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元素之分析

2023-11-18 17:18:25邱海菊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筹资资金思政

邱海菊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展开,要有机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教育,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强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共同育人之目的[1]。

一、《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核心是为公司理财,主要研究的是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四大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如何在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灵活运用理财理念、提高理财技能的专业课程[2]。它是一门开放包容程度较高的课程,既包含西方的财务理论,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既有公司的理财规划,又处处彰显人生的经营规划,在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其内含的社会伦理、处事哲学、传统文化及人生价值或隐或显地在不同模块均有体现。因此,如何挖掘这些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该课程,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融合,是本课程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详细分解课程四大模块的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发现每一个模块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侧重点有所不同,给予学生的思考和启发有差异,其融入的角度也不同。

(一)资金筹集模块

主要讲述的是在既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筹资渠道,采取恰当的筹资方式满足企业未来资金需求量,结合专业知识该模块体现着以下思政教育元素:

1.财务管理目标。它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按照西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把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确认为财务管理的三大主要目标,它们共同点都体现了“逐利”为中心。我国企业在定位财务管理目标时,还应考虑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一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绿色协调发展理念指导下,分析中国企业家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3]。同时也可以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利”和“义”的思考,如:《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解读,崇尚“君子义以为上”的品德等,帮助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义”价值观,形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互融合。

2.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对于它们的理解,早在《增广贤文》中就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核心在“道”字上。资金的筹资有两种:一是股权性筹资,具体体现为发行股票、吸收投入资本,它是无须偿还的,属于“永久性资金”。其“道”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法制意识;二是债权性筹资,如发行债券、长期借款、商业信用等筹资方式,这类资金是需要按期偿还的,“诚实守信”是其“道”的核心体现,以“民无信无以立”“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巧诈不如拙诚”等圣人贤说,理解“诚”与“信”的道德规范,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历史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确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3.未来资金需求量的确定。对于“财”的理解,《增广贤文》不仅仅提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它的后两句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里涉及到资金“度”的把控。在企业筹资过程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是关键:过度筹资不仅仅会导致资金的浪费,还会因此支付大量的资金成本;筹资不足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限制。借此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量力而行”等正确的消费观念,引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养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4]。

(二)资金投资模块

投资是将财力投放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一定利润的经济行为,即让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领会投资理念内涵、辨析风险收益关系、认清时间价值作用。

1.投资理念内涵。如何在现有的投资环境下作出有效的投资决策并进行投资管理这是现代投资学遵循的基本理念,投资环境、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间是相互影响。早在战国时期《管子·牧民》中有记载:“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强调投资天时和地利二因素,即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宣扬现代企业的投资应遵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改变原来“索取式”的发展模式,投资重心应紧扣“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布局设计,一方面依托这样的投资大环境才能作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投资决策,另一方面为我国在“双碳”方面完成“30·60”目标作出贡献[5]。作为个体的我们也应有责任和义务为完成这一目标而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出发,积极加入节能减排的行列,如:采取“绿色出行”、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的使用等方式,树立“减少碳排放,人人有责”的环保观念,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2.风险收益关系。投资与风险的共存性、收益与风险的对等性,企业价值既取决于收益,又受制于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结合内外部因素辨析它们间关系,谋求最佳均衡点,达到企业增值的目的。引导学生要正视风险,辩证分析风险,增强风险的防范能力,认清非法的“校园贷”“套路贷”的危害性。在现代投资理念中适当引入“安居思危”的忧患意识,品读《易经》中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等名言警句,领悟《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每自惧危亡,必不敢懈怠”“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之精髓,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正是这种忧患意识,才有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等事业稳步前进,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3]。“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培养大学生们的担当精神,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毅前行、砥砺奋进!

3.资金时间价值。这是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揭示不同时间点的资金价值的差异性,它产生于资金运动,在合理投放的前提下由于时间因素会带来增值效益,反之则会是减值。在时间和复利两因素推动下,会有巨大的差异。如(1+0)(1+0.01)365=37.7834;(1+0.02)365=1377.4;(1-0.01)365=0.0255;(1-0.02)365=0.0006,计算结果显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影响下,每天进步一点点,收获会是几何倍数的增长;每天懈怠一点点,与他人的差距是千百倍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在《劝学》中告诫人们学习或做事要注重点滴的积累,从小做起、积少成多,秉承坚持不懈的努力,必将硕果累累。同时,告诫学生应珍惜时间、管理好时间,要做时间的主人,论语《子罕》记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青年大学生们要有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要学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用自己的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资金运营模块

由于营运资金的持有量与企业收益风险是反向关系,如何在这两者间寻求平衡以确定营运资金最佳持有量?这需要制定恰当的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及作好营运资金预算管理这两方面内容,其实质是制衡与规划两个环节。

1.营运资金持有政策。根据销售目标和流动资产间的数量关系,企业营运资金的持有政策有:宽松型、适中型和紧缩型三种,其中宽松型的政策是种低风险和低收益的政策,紧缩型的是高风险和高收益,适中型处于两者中间。采用何种政策其实是“制衡”哲学思维运用,包含着“取”和“舍”。《孟子》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说明人生有“舍”也有“得”;唐韩愈的“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强调了如何取舍却没有一定脉络。其实“舍”与“得”并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关系,而是一种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道家认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最好的阐述了。从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懈奋斗史”“自身建设史”中分析“舍得”;从来之不易的红色政权建立,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成立中分析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诠释的“舍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分析“舍得”[4]。多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临金钱、地位、权力、名利时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在“舍得”的关系中辩“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营运资金预算管理。它包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五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相扣,循环往复,也是不断修正和完善过程,这与大学生人生的规划路径不谋而合:规划职业生涯,确定人生目标,以此为标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适时调整和修正自我行为以保证目标得以实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这是他为之奋斗终生的责任和使命,从周恩来的人生轨迹中,读懂他的家国情怀,探明博览群书、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们应如何设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付诸于实际行动,永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旨,用真材实学、勇于担当,铸就自己的辉煌!

(四)利润分配模块

它是在遵守现代“契约精神”下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依照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着“谁投资谁受益”“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等原则,体现法治、公正、平等、和谐等价值观念。

1.股利政策的制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阶段制定的股利政策是不相同的,这其中要考虑企业自身、投资者、被投资者,债权人、债务人、企业职工及政府间的关系,核心是在各自经济利益诉求中谋求平衡,实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6]。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和”思想,这是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身心和谐”“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睦相处。引导大学生们应该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和而不同”中承认差异,共生共处;在“求同存异”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亲仁善邻”中存有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心胸,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会“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7]。

2.股利政策的执行。恰当地执行股利政策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预期回报的同时,也在向市场传递公司良好业绩的信号,使越来越多的潜在投资者成为企业的股东,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利的保障,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会降低企业的增值效率,甚至进入恶性循环。这实质上是感恩情怀的体现,在教学中融入这种感恩文化,增强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感恩意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对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表达的是对老师无私奉献的教育之恩;“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则主张与他人间“受恩莫忘,施恩勿念”的心胸宽广之情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弘扬感恩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提高感恩意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结论与展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6]。教师不是单一地传授知识,更应负有育人德才的职责,学生的学习同样如此。教师要想种好《财务管理》这“一亩三分地”,不仅让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接地气,还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中来,使纯专业的“骨感”教学变得“丰满”起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交融共生,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8]。

猜你喜欢
筹资资金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