawed by anxiety and resentment.
利译 : I hope to encounter/a lilac-like girl/nursing her resentment.
朱译 : I longed to meet/A bitter lilac-like girl,/She’s in resentful sorrow.
在西方文化中,丁香花代表着年轻时的美好回忆以及令人怜爱和轻愁的情感。三位译者均直接使用“lilac”一词,以表达女主人公如丁香般淡淡的忧愁和忧伤。此外,通过“结”字的运用,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愁怨”这一情感状态。杨戴夫妇把丁香姑娘的愁怨之情看作是凶猛的野兽,咬住不放,柯林斯词典将“gnaw”解释为“bite repeatedly”,可知,杨戴夫妇运用“gnaw”一词暗指强烈的哀怨之情深深地渗透内心深处,使人陷入了无尽的忧伤之中,难以自拔。利大英为了表达出丁香姑娘的愁怨之强烈、持续时间之久,将“结”译为“nurse”,柯林斯词典将“nurse”解释为“feel strongly for a long time”,可知,“nurse”所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在内心长时间酝酿,不断折磨着人们的心灵。杨戴夫妇和利大英这两种翻译方式均呈现出“结”的错综复杂,为“愁怨”注入了力度和深度,虽然这两种翻译方式都能达到“传情”的目的,但愁怨的表达过程各不相同,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也不同。而朱曼华将丁香姑娘的愁怨视为一种状态,用介词短语“in resentful sorrow”表达丁香姑娘带着愁怨,为静态的表达,没有凸显出丁香姑娘“结愁”的复杂之态。
例2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杨戴译 : Feeling melancholy in the rain,/Plaintive and hesitating.
利译 : melancholy in the rain,/sorrowful and uncertain.
朱译 : She was sad in raining,/Walking back and forth, walking...
“彷徨”有徘徊、犹豫、漫步缓行之意。杨戴夫妇和利大英认为“哀怨”与“彷徨”同为形容词,表达了丁香姑娘当时的心境与状态,因此,采用词汇对等的方式译为形容词。杨戴夫妇将丁香姑娘的“彷徨”理解为不确定接下来应该要做什么而导致短时间内不行动,因此译为“hesitating”,柯林斯词典将“hesitate”释义为“do not speak or act for a short time”,由诗歌语境可知,丁香姑娘并不是在短时间内没有行动,而是在默默地踟蹰着。利大英将“彷徨”理解为丁香姑娘对未来的忧虑和不确定,柯林斯词典将“uncertain”释义为“do not know what should do,what is going to happen,or what the truth is about something”,该词符合诗歌的语境。然而,朱曼华将“彷徨”理解为来回走动,通过具体的动作来表达彷徨之意,与诗人在前文看似漫无目的地希望逢着一位丁香姑娘,以及后文丁香姑娘默默踟蹰着相对应。
例3 她飘过。
杨戴译 : Then she floats past.
利译 : she glides by.
朱译 : She's passing by my side gently.
杨戴夫妇认为诗人与姑娘的邂逅,或许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幻境,也或许是一场梦中所见,因此,选择“float”来阐释“飘”,体现出幻境之感,柯林斯词典将“float”释义为“walk very lightly and gracefully”,强调丁香姑娘缓慢和悠闲的“飘过”。利大英未能体会到诗人对丁香姑娘的幻想,极度渴望逢着丁香姑娘的心态,将其译为“glide”,柯林斯词典将其释义为“move silently and in a smooth and effortless way”,将丁香姑娘的“飘过”认为是“悄悄地行动”,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朱曼华认为丁香姑娘的“飘过”仅仅为“轻盈地路过”,未将其联想为一种幻境,“pass”这个词并不具备情感内涵,它只是简单地表达了“路过”的含义,而“gently”的语义力度不足,常被用来形容施动者动作的轻盈和优雅,所体现的是“轻”所带来的舒适和愉悦,而非“轻”所带来的难以捉摸、虚无缥缈的感觉,因此,“gently”并不能充分展现原诗所蕴含的“飘”情感内涵。
综上所述,译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其译作奠定了基础。在译诗的过程中,译者必须确定原诗词句的内涵,考虑到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韵味,从而采用目的语准确地加以再现,实现语义对等。
(二)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上的体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选择和采取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即将原作的语言和内容转换成目标语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译作的理解,提高译作的可读性,常采用意译法。“异化”即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保留原作的文化内涵和异国情调,使读者更好地融入作者的创作之中,常采用直译法。因此,译者可根据目标受众、翻译意图、个人偏好等因素来确定翻译策略,这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例4 撑着油纸伞。
杨戴译 : Holding an oil-paper umbrella.
利译 : holding up an oil-paper umbrella.
朱译 : She upheld the umbrella-shaft.
油纸伞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用品之一,《雨巷》中的“油纸伞”一词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是怀旧与浪漫,而是一种古典美感,散发着漠漠的轻寒和幽幽的清愁。杨戴夫妇和利大英为了体现中国特色,传递油纸伞这一独属于中國的古典婉约之美,都选择异化策略,将“油纸伞”直译为“oil-paper umbrella”,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油纸伞的文化内涵。然而,杨戴夫妇和利大英对“撑着”的翻译处理不同,杨戴夫妇透过原诗感受到丁香姑娘含蓄地将一腔迷惘感伤的情怀寄于伞上,因此将“撑着”用简单的“holding”表达,营造出一种欲说还休似的忧伤;而利大英用“holding up”词组,容易让人联想到姑娘高举着油纸伞的状态,充满着精气神,与原诗中姑娘迷茫伤感的情绪有所背离。杨戴夫妇和利大英都采用现在分词凸显丁香姑娘当时的动作,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在雨中撑伞的丁香姑娘跃然纸上。朱曼华使用过去式,表现丁香姑娘在雨中撑伞是过去的动作,且注重语言的完整,增加了句子的主语,选择归化策略,采用意译方法,“umbrella-shaft”指“伞柄”,虽是描绘了撑伞手握伞柄的情景,但未体现出油纸伞营造的意境,目标语读者从中领会不到油纸伞的文化内涵,该译文缺失了诗歌中的文化气息。
例5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杨戴译 : Like a dream,/Dreary and blank like a dream.
利译 : like a dream/hazy and confused like a dream.
朱译 : I could see her as if dreaming of fancy./Leaving me coldly,she looks vast and hazy.
该句以顶真的修辞手法,将诗节中的信息如一幅画卷般缓缓展开,如同梦境般凄美迷茫,自然而然地将梦与女主角联系在一起,为丁香姑娘的形象增添了丰富的内涵。杨戴夫妇和利大英都意图将丁香姑娘的迷茫与梦的虚幻联系在一起,两种译本相似,都选择异化策略,采用直译方法,与原诗结构相一致,保留了原诗的形式美,给目标语读者无尽的遐想。而朱曼华依旧重视句子的完整,未保留原文的结构,选择归化策略,采用意译方法,将句子表现为“我仿佛在梦境中看见她。她冷漠地离开我,显得苍茫和朦胧”,将梦、丁香姑娘、诗人联系在一起,体会该女子的迷茫,但是缺乏了诗歌的意境美。
例6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杨戴译 :Her colour has faded,/Her fragrance has disappeared.
利译:her color vanishes,/her fragrance diffuses.
朱译 : Or her pale face with her feeling down,/Her fragrance was not strong.
该句从字面看写姑娘的消失,实际是写美的毁灭,希望的毁灭。姑娘的一切都“消了、散了”,诗人追寻着的希望也彻底地毁灭了。杨戴夫妇和利大英都选择了异化策略,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文的结构美,选词优美,实现了原诗中的排比美,但在时态的选择上却不同,杨戴夫妇采用现在完成时来表现丁香姑娘已经离开,动作已经完成时,而利大英采用一般现在时,体现了诗人当时茫然无措的状态,看不到颜色,看不到芬芳,看不到希望。朱曼华将“颜色”理解为丁香姑娘的脸色与神态,将“芬芳散了”理解为芬芳不浓,采用了意译的方法,虽然将原诗翻译得更加具象化,也能让目标语读者不再疑惑“颜色”与丁香姑娘有何直接联系,但在韵律上未能达到原文的效果。
综上所述,杨戴夫妇和利大英的两种译本主要选择异化策略,采用直译方法,朱曼华主要选择归化策略,采用意译方法。可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情感表达、个人理解和偏好等因素,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便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上的具体体现。
(三)译者主体性在翻译风格上的体现
每一位译者都有其独特的翻译风格和表达方式,针对同一原作,不同的译者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版本。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会根据自己的翻译习惯使用相对应的语言,形成并体现其翻译风格,这也是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
例7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杨戴译 : A girl/The colour of lilacs,/The fragrance of lilacs,/With the worries of lilacs,/Feeling melancholy in the rain,/Plaintive and hesitating.
利译 : A lilac-like color she has,/a lilac-like fragrance,/a lilac-like sadness,/melancholy in the rain,/sorrowful and uncertain.
朱译 : She was such a girl:/In lilac-like color,/With lilac- like smell,/She behaves in the lilac-like gloomy style./She was sad in raining,/Walking back and forth,walking...
《雨巷》全詩共七节,每节六句,长短相间又大致匀称。在该节的三个译本中,杨戴夫妇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和节奏,从标点上看,也尽量与原文保留一致,仅将“;”变为“.”,并未影响诗歌传达的效果。利大英将该节的六行转变为五行,是为了让“has”与“fragrance”“sadness”押韵的缘故,虽然节奏感已尽量向原诗靠拢,但不得不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形式上与原诗未能保持一致,难免有些遗憾。朱曼华注重译文句子结构的完整性,过度发挥译者主体性,由标点符号可知,该节被拆分为多个句子进行表达,形式与节奏上脱离原诗,虽对原诗进行具象化翻译,让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但缺失了原诗的朦胧美。
例8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杨戴译 : Silently she comes closer,/Closer,giving me/A glance like a sigh;/Then she floats past/Like a dream,/Dreary and blank like a dream.
利译 : Silently she moves closer,/moves closer and casts/ a sigh-like glance,/she glides by/like a dream/hazy and confused like a dream.
朱译 :In silence she was approaching,/On and on, approaching, /Glancing and glancing./She's passing by my side gently./I could see her as if dreaming of fancy./Leaving me coldly,she looks vast and hazy.
该节的三个译本中,杨戴夫妇和利大英的译本都按照原诗的体例,长短大致匀称,将该节译为完整的两句。杨戴夫妇致力于宣传中国文学,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尽力保持诗歌的节奏和形式,使得目标语读者所产生的感受与源语读者的感受一致。尽管利大英的母语并非汉语,但他在多年从事汉语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对汉语有一定的领悟,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他努力再现了原诗的风格,尽量保证音韵和谐。而朱曼华的译本显化特征依旧明显,将该节译为四句话,加之原诗并无押韵,且最后两行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而译本为了押韵,各行字数长短与原诗不统一,且未用顶针或重复的手法与原诗保持对应。
例9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杨戴译 : Hoping to pass/A girl like a bouquet of lilacs/Gnawed by anxiety and resentment.
利译 : I wish for/a lilac-like girl/nursing her resentment to glide by.
朱译 : I longed to see a lilac girl,/Gently on her go,/She's in resentful sorrow.
此为诗歌的结尾部分,呈现出与首节相似的形态,但在首节的“逢着”和尾节的“飘过”这两个动词上有所不同,首尾相呼应,升华了全诗的意境。杨戴夫妇属于首尾相同派,利大英和朱曼华属于首尾不同派。在利大英和朱曼华的译本中,他们以各自的翻译风格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并未过多拘泥于原诗的布局和形式,展现了译者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创造性翻译”。
综上所述,杨戴夫妇注重节奏和结构的对等,尽可能忠实地表达原诗的思想内容及风格,传递原诗的朦胧美;利大英忠实地传达了原诗的意思,努力地再现了原诗的风格,但在形式和结构上没有达到完全对等;朱曼华重视句子的完整性,常断句,进行拆分表达,同时,为了彰显诗歌的韵律,脱离了原诗的节奏和形式。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流露出个人的翻译风格,任何译作都留有译者再创作的痕迹,这也是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对于《雨巷》真正的主题意蕴,诗人没有明确的表达,后人对主题意蕴的解读和探讨,主要集中于爱情、社会、人生三个层面,也因此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拓宽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要求译者须以正确理解原诗为前提,做到传情与达意并重、灵活与忠实并存,将原诗准确地传递。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Translating Literature: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Antoine Berman.Pour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 John Donne[M].Paris:Gallimard,1995.
[3]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J].中国翻译,1987,(06):3-6.
[4]袁莉.也談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1996, (03):6-10.
[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6]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