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边区群众卫生防疫工作的报道
——以《解放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2023-11-18 17:18:25罗智凯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卫生防疫边区

罗智凯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创刊。毛泽东亲自撰写发刊词,指出“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1]。创刊伊始就登载防疫简讯4 条,涉及卫生运动、隔离防疫、为民众打疫苗针、卫生宣传等方面内容。同年11月,《解放日报》创立《卫生》副刊。李富春在卫生副刊发刊词中把“康健之身体”视为“战争之胜利”的“决定力量”,赋予“卫生运动”特殊的“政治意义、军事意义和经济意义”,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开展卫生运动。[2]据统计,《解放日报》从1941 年创刊到1947年停刊的6年里共出版了2130期,关于卫生方面的报道1330余条,其中关于群众卫生防疫的报道362条,占比26.93%。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边区政府、人民军队积极救治群众,推进中医科学化、西医本土化和中西医结合,运用《解放日报》宣传、动员和教育群众,带领群众开展疫病预防与自救,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卫生人才,在边区构筑起行之有效的卫生防疫体系,其成功经验值得研究。

一、《解放日报》对群众卫生防疫工作报道的三大主体

(一)边区政府:群众卫生防疫宣传动员报道的主体

1.边区政府“四级”卫生防疫体系

边区政府卫生防疫体系由“边区——市——县——(区)乡”四级构成,成为《解放日报》群众卫生防疫宣传动员报道的核心和主体。1942年,设于中央医院的边区防疫总委会正式成立,主要任务为筹划管理全边区防疫工作;下设防疫统计股、宣传教育股、环境卫生股、总务股、医疗股等五股,并设分委会四处:总卫生处、中央总卫生处、留守兵团卫生部和边区卫生处,分别划定区域负责延安市四十里以内党政军民的防疫卫生事项;边区各县防疫工作由所在地军政医疗机关负责进行[3]。1946年,延安防疫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南区、北区和东区三个防疫队,负责各区防疫检查、隔离、转院、消毒、传染病调查、报告等工作[4]。部分乡卫生委员会成立时间比市级还要早2年,如1944年,延县②召开区长区书联席会议,决定各乡建立卫生委员会,负责各乡卫生防疫工作[5]。

2.边区政府对群众卫生防疫的宣传动员

在边区政府“四级”卫生防疫体系联动下,《解放日报》对群众卫生防疫宣传动员的效果进行了大量报道。如1944年春季,延安县川口、柳林、金盆等区发现传染病后,迅速蔓延至河庄、丰富等区,病死者达500人,其中约半数在近半月中死亡,为此边区政府召集中央卫生处、边区卫生处等部门,以及专署、市政府、延安县等各级主要负责同志紧急研讨,决定马上“紧急动员组织起来,扑灭疫情”,并发布紧急动员防疫的5 条具体措施:一是动员各医务机关和医院,组建流动治疗队,采用分区包片形式,为群众开展防疫和治疗;二是发动各机关团体帮助群众开展大扫除、挖厕所和垃圾坑,宣传清洁、消灭虱子等卫生防疫常识;三是边区医院增设床位,收容群众病人;四是组织文协编写卫生图画,开展卫生防疫宣传;五是发动医务人员开展工作竞赛,动员医生下乡为群众看病[6]。自边府进行紧急防疫动员措施后,疫病传染已大为减缓,半个多月内,发生传染病的几十个村庄,就有三十二个村子停止了传染。[5]

(二)人民军队:军民携手抗疫报道的主体

1.军队系统卫生机构设置

1935 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旋即设立军委后方卫生部,1936 年改为军委卫生部,1937 年随党中央进驻延安,1939 年隶属于中央军委总后勤部,1942 年与陕甘宁留守兵团卫生部合并为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卫生部,1945年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总卫生部,统一领导全军卫生工作。此外,1936 年至1945 年期间,还存在一个前方卫生部,先后隶属八路军、十八集团军,1942 年,与129 师卫生部合并,直到1945年合并到中央军委总卫生部。上述中,中央军委下辖的卫生部是主管延安的卫生机关,而前方卫生部主要管理前方部队及友军的卫生工作[7]37-39。

2.军队在群众卫生防疫中的作用

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为群众卫生防疫创制医药、培养人才。1941年11月16日,《解放日报》刊载了“陕甘宁边区军事系统卫生工作概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门诊部、第二兵站医院、直属疗养院、野战医院等稍具规模的军队医疗机构,以及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和制药厂,特别是在面临交通落后、西药原料短缺、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下国统区各种“合法”扣留和无端“扣押”等困难时,动员一切力量“自力更生”。如中国医科大学艰苦办校十余年,培养医生、司药、护士千余人成为各地卫生骨干;制药厂克服材料短缺,每月制造各种丸、片、粉、酊剂等500 磅、卫生材料250 磅、注射液500支[8]。另据统计,六年来,各地驻军均设立卫生机关,自制药品近十万磅[9]。这些药物除保障军队需求外,有相当一部分用于群众卫生防疫和疫病救治工作中。

另一方面,直接为民治病,建立军民卫生防疫联防机制。1945 年1 月9 日,《解放日报》集中报道了部队17 个医疗据点在边区各处为群众治病和组织群众开展卫生运动的总结消息。总结中提到,通过与当地群众合伙开办药庄、组织医疗队下乡、在农村设立临时医院和治疗所、帮助政府建立卫生模范村和试验村等形式,仅1年时间,部队在6个单位就为22370 多名百姓看病,下乡出诊536 次,收治437名群众住在部队医院[10]。定边驻军医疗所还免费收治群众病人,短短数月成绩巨大,群众连连称赞“八路军好,救了人命还不要钱,连送礼都不收”[11]。安塞某部队机关医务所每天中午向群众开放,群众可以免费看病,十里以内患重病者由医生亲自下乡为其看病。该部还帮助新乐区某乡成立了卫生防疫委员会,成员由乡长、该部医务所同志、小学教员、商会会长和全乡四个村的代表主任组成,并指导每个村成立一个担架队,将患重病者送至医务所设立的兵员招待所里救治,若无法救治,先由医务所开具介绍信,再由担架队送至延安中央医院医治[12]。这种“军地共建”卫生防疫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使军民卫生防疫联防机制真正建立起来,而成立村级医疗担架队及转诊的做法与今天的分级诊疗有些类似,在当时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的边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军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一家亲,军民携手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真实体现。

(三)医药合作社:基层群众卫生防疫报道的主体

1.医药合作社的建立

医药合作社是在政府引导和帮助下,群众自发组建的“医疗保障”机构,通常是“一个乡或几个乡开设民办公助的医药合作社”[5],以“人医兽医合作,中医西医合作”为内容,由商会、民众、公营商店公益基金等多方入股,是真正为群众防疫卫生治病而服务的[13],被群众誉为“救人的合作”[14]。如1944年,延安市总卫生委员会召开分区主任联席会,通报流行感冒、百日咳、吐黄水等春季流行病造成群众死亡108 人,超过了全市总人口的1%,其中妇女儿童死亡达92人。为此,延安市政府决定每月给各区补助费4 万元,帮助各区建立“公私两便”的卫生合作社,以方便群众看病[15]。

2.医药合作社在群众卫生防疫中的作用

医药合作社在群众卫生防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延安市南区合作社主任刘建章与中医兼阴阳师董先生合伙开办医药社,不仅在短短5 个月之内治愈群众千余人,而且还再三说服教育董先生在行医时,亲身向群众宣传过去当阴阳巫神是欺己骗人,并且把迷信品搬到药社,向前来买药的群众宣传医药治疗,收效很大[16];曲子保健药社两年来治好11444 名病人,给群众施送药品值62 万余元,看病从来不收取报酬,还准备开办中医、兽医训练班,计划在八珠、合道两区成立分社,并将扩大该社股金100万元、加群众社员、实行药材入股[17]。

二、《解放日报》对群众卫生防疫工作报道的三大重点

(一)重点报道疫病发生后群众的救治工作

边区对于群众发生疫病后的救治工作非常重视,通常是以紧急组织、派驻各级医疗队和防疫队奔赴疫区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及时救治。《解放日报》标题中包含“下乡”“医疗队”“救治”“治疗”等的报道达222 条,占比16.5%①。如1941 年5 月,因各县瘟疫流行,边区卫生处特组织医疗队赴甘泉、志丹等瘟疫严重地区开展医疗防疫工作[18];1942 年8月,边区防疫总会接到定边县传染病流行的报告后,立即组织防疫医疗队携带药品器材前往疫区开展救护[19];1945 年末至1946 年初,鄜县两个区发生流行病,大部分病人是24 岁以下的青年人,病势很凶,发病后两日内即死去,边区卫生署闻讯后,当即派医疗队携带药品前往救治[20]。

(二)重视疫病预防理念的宣传报道

在经济条件和卫生状况极为落后的边区,疫病预防尤为重要。《解放日报》关于疫病预防、营养保健、公共卫生等的报道几乎占了整个卫生板块的一半,甚至公开强调“本刊不止一次次提倡‘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21],可见边区对于预防的重视程度。1942 年3 月21 日,八路军总卫生部公布了上半年6种急性传染病范围,要求“各级部队及其驻防地群众,如有染患是疾者,务须设法医治,并报告该部备查”,并公布了“一分预防等于十分治疗”等防疫标语,提出“预防重于治疗”防疫口号[22]。为适应战争环境中预防疾病的艰巨任务,边区号召应该“每一个战士,每一个人民”都能“胜任卫生工作”[23]。

此外,边区还利用各种时节、开展各类形式防疫的宣传,如借助年关宣传防治春瘟[24],在6、7万人参加的庙会上“以本地实际实例教育群众讲求卫生,宣传防疫”[25],通过秧歌等文艺表演、利用选举会上间隙、举办卫生展览会“防病于未然”、给群众免费接种疫苗等。

(三)着重报道群众卫生防疫自救与教育

1.对群众卫生防疫自救报道与防疫动员

囿于边区落后的经济、卫生和教育条件,群众面对疫病时的自救能力十分低下,在“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指导下,《解放日报》在一定程度上肩负起培养群众疫病自救意识和能力的媒体责任。《解放日报》曾报道延安市召开3000人参加的群众卫生动员大会,朱德、李鼎铭以及美国记者爱卜思坦等参会,大会号召“群众在衣食住各方面注意卫生、避免疾病、反对巫神、相信医药”,要“造成广泛而热烈的群众卫生运动”[26]。

同时,《解放日报》还广泛报道群众卫生运动,如打扫环境卫生、捕鼠灭蝇灭虱、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参与卫生竞赛等,以此鼓励群众参与卫生运动,调动群众卫生防疫的主观能动性,唤醒群众的自救和自主意识。

2.对群众卫生教育及类型的报道

《解放日报》对群众卫生防疫教育的报道达70余条,包含专门教育、社会教育和常识教育等三种类型①。

一是创办医学院校,开展专门教育。1944年12月,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批准了《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扩大了医科大学的边区名额,以“大量培养卫生医药人才”[27]431。如边区创办的中国医科大学自1931 年至1949 年,培养各级各类医药技术人员3350 多名[7]102;陕甘宁边区医药学校在1940 年至1945 年间,培养医、护、药人才153 人;西北医专1946年首期开学就招收学员237名,还专门设置为边区群众卫生健康服务的“边医班”[7]104-105。

二是举办短期培训,开展社会教育。边区利用小学校、干训班等对人民进行卫生教育,通过多办接生训练班,普遍改造老娘婆,教授孕妇生产知识和女性生理卫生常识,把教育家庭妇女了解卫生常识作为卫生运动的中心环节,并动员一切人员参加卫生知识学习[27]430-431。一些地方合作社还建立民办冬学、开办生育训练班等[28],培训卫生人才,普及卫生知识。

三是依托群众教育,开展常识教育。边区制定民办公助政策,民办村学大量出现,调整形式、打破学制、改变教法以适应农村环境,将卫生常识纳入教材内容[27]460。有的知识分子还与工农交朋友,深入农村、工厂等开展分散的识字教育,组织宣传队推行卫生方针等[27]462。边区各分区中学开设卫生医药常识课,鼓励医生和各种医药工作者多带徒弟[27]431,以解决边区医药人才的巨大需要。此外,还充分发挥群众自我教育作用,让群众教育身边人。如延县三十里铺有个农场的张场长经常给群众开展卫生常识教育,告诉群众淘米前要洗手、扫地前要洒水、喝水前要煮开、生病后请医生等,结果隔壁村发生流行病死了很多人,而该农场没有一个生病的[29]。

三、《解放日报》对群众卫生防疫工作报道的三大特征

(一)国际化视野是首要特征

1.对国际友人及其事迹的报道

《解放日报》新闻标题中包含“白求恩”“柯棣华”两位国际友人名字的报道就多达34 条,其中绝大多数是纪念两位医生的报道。如在白求恩大夫逝世三周年际,《解放日报》报道了朱德撰写的《纪念白求恩同志》,文中回顾了白求恩“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战的感人事迹,并称赞其为“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和模范”[30];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大夫病逝后,《解放日报》曾详细报道其来华经过及在陕北所作贡献,并刊登了朱德、彭德怀的电唁[31],以及朱德亲自撰写的《纪念柯棣华大夫》一文[32]。

2.对国外卫生防疫的报道

面对国民党对边区的新闻封锁,《解放日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国外卫生防疫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报道。如《解放日报》曾连续发布三期卫生统计,对15 国卫生死亡率、5 国寿命预测[33]、9 国传染病死亡人数占全体死亡人数百分比作了详细比较[34];介绍日本教授稗田宪太郎和苏联外科医生依勒古次克关于柳拐子病症状及病因的不同认识和判断[35];报道美国儿宣局出版的《婴儿的照顾》中关于小孩常见疫病的早期症状、应急处理及病后照护等[36]。

3.刊发西医科学知识与方法

《解放日报》经常对西医科学知识和战胜疫病的西医方法进行报道,向群众普及西医知识。如1942年4月19日,《解放日报》报道了由华裔医生毕道文撰写、成之翻译的《应该提倡解剖尸体》文章,向群众宣传应“提倡尸体解剖,以查验证诊断是否正确”[37]。同年11月,又报道了苏联医生阿洛夫撰写的《冻疮》《输血》文章,向群众科普“冻疮及其预防”[38]和“输血常识及科学方法”[39]。1943年5月31日,《解放日报》再次报道了毕道文撰写的《怎样减少并预防夏季病》文章,向群众介绍“怎样预防伤寒、痢疾、泻肚、中暑等夏季疫病”[40]。1945年8月5日,《解放日报》刊载了柯尔衣夫著、张天明节译的《战胜了人类的灾害——疟疾》,集中报道了国联三位医生在希腊萨罗尼加、英国权威医学家曼森巴尔、美国医生卢林在纽约、国际医疗在新几内亚等众多科学家用奎宁和阿他倍云治疗疟疾的对比试验[41]。

(二)本土化实践是重要特征

《解放日报》注重就地取材将西医“中国化”“本土化”的报道,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医传入中国,群众由抵触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从《解放日报》关于西医科学知识及卫生防疫措施等的报道中,可以较为清晰地洞见该过程。二是赋予西医中国元素,使之更加适合和满足群众卫生防疫需要。如边区中西医药研究会顾问、国际友人傅莱医生“用边区现有条件成功制造出青霉素”,并展览了“边区造”的“所需器材”[42];总卫生部试制的伤寒疫苗通过动物和人的临床试验,显示“结果良好,不次于外来者”,并积极试制“其他疫苗”。三是寻找西医的替代品,使之完全“本土化”。如边区卫生处曾大量改造中药,生产出西药阿司匹林、凡士林等的替代品10 余种,比西药生产节省10 倍,并在《解放日报》上公开制作方法[43];中央卫生处还制造出盐酸、水银合金粉、酒精、盐酸吗啡注射剂、滑石粉、“康氏反应抗原”等,每年节省数百万元[44]。

(三)中西医结合是典型特征

1.对中医科学化的报道

1941年9月10日,边区国医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专门讨论“国医科学化”的问题,认为必须“破除国医中过去之保守观念,不良习惯和倾向等”[45]。一周后,《解放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1944 年8 月11 日,《解放日报》报道了《延县中西医集议,成立研究会改进中医,会上公开秘方百余种》文章,谈到延县“通过成立研究会以改进中医,提高治病技术,抛弃迷信部分,学习西医,研究科学的治病方法等”[46]。

2.中西医携手防疫抗疫

在中西医对群众卫生防疫作用方面,《解放日报》的报道中呈现的态度是始终坚持一致的,即“中西医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合作”。边区政府副主席、国医研究会主任李鼎铭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曾强调:中西医应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团结合作为人民服务[47]。此外,边区部分地区还通过成立中西医研究会等方式,促进中西医合作。如延安市西区以卫生合作社为中心,成立中西医研究会,定每周日为“交换经验业务学习日”,并制定出“提高医学知识,相互学习,破除成见、保守、宗派思想”等4条工作方针[48]。

结语

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极端落后的边区,群众每天都在和疫病作殊死斗争。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其领导的边区各级政府及军队将“救命第一,健康为首”作为卫生防疫原则,坚持“防胜于治”、动员一切力量,科学精准制定防疫措施;坚持中西医结合,推进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卫生防疫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坚持培养医卫人才、重视医务人员,创办各类医学学历教育、短训机构,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环境。

作为党的“喉舌”和“宣传鼓动与组织工作的锐利武器”[49]132,《解放日报》以“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为使命”[1],报道了边区对群众卫生防疫采取的各类有效措施,并进行广泛的舆论引导与群众动员,坚定了边区群众战胜疫病、强健身心、坚持抗战的信心、决心和勇气。透过《解放日报》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疫的民生战场上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成为了人民的“主心骨”和“大救星”,让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在延安。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笔者对1941年5月16日至1947年3月27日《解放日报》报道的统计。

②因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派军队先后夺取陕甘宁边区3 万余平方公里,边区随后调整了行政区划,至1943 年底划分为5 个分区,共辖1市30县,其中延属分区下辖延安县等9县和延安市。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卫生防疫边区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传媒评论(2019年8期)2019-11-11 12:22:38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专用汽车(2016年5期)2016-03-01 04:14:49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军事历史(1998年3期)1998-08-21 02:59:36
真的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军事历史(1994年5期)1994-01-18 04: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