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狱背景下监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的构建

2023-11-17 06:02周小凤
中国监狱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监狱突发事件预警

顾 伟 周小凤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市 510520)

监狱突发事件是指监狱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影响监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威胁监狱安全类事件等〔1〕。“监狱风险理论”①“定时炸弹理论”②“冲突理论”③等都揭示出监狱内发生突发事件是必然的,“海恩法则”则意味着每一件突发事件的发生都存在事故隐患。只有积极探索构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防范体系,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才能真正做到处置临危不乱,治理有理有节。

2018年10月以来,司法部连续发布《“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智慧监狱技术规范》《关于加快“智慧监狱”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定,全国监狱系统纷纷开启智慧监狱建设,在经历了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等建设周期后,逐步构建了以视频监控为核心,集智能门禁、围墙周界、对讲监听等系统为一体的智能感知态势,对监狱的安全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部分监狱还建立了联勤指挥部,初步发挥了“情报、研判、决策、指令、执行、监督”的职能作用,但相对于突发事件“情指行一体化”系统的“情报研判集约化、指挥调度扁平化、督查管控一体化、应急处突高效化、考核评价科学化”指标仍存在差距〔2〕。本课题拟构建的智慧监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是以大数据为引领,视频监控为核心,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应急处置联动体系,对监狱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全面感知、实时监测、精确分析与研判,全方位支撑智慧预警、智能指挥、联动处置、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应用,提升应急处置感知精准化、指挥科学化、处置一体化的实战能力。

一、当前监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状

(一)当前监狱系统智慧化建设现状

根据《智慧监狱技术规范》对安防系统的具体要求:构建以指挥中心为核心,通过智能安防、指挥管理和通信调度实现对监狱的指挥协调、通信调度、应急处突和决策支持。构建监狱内监狱指挥中心、监区管控点、监室分控中心的分级架构体系,并加强与司法部、省级监狱管理局、地方的综治部门、公安、武警等单位指挥中心联通,实现信息数据上下互通〔3〕。据笔者调研获悉,广东省监狱目前已通过司法部“智慧监狱”审核验收的,通过率为83.3%,成为全国最多“智慧监狱”的省份。从全国来看,将现有狱政管理方法与新型技术融合是时代选择,目前全国监狱单位已有1/3以上完成了智慧监狱建设。经过持续的建设和完善,当前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在异常行为的智能感知、分析识别方面都有技术加持,但是受常规的处置思维方式、制度和技术局限等影响,智能感知预警联动、指挥调度辅助决策、应急处置联动等方面智慧化能力不足,仍存在处置效率低下延误处置时机、协同配合不力错失黄金救援时间、应急装备补充不及时导致处置效果欠佳等问题。

(二)监狱系统面临新技术带来的防控问题

随着新时代新技术的崛起,监狱系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还面临着新技术带来的新的防控问题,主要表现为:

1.新技术崛起,带来新的防控问题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兴起,无人机驾驶人员可以利用无人机从较高视角俯视监狱整体建筑构造,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情况,为进一步违法犯罪做好铺垫。同时,服刑人员与无人机驾驶人员内外勾结,利用无人机潜入监狱上空投递违禁品等帮助越狱或违法犯罪,给监狱突发性事件带来诸多隐患。

2.智能设备感知能力不足,监管风险仍然存在

智慧化监狱建设全面展开,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智能感知系统逐渐建立,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多,但诸多设备的感知、集成能力不足,使用时常常出现设备故障或失灵,导致监管工作压力和风险不降反增。服刑人员为了越狱成功,故意制造和利用视频监控监测失灵漏洞等规避技术防控问题。

3.智能分析研判能力不足,智能联动报警受限,预警效果不佳

罪犯智能定位点数、视频应急报警等智能感知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频频报错,影响预警效果,还可能因为系统之间预警的差异,影响各部门联动处置效果。

4.可供参考决策的资源少,依托的智能化辅助手段较少,指挥处置决策凭经验

监狱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在指挥调度时,一方面凭汇报情况、自身经验决策多,可借鉴辅助决策的依据少,供应急的预案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各部门联动处置协同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受物品统计、管理、更新不力的影响,在指挥过程中还面临专业支援、物资调配等问题,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处置的实效性。

5.应急队伍专业化素养不足,狱地联动处置能力不足

狱内应急队伍响应、狱地多警种联动统一指挥平台未搭建,导致狱内应急处置队伍联动应急响应不力,监狱与地方之间的狱地联合应急指挥、协同配合处置等仍需要进一步磨合。

6.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的演练不足,处置能力不足

由于突发事件处置需要统筹组织,耗时耗力,演练次数少,突发事件处置后,处置记录不完整,对追查责任的证据少。

二、当前监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监狱智慧化建设的推进,智能化感知设备历经建立、更新、迭代、升级,一定程度上能在重要时段、重要场所等辅助监狱民警实现实时监管,减轻监狱民警的工作压力。但当前监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仍面临诸多难题,如不同厂家提供的智能化设备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技术鸿沟以及监狱系统突发事件处置体制机制方面的桎梏。

(一)智能感知系统集成度不高

尽管各部门积极搭建智能感知系统,但智能感知基础数据仅停留在表层的统计分析,各系统相对独立,集成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其一,现有的智慧监狱建设偏向于基础数据的收集,数据涵盖不全,如显示监狱实时警力分布、在押罪犯人数、外来人员车辆数量、罪犯生病就医外出人数等,侧重于狱政管理的业务数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对这些数据的依赖、利用率较低。其二,已经部署的安防系统中,针对高空、火灾、洪灾、疫情等典型情境的感知能力不足,加上视频监控、语音监听、智能门禁、车底生物检测、广播系统等子系统相对独立工作,数据集成度不高,报警信息联动应用不足。

(二)安防系统智能化应用场景缺乏,大数据系统未完全建立,依托大数据运算实现数据的深层研判、智能预警、联动报警能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其一,当前建立的智能安防平台、语音智能分析系统等智能预警功能往往停留在特定区域内的感知,在对人体行为、语音感知和识别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行为人的异常行为动作、微表情感知能力等,不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预警。其二,已建成的大数据库受算力、算法影响,大量智能化设备运行形成的数据统计烦琐。智能感知系统在事后追查方面能起到辅助作证的作用,但是对于事前发现、主动研判预警功能还有待提高。其三,应急指挥调度可视化建设不足,指挥人员在应急资源调度、突发事件现场精准定位等方面认知受限,同时现场处置时视频监控指挥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应急对讲系统等联动性不足,影响多警联动处置。其四,执法证据保全方面相关技术手段不完善,突发事件处置后,应保全的证据应保不保、保全方法不当等,容易引起证据毁失,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受质疑等问题。

(三)制度层面建设不健全,导致技术支撑的处置体系运行不畅

主要表现在:其一,在数据接入方面,尽管2018年司法部颁布了《智慧监狱技术规范》,但各监狱和软件公司合作开发运行着不同的管理系统,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软硬件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短期建设、重复建设、功利建设现象仍大量存在。同时,不同的管理系统受数据协议、数据准入等的影响,未能实现数据完全集成,智能化运算方面大打折扣。其二,在智能化设备运行过程中,突发事件分级预警机制未建立健全,出现设备报警异常、重复报警、跨级报警等问题;部分监狱未建成省监狱管理局、监狱、监区三级响应预警机制,导致预警效力、联动指挥能力不足。其三,监狱内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监狱和地方之间在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方面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导致狱内、狱地的多警联合处置协调不力,加之突发事件处置效果评估系统不健全,奖励机制未完善,影响监狱民警的专业化发展和实战积极性。其四,应急处置预案库中的预案,实时演练、评估和更新方面不足;同时,桌面推演也未能实现3D场景可视化模拟,推演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未能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影响预案的可行性和针对性。

三、监狱突发事件智慧联动处置系统构建

通过顶层设计,依托大数据平台,根据智慧监狱建设技术标准,围绕“集中、统一、高效”的运行目标,整体以“1+N子系统”的思路,以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为体系建构信息化实战联动应急处置体系,实现“雷达站”(智能感知设备)感知、“前沿哨”(联动报警系统)预警、“桥头堡”(智慧决策系统)决策、“尖刀连”(应急处置队伍)实战、“突击队”(数据研判平台)评估,实现 “精准感知、超前预警、科学决策、联防联控、高效评估” 的工作目标,切实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智能联动支撑。同时,通过健全完善信息化实战体制、机制,“软硬件”同步落实,“机制化”协同推进,提升监狱突发事件应急实战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总体框架

(一)构建立体动态大数据系统,实现数据精准治理

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信息畅通,信息畅通的基础在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数据”,核心在于数据的智能研判分析。通过将收集的各类分散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碰撞、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不仅能实现对突发事件“早识别、早预报、早预警”,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真正实现源头治理,还能实现处置救援、善后恢复、监管执法等“精准治理”,切实提高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1.建设立体、动态的大数据库

应急处置体系应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只有各子系统协调发展、高效联动,才能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研判预警的功能。数据库不仅应全覆盖包括安防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语音通信系统及各业务系统(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生活卫生、劳动改造、警务后勤)等基础业务数据,还要集成多个监狱分控平台及门禁控制、人脸识别、周界报警、智能对讲等系统,接入全省监狱民警职工信息库、罪犯信息库、视频监控信息库、会见录音信息库等资源库,统筹警情、犯情、工情、疫情、舆情等信息归集和数据汇总,建设成为多维、立体、动态的应急大数据库。

2.统一数据准入标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以业务协同及信息共享为目标,将相关的数据应用以统一标准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集成,实现应急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同时,注重将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与监狱工作深度融合,根据应急岗位分工和职务高低进行分级授权管理,在切实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的同时提升监狱监管效率,减轻监狱民警的工作压力。

(二)构建监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系统,实现“一图作战”

系统集智能感知、识别预警、指挥决策、联动处置、善后评估五个应急处置流程方面内容,依托感知、预警、决策、处置、评估等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智慧应急处置体系,实现数据信息科学运用、闭环监测智能预警、应急指挥体系完备、联动处置协同高效、预案评估科学实用,实现突发事件“一图作战”的智能化联动处置。

1.智能感知

突发事件一般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解决期,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能够被感知,但突发事件又因具有突发性、隐蔽性、欺骗性等特点而难以被察觉。根据突发事件的规律特点,围绕监管安全稳定目标,依托视频智能分析系统、AI人体/生物识别系统、目标跟踪定位系统、智能语音识别系统等智能感知新技术的系统,构建突发事件智能感知系统,如图2所示:

图2:突发事件智能感知系统

(1)接入前期建设的智能安防平台。智能安防平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对监管范围内人、车、物实现定位、轨迹跟踪等,并对各子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智能监测和控制”,从而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4〕。例如,通过视频图像识别、RFID电子标签、GPS或北斗定位芯片,对监狱内特定的人、车、物进行实时智能感知和分析研判,实现罪犯人脸识别、车辆(或重点罪犯)狱内轨迹智能跟踪等。

(2)构建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视频智能分析系统。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视觉分析构建图像智能分析,对罪犯起身、攀高、徘徊、越界、离岗等异常行为实时监测预警;其次,设定三级告警规则,第一级是系统向楼层值班员告警,第二级向监区警察值班室告警,第三级向指挥中心告警,实现系统自动化分层级告警,提升监管效率。

(3)搭建语音智能分析系统。利用语音识别处理技术、隐语暗语识别研判技术,搭建语音智能分析识别平台,如用于会见期间的敏感词告警、监狱舆情等场景,将智能语音与监狱管理业务需求紧密结合,增强异常行为感知能力。

(4)“5G+无人机”反制识别系统。借助无线电侦测测向系统对黑飞无人机进行搜索、发现、识别,光学确认、定位并锁定跟踪,并对无人机信号进行干扰阻断,促使无人机迫降或返航;同时,将无人机反制系统集成到基于区域的警报系统中,实现对周界、空域和集中设施的空地一体化监控〔5〕。如某监狱无人机入侵处置演练,通过无人机反制识别系统感知监狱上空有疑似无人机的飞行物并预警,指挥中心立即研判报告指挥长。指挥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狱内特警队携带无人机打击设备火速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打击,驻监武警在周界围墙设狙击手协助配合,视频技术员实时跟踪无人机飞行轨迹,实时与狱内特警队沟通,引导狱内特警队进行精准打击,最终实现对无人机的有效控制。无人机反制系统实时感知空中异常信号并及时预警,可以有效提升监狱上空领域的异常行为感知能力和处置能力。

(5)AI 人脸/人体行为分析智能预警系统。即“通过实时分析视频流,计算出人的异常动作行为,然后通过活体算法、动作序列计算判断目标,确认无误后立即调用同步视频流弹屏预警,并同步调用事件前后的视频流,进行身份比对、提取特征,从而分析触发预警的当事人。”〔6〕AI 人体行为识别预警系统对于人员出现、离床、独处、短时快速聚集、打架等有较好的监测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视频监控分析系统的预警能力。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利用“大门口人员出入管控系统”“在押人员离监比对系统”“防逃预警系统”等人脸识别技术,有效提高对安全隐患的排查预警能力。

2.识别预警

构建突发事件智能联动报警系统,积极探索重大风险与应急之间的无缝衔接机制,实现对狱内突发事件、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进行综合监测、风险识别和预警告警。

(1)视频图像联动报警。一方面当有监管民警发现异常行为进行按键报警,报警信号发出后,系统自动判断报警点所在位置的视频监控,打开视频实时播放监控录像;另一方面视频监控的智能分析系统和人脸/人体异常行为系统感知到异常信号,也能及时向指挥中心报警,指挥中心接收到信号研判后,联动语音系统、移动警用装备等进行报警信号发布。

(2)报警装置智能联动报警。即利用高压电网、人员定位报警、电子巡更、噪音监测等预警报警系统,结合狱政基础业务管理信息,根据预设算法实时分析监狱安防状况,提前引发或自动触发相应的安防事件进行预/报警。当某一设备预警信息发出后,报警系统进入报警准备状态,一旦研判确定为预定事件,报警系统发出语音提醒、声光报警、超高音甚至是激光威吓,有效干预违规对象行为〔7〕。报警系统的架构情况如图3所示。

图3:突发事件智能联动报警系统

3.指挥决策

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信号和预警级别启动预案,依托系统集成的各子系统数据(如应急武警、特警、民警人员信息,在押罪犯信息、专家库及可调动的人员信息、应急设备、生活物资、医疗物资等)进行分析研判,分别调用突发事件处置人员、调用应急物资,指挥各业务部门的联动处置,从而实现应急指挥的全面感知、全程指挥、全力联动。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的构成情况如图4所示。

图4:3D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

(1)3D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收到报警信号,指挥人员通过进入GIS地图,对监狱内各场景开启视频监控实时预览,结合应急人员、物资等信息,进行指挥任务生产、下达、资源调度等管理。通过大屏展现任务状态、资源利用情况、预案处理流程及辅助决策等资源,结合GIS的实时地图分析进行可视化指挥调度,提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调用应急资源。通过构建3D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整合监狱内车辆、物资、人员等相关资源,同时根据狱地协作机制,特定案件接入公安、消防、急救、交警、公共事业、武警、军队等部门的资源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应急资源统一指挥调度,切实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3)GIS地图视频巡更。指挥决策者开启视频巡更,对重点场所、区域、人员、物品可以设定手动视频巡更和自动视频巡更,如亲临现场一样实时观察分析,清晰真实地获取现场情景,高效辅助科学决策。

(4)应急处置预案库及处置流程一览图。通过开发狱内突发事件预案库,开展线上预案生产、应急模拟、模拟评估等完善预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借助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一览图,避免了手动翻阅手册的烦琐,同时介入各业务系统数据后,通过无线对讲系统能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

4.联动处置

只有科学进行顶层设计与系统布局,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理清工作思路,明晰各方责任,强化工作衔接,才能做到应急处置的全链条管理、无缝化衔接。在具体处置过程中,应急处置人员根据事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处置环节,利用智能感知设备、无线对讲、移动警用装备、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处置定位科学、处置流程明确、处置力量到位、处突路线清楚、处置联络顺畅,实现人防、物防、技防、联防的高度统一协同。以罪犯脱逃处置演练为例的智慧联动应急处置流程如图5 所示。

图5:智慧联动应急处置流程(以罪犯脱逃处置演练为例)

(1)构建完善移动执法系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研发贴近监狱执法工作的移动执法警务系统,构建并完善预警信息推送、执法证据图传、罪犯人像库、语音识别、OCR识别、地理服务等组件。同时升级完善“移动手持终端”,通过汇总各类信息数据,成为一线民警的最强“监管大脑”。如图5所示,一线民警利用移动警务通进行报警、视频查阅、智能推送等,有效提升应急处置的系统配合能力。

(2)应急无线对讲系统。通过接入无线对讲机的GPS位置信息,结合GIS监所地图显示,在三维平台中实时查看当前位置警力分布,提高警力调配部署的精确度。同时,通过查询无线对讲机当前在线状态、当前使用人员等信息,实现应急指挥调度和协同处置。

(3)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执法存证监督。有专家提出:“在《智慧监狱技术规范》应纳入区块链这样的优质前沿信息技术,在系统构建过程中持续引入整合新技术,不断丰富完善智慧监狱技术框架。”〔8〕通过建立区块链联盟链,将突发事件处置的关键业务数据和重要执法数据全流程、全数据上链,能实现链上执法活动全程留痕、实时记录、精准记录,实现执法数据同步公开、同步监督;同时,利用区块链的追溯性和防篡改性,构建数据信任机制,通过设定的篡改告警和执法偏差预警,倒逼监狱民警规范执法,提升监狱执法公信力。

5.善后评估

(1)及时现场恢复与重建。突发事件处置后,一方面应组织专人对现场进行恢复,组织监狱民警对罪犯进行集体教育,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时间建立相关的处置模型,制作典型案例,以供预防教育和指导。

(2)实时预案评估与优化。针对应急预案演练少、演练流于形式、关键情境演练不到位、演练评价的标准和规范缺失等问题,应积极探索利用3D成像技术,开发预案线上桌面场景推演,提升预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同时,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问题上,借助三维情景构建等手段,科学模拟不同风险应急处置流程方法,动态优化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与操作性。

(3)注重舆论引导。突发事件发生后,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依法、客观地向公众公布事件和应急处置结果。在公示时,可以考虑敏感词汇的过滤筛查系统,对对外公示的文件、图片等进行排查和审核,预防不当言论、不良言论诱导大众对事件的客观评价。

四、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为应急联动处置“保驾护航”

(一)统一系统建构技术标准和数据准入协议

根据《智慧监狱技术规范》,依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试点先行”的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进行物联网智能感知系统技术开发〔9〕。通过统一的数据准入协议和标准,实现数据由单一化向整体化转变、由碎片化向集成化转变、由注重数据建设向优化数据实战应用转变的既定目标,从而发挥数据智能研判决策作用。

(二)建立突发事件分级响应预警机制

突发事件一般会经历“酝酿—苗头—突发—发展—升级—控制”等阶段,针对不同状态下的突发事件,建立相应的分级响应预警机制,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结合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构建突发事件蓝、黄、橙、红四级预警机制;同时,探索应急响应报警/告警机制,建成省监狱管理局、监狱、监区三级响应接/报警机制。

(三)建立健全狱地协作体制机制

根据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建成“纵横联动、平战结合、反应迅速、指挥顺畅的应急指挥平台,提升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分析研判、综合调度和精准处置能力”〔10〕。监狱单位应加强与驻监武警、地方公安、医疗卫生、交通、消防、网信舆情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健全工作联席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与交流协同作战的问题与困难,不定期开展联合演练,做到与地方部门信息共享、情报互通、资源共用、战力共促。监狱单位还可商请将监狱相关应急处置事项纳入地方应急管理处置体系,实行属地管理,提升地方对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主动权。

(四)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科学的应急联动机制,是应急队伍多组别协同处置的保障;高素质的应急防暴队伍,是做好应急处置的核心;科学迅速处置是应对安全事故的要求。通过合理设定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建立“明职责、能应战、懂协同”的联动处置方式,引导应急处置队伍依法、科学、快速处置,实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处置目标,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作战水平。

(五)建立预案动态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

结合桌面情景推演的结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应急预案,并对推演结果建立动态实效性评估,提高决策者对现实情景的掌控能力。同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尤其是针对舆论风险问题,不能因担心被公众舆论炒作而对突发事件进行消息封闭,只有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报道,才能争取到突发事件的舆论主导权。

突发事件智慧应急处置体系的构建,是只有开始没有终结的工程。只有不断转变人本思维模式,依托新型科学技术和数字赋能,推进突发事件处置的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模型建构、场景应用和整体智治,提升信息数据支撑能力、新兴技术感知能力、预警联防处置能力、实战指挥调度能力、善后应急评估能力,才能实现突发事件的“系统防范”“科学指挥”“精准处置”“高效评估”。

注释:

①环境条件理论:1990年由兰迪·马丁和谢伍德·齐默尔曼提出。该理论认为监狱安全风险主要是由监狱中的环境条件造成的。一些矫正机构的管理人员认为,由于缺乏资源或者与政治议程之间相互冲突,对这些因素难以控制,便导致了监狱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②定时炸弹理论:由犯罪学家弗农·福克斯在1971年提出。该理论认为监狱安全风险是由监狱中预先存在的一些条件引起的自发性事件。根据他的论述,监狱中都会存在一些条件,例如极具惩罚性的行政控制,拥挤,很高的人员流动率,犯人士气低落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监狱成为一个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因此,监狱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潜在破坏性的机构,它会被一自发性事件引爆。

③冲突理论:20世纪60年代由科南特、埃默森·史密斯、艾伯特·科汉以及兰迪·马丁、谢伍德·齐默尔曼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监狱安全风险是由监狱中存在的无法解决的冲突引起的。根据这种理论,监狱中工作人员与犯人双方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当某种恶劣条件产生时,犯人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避免它。因此,犯人往往会把暴力行为作为转变恶劣条件的手段。

猜你喜欢
监狱突发事件预警
监狱选美
论监狱企业立法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欢迎你到监狱来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逃出监狱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