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脱瘾法”的戒毒效果调查*
——以“戒毒康复结对帮教千人计划”为例

2023-11-17 06:09刘喜存
中国监狱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戒毒所毒瘾戒毒

龚 成 刘喜存 蒋 钦

(广西壮族自治区戒毒管理局 广西南宁市 530023)

一、“十步脱瘾法”概述

(一)方法的基础及其原理

“十步脱瘾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在“十二步戒毒法”的基础上,吸收团体心理辅导、认知行为疗法和国际成熟戒毒训练方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的一套具有广西特色的本土化戒毒训练方法。

“十步脱瘾法”的原理综合吸收了美国匿名戒毒会(Narcotics Anonymous,以下简称NA)的“十二步戒毒法”,以及团体心理辅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的有益经验。NA的“十二步戒毒法”要求其成员定期组织聚会开展活动,这些活动围绕承认受毒瘾困扰问题的存在、产生戒除和求助的要求与愿望、公正和客观地评价自己、自我开放、对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加以补偿、帮助其他吸毒者等展开〔1〕。在NA组织的聚会中,通常会邀请成功摆脱毒瘾的人向其他渴望戒毒的成员讲述自身经历。这些成员都饱受吸毒的危害,因此更加能够互相理解。分享者结合自身成功经历鼓励其他成员重新振作起来,顺利戒除毒瘾并回归正常生活,从而达到在帮助他人中学会帮助自己的目的。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戒毒工作,“十步脱瘾法”还借鉴了团体心理辅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工作经验。团体心理辅导是在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在团体范围内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个体在团体内的人际交往中不断观察和学习,从而进一步认识、探讨和接纳自我,实现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转变〔2〕。认知行为疗法则是在认知治疗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理论和行为疗法的一种系统心理治疗方法〔3〕。该方法认为,认知对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是一种通过改变受试者的思维和行为,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目标在于将错误或消极的认知及行为转变为可接受的积极的认知和行为。

(二)“十步脱瘾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2017年至2020年,广西兰州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在全区9个戒毒所(康复所)中选择户籍在“结对共建”所在地、有较强戒毒意愿且自愿参加的戒毒人员1 000名加入“戒毒康复结对帮教千人计划”(以下简称“千人计划”),出所前半年参加“十步脱瘾法”训练。“十步脱瘾法”采用团体活动的形式,8~12名戒毒人员组成一个团体,由1名经验丰富且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警察担任辅导员,开展为期10周左右的训练。具体操作流程又可分为4个阶段:

1.改变错误认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含“十步脱瘾法”的前两个操作步骤。第一步是认识毒瘾——毒害识别法。让戒毒人员了解毒瘾的概念、特征、成瘾原理,认识到吸毒的违法性和对大脑与身体的危害,学习戒毒步骤及戒毒难点。第二步是改变现状——立志戒毒法。戒毒人员学会认清改变模式的不同阶段及其循环性,评估自身所处阶段并进行团体讨论,树立戒毒信心。

2.改变不良行为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含“十步脱瘾法”的第三至第六个步骤。第三步是列出清单——个性修复法。戒毒人员通过游戏和活动检讨自我,反思自身在个性与行为方面需要改变之处,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列好个人清单。第四步是谈个人清单——寻求他人帮助法。这一步要视第三步的完成情况而定,若不理想则通过心理游戏进行引导和分析,并鼓励戒毒人员向一个信任的人谈论个人清单,学会寻求他人帮助。第五步是忏悔道歉——伤害他人补偿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唤醒戒毒人员良知,引导他们尽快采取实际行动,以写信或致电等方式对过去伤害过的家人和朋友道歉、忏悔,并做出必要的补偿。第六步是制定计划——改变生活方式法。结合戒毒人员实际情况制定一份长期坚持的每日计划,可从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社会交往、兴趣爱好、体育锻炼、投身工作等方面来改变戒毒人员的生活方式。

3.防复吸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含“十步脱瘾法”的第七至第九个步骤。其中第七步是提高警觉——毒瘾复发感知法。了解影响毒瘾复发的各种因素,戒毒人员间互相讨论,对照复吸危机检测表识别自身高危情境,警惕复吸的初期危险信号和高危状况,完善复吸警报系统。第八步是巧妙回避——高危状况避免法。回避容易陷入复吸高危状况的方面,戒毒人员讨论和思考应对复吸时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教训,找到应对危机时可动用的支持系统和适用方法。第九步是果断避开——毒品拒绝法。戒毒人员通过扮演戒毒者与提供毒品者的角色,学习说“不”拒绝法、“30秒”拒绝法和欲望拒绝法,针对可能导致复吸的原因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4.后续照管阶段

这一阶段是“十步脱瘾法”的最后一步,即第十步,后续照管——团体互助法。这一步要制定适合戒毒人员个人的总体戒毒康复计划,协助戒毒人员找到戒毒“赞助者”,做好事后照管,并成立戒毒互助小团体,使戒毒人员在相互支持中顺利实施康复计划。

(三)“十步脱瘾法”的作用机制

1.构建理性认知,深化思想认同感

戒毒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治疗过程,吸毒者之所以难以彻底戒除毒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毒品的理性认知。认知疗法已经揭示出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等信念有关,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4〕。因此,抗复吸综合矫治“十步脱瘾法”的第一步就是改变戒毒人员对毒品的认知基础,敦促其端正戒治心态。针对毒害认识度不高、戒毒主动性不强和底线意识缺失的问题,运用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叙事疗法等方法矫正戒毒人员不良认知和行为;通过介绍毒品的理论知识和危害,引导戒毒人员理性、客观地认识毒瘾的本质和特征,重塑毒瘾认知,从而增强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毒品教育不仅教会他们识别和远离毒品,还构建其拒绝复吸的决心,让戒毒者厘清原有的错误认识、重塑新的理性认知,从思想上增强戒毒者对禁毒政策的价值认同感。

2.促进社会交往,改善情绪体验感

吸毒成瘾者常常伴随焦虑、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在精神方面表现为对生活的无助感和挫败感。根据社会需求理论,每个个体都有渴望认同和自我展示的社交需要,有效的人际交往能满足个体精神慰藉需求,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而人际交往障碍、社会关系破裂是成瘾者喜怒无常、情绪失控甚至心理变态的主要原因之一。戒毒人员原有的社交范围常常包含着特定的毒友圈,此类社交关系往往成为戒毒期间的重要阻碍因素。而戒毒人员之所以难以走出毒友圈,又在于他们在常规社会交往中难以获得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5〕。为此,“十步脱瘾法”鉴于戒毒人员存在社交回避、交往焦虑等心理问题,设计和策划了一系列劳动实践、康复训练和专题交流等社会化交往活动,以解决戒毒人员交往能力欠缺和社交需求强烈之间的矛盾〔6〕。在人际交往团体训练过程中充分给予戒毒人员倾诉困惑和表达脆弱的机会,让其合理宣泄和排解消极情绪,帮助他们从毒瘾带来的负性情绪体验中脱离出来,以更加乐观的心态与同伴交流互动,增加彼此信任感、构建心理安全感,使之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获得被倾听、被理解、被尊重的积极情绪体验。

3.增强社会支持,建立团体归属感

现代社会学认为行之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帮助戒毒者治愈心理创伤、戒除毒瘾,从而回归社会〔7〕。戒毒者要想成功戒毒,除了依靠自身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外,还离不开国家、组织、团体和个人所提供的外在帮助〔8〕。考虑到戒毒人员是较为缺乏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群体,“十步脱瘾法”充分利用了不同形式的社会支持所提供的多样化帮助,例如组织有相似戒毒经历的人员形成同伴互助团队,利用成功戒毒的经验帮助戒毒人员分析和处理在戒治中遇到的问题;戒毒人员的父母和朋友也参与到训练过程中,让戒毒人员获得亲情友情上的支持和鼓励;戒毒所警察与戒毒人员在训练中面对面交流、一对一答疑,实打实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总之,通过不同主体给予的社会支持,让戒毒人员真切感知到来自外界的温暖与关怀,以提升其社会归属感。

4.强化行动技能,提升自我效能感

冲动控制障碍是吸毒者典型的外在特征,它会诱导复吸行为的发生〔9〕。在遇到毒瘾复发而渴求复吸或同伴邀请吸毒等高危情景时因缺乏应对技能,戒毒者常常会无法控制自身冲动性行为而走上复吸道路。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的推测和判断。已有研究表明,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戒毒和复吸行为有重要影响〔10〕。为此,“十步脱瘾法”一方面加强戒毒人员处理情绪和现实关系问题的技能训练,引导其了解和分析各类高危情景,再遇时学会采取相应的自救行动或向专业人士求助;另一方面增强戒毒人员相信自己能成功戒除毒瘾的自我效能感,针对不同的高危情景设定不同难度的小目标,开展训练时为戒毒人员指明具体的行动方向,帮助他们高效完成各项目标的同时激发其内在戒毒动机,产生“我能做到”的想法,从而提升其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高自我效能感除了能激励戒毒人员积极参与戒治训练、学习应对技能外,还有助于治疗自身的社交恐惧症和人际交往障碍,让他们敢于迎接生活中的新问题新挑战。

二、“戒毒康复结对帮教千人计划”实施效果调研

2017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实施“戒毒康复结对帮教千人计划”(以下简称“千人计划”),广泛开展“十步脱瘾法”训练,同时积极推进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自愿戒毒有效衔接,巩固提高戒毒效果,降低复吸率,提高戒断率。为了全面客观评估“千人计划”的实施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委托有关机构,对接受“十步脱瘾法”训练后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归社会的1 000名戒毒康复人员的戒断情况、后续照管情况及就业、家庭、生活等方面开展回访调查,客观评估“十步脱瘾法”的训练效果,以及戒毒所所内教育戒治工作质量、出所衔接帮扶工作效果、戒毒康复人员保持未复吸情况,为下一步改进教育戒治方法、加强出所衔接帮扶、提高教育戒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实地回访调查的方式,通过现场问卷调查、面谈和尿检开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筛选名单。通过自治区禁毒办对“千人计划”人员进行初次筛选,确定已复吸、强戒、死亡及因犯罪等入狱、被拘留的人员。(2)预约面访。由当地禁毒委和各组辅导员对名单上其他未知情况的人员进行电话邀约,得到调查对象同意后,预约至指定地点集中调查或在调查对象家中进行问卷调查、面谈和尿检。(3)电话访问。对现居住在广西区外(除广东省)的“千人计划”人员,因疫情防控无法面访的,采取电话调查方式进行。

(二)调查对象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参加“千人计划”的人员。在入选“千人计划”的1 000个调查样本中,对588个调查样本完成了回访调查,占58.80%;412个调查样本因复吸、强戒、拒访、失联、羁押、死亡等原因未进行回访,占41.20%。588个回访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588个回访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三)“千人计划”回访调查标准

在本次回访调查中,将调查样本认定为保持未复吸样本、存疑样本、复吸样本、拒访样本和失联样本5种类型。

1.保持未复吸样本

通过自治区禁毒办初筛,对解戒出所后无复吸行为及其他违法行为的人员,进行面访并尿检;电话调查样本中,以提供在本次实地回访期间,公安机关或社区康复执行机构开具的未复吸证明为主要依据,经尿检呈阴性的人员纳入保持未复吸样本。

2.存疑样本

通过自治区禁毒办初筛,能配合本次回访,自述保持操守无复吸,但未接受尿检或电话调查,未能提供调查期间公安机关或社区康复执行机构开具有效证明的,纳入存疑样本。

3.复吸样本

回访调查时自述“重新吸毒进过戒毒所”和通过自治区禁毒办初筛认定的“解戒出所后重新吸毒的”人员,纳入复吸样本。

4.拒访样本

取得联系但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配合回访的人员,纳入拒访样本。

5.失联样本

通过禁毒办无法收集该人员有效信息,并通过其家属、户籍所在社区都无法联系到的人员,纳入失联样本。

三、调查结果

(一)总体情况

在入选“千人计划”的1 000个调查样本中,587个样本完成调查并纳入最终统计结果①,占58.7%。在这587个回访调查样本中,当被问及自解戒出来后至本次回访调查的这段时间是否复吸过时,结果显示解戒后复吸者有19人,约占3.23%;未复吸者有568人,约占96.76%(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九成以上被访者解戒后到回访调查为止一直没有碰过毒品,总体说明“十步脱瘾法”具有较好的抗复吸效果。

图1:587个回访调查样本的复吸情况

(二)未复吸情况

此部分仅针对自述解戒出来后能保持不复吸且尿检结果为阴性的被访者询问,568个未复吸样本的调查情况如图2所示。

图2:未复吸样本的调查情况

1.是否出现过复吸念头

如图2所示,自解戒出所后,76.94%的戒毒康复人员没有产生过复吸念头。只有23.06%的人有过复吸的念头,其中确定有过复吸念头的人只占7.92%,隐隐约约有过复吸念头的人占15.14%。可见“十步脱瘾法”在解戒后仍能够较为有效地抑制戒毒康复人员的复吸念头。

2.出现复吸念头的原因

针对出现过复吸念头的131名戒毒康复人员(并无实际复吸行为)继续询问,如图2所示,出现复吸念头的两大主要原因是“没有工作、生活无聊”和“旧朋友的诱惑”,比例分别为46.56%和44.27%;其次是“家人的问题”和“感情的问题”,占比分别为25.19%和18.32%;“其他”占比为11.45%,主要是被访者的心情不佳、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等②。

3.出现复吸念头后如何坚持操守

在出现过复吸念头的人员中继续询问,如图2所示,90.17%戒毒康复人员都提到了靠自己的信心来坚持操守,七成以上的人提到“十步脱瘾法”以及辅导员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比例分别为72.31%和70.77%③。可见在出现复吸念头后,被访者除了依靠对自身的信心和社会支持外,“十步脱瘾法”也发挥了较大的效用。

(三)复吸情况

此部分仅针对自述解戒出来后复吸的被访者询问,19个复吸样本的调查情况如图3所示。

图3:复吸样本的调查情况

1.解戒出来后多久开始复吸

如图3所示,近八成被访者在解戒回家后的1年之内开始复吸,其中31.58%的人在6~12个月开始复吸,26.32%的人在3个月内开始复吸,在3~6个月和1年以上开始复吸的比例都为21.05%。由此可见,解戒回家后的1年时间是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应做好后续照管工作,帮助戒毒康复人员顺利融入社会生活。

2.复吸原因

如图3所示,选择“旧朋友的诱惑”和“没有工作、生活无聊”作为复吸原因的比例最高,分别占52.63%和26.32%;其次是“家人的问题”,占比为10.53%;“感情的问题”和“其他”占比均为5.26%。可见以往一起吸毒的朋友的诱惑和生活无聊是最主要的复吸原因。

3.复吸后的应对措施

如图3所示,52.63%的解戒人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应对复吸,通过找朋友和找辅导员帮忙戒毒的比例均为15.79%;选择其他应对措施的占26.32%,其中主要是通过不与旧朋友联系和运动等应对方式④。从这一结果来看,部分解戒人员在出现复吸行为时,会选择向朋友和辅导员求助,寻求社会支持以应对复吸,这也体现出“十步脱瘾法”训练中获得的应对方式在解戒后持续发生作用。

(四)后续照管

从此部分开始,以下内容和问题均针对所有完成调查的被访者询问,587个回访调查样本的调查情况如图4所示。

1.是否接到辅导员或警察电话

如图4所示,95.74%的戒毒康复人员每年有接到辅导员或警察来电,仅有4.26%的被访者表示没有接到电话,说明大多数解戒人员在出所后都有得到相应的后续照管。

2.对戒毒所后续照管工作的满意度

如图4所示,91.99%的被访者对戒毒所后续照管工作的评价是“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比例分别为76.49%和15.50%;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评价为“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可见解戒人员对戒毒所后续照管工作的评价较高。

3.对“十步脱瘾法”戒毒成效的评价

如图4所示,90.18%的被访者对“十步脱瘾法”戒毒成效的评价为“非常认可”或“比较认可”,比例分别为71.72%和18.91%;只有不到一成的被访者评价“一般”“不认可”“不太认可”。由此可见,大部分解戒人员均认可“十步脱瘾法”的戒毒成效。

(五)家庭情况

1.家人关系

如图5所示,80.07%的解戒人员认为回家后与家人的关系比以前更为融洽;18.74%的解戒人员认为与家人的关系基本没有变化;只有1.19%的解戒人员认为与家人的关系更差了。可见,“十步脱瘾法”中开展有关人际交往的团队训练能有效辅助大部分戒毒人员处理人际关系,帮助他们重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图5:587个回访调查样本的家庭情况

2.家人看法

如图5所示,96.08%的解戒人员认为家人对自己持有继续支持和关心的态度;3.24%的解戒人员认为家人对自己无所谓;只有0.68%的解戒人员认为家人对自己很不顺眼。这说明绝大部分解戒人员在成功戒毒后仍可以获得家人的支持和认可,家人表现出了接纳和友好的态度。

(六)就业状况

1.工作方向

如图6所示,90.66%的解戒人员回归社会后已找到工作,其中59.63%的解戒人员外出打工,16.35%的解戒人员帮家人做生意,剩余人员分别在本地工作、自己做生意和在家务农;5.28%的解戒人员找不到工作;仅有4.06%的解戒人员没去找工作。

图6:587个回访调查样本的就业情况

2.他人歧视

如图6所示,48.93%的解戒人员认为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人表示理解、不歧视;33.21%的解戒人员认为外界对自身吸毒经历并不知情;仅10.18%的解戒人员表示他人知道其过去经历后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和歧视。

(七)回归社会情况

1.旧友关系

如图7所示,72.91%的解戒人员未与以前吸毒的旧朋友联系过;22.15%的解戒人员会和已经戒毒成功的朋友联系;4.6%的解戒人员会与旧朋友偶尔联系;仅有0.34%的解戒人员每天都与旧朋友在一起。

图7:587个回访调查样本的社会关系情况

2.当前困难

如图7所示,36.8%的解戒人员认为回归社会后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工作方面的;13.46%的解戒人员认为回归后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社会方面的;12.1%的解戒人员认为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家庭方面的;3.07%的解戒人员主要遇到了身体方面的困难;余下34.58%的解戒人员认为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的主要结论

回访调查结果显示,96.76%的被访戒毒康复人员解戒后没有复吸;超过九成的被访戒毒康复人员认可广西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十步脱瘾法”的戒毒成效;超九成被访戒毒康复人员满意戒毒所持续回访工作和后续照管工作。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后,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工作和社会接纳方面;而社会关系中“旧朋友的诱惑”,以及“没有工作、生活无聊”又是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的总体结果充分支持了“十步脱瘾法”在解戒后抑制复吸念头、帮助解戒人员坚持操守和应对复吸中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显示出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复吸效果。同时,调查结果也提示了解戒人员在回归社会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为后续进一步完善“十步脱瘾法”及后续照管工作提供了思路。

(二)进一步完善“十步脱瘾法”的建议

1.优化戒毒机制,实现科学戒治

“十步脱瘾法”是集生理脱瘾、心理康复和融入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戒治方法,是一种新型、科学的戒毒康复机制。调查显示,“十步脱瘾法”获得九成以上戒毒康复人员的认可和赞誉。因此,进一步完善“十步脱瘾法”,优化科学戒治机制,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一方法有一定的必要性。要不断提高“十步脱瘾法”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水平,坚持常态化科学诊疗与教育感化,坚持群体疗法和个案教育相结合,不断优化这一新时期戒毒工作的新路子。同时,更好地融入家庭治疗、关系修复、构建支持系统等手段,定期向戒毒人员家属汇报戒治情况,共同探讨所面临的难题,帮助戒毒人员修复社会关系,为其戒治提供全方位动力支持。此外,要加强心理辅导和同伴教育,提高戒毒者的信心和决心,以群体感染和情感互动的方式提高其戒毒自制力和意志力,保证和巩固心瘾戒治成效。

2.选树成功典型,汲取戒毒智慧

经回访调查发现一批解戒出所后能较好保持未复吸的戒毒人员,就此,戒毒所需要充分发挥“典型促教法”“激励导向法”“榜样效应法”等特色教育法的应有效能,通过选树典范、引导学习,弘扬禁毒正气、鼓舞戒毒士气,引领高质量戒治。戒毒所积极挖掘、开发榜样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重点宣传那些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保持操守的戒毒先进个人,邀请其回所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引导戒毒人员以先进典型来对照和鞭策自己,汲取榜样力量,坚定戒毒信念,深化思想境界,从而发挥模范在引领、启发上的辐射作用。身边的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戒毒所应鼓励人人学习榜样、人人成为榜样,形成集群效应,从而增强戒毒人员戒毒自觉性和积极性。

3.落实关爱措施,创造康复环境

戒毒康复人员解戒出所,并不意味着戒治终结。调查结果显示,每年九成以上的解戒者接到戒毒所警察或辅导员的电话回访;超过八成被访者希望后续照管工作能持续开展,保持密切联系、加大帮扶力度。回归社会后的解戒者因吸毒经历不易被外界接纳,常面临来自工作、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为此,戒毒所一方面应对重点帮教人员落实对接工作,签订帮教协议,拓宽后续照管服务思路;另一方面不定期跟踪回访,采用入户走访、网络通信、戒毒团体沙龙等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掌握戒毒动态,给予心理辅导,以有效降低复吸率。戒毒所制定和落实关爱措施,实现回访常态化,推动戒治社会化延伸,为戒毒人员创造继续戒治的良好环境,这对预防复吸至关重要。

4.给予就业支持,帮助融入社会

调查结果显示,就业难是戒毒康复人员遇到的最大困难,找不到稳定工作是他们出现复吸念头的主要原因。为此,戒毒所应给予最大的就业支持,全力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待业、安置就业、成家立业。首先,与地方就业指导部门联系,邀请社会各阶层人士前来帮教,以消解社会歧视与偏见,为戒毒人员重返社会就业做准备;其次,定期开展职业技能技术、习艺劳动和就业援助等实用性业务课程与培训活动,培养戒毒人员的一技之长,帮助其适应就业形势;最后,完善就业帮扶政策,对戒毒康复人员给予社会保险、廉租住房、职业培训、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各项帮扶优惠,加强就业扶持和救助服务工作,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助力其回归正常社会。

注释:

①完成调查样本为588个,但有1人患病服药,导致尿检结果为阳性,因此实际为587个样本。

②③④此题为不定项多选,因此所有结果相加会大于100%。

猜你喜欢
戒毒所毒瘾戒毒
音乐治疗戒毒的有效性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
心系戒毒事业 情注灵魂救赎——佳木斯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厄瓜多尔一戒毒所发生火灾致18人遇难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小说治愈毒瘾
越南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女子戒毒所中的新生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