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英语非正式学习的指导策略

2023-11-17 06:54鞠春燕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小学英语互联网+

鞠春燕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介入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小学英语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教学,能让课堂教学迸发生命的活力。尤其是在英语非正式学习中,“互联网+”对学生学习的助力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价值,通过媒体呈现、故事讲述、歌曲渲染、绘画展示、游戏开展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英语非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对语言知识的感知和把握,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互联网+;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0-0078-03

英语作为外来语言的三大代表之一,它的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英语本身的属性、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知识独特的价值等。课堂是学生感知、吸收英语知识的主阵地。然而,在课堂之外的非正式学习场所,亦可以开展语言学习活动,为学生正式学习英语助力。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用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趣味化氛围中主动感知知识,快速把握英语知识本质。

一、非正式学习内容概述

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式学习而言的,它是指人们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对知识展开学习探索。这种学习探索是自发的、自我调节的,是在社会交往中汲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正式学习具有高度的指导性和程序性,需要外在力量的助推。而非正式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可能是在目标指引下发生的,也可能是在偶然情况下形成的。因此,非正式学习是正式学习的补充,二者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正式学习获取知识。然而,课堂模式相对固定,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加之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存在差异,课堂教学很难达到人人满意的目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系统发展,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出发,借助互联网优势,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挖教材资源,使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学习体验。

二、“互联网+”背景下英语非正式学习指导策略

1.媒体呈现,激发感知热情

非正式学习不同于正式学习,它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教师必须灵活设计,从学校硬件设施中寻找切入点,宣传栏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很多学校会在校门口、教室门口设置宣传栏,其中一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呈现动态化内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设施,给学生提供语言感知的平台,就能获得令人期待的学习效果。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将英语知识投放在宣传栏上,给学生以更直观的印象。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让他们利用课外闲散时间学习知识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还让学习更加轻松自如。

小学生生活环境简单,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有限,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感知往往来自于教材。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使他们对外国文化有更深刻的感知,学校可以从硬件设施着手。首先,在校门口的电子大屏上显示学校的中英文简介。这样学生每天都能接收到英语信息,久而久之,对英语知识的熟识度自然上升。其次,将校园内的宣传栏分为中、英文两个版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阅读。英文版块呈现出来的内容丰富多样,且大部分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或拓展延伸的知识,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围在宣传栏旁边阅读学习。由于不是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所以学生印象极深。环境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学校高度重视英语氛围的营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在外部因素的助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对英语知识产生了浓厚的興趣。

课间休息时间、放学时间都是可利用的,教师要充分把握时机,借助多媒体将知识呈现出来。在图案、文字的感染下,学生认知的敏感度被提升,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教师在关注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硬件设施,给学生提供英语非正式学习的机会,为正式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2.故事讲述,助力语言表达

英语是一门工具类学科,但如果教学时仅把它当成一个工具,不去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因子和趣味因子,就难以引导学生触碰到英语学科的本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教学要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形成基础的语言感知,萌生主动交际欲求,在思想碰撞中提升认知,陶冶情操,生成文化认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具体性的引导,可以采用故事讲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故事有天然的敏感度,很容易被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能迅速进入思考状态。教师抓住这一点特点,将学生引入聆听故事的状态,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知。

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面对陌生的文本内容,小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探索,但如果将文本内容改编成故事,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可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故事。如单元主题是食物,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搜寻相关故事。学生本身对食物就有兴趣,再加上对故事的热爱,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有了故事作支撑,学生的表达欲极强,非常乐于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故事。教师利用大课间举办英语故事沙龙,让学生在故事讲述中尽情表达。学生相互分享故事,在思维的多重交流与碰撞中,他们对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表达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

故事对英语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要想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就必须从故事本身着手,对它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把关。故事与文本内容的契合性、故事的启发性、故事的趣味性等,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考虑的因素。当学生沉浸在故事中时,教师开展教学也就变得轻松简单起来。

3.歌曲渲染,拓展认知维度

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后,可采用的教学方式众多。歌曲就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它能从听觉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关研究表明,音乐欢快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能给人带来极大触动,促使人们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能够消除知识本身的枯燥感,帮助学生快速感知语言,对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英语作为外来语言,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单纯通过讲解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如何借助有趣的方式开展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歌曲的渲染下,学生放松心情,随着音乐的律动感知语言,在不知不觉中触摸到英语知识的本质,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歌曲带给人的感受是轻松、愉快的,这种属性中和了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不足,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上课之前,教师发现学生大多无精打采的,学习主动性不强。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课前休息时间,给学生播放英语歌曲,用曼妙的声音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果然,学生迅速被音乐吸引,全身心投入到歌曲聆听中。在欢快的歌声中,学生身心放松,对英语有了好感。英文歌曲素材丰富,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从教材中寻找切入点。英语教材中往往编排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播放这些歌曲能拉近学生与英语之间的距离。当然,为了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教师也可以选择教材外的歌曲,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为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奠定基础。

美的东西是跨越国界的,歌曲的旋律、节奏没有地域限制。对学生而言,英文歌曲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它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适时引入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获得更丰富的认知,有效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活跃度。

4.绘画展示,把握思维脉络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知识学习都不会长久,都会很快从记忆中抹掉。在语言学习中,兴趣激发极其重要。如果没有兴趣支撑,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小学英语非正式学习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绘画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它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他们的认知,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催化剂。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绘画与英语学习相融合,以触动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新的认知。

语言的学习需要兴趣支撑。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编排时,将具体语言知识和插图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关注,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指导非正式学习时,教师可以借鉴教材编写的方式,将图画与知识相结合,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绘画,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感知的积极性。为了帮助学生夯实英语知识基础,在教学完每一单元后,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布设一个绘画任务,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梳理单元知识。当然,绘画的内容和知识呈现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单元内容,只要学生能够画出自己的认知和感悟就可以。丰富有趣的绘画活动让学生在想象、联想的过程中,凸显个性化特征,提升思维的缜密度和逻辑性。在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及时投放、展示,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在英语非正式学习中引入绘画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学习感受。绘画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感知诉诸于笔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向着不同维度延伸,想象力和语言感知功能在不知不觉中被激活,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更加浓厚。

5.游戏开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正式学习的展开离不开游戏,非正式学习的推动更需要游戏作支撑。游戏是教学的基本活动,是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无论某一知识的学习难度有多大,一旦融入游戏,学生的探索热情就会马上被点燃,认知也会向着更高层级推进。小学英语非正式学习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着手,采用多种游戏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游戏的目的固然是要学生玩得开心,但作为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其终极目标是为知识学习服务。如果学生在游戏中不能获得相关知識,情感不能得到熏陶,这样的游戏自然是无效的。因此,教师设计游戏时不能喧宾夺主,要以知识掌握为主,娱乐为辅。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游戏中内化知识的目的。

小学英语非正式学习中,可采用的游戏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实际,在学情调研、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提升游戏活动的针对性。传统游戏久经考验,是游戏中的精华,教师可以从中筛选,并在继承其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如演绎游戏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乐于参与,教师可以设计“每周一演”的活动,让学生自由组织、自由设计,利用课间或者班会课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相较传统的课堂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趣味盎然,还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游戏可以带来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在小学英语非正式学习中引入游戏,学生学得轻松自得,在玩乐中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这样的学习状态无疑是最好的。

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游戏的助力下展开非正式学习,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游戏形式丰富多样,在将游戏融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现实需要出发,对其展开筛选。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游戏形式也实现了升级。利用游戏助推学生的语言学习,教师要与时俱进,布设一些电子游戏,让学生在闯关中完成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互联网+”与不同行业的跨界融合,打破了行业壁垒,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互联网+”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激活了学科积极因子。但“互联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在正式学习中发挥了促进作用,在非正式学习中同样不可小觑。小学英语非正式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媒体呈现、故事讲述、歌曲渲染、绘画展示、游戏开展等策略,将“互联网+”融入非正式学习中,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独特认知,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完成知识体系建构,更好地吸收和内化英语语言知识。

[ 参 考 文 献 ]

[1] 焦晓瑜.“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1(9):69-70.

[2] 李婧.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深度学习策略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21(30):55-56.

[3] 戴新伊.基于“互联网+”的小学英语教学优化的实践探析[J].中小学电教,2021(11):81-82.

(责编 蔡宇璇 杜 华)

猜你喜欢
非正式学习小学英语互联网+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专业发展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