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洛因成瘾者的未来自我认知研究

2023-11-17 06:02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课题组
中国监狱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冲动性生动性成瘾者

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课题组

(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 云南昆明市 650211)

一、研究背景

(一)成瘾及其对未来相关的认知与行为特征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自我因素与成瘾的关系〔1〕。成瘾个体在吸毒与不吸毒之间做决策时,其本质上是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的冲突之争。现在自我想要即时吸毒来感受吸毒带来的愉悦感或摆脱痛苦,而未来自我想要放弃吸毒来获得健康的身体、重回正常的生活或远离吸毒带来的惩罚。因此,倘若成瘾个体不在乎和重视未来自己,在面临决策时,现实自我将占据上风而陷入复吸。以往关于成瘾者对未来认知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延迟折扣、时间认知取向等方面〔2〕。

一方面,尽管延迟折扣现象是个普遍现象,但相比于正常人群,成瘾者表现出更高强度的延迟折扣效应,即对奖赏性刺激的价值评估更容易、更迅速地受到时间延迟的折损影响,对未来的、延迟的奖赏性刺激或结果表现出低敏感性〔3〕。在相关任务中,要求被试在即时与延迟的奖励刺激(如金钱)之间做出选择,即时的刺激保持恒定的金额(如20元),而延迟的刺激(如从1小时至100天间变化)赋予变化的金额(如10元~300元),如即刻就能得到的20元奖励,50天后能得到30元奖励。另一方面,成瘾者表现出强调、着重享受“现在”“此时此刻”,而忽略、轻视“未来”的时间认知取向,对能够感知与计划的时间广度更短〔4〕。例如,皮特里(Petry)等人通过《斯坦福时间知觉量表》(STPI)测量了海洛因成瘾个体对未来的认知方式,结果发现,相比于非吸毒人群,成瘾者表现出缩短的时间窗(Shortened Time Horizons),即更低的未来认知取向〔5〕。

如上所述,成瘾个体表现出“关注现在”的取向,对未来的奖赏性刺激敏感性下降,呈现出“未来封闭”的时间认知模式。这种异常的认知模式可能导致成瘾者无法有效地想象、计划自己的未来,在“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的利益冲突时,首先满足“现在自我”的需求而忽略“未来自我”的收益,导致陷入复吸。以往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归因于成瘾个体的冲动性行为方式〔6〕,但冲动性也仅仅是对成瘾个体特质与行为的表面描述,其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机制我们尚不清楚。实际上,延迟折扣是冲动性的一种测量方式。考虑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提升个体的未来自我连续性能够降低个体的延迟折扣率,促进其更多的健康行为、储蓄行为〔7〕,本研究将致力于从未来自我连续性的角度去探究成瘾的内在机制,并试图提出旨在提升未来自我连续性的心理干预方法。

(二)未来自我认知

“自我”就是心理学界探索与研究的重要议题。赫什菲尔德(Hershfield)等人提出“未来自我连续性”(Future Self-continuity)概念,该概念关注个体对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的看法,是指个体将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联系在一起的紧密程度〔8〕。诚然,这种联系程度会随着客观的时间距离而变化,即个体可能对“1年后的自己”的联系程度高于对“30年后的自己”,因此,个体可能更不在乎远端的未来自己。但在这里,一个人对未来自己的联结程度感知是否会随着客观时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并不重要,未来自我连续性强调的是个体将未来自我看作是现在自我在时间维度上连续的感知,正是通过这样的感知才将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整合、联系起来。未来自我连续性影响着个体对未来自己的在意程度,从而影响着个体在跨期决策、储蓄、健康相关与社会认知等方面的行为〔9〕。例如,未来自我连续性影响跨期决策主要基于对时间折扣的研究。赫什菲尔德、维默尔(Wimmer)等发现参与未来自我加工的神经激活模式与参与当前自我加工的神经激活模式的差异与时间折扣率呈显著正相关,即个体的未来自我连续性越高,其越愿意做出让未来自己收益的选择,表现出较低的时间折扣〔10〕。赫什菲尔德等人〔11〕发现,个体的未来自我连续性与生活中的储蓄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奥唐纳(O’Donnell)等人〔12〕发现,要求被试对未来情境进行想象能够降低被试的时间折扣率。增强的未来自我连续性可以促进个体锻炼身体〔13〕、提升个体的道德感〔14〕,并能预测未来的生活满意度〔15〕。

未来自我连续性并非恒定不变,根据赫什菲尔德的未来自我连续性模型〔16〕,相似性(Similarity)、生动性(Vividness)与积极性(Positivity)作为未来自我认知的三个重要方面,均能正向影响未来自我连续性程度,并进而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首先,相似性是指在个体眼中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之间的相似程度,其测量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测量方式,即通过单个问题来测量一个整体的相似性程度认知(“你认为现在自己与未来自己的相似性有多高”);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测量方式,例如,赖夫(Reiff)等人〔17〕给被试呈现具体的人格特质词(如冷静的、明智的),要求被试分别表明人格特质词能描述现在自己、未来自己的程度,并计算两者的绝对差异来表征现在自己与未来自己的相似性。相似性正向影响个体的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跨期决策,即相似性越高,个体的未来自我连续性越高、跨期决策表现越好。其次,生动性是指个体想象未来某个时间点的自己时,其想象出的画面的清晰、生动程度。生动性的测量方式包含间接测量与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方式可用对未来某个时间点的心理距离表征,一般而言,个体对未来某个时间点的心理距离越远,其想象未来画面的生动性就越低;直接测量方式可要求被试想象未来某个时间点,要求其写下那个时间点最可能发生的一件重要的事,并在7点量表上表明想象该事件发生画面的清晰、生动程度。个体想象未来自己的画面越清晰、越生动,其更能与未来自己感同身受,未来自我连续性就越高。最后,积极性是指个体对未来自己的积极性认知。与相似性的测量方式相似,对个体积极性的测量也包含自上而下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测量方式中,一般要求被试在单个问题上表明对未来自己的积极评价程度,如请在10点量表上表明你喜欢未来自己的程度;自下而上的测量方式中,可以要求被试写下10个能描述未来自己核心特质的词语,通过写下的积极词语个数来表征个体对未来自己的积极性。个体对未来自我的态度越积极,其就越容易将未来自己与现在自己联系在一起〔18〕,未来自我连续性就越高。

(三)问题提出与研究概述

综上所述,成瘾个体表现出只关注此时此刻而忽略未来的冲动性行为与认知模式,对未来的奖赏性刺激表现出低敏感性,其内在机制可能是由于其未来自我认知异常。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相比于非吸毒人群,成瘾者的未来自我认知是否异常,包含未来自我连续性、相似性认知、积极性认知与生动性认知四个重要方面。

在理论贡献方面,以往关于成瘾者关注现在、忽视未来的行为模式主要基于其冲动性的解释,但冲动性也仅仅是对成瘾个体特质与行为方式的表面描述,其背后设计的内在机制我们尚不清楚。本研究将从未来自我认知的角度探究成瘾者只关注现在自我的需求、忽视未来自己利益的冲动性行为方式的内在机制。本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瘾者对未来自我的认知方式,描画其未来自我认知对成瘾的影响机制,对改善认知行为疗法、提升干预效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戒毒方案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价值方面,本研究将在研究结果基础上,为提出基于提升成瘾者未来自我认知进而改善吸毒行为的干预方法提供依据。

二、方法

(一)被试

课题组从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了86名20~50岁的男性海洛因成瘾者作为实验组,自愿参与实验一。入组标准:(1)过去3年时间以吸食海洛因为主;(2)符合DSM-V药物成瘾的诊断标准;(3)距离末次用药时间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4)无器质性损伤、神经系统疾病,没有服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5)小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健康对照组为64名与成瘾组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男性(ps>0.21),没有服用成瘾性药物的经历。

(二)实验仪器

实验程序由Psychopy3(version 2020.1.0)软件编制,使用14英寸彩色显示器呈现刺激,屏幕分辨率为1 920×1 080,刷新频率为60Hz。被试双眼距离电脑屏幕大约为60cm。

(三)问卷内容

问卷内容包含人口学信息(如年龄、教育程度)、未来自我认知的测量以及冲动性量表(BIS-11),其中,未来自我认知包含未来自我连续性、相似性认知、积极性认知与生动性认知的测量。具体内容如下:

1.未来自我连续性

未来自我连续性的测量工具改编自赫什菲尔德等〔19〕编制的问卷,将原问卷中的“未来的我”改为“10年后的我”。给被试呈现如图1所示的7组圆。

图1:未来自我连续性的测量示意图

在每组圆中,一个圆代表“现在的我”,另一个圆代表“10年后的我”,两个圆的重合程度代表了两个时间点的自己之间的紧密联系程度。在施测时,要求被试想象未来自我与现在的我之间的关系,然后在7点量表上判断哪组圆最能代表个体两个自我之间的紧密联系程度。

2.相似性认知

对相似性认知的测量,与未来自我连续性的测量方式相似,仅改变施测时的指导语,要求被试想象未来自己与现在自己之间的相似程度,然后在7点量表上判断哪组圆最能代表个体两个自我之间的相似程度。

3.积极性认知

对积极性认知的测量如图2所示:给被试呈现一条描述语句,“我会非常喜欢10年后的自己”,要求被试在7点量表上表明描述语句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

图2:积极性认知测量示意图

4.生动性认知

对生动性认知的测量如图3所示:给被试呈现一个滑动条(包含0点到100点),要求被试在滑动条显示的时间轴上标记出被试认为符合“10年后的那天”的位置。0点代表今天,100点代表“生命的终点”,被试滑动选择的数值越大代表被试认为“10年后的那天”在被试的心理距离上距离今天更遥远,即表征被试更难想象“10年后的那天”,在生动性方面得分更低。

图3:生动性测量示意图

三、结果

(一)两个人群的对比结果

对海洛因成瘾者和正常人群的未来自我认知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海洛因成瘾者和正常人群对比结果图

结果表明:海洛因成瘾者(M=2.74,SD=1.67)的未来自我连续性显著低于正常人群(M=4.25,SD=1.74),t(148)=-5.33,p<0.001。在相似性认知方面,海洛因成瘾者(M=2.55,SD=1.70)认为10年后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相似性程度显著低于正常人群(M=3.98,SD=1.71),t(148)=-5.10,p<0.001。在积极性认知方面,海洛因成瘾者对10年后自己的喜欢程度边缘显著低于正常人群,(M成瘾者=4.50,SD=1.87;M正常人群=5.00,SD=1.33),t(148)=-1.91,p=0.058。在生动性认知方面,相比于正常人群(M=46.03,SD=24.57),海洛因成瘾者(M=53.48,SD=24.71)对10年后的那天的心理距离边缘显著知觉更远,即海洛因成瘾者想象未来自己的生动性边缘显著更低,t(148)=1.83,p=0.069。与以往研究一致,海洛因成瘾者(M=61.87,SD=8.26)的冲动性显著高于正常人群(M=56.47,SD=9.93),t(148)=3.54,p=0.001。

(二)未来自我认知对成瘾者冲动性的预测作用

为了检验未来自我认知的现实意义,即是否能预测成瘾者的冲动性,以未来自我认知作为自变量,冲动性作为因变量,利用回归分析计算海洛因成瘾者的未来自我认知对冲动性的预测,结果如图5所示。

图5:未来自我连续性预测冲动性回归分析

以上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显著,F(4,81)=2.81,p=0.03,△R2=0.12,其中未来自我连续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冲动性(β=-0.38,p=0.005),相似性、积极性、生动性与冲动性的高低无关(ps>0.19)。

四、结论

本研究初步探究了海洛因成瘾者的未来自我认知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异常的未来自我认知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即是否能预测个体的冲动性。首先,研究结果发现,海洛因成瘾者的未来自我认知存在异常,相比于正常人群,海洛因成瘾者的未来自我连续性、相似性认知、积极性认知与生动性认知均显著更低。其次,本实验测量了海洛因成瘾者的冲动性特质,并进一步探究了异常的未来自我认知是否能预测该人群的冲动性高低。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0〕,成瘾者的冲动性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更重要的是,研究结果发现,成瘾者的未来自我认知具有现实意义,异常的未来自我连续性能显著预测成瘾者的冲动性。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未来自我连续性可能是该人群冲动行为的背后机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提升该人群的未来自我连续性,以期改善该人群的冲动性行为。

猜你喜欢
冲动性生动性成瘾者
冲动性的测量方法*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的再探究
鲁迅杂文、书信提供的事实与其经验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知觉机制研究
网络成瘾者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的持续注意任务事件相关电位与治疗转归的相关性
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白质完整性的DTI研究
不同冲动性特质对青少年暴食行为的影响*
每天一根烟 短命1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