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孤独症儿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11-17 01:19胡红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情绪患儿儿童

胡红玲

(庆阳市残疾人康复医疗中心(庆阳市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甘肃庆阳 745000)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语言交流、情感表达及感知障碍为主要表现,多于3 岁发病,据数据统计,我国孤独症儿童已超过1 000 万[1]。语言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其心理发育及日常生活,还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现阶段,临床对于孤独症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通过家庭及机构的行为训练及教育干预帮助患儿掌握基本的语言,提高沟通能力,促进其心理发育[2]。既往的常规护理护理措施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无法满足患儿的个性化需求,导致应用受限。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采用图片形式教会患儿表达自身意愿及想法,以提高其沟通能力。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庆阳市残疾人康复医疗中心2020 年5 月—2022 年5 月收治的70 例孤独症儿童为对象,探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孤独症儿童护理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庆阳市残疾人康复医疗中心收治的70 例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孤独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具有图片、食物识别能力,但语言交流能力较差;家庭健全,家长配合度良好,充分知情后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语言功能发育不全;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中途退出。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8 岁,平均年龄(4.12±1.13)岁;病程6~32 个月,平均病程(20.43±3.56)个月;病情分级:一级13 例,二级10 例,三级12例。研究组中男18 例,女17 例;年龄2~7 岁,平均年龄(3.98±1.12)岁;病程5~31 个月,平均病程(20.37±3.43)个月;病情分级:一级12 例,二级13 例,三级10 例。两组患儿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家属强化与患儿间的沟通,帮助其克服交流障碍,并邀请亲友中年龄比患儿稍大的儿童在家中与患儿玩耍,以大带小的方式促进患儿的人际交往,缓解其孤独症症状,连续干预6 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护理。干预前,与患儿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儿的趣特点,准确评估其实际情况,并为其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按照6 个阶段实施护理。第1 阶段:根据患儿的兴趣爱好准备玩偶、赛车、积木、贴纸、喜爱的食物等,由家长指引患儿在图片中选出自己想要的玩具或食物交给护理人员实现“以物换物”,在此过程中无需过多的语言,只需反复训练直至患儿可主动使用图片实现以物换物。第2 阶段:根据患儿自身喜好制定沟通手册,要求其根据手册中的图片与家长或护理人员进行交流以兑换自己想要的物品,激发其主动性,促进患儿与家长及护理人员建立沟通机制,强化图片交换沟通训练的效果。第3 阶段:帮助患儿区分不同图片表示的含义,要求其选出自己喜欢的图片,并从沟通手册中选出意义相似的图片进行匹配,当两张图片搭配正确时即可兑换相应物品,训练过程中可逐渐增加图片数量及寻找难度,以提升患儿的辨别能力及沟通能力。第4 阶段:待患儿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图片后可开始学习组织句子,若其想要得到某件物品,需走到沟通板处拿起“我要”图卡,贴在句子尺上,再拿起对应物品的图卡,贴在“我要”图卡之后,组成一个“我要+物品”的完整句子,然后在拿起句子尺,交到训练员手中。第5 阶段:引导患儿主动表达自我需求,提出要求,并积极回答问题,以扩大其词汇量,辅助提升其自我表达的准确性及沟通的有效性。第6阶段:展开学习评估,训练患儿回答“这是什么”“看到什么”“你有什么”等问题,并引导其对事物进行评价。干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扩大词汇量进行反复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 次,连续干预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采用面部表情及情绪情境图片识别的方式评估患儿的情绪认知能力。①识别他人面部表情:要求患儿将高兴、伤心、生气三种情绪认知图片与训练员的面部表情进行配对,每种情绪测试2 次,正确计1 分,错误或不能配对不计分。②理解情绪情境:训练员将高兴、伤心、生气各10 张情绪图片交给患儿,要求其理解情境中人物的情绪,将正确的情绪图片递给训练员,每张图片测试2 次,正确计1 分,错误或不理解不计分,评分越高表示情绪认知能力越好[3]。

(2)干预前后,采用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三版)(PEP-3)评估患儿的心理发育情况。该量表包括肢体能力、沟通能力、行为模式3 个维度,共172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0~2 分,总分0~344 分,评分越高表示心理发育越好[4]。

(3)干预前后,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CE)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其中,ATCE 分值范围0~179 分,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CARS 分值范围15~60 分,评分越高表示孤独症症状越严重[5]。

(4)干预前后,采用孤独症沟通量表评估患儿的沟通能力。该量表包括对他人反应、引发沟通、交谈技巧3 个维度,总分0~50 分,评分越高表示沟通能力越好[6]。

(5)干预前后,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问卷总分100 分,85~100 分为非常满意、70~84 分为满意、0~69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EP-3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患儿家长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情绪认知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各项面部表情及情绪情境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面部表情及情绪情境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孤独症儿童情绪认知能力比较[(),分]

表1 两组孤独症儿童情绪认知能力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2 两组心理发育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PEP-3 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PEP-3 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孤独症儿童PEP-3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孤独症儿童PEP-3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ATCE、CAR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ATCE、CARS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孤独症儿童ATCE、CAR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孤独症儿童ATCE、CAR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4 两组沟通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孤独症沟通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孤独症沟通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沟通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沟通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5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孤独症儿童家长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孤独症是神经发育缺陷疾病中的常见类型,病因复杂多样,临床多认为其致病因素与遗传、围生期因素、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发生异常等有关[7]。该病的典型症状有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刻板重复行为方式及兴趣范围狭窄等,其中,交流障碍是孤独症患儿早期阶段突出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交流动作、表情变少,语言表达形式、内容异常,如语速、语调异常等。除上述核心症状外,部分孤独症患儿还存在情绪不稳定、认知发育不均衡、冲动攻击等行为。社会交往障碍亦是孤独症患儿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患儿对他人的呼唤缺少反应、难以理解他人想法、不会主动与人进行交往。沟通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基本机能,研究发现,80%以上的孤独症儿童伴有语言沟通障碍,因此,如何提高患儿的沟通能力一直是孤独症干预中的重要内容[8]。

基于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护理主要是利用图片指导孤独症儿童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意愿,通过图片交换、增加距离及持续性、图片辨别等方式提升其自主交流能力,最大地提升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5]。该护理模式中,第1 阶段以激发患儿内在动力为主,内在动力即兴趣,是人们学习新事物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儿童,当其内在动力较强时,就能够主动参与到训练中。因此,在该阶段选择患儿喜爱的物品,可吸引其注意力,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患儿能参与到训练活动中,从而保障训练顺利开展。第2 阶段丰富了训练参与人员,引导患儿家长参与其中,患儿对家长本身有较强的依赖,且二者关系亲近,家长参与训练可更好地引导患儿进行各项训练,且能增加患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此改善沟通能力。在第3 阶段,通过丰富训练内容、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可提升患儿的训练适应性,使其能够坚持参与训练,从而促使患儿各项功能得到改善。在第4 阶段,注重引导患儿表达自我感受。第5 阶段,强化表达准确性,使患儿能够主动提出要求,并准确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第6 阶段需对患儿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对训练方式进行调整,加强薄弱点训练。通过循序渐进加强训练难度,可使患儿更好地适应训练,积极参与到其中,以有效提升其语言功能。该种干预方式所需材料简单,对训练者的要求较低,只需与患儿展开互动激发其沟通兴趣即可。但值得说明的是,训练者需有足够的耐心及信心,掌握调动患儿积极性及主动性的方法,为其提供直接有效的帮助及回应,以帮助患儿保持交流兴趣并坚持训练。此外,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给予患儿表扬、肯定,以提升其内在动力及自我效能,使其能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完成各项训练,从而保障训练的有效性。同时,应注意选择良好的训练环境,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并嘱其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患儿进行交流练习,以此帮助患儿快速适应生活环境,提升语言功能,为其重返社会奠定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面部表情与情绪情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EP-3 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TCE、CA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孤独症沟通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张桂香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护理可有效增强孤独症儿童的沟通主动性,帮助其正确理解及表达情绪,从而促进语言发育,提高社交能力。

综上所述,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护理可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认知能力及沟通能力,促进其心理发育,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情绪患儿儿童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情绪认同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六·一”——我们过年啦!